s 閱讀頁

第二十章 首次遷校避戰亂

  1938年6月,日軍準備侵犯武漢,武漢外圍的重鎮信陽變成了抗戰的前線,敵機更加頻繁地轟炸信陽火車站。周祖訓校長估計暑假後仍在信陽城上課已不可能,遂於暑假中將校具、圖書、儀器分送距縣城較近的易家旁和距城50裏的西雙河。這樣,既可防敵機轟炸,又可為暑假後在農村上課做準備。8月30日,新學期開始,全體師生集中到西雙河,借農民祠堂和空房開學上課。

9月12日,敵機轟炸信陽城,信陽師範校舍被毀。周祖訓聞訊趕回縣城,隻見城內多處房倒屋塌,濃煙滾滾;學校操場彈坑遍地,他的辦公室房頂被炸飛,被褥和圖書被彈片穿透;學校會計室被炸,會計王潛齋不幸被壓在廢墟下,窒息而死。為保護學校財產不受損失,周祖訓和留校教職工守護在廢墟邊,並當即通知信陽縣政府派人來會同教職工檢查所有重要賬簿及庫存現款,均無損失;教職員寄存會計室保險櫃內的現洋,也分包放置,每包上寫著寄存人的姓名,經核對毫無差錯。周祖訓通知王潛齋的家屬來信陽,與留校師生一起為王潛齋先生舉行了莊嚴的追悼儀式。周祖訓致詞說:“王先生謹慎清廉,因公捐軀,我們應向王先生學習。我們要牢記王先生是慘死在日寇炮彈下的,勿忘為王先生報仇雪恨。”

接著,周祖訓將學校被炸、王會計殉職和善後情況,打電報報告給已遷到南陽的河南省教育廳。省教育廳複電,對王會計因公殉職表示哀悼,令學校立即遷往豫西南鎮平、內鄉、淅川一帶。接到省教育廳來電,周祖訓馬上通知在鄉下的全體師生回校做西遷的準備工作。

當時隨校西遷的師生有400餘人,學生男女各半。女生部因有三班初中,學生年歲小的僅十二三歲,需要特別照顧。所幸教職員眷屬中的老弱者,已於數月前送到唐河縣城居住。學校把這次西遷,當成是對學校數月來實行戰時教育的一次考驗。共同約法三章:第一,師生絕對遵守行軍紀律,聽從校長指揮,不許有一人例外;第二,師生同甘苦,共生活,教師有帶領和保護學生的責任,遇危險時教職員特別是校長應身先士卒;第三,師生完全輕裝前進,以便應付突發事件,大件行李由學校統籌,雇車運輸。

由於師生已經過一年的戰時訓練,練就一雙鐵腳板,所以對學校長途搬遷並不畏懼。9月20日早晨,烏雲密布,秋風蕭瑟,周祖訓率全體師生按行軍組織冒雨啟程,循信(陽)南(陽)公路西行。當時信南公路沒有鋪石子、柏油,隻是磚渣奠基,表層鋪土夯實。晴天汽車駛過,塵土飛揚,蔽天蓋地;雨天車碾人踩,滿路稀泥爛漿,無法行走。一連幾晝夜的綿綿秋雨,加之西遷的軍民晝夜兼程,擁擠不堪,步履十分艱難,隊伍拉得很長。時有敵機在頭頂轟鳴騷擾,或低空盤旋偵察。周祖訓和師生為躲避敵機空襲,常常臥倒在路旁的稻田裏,弄得渾身泥漿,甚至鼻眼模糊不分。旅途中常見破車死畜,棄之路旁,無人過問,呈現一派混亂淒慘景象。學校的數十輛行李車尤其難行,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車輪不時陷進較深的泥坑中,一輛車停住,其後邊的車都得停下來,因為人、車並進,摩肩接踵,根本無法錯車或超車。人們還得常常跳進泥漿裏推車,苦不堪言。

第一天從晨到晚,行程不足10裏。當晚周祖訓把全體師生在吳家店安排住宿後,總覺得在學校裏還有些事情沒有辦妥,不忍恝然置之,遂決定帶一工友攜帶自衛槍支回學校察看。返回信陽縣城時,城內一片漆黑,街道寂無人聲。周祖訓摸黑到校後,約傳達室老工友,拿著手電把校內各處巡視一遍,看有無需要帶走但遺下的物件。離開學校時,再三囑咐老工友盡可能把校舍和校具守護好。

歸途路過信陽縣政府,周祖訓探訪李德純縣長,說明學校奉令西遷。李縣長表示,他守土有責,縣城一旦失守,他將堅持在山區對敵鬥爭。彼此依依惜別。周祖訓和同行的工友出城到公路旁一個小店住宿,店主早已逃亡,店房內隻剩兩堆稻草。周祖訓和工友隻得把稻草鋪好和衣睡下,冷時抓一把稻草蓋在身上。當時,遷徙途中的師生大都是這樣過夜的。

在信陽與唐河之間,有一段信(陽)南(陽)公路從湖北省隨縣境內穿過,這裏重巒疊嶂,林茂草深,加之係兩省邊界,常有土匪出沒,攔路搶劫。周祖訓恐遭匪劫,選師生中有戰鬥經驗和熟習槍法者組成防護團,宿營時團員持槍站崗放哨,教職員不離左右。在行進中,周祖訓始終在隊伍最後,督率後隊前進。周祖訓有一輛自行車,但他自己不騎,一直步行,卻指定學生騎著他的自行車,前後聯係,不讓拉距離太遠,以免失去指揮。

途中若發現個別人違反紀律時,即當眾批評教育,雖教職員亦不例外。有一次,周祖訓因公短時間離隊,校長職務由教導主任代理。當晚在大姑塚分配宿營地時,有一個教官卻自尋方便,帶一部分學生自找宿營地。周祖訓回隊後得知此情況,馬上召集全體師生訓話,批評那個教官和一部分學生違反紀律,該教官不得不引咎自責。

連續行軍14天,10月3日到達唐河縣。大隊在唐河休息,周祖訓到南陽向省教育廳報告學校遷移情況,並物色新的校址。選定內鄉縣師崗鎮為新校址後,遂即通知在唐河的師生西行。

當大隊於10月17日行進時,周祖訓由南陽迎之途中,向全體師生說明校址選定經過時,大家自發地熱烈鼓掌,使周祖訓感到深深的慰藉。

在遷徙途中,周祖訓時刻不放鬆對師生的教育,他常常利用集會和休息的時間,向師生進行團結、友愛和紀律教育,激勵大家樹立戰勝困難和危險的決心及信心。在即將進入師崗鎮時,周祖訓又及時作了“入鄉隨俗”教育。周祖訓提出,“入鄉隨俗”,即到一個地方就要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生活。怎樣“入鄉隨俗”?每個地方都有進步的先進的一麵,也有落後的糟粕的一麵。我們是青年學生,而且是師範學生,將來大都要從事神聖的教育工作,擔負著教育大眾,改造社會的重任。豫西是窮鄉僻壤,師崗鎮卻是一個好地方,當地民眾具有淳樸、勤勞、節儉的美德,我們要學習、繼承這些美德,隨那些優秀的風俗習慣;對民眾中的封建落後愚昧的東西,不僅不可盲目地隨,還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改掉落後愚昧的東西,特別是要做好抗日宣傳工作,激發民眾的愛國抗日熱情,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戰救亡運動。

10月23日,全體師生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跋涉,終於到達師崗鎮,26日即開始上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