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舉奪取“狀元”、“榜眼”

  1918年,周餘德受聘到內黃縣城任縣女子小學教師,遂讓12歲的祖訓入縣國民初小讀書。當時,初小主要課程是算術和作文。因有良師教導,周祖訓學業進步很快。校長張清湘兼任國文課老師,每有作文,他常常自己先作一篇示範。距縣城三裏處的黃河故道上有一處“杏崗芳豔”景觀,每到春天,杏花盛開,芳天菲地,蜂蝶飛舞,清爽宜人,遊客絡繹不絕,初小師生們也常到那裏遊玩。一天,張老師出了一道《遊杏崗》的作文題。全班同學各寫一篇,大致都是描寫風景之類。張老師認真地批閱後,對全班同學說:“寫這類文章,要有所寄托,要能觸景生情,寄物見誌。”隨後拿出自己寫的那篇,念給大家聽,並交給同學們傳閱。張老師在精彩地描寫杏崗風景的同時,點出“一年之計在於春”,說春暖花開的季節,正是讀書的好時間;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有如一年中的春天,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刻,要珍惜時光,發憤讀書,以後才能成為棟梁之才。張老師的示範和教誨,對周祖訓啟迪極大。這一年,他的寫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很快。

翌年暑期,周祖訓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立高等小學。國文考試是命題作文,題目叫《種樹記》。周祖訓以種樹比喻育人,並引用古語“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比喻培育人才是長久之計,亦形容培養人之不易。他的此篇作文是100多名考生中最優秀的,得到學校領導和國文教師曹秉仁的一致讚賞。曹秉仁係晚清廩生,教學嚴謹,思路清晰。“五四”運動後,提倡白話文之聲響遍全國,曹秉仁開始選講梁啟超、魯迅、胡適等人的白話文,並教學生試用白話作文。在曹秉仁的影響下,周祖訓首次讀了《水滸傳》、《儒林外史》、《西遊記》、《老殘遊記》等。

縣立高等小學的課程有國文、算術、曆史、地理、物理、化學、英語等,少年周祖訓從枯燥的“四書五經”到五花八門的社會、自然科學知識天地,一下子掙脫了千百年來認定的“聖賢書外無學問”的羈絆,眼界大開,興趣盎然。特別是學校裏的《東方雜誌》、《學生雜誌》、《少年雜誌》等新報刊,給周祖訓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他覺得麵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誘發他不斷思考,如饑似渴地去學習。他從這些報刊中了解到許多新知識、新思想和學習方法及新名詞。如“德賽二先生”(即民主與科學)、“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勞工神聖”、“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等等。

周祖訓特別喜歡《少年雜誌》月刊。《少年雜誌》內容豐富,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萃等各種新知識。為閱讀方便,他自己訂了一份。每來一期,他都愛不釋手,從第一頁讀起,直至讀完為止,以後還不時翻閱,不僅使他得到許多課本中得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養成了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有一期《少年雜誌》,內有一篇題為《三W主義》的文章,大意是:想要真正了解一件事物,必須問它是“什麽”、“怎麽樣”、“為什麽”,這是認識問題、認識世界的一個思維方法。這三個單詞的英文寫法分別為“what”、“how”和“why”,因為都含有“W”,故叫“三W主義”。這篇文章對周祖訓啟發很大,使其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對一個問題或新的事物,都要問它是“什麽”、“怎麽樣”、“為什麽”,特別要弄清楚“為什麽”,這使他終生受益匪淺。

周祖訓在縣城求學的四年間,祖父周餘德遵循“嚴是愛,寵是害”的原則,對孫子的學習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對孫子的物質生活,在保證溫飽的前提下,從不嬌生慣養,不亂花一分錢,有時甚至達到近乎苛刻的地步。周宋村距內黃縣城40裏,四年間,無論是酷暑盛夏,還是數九隆冬,年逾半百的爺爺和十來歲的孫子,不知往返多少趟,家裏有騾馬從未騎過,家中有轎、車從未坐過,總是徒步跋涉。這既不是用不起,也不是吝嗇錢財,而是周餘德高瞻遠矚,他要從小培養祖訓吃苦耐勞的精神。第一次和爺爺冒著似火驕陽徒步進城時,剛滿12歲的祖訓還從未走過遠路,爺孫倆一路上歇了四次,仍累得汗流浹背,口幹舌燥。最後一次歇腳是在路旁一家小茶店的涼棚下,喝罷茶水後,小祖訓的右腳痛得再也站不穩了。有旅遊經驗的祖父給他脫去鞋子,發現腳磨了一個大血泡。祖父請人幫助把血泡挑破,流出一些帶血絲的明晃晃的液體。恰在這時,一個見機行事招徠生意的獨輪車夫走上前來,用勸誘的口氣說:“唉呀!孩子多可憐呀,請坐獨輪車吧,我要最低價。”精疲力盡的小祖訓用企盼的目光望著爺爺。爺爺沒有心軟,而是在心中認真地掂量掂量,暗暗地狠狠心,輕聲對車夫說:“我們不用。現在讓小孩鍛煉鍛煉,吃點苦,對他一輩子都大有益處!”當小祖訓懂事地一瘸一拐地繼續向前挪動時,祖父的眼睛都濕潤了。為了鼓勵小祖訓向困難作鬥爭,爺孫倆共同朗誦起孟子的名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彼此相互鼓勵著,頑強地向目的地進發。對此,周祖訓一直記憶猶新,他感慨地說:“祖父的從嚴要求,對我終生益處很大!”

1922年夏,16歲的周祖訓在縣立高小畢業後,分別以第一名和第二名被河南安陽省立第十一中學和河南省立汲縣第五師範學校錄取。報考這兩個學校的考生都是五六百人,各錄取50名。這就是說,錄取比例不及十分之一。由此可見,周祖訓的學習成績是十分優秀的。默默無聞的英俊少年周祖訓,一下子馳名故裏,眾人交口稱譽:一舉奪取“狀元”、“榜眼”,真是“神童”、“才子”!周祖訓卻謙虛而誠懇地說:“我不聰明,但很用功。”聞者連連頷首稱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