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節 筆名、藝名、綽號故事(一)

  一、筆名

  1.毛澤東兩個筆名的來曆和含意

  毛澤東曾經使用過“子任”和“二十八畫生”兩個筆名,這兩個筆名都有深刻的含意和特有的來曆。

  1910年秋,毛澤東離開韶山去湘鄉東山高等小學讀書。此時的毛澤東已經開始接觸革命思想,立誌要為改變祖國貧窮落後的麵貌而奮鬥。他敬仰革命誌士,尤其仰慕梁啟超的犀利思想和潑辣文筆。梁啟超早年號“任公”,典出《莊子·外物》,說的是古代有一個叫任公的漁夫善釣大魚,其釣魚場麵驚心動魄。梁啟超取“任公”這樣一個有氣勢的號,含勇於戰鬥、有遠大抱負之意。毛澤東博覽群書,知識廣博,自然知其來曆,受其影響,於是給自己起了一個“子任”的筆名。但也有學者指出,毛澤東起這個筆名是他讀了一本名叫《世界英雄豪傑傳》書後,對書中所介紹的華盛頓、林肯、拿破侖、彼得大帝等一批西方近代傑出人物產生了強烈的敬佩之情,認為中國也應該有這樣的人物,自己也應為國家的進步而努力,為此給自己取了個“子任”的筆名。這兩種說法,都說明毛澤東取這個筆名是寓意立誌以天下為己任。1936年8月,毛澤東在給在國民黨統治區分別了10年的老同學易禮容的信中,就署名“楊子任”。此名是由“子任”筆名演變而來。毛澤東用此筆名是表示要和老同學一起,以“子任”共勉,為拯救中華民族而戰鬥,其中“楊”字則寄予了自己對因革命而英勇獻身的妻子楊開慧的無限懷念。

  1915年秋,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求學時,一些革命青年為了尋覓誌同道合的戰友,在長沙各學校發起了《征友啟事》。毛澤東在這個征友啟事上署了一個“二十八畫生”的筆名。1917年,他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時,也用了“二十八畫生”作筆名。

  對於這個筆名的來曆,王稼祥的夫人朱仲麗在《毛澤東王稼祥在我的生活中》一書中寫道,她小時候曾就“二十八畫生”和毛澤東有過一次對話——我兩眼瞪著,又問:“毛叔叔,你為什麽要取一個怪名字,叫二十八畫生呢?真不好聽。”毛澤東笑答:“我是喜歡來新花樣,用數目字代替名字,節約呀,省事呀……”

  對於這個筆名的含義,毛澤東於1938年4月,在延安與譚政交談時作了這樣的解釋:“你譚政二字是二十八畫,我的名字毛澤東也是二十八畫……這二十八畫不平常嘍。你看共產黨,共產主義,這中間的‘共’字就是廿八嘛!……我們都是姓共嘛,做了共產黨的人,信仰共產主義。以前我寫的文章,就用過‘二十八畫生’的筆名。別人會想到毛澤東三個字是二十八畫,其實我這個筆名就暗喻著共字。‘二十八畫生’——共產黨的一個成員嘛。”

  2.周恩來的別名、化名和筆名

  周恩來是受人尊敬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於江蘇淮安。周恩來的名字是根據家譜“恩”字輩起的,他的兩個弟弟分別叫周恩溥和周恩壽。

  周恩來自幼聰慧,少有大誌。1901年,12歲的周恩來隨伯父到東北,進入沈陽關東模範學校(今沈陽市第六中學)學習。在這裏,他學到了不少新知識,受到了許多好老師的教誨,開始樹立起遠大的理想,立下了為國奮鬥的誌向。在一次修身課上,當校長問學生為何而讀書時,周恩來嚴肅而又認真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大誌,令校長震驚和激動,也為學校培養出這樣的學生而感到振奮。至此之後,學校的老師更加關愛和器重他。知識淵博而又富有愛國熱情的史地老師高盤之更是喜愛周恩來的聰明、勤奮和遠大誌向。他在1913年周恩來畢業前夕,為周恩來起了一個“翔宇”的名字,願這位大誌青年如鯤鵬展翅,翱翔於宇宙之中。周恩來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在寫信和發表文章時,經常使用。1917年,他東遊日本前,就以“翔宇”為名給同學寫下了“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的題詞,借以展現自己遠大的抱負和對高老師的感激和緬懷之情。有一次,在延安,一位外國記者問他:“周恩來閣下,以您的出身情況,是如何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呢?”周恩來回答說:“少年時代我在沈陽讀書時,得山東高盤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說,沒有高先生就沒有我的今天。”

  1913年,15歲的周恩來進入天津南開學校學習。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特別賞識和關心他,周恩來也非常尊敬這位博學多識的愛國校長。抗日戰爭時期,南開學校遷往重慶。在重慶,周恩來和也曾是南開學生的國民黨中常委張厲生一起用滑竿抬著張校長在學校周圍轉了一圈,留下“國共兩部長,合作抬校長,師生情誼重,佳話山城揚”的美談。解放前夕,張校長收到一封南開校友的信,信裏隻有11個字:“老同學飛飛不讓老校長動。”“飛飛”是周恩來在南開上學時起的筆名,這個筆名是由“翔宇”之名衍化而來的。當時周恩來常用“飛飛”這個筆名在校刊上發表文章,還曾開過“飛飛漫筆”的專欄,張校長自然是知道的。他清楚此信是周恩來在關心他,於是毅然決定繼續留在祖國。

  1919年9月,周恩來在天津組織“覺晤社”時,起了一個“伍豪”的化名。“覺悟社”成立之初,社員的真實姓名一律不對外公布,而是來用抽簽的辦法,以號起名,周恩來抽了個5號,故諧音起名“伍豪”,鄧穎超抽了個1號,故起名“逸豪”。1932年,黨內領導人顧順章叛變投敵,敵人借機利用周恩來的這個化名,炮製了一個所謂《伍豪等脫離共產黨啟事》,用以誣陷周恩來,企圖分裂黨組織,結果其陰謀被揭穿。文化大革命時,“四人幫”還曾借此攻擊過周恩來,後來因受到毛澤東的批評才收場。

  周恩來一生中曾用過許多化名和筆名,都寓有深刻含意。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在上海進行大屠殺,周恩來幸免於難,接著便去南昌發動了八一起義。當時,人們送了他一個“鐵人”的稱號。1947年轉戰陝北時,周恩來又為自己取了一個胡必成的化名,其寓意是革命必定勝利。此外,周恩來還使用過維思、大鸞、大美、冠生、冠翔、胡公、趙來、周少山等化名和筆名。

  3.鄧穎超的化名和筆名

  周恩來總理的夫人鄧穎超是最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偉大女性之一。她那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革命精神以及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人民和祖國的高風亮節,令世人無限敬佩。她是中國女性學習的楷模。

  鄧穎超,祖籍河南光山縣,1904年生於廣西南寧,乳名鄧玉愛,6歲在天津上小學時,起學名鄧文淑。五四運動時,她使用的就是這個名字。

  1919年,學生進步團體“覺悟社”成立時,鄧文淑是該社的骨幹。當時“覺悟社”規定“社員用抽簽辦法決定代表個人的號數,代替個人對外的姓名”,鄧文淑抽到1號,於是,她用其諧音為自己起了個化名叫“逸豪”,有時她也用“壹”和“1”為筆名發表文章。抗戰時期她仍然使用“逸豪”這個化名。

  在天津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學習時,她因聰敏好學,思想進步,很受老師們的喜歡。國語老師白眉初很器重她,為她改名“穎彬”,又叫“穎斌”。後來,她在此基礎上,自己改名為“穎超”,並於1922年18歲時她正式開始使用這個名字。

  大革命失敗後,鄧穎超任中央婦委書記。當時機關中有蔡暢、楊之華、鄧穎超等8人,論年紀,蔡暢最大,是大姐,鄧穎超排列第五位,是五妹,於是,她借此諧音起了個“伍妹”的筆名,有時也用“伍美”。

  1949年,鄧穎超與柳亞子從滄州同乘一列特別列車上北京,途中,柳亞子為鄧穎超寫了一首小詩,稱她為“小超”。鄧穎超很喜歡這個名字,她後來在給周恩來的信中,常常署名小超,周恩來在給她的信中,也常常稱她為小超。周恩來去世時,鄧穎超敬獻的花圈上,署名就是小超。

  鄧穎超還使用過“鄧詠通”這個名字,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時,她曾以此名參加了改組後的國民黨。此外,鄧穎超還使用過肖超、肖英、楊逸等化名和筆名。她還有兩個雅號為“李太太”和“李知凡太太”,這是有人寫有關她的文藝作品時對她的稱呼。後來有人就用這兩個稱呼親切地稱呼她,時間長了,也就成了她的雅號。

  4.“魯迅”筆名作何解釋

  魯迅本名周樟壽,又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首次使用的筆名。在此之前,人們隻知道周樹人,不知有魯迅。魯迅的同窗好友許壽棠在《新青年》雜誌上看到《狂人日記》這篇文章時,被文章深刻的內容和洗練冷峻的筆法所吸引和打動。當他細細品味這篇文章時,發現很像好友周樹人的筆法,但署名卻是“魯迅”。這個“魯迅”是誰呢?許壽棠在給魯迅的一封信中,問他是否讀了《狂人日記》,認不認識文章的作者。收到回信後,才知道“魯迅”原來就是周樹人,是周樹人新起的筆名。後來,周樹人常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人們對這個筆名也開始熟悉起來,慢慢地人們不再叫他周樹人,而叫魯迅了。到最後,很多人竟忘了他的本名,隻知魯迅,而不知周樹人了。

  據說,許壽棠曾問過魯迅,為何要起這個筆名。魯迅回答說,他在日本留學時,曾用過筆名“迅行”,這個筆名是取自勵前進奮發之意,而《新青年》不同意用別號署名,所以,臨時將“迅行”改為“魯迅”。“魯”是取用了母親的姓,且周、魯又是同姓之國。“魯迅”還有愚魯而迅速之意。

  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對“魯迅”筆名則另有解釋。他在一篇文章中說道,一般人把“迅”字解釋為“快速”、“迅捷”,是有點不明就裏。他說,《爾雅·釋獸》對“迅”的解釋是:“牝狼,其子撤,絕有力,迅。”其注釋是“狼子絕有力者,曰迅。”文中的“撤”即“激”,從犬,言獸性,從水,言水性。都含有激烈、有力之意。“迅”,即古意上的狼子。魯迅的名字可理解為牝狼的一個有勇力的兒子。侯外廬先生認為,周樹人取魯迅為筆名,是將自己比作一個狼子,表現出他對封建製度的勇敢叛逆精神。侯外廬還曾就這一解釋向魯迅夫人許廣平征詢過。許廣平聽後,笑著連聲說:“謝謝!謝謝!”這是否算是她認可了這一說法,看來還無法肯定,但這一解釋符合魯迅的思想經曆,卻是無疑的了。

  5.魯迅有一百四十多個筆名

  魯迅原名周樟壽,是他祖父周福清為他起的。當時周福清在北京做官,接到魯迅出生的家信時,正好有個姓張的京官訪問他,周福清認為很吉利,於是給魯迅起小名為“阿張”,又以同音異義的字起書名為“樟壽”。這是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一書中提到的。1898年,魯迅在南京水師學堂讀書時,他的一位當學堂監督的本家爺爺為他改名為周樹人,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

  據專家考證,1933年和1934年是魯迅使用筆名最多的年份。1933年魯迅先後使用過26個筆名,1934年使用過40個筆名。這兩年使用的筆名幾乎占了他一生使用筆名的一半。

  魯迅的筆名形式多樣,寓意廣泛,有寄情的,有自勵的,有言誌的,有斥敵的……內容之豐富,立意之深刻,令人叫絕。

  魯迅的故鄉浙江,春秋時屬越國,為了寄托懷鄉之情,魯迅為自己取了“越客”、“越丁”、“越僑”等筆名,寓意自己是越人。魯迅夫人許廣平的小名叫許霞,為了寄情夫人,魯迅取了“許霞”、“許遐”等筆名。

  魯迅有許多筆名是用來表示自謙和自勵的。如“小孩子”、“巴人”等。“巴人”取“下裏巴人”之意,寓意自己是一個很普通、很一般的人。1903年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在《浙江潮》上發表過兩篇文章,用的筆名是“索士”和“索子”。這是屈原《離騷》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節縮。“索士”意即探索的戰士,“索子”意即“探索之子”。魯迅還用“何家幹”、“幹”、“家幹”作過筆名,他在解釋這幾個筆名的含義時說:“因為我舊日的筆名有時不能通用,便改用了何家幹,有時也用幹、家幹,取其普遍、又有誰家做的意思。”這幾個筆名表達了魯迅探索真理、奮鬥進取的精神。“孺子”、“隼”、“翁隼”、“旅隼”、“遐觀”,也是他用於自勵的筆名。“儒子”取“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思,“隼”、“翁隼”、“旅隼”是寓意自己要像搏擊長空的隼那般勇猛戰鬥。許廣平對魯迅“旅隼”筆名作了如下解釋:“隼,‘急疾之鳥也,飛乃至天,喻士卒勁勇,能深攻人敵也。’旅隼,和魯迅音相似,隼性急疾,則又為先生自喻之意。”由此可知,此筆名寓意之深刻。筆名“遐觀”則是往遠處看的意思,喻要高瞻遠矚。

  魯迅的一百四十多個筆名中,絕大多數是用來表示他不畏權勢、不怕犧牲、勇於戰鬥的。這些筆名的取用方法,正如他的文章一樣,嬉笑怒罵皆在其中,或深刻揭露、痛加鞭笞,或巧妙嘲諷、抗議回擊。筆名“韋士繇”的諧音是“偽自由”,用這一筆名巧妙地揭露了當時封建專製的黑暗統治;筆名“敬一尊”是回敬一杯之意,即對敵人的進攻要給予堅決地回擊;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呈請當局通緝“墮落文人魯迅”,魯迅便針鋒相對地起了筆名“隋洛文”、“洛文”以示抗議和回擊,“洛文”是“墮落文人”縮寫“落文”的諧音,“隋”則是“墮”去了“土”字;在有人攻擊他是“封建餘孽”時,他便取了筆名“封餘”、“唐豐瑜”、“豐之瑜”予以回擊,“豐瑜”是“封餘”的諧音;他還有個筆名叫“黃棘”,意思是黃帝子孫居住的地方仍然布滿荊棘,環境惡劣,鬥爭艱苦;筆名“天明”、“冬華”則寓意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就在前麵,“冬華”是取“寒凝大地發春華”之意,表示魯迅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念。

  魯迅還有幾個筆名是反映其生活的,用得很有趣,且寓意深刻。如20世紀30年代,他住在上海被稱為租界的四川北路山陰路的亭子間。為此,他取了個“且介”的筆名。“且介”是“租界”二字各去一半而成。他還將他住的亭子間命名為“且介亭”,並以“且介亭”為名出了一本雜文集。

  魯迅的這一百四十多個筆名,可以說是他一生戰鬥生活的縮影,人們通過它可以看到魯迅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硬骨頭精神和他那高尚的品格。同時,也能體會到魯迅非凡的藝術才華和人格魅力。

  6.郭沫若的許多寓意深刻的筆名

  郭沫若是我國傑出的文學家、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有的已成為名聞中外的經典名著。他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筆名自然也用得講究,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沫若”這個筆名。

  郭沫若本名郭開貞,筆名“沫若”是他1919年在上海《時事新報》副刊上發表《鷺鷥》一詩時首次使用的,這個筆名寄寓了郭沫若對家鄉山水的思念和熱愛。“沫”即“沫水”,古河流名,即今日的大渡河,“若”即“若水”,也是古河流名,即今日的雅礱江。這是流經郭沫若家鄉的兩條河。郭沫若少年時生長在家鄉,對這兩條養育他的大河很有感情,所以起用筆名時,首先想到了它們。後來這個筆名一直伴隨著他,並代替了他的本名。

  郭沫若對母親的感情很深厚,很敬佩他的母親,曾用過兩個紀念母親的筆名。一個是“杜衎”,一個是“杜頑庶”。郭沫若的母親姓杜,性格剛直,意誌頑強。“衎”讀“kàn”,剛直的意思,“杜衎”則寓意他母親是位性格剛直的人。“頑庶”意為頑強的庶人,寓意他母親是位意誌頑強、受人尊敬的老人。

  郭沫若還起過一個“易坎人”的筆名。這個筆名起於1927年,郭沫若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他曆經千難萬險來到上海,隱居在竇樂安路的一個堂房裏。11月底,他在這裏接待了一對日本夫婦並留他們在這裏住了一夜。他們是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杜毓泰及其夫人花子。當這對日本夫婦離開郭沫若家赴日本大約10天後,郭沫若突然開始頭痛,發高燒達40℃,臉色發紅而浮腫,這是得了斑疹傷寒。發燒後的第三天,他被秘密送到一家日本醫院醫治。當時,治療這種病沒有特效藥,郭沫若卻最終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落了個耳聾的後遺症。郭沫若有感這次大難不死,於是給自己起了筆名叫“易坎人”。《易經·坎卦》說“於人也耳聾”,郭沫若取其中的“易”、“坎”、“人”三字,組合成“易坎人”,意含自己是一個耳聾的人。

  郭沫若還曾用過幾個外文音譯的筆名,如“愛牟”、“麥克昂”。這兩個音譯名,是他處於白色恐怖時,為躲避敵人而使用的。

  此外,郭沫若還用過“穀人”、“龍子”、“江耦”、“克拉克”、“羊易之”等筆名,也都寓意深刻。

  7.陳布雷筆名的由來

  被稱為蔣介石“筆杆”、“文膽”的陳布雷原名訓恩,字彥及,號畏壘,1890年出生在浙江省慈溪縣西鄉葉家站一個茶商家。他自幼聰穎好學,才思敏捷。“布雷”是他的筆名,提起這個筆名的來曆,還有一段趣話。

  原來,他早年在浙江高等學堂念書時,因麵頰圓滿似麵包,同學戲稱他叫“麵包孩兒”。麵包的英文是Bread,中文諧音為“布雷”,因此有同學也叫他“布雷”,還有朋友送他一句詩:“迷渾喚不醒,請作布雷鳥。”陳訓恩後來在自己的回憶中,也曾談到這一情節。

  1911年,他正式使用“布雷”作筆名。這一年,他去上海大哥那裏遊玩,當時,他大哥陳屺懷正任《天鋒報》社長,戴季陶任該報撰述記者。陳訓恩來時,正趕上戴季陶要請婚假。戴季陶知陳訓恩文筆很好,便托他代筆寫每日的短評。陳訓恩答應了下來,這時他開始用“布雷”作筆名,並從此開始了他的記者生涯。辛亥革命後,他先後任《申報》、《商報》、《時事新報》主筆。這段時期,他還用他的號“畏壘”作筆名。陳訓恩使用“布雷”和“畏壘”這兩個筆名是有深刻含意的。其意思是陣地上布下了地雷,成了令人生畏的森嚴壁壘,暗喻其文章結構嚴密、文筆犀利,富有戰鬥性,大有筆掃千軍之勢。

  陳訓恩的文章確實是文筆犀刊、條理清晰,早年他大膽抨擊軍閥政治,產生過很大影響,人們爭相傳閱他的文章,隻為先睹為快。為此,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曾以“惑亂社會”的罪名將他傳去審訊。陳訓恩一時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其名字也為其筆名所代替,陳布雷之名由此而來。

  1927年陳布雷離開報界從政,成為蔣介石的私人秘書。至此,他追隨蔣介石二十餘年,蔣的許多重要文章和講話,均出自他的手筆。但陳布雷對自己的處境也有難言的苦衷,他曾對知友說:“餘今日之言論思想,不能自作主張,軀殼靈魂已為他人於一體。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於此哉!”

  在這二十多年裏,陳布雷目睹了國民黨的興衰沒落、政治上的腐敗、內部的爭鬥和戰場上的敗退。當1948年遼沈戰役打響之後,陳布雷感到蔣家王朝氣數已盡,大廈將傾,他情緒憂鬱、沮喪,內心混亂到了極點,甚至感到自己已成為一個“廢物”,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1948年11月12日晚,在寫完了給蔣介石、夫人及孩子們的12封遺書後,他連續吞服了160多粒烈性安眠藥,安靜地躺在床上離開了人世。

  當第二天早上秘書進入他的房間時,他的手腳已經僵硬。蔣介石在聽說後,中止了會議,親自前來與他的遺體告別。

  8.瞿秋白的筆名

  瞿秋白,江蘇常州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899年1月29日出生於常州城內青果巷八桂堂,原名懋淼,號熊伯,後借諧音改為“雄魄”。出生時頭頂發際有兩個旋窩形,俗稱雙頂,所以小名叫阿雙。入學時學名叫瞿雙,後改“雙”為“霜”,有時也用“爽”,最後改為“秋白”,秋白也是“霜”的意思。瞿秋白曾寫過一首《詠菊》詩:“今歲花開後,栽宜白玉盆。隻緣秋色淡,無處覓霜痕。”詩中巧妙地嵌入了“霜”、“秋白”三個字。瞿秋白犧牲後,魯迅冒著生命危險編輯的秋白著作《海上述林》,就是用“諸夏懷霜社”的名義出版的,意思是全國人民都懷念秋白。

  瞿秋白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撰寫了500多萬字的著作和譯文,也使用過許多筆名。其中有的筆名,充分表現了他革命家的胸懷和激情。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時,上海商務印書館辦的《公理日報》不敢大膽揭露“五卅慘案”的真相,也不敢全麵反映人民群眾的反帝呼聲。瞿秋白看後,對同事說:“世界上哪有什麽公理啊!我們辦個《熱血日報》吧。”不久,《熱血日報》創刊發行,瞿秋白任主編,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份日報。《熱血日報》發行後,秋白在上麵接連發表了二十多篇配合五卅運動的短文,這些文章分別署用了5個筆名:“熱”、“血”、“沸”、“騰”、“了”。這些筆名分散在各期各版,連綴起來,就是響亮的戰鬥呼聲——“熱血沸騰了”。瞿秋白還為自己起過一個“當豹韋元暉”的筆名,並刻了一枚“當豹韋元暉印”的印章,其諧音就是“黨報委員會印”。

  瞿秋白曾用過一個“韋護”的筆名。韋護是韋陀菩薩的名字,相傳韋陀菩薩最嫉惡如仇,隻要看見人間不平就要下凡去懲罰壞人。瞿秋白取用這筆名,正體現了他決心為民除害、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瞿秋白為人謙虛,認為自己做黨的領導工作,力不能勝。他屬狗,常以似狗耕田、勉為其難作比喻,為此他還取了一個“犬耕”的筆名。

  他還用過紀念前妻王劍紅的筆名“王莫吉”,用過和續妻楊之華兩人名字組合的“秋元白華”筆名。還借用過宗教術語作筆名,如“維它”就是佛教中嫉惡如仇韋陀菩薩之名的諧音,並由“維它”衍化出“史維它”、“屈維它”、“維”、“它”等筆名。

  另外,他還用過“屈章”、“永陽”、“易嘉”等許多內涵豐富、寓意深刻的筆名。有人統計過,他在35個春秋中,竟使用過105個筆名。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被敵人殺害,年僅36歲。

  9.許地山的落花生精神

  許地山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1893年出生在台灣台南府。父親許南英是台灣著名的愛國詩人,進士出身,做過官,在台灣名氣很大。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被腐朽的清政府割讓給日本,許南英率全家搬回大陸,回到原籍福建龍溪縣,即今漳州市。

  因兒子出生在醜時,許南英給他取了個乳名叫叔醜。許南英平時非常仰慕被譽為“宋四家”之一的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黃庭堅別號山穀,於是許南英又為兒子取了個號叫“地山”。後來,他為另一個兒子取號為“敦穀”。本來,“地山”和“敦穀”就取意於“山穀”,而兩個孩子的字號連起來就是“山穀”,其意就更明顯了。

  1917年,許地山入北京燕京大學學習。五四運動時,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文學才能也初露鋒芒。畢業後他留校任教,並與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開始文學創作。他曾留學英國,抗日戰爭前後在香港從事進步文化活動。許地山對印度文化、佛教、道教很有研究,寫過不少有關這方麵的文章。

  許地山的筆名叫落華生。關於這個筆名的來曆,他在早年的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中有過說明。這篇散文主要記述童年時,姐弟們在“收獲節”晚上與父親一起討論落花生品格的一段生活故事。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後,父親總結概括了落花生的好處,並引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偉大、體麵的人”的人生哲理,啟發孩子們要像落花生那樣,質樸無華,埋頭工作,做有益於人民的事。父親的這番談話,給許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並直接影響到他後來的人生品格修養。為了表明自己的誌向,激勵自己潔身自好、不慕虛名,他便以“落華生(即落花生)”為筆名。

  在後來的人生中,他正是以落花生的精神,不畏艱險,默默地、踏實地工作,直到1941年病逝。郭沫若在悼念他的悼詞中說,“他不僅是一位誠實的創作家、真摯的學者,而且是一位極健全的社會人。……他有獻身精神,對於名利競逐,極其淡恬。”這也是對他一生落花生精神最精彩的總結。

  許地山還有一個綽號叫“許真人”。他對神學、宗教很有研究,尤其是對道教,還曾著有《道教史》一書。他對梵文和印度文化也較有研究,曾著有《印度文學》等專著。他不吸煙、不喝酒,終年吃素,喜歡留長發、留山羊胡子,還自行設計了式樣別致的長袍大褂。所有這些,加上他那清瘦的身材,真有一點道貌仙骨得道真人的勁兒,於是便有了“許真人”的綽號。

  10.蕭楚女並非楚楚動人的女子

  蕭楚女,湖北漢陽人,生於1893年,原名肖樹烈,字秋,學名楚汝,又名肖楚侶。

  肖樹烈於1922年參加共產黨,1924年任黨中央特派員籌建四川黨組織,是我黨早期著名的宣傳家。早年受聘於湖北天門人劉泥青創辦的《崇德報》,任主筆,後到湖北襄陽師範學校當教師,還曾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政治教官。1922年起,任重慶《新報》主筆。

  肖樹烈在重慶《新報》任主筆時,常以“楚女”為筆名發表文章,宣傳革命思想,其文章邏輯性強,說理透徹,文筆俊逸、清新,很受讀者推崇。一些喜歡他文章的男青年猜測,“楚女”者一定是“楚楚動人之女子”,於是,一封封求愛信像雪片似的寄到編輯部。據說有一位大學生還約請與蕭楚女會麵,以敘愛慕之情,見麵後方知“楚女”原來是位粗壯男子漢。

  為了說明真實身份,蕭楚女還專門在報上刊登了一則啟示:“本報有楚女者,絕非楚楚動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膚黝黑並略有麻子之一大漢也。”後來,他還專門使用了一個“醜女”的筆名。

  那麽,肖樹烈為何要取一個女性化的名字作筆名呢?其實,“楚女”之名並非表示女性,而是出自愛國詩人屈原《離騷》中的名句:“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據朱熹解釋,“女,神女,蓋以比賢君也。”“楚”,是因湖北為古代楚國屬地;屈原是湖北人,楚人也。故“楚女”寓有像屈原那樣救國救民,奮發努力去做一番大事業的深刻含意,是一個充滿革命激情的筆名。

  蕭楚女終生未婚,他曾對好友說:“我不是禁欲主義者,但人都有審美觀念,我一臉麻子,漂亮的女子不會愛我,我也不會愛上不合自己心意的女子。”大革命時期,武漢曾有一位女子,聲稱“非楚女不嫁”。一位熱心的同誌將這一情況寫信告訴了蕭楚女,想撮合這一婚姻。蕭楚女卻在回信時認真地說:“你一定要告訴她,我是麻子,切不可隱瞞。”之後此事因故沒有進行。1927年4月15日,蕭楚女在廣州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10天後,慘遭殺害。

  11.茅盾最初為自己選的筆名是“矛盾”

  中國當代文學巨匠茅盾,1896年出生在浙江省桐鄉縣烏鎮。父親沈永錫是一位富有愛國熱情的知識分子,母親陳愛珠是當地名醫陳我如的獨生女,很有文學修養。茅盾從小聰穎好學,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打下丁深厚的文學根底。他酷愛《紅樓夢》,達到了能背誦全書的程度,他的文壇好友鄭振鐸、夏尊等曾專門在酒桌上考驗過他,隨意點一個回目,茅盾當即背誦,一字不差。

  茅盾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1年陳獨秀在上海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時,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他曾擔任直屬中央的聯絡員。國共第一次合作時,他以共產黨員的身份,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出任董必武任社長的《民國日報》的主筆,積極從事革命思想的宣傳。1927年四·一二政變之後,他受到國民黨政府的通緝,被迫轉入地下工作。

  1927年8月,茅盾陪妻子到上海養病。這期間,他回憶了五四運動以來革命從高潮到失敗的經曆以及複雜而嚴酷的鬥爭情景,這為他的小說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這年的9月茅盾開始了他中篇小說《蝕》的創作。《幻滅》、《動搖》、《追求》為《蝕》的三部曲。當他完成《幻滅》的寫作,正要發表時,考慮到當時自己正被敵人通緝,不能再署真名沈雁冰,於是便用了“茅盾”這一筆名。

  解放後,他在《寫在〈蝕〉的新版的後麵》一文中詳細說明了他起“茅盾”這一筆名的經過:“《幻滅》寫成後,隻有《小說月報》還願意發表,葉聖陶先生代理著這個刊物的編輯。可是,在那時候,我是被蔣介石政府通緝的人,我的真名如果出現在《小說月報》,將給葉先生招來麻煩,而且《小說月報》的老板商務印書館也不會允許的。為了能夠發表,我不得不用了這個筆名,當時我隨手寫了‘矛盾’二字,但在發表時卻變為‘茅盾’了。這是因為葉先生認為‘矛盾’二字顯然是個偽名,若引起注意,仍然會惹麻煩,於是代我在‘矛’字上加上草頭,成了‘茅’字。百家姓中大概有此一姓,可以蒙混過去。”

  至於為什麽要選“矛盾”為筆名,茅盾也有詳細說明:“為什麽我取‘矛盾’二字為名,好像是隨手拈來,然而也不盡然。‘五四’以後,我接觸的人和事一天天多而且複雜起來,同時也逐漸理解到那時漸成流行語的‘矛盾’一詞的實際,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漢又經曆了較前更深更廣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認識到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這大變動時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會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卻又總以為自己沒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談,教訓別人——我對這樣的人就不大能夠理解,也有點覺得這也是‘掩耳盜鈴’的一種表現。大概是帶點諷刺別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積習罷,我於是取了‘矛盾’二字作為筆名。”

  茅盾正是在這種錯綜複雜,同時又是嚴峻殘酷的矛盾中考驗和磨煉了自己,逐漸成長為意誌堅定的革命者,並從中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寫就了數量可觀的文學作品,成為受人敬仰的一代文學巨匠。建國後,茅盾曆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81年,茅盾在北京去世。

  12.趣話田漢之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詩人,同時也是我國戲曲改革的先驅。他自五四運動開始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一生創作了大量鼓舞人民鬥誌的話劇、電影、戲曲、歌劇。他曾因宣傳革命,被國民黨逮捕,坐過監獄,《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就是他在監獄中寫的。1947年郭沫若在為田漢祝壽時,曾題詩讚譽他:“威武不屈,貧賤難移。人民之所愛戴,魍魎之所畏葸。”

  田漢原名田壽昌,1898年出生在湖南長沙東鄉一個貧苦家庭。13歲時,他考入徐特立創辦的長沙師範。在這裏,他刻苦學習,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打下了紮實的文化基礎,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響。從長沙師範畢業後,他留學日本。回國後,與郭沫若等一起組織創辦了創造社,後在上海創辦南國藝術學院、南國社,主編《南國月刊》,積極進行話劇創作和演出。

  “田漢”的名字源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他常以“漢”字作筆名在《南國月刊》上發表文章,其意是立誌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後來,他又將“漢”與姓連在一起,起名“田漢”,寓意做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永遠和普通民眾在一起。這個名字通俗上口,好聽好記,時間一長,便取代了他的原名。人們尊敬田漢,也喜歡他這個名字。

  1929年春,田漢應教育家陶行知的邀請,率南國社到曉莊師範演出。演出前,陶行知致歡迎詞時,就風趣地運用了他的名字。陶行知說:“今天,我是以‘田漢’的資格歡迎田漢。曉莊師範是為農民辦的學校,農民是曉莊師範師生的好朋友。所以我以一個‘種田漢’代表的資格,在這兒歡迎田漢。”田漢的答詞同樣風趣:“我是一個‘假田漢’,能受到陶先生這個‘真田漢’以及在座的許多‘真田漢’的歡迎,實在感到榮幸!我們一定要向‘真田漢’學習!”兩人的這番講話受到在座師生的熱烈歡迎,現場掌聲雷動。

  還有一件趣事發生在1983年。那一年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參加會議的學者中有兩個叫高明的,而且分在同一組。這兩人,一位來自台灣,一位來自北京。麵對這樣的巧合,來自美國的學者周策縱出了一個上聯:“高明問高明,高明不高明?高明答高明:高明、高明!”法國《歐洲時報》的黎翁先生想到了當年發生在曉莊師範歡迎儀式上陶行知和田漢的講話,馬上續了一段下聯:“田漢語田漢,田漢非田漢。田漢學田漢,田漢,田漢!”與會學者無開稱讚這副對聯,上聯出得巧,下聯對得妙。

  田漢一生追求真理,不怕犧牲,服務於革命,人如其名,是一位紮根於普通老百姓的錚錚漢子。但這位錚錚漢子卻在“文革”中慘遭迫害,於1968年12月10日屈死獄中,死後連骨灰也不知去向。1979年4月為其徹底平反舉行追悼會時,骨灰盒裏放的是一本精裝的《關漢卿》劇本、一張《義勇軍進行曲》唱片、一副眼鏡和一支自來水筆。

  13.老舍筆名的由來

  老舍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1899年出生在北京,滿族人,其滿族姓是舒穆祿,後改漢字單姓舒。老舍本名舒慶春,因為出生在農曆臘月二十三,離春節隻有幾天,父親舒永壽為圖吉利,給他起了這個名字。“慶春”,意即慶賀春天的到來。

  老舍自小聰慧,又刻苦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後考入了北京師範學校。這時他為自己取了一個別名叫“舒舍予”。這個名字起得很巧妙,是將其姓“舒”拆開組成“舍予”兩個字。這兩個字含有深刻的意義:“舍予”即“舍我”,就是放棄私心和個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獻的含意。老舍的兒子舒乙1986年在《收獲》雜誌上發表的《父親的最後兩天》一文中談到他父親的名字時說:“舍予是舍我的意思”,“他願以‘舍予’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南,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這個多難的世界,願它變得更美好一些,更合人意一些。”後來,他又在“舍予”的基礎上起了一個筆名“老舍”。這是取“舍予”的第一個字“舍”,再在前麵加個“老”字。這個筆名是他在英國倫敦東方學院執教時,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先使用的。以後,他又用這個筆名發表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方珍珠》、《龍須溝》等著名作品。隨著作品的不斷發表,老舍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名字也越來越為人所熟悉。當時知道老舍原名叫舒慶春的很少,不少人以為老舍是姓老名舍,即使知道他原名的,也很少叫他舒慶春,而總是以老舍稱之。說到這裏,還有一段笑話。

  老舍一直沒有結婚,後在朋友的督促下,同北師大學生胡絮青相識並相戀。當時,老舍正在齊魯大學任教,後來他們利用暑假,在北京結了婚。當老舍攜新婚妻子回到齊魯大學校園時,一位教師向大家介紹老舍和胡絮青時,竟脫口而出:“這位是老舍先生,這位是老太太。”當時在場的人為之一愣,怎麽新娘子成了老太太呢?後一想,老舍的太太,稱老太太沒錯。

  老舍的作品,生活氣息濃厚,反映問題深刻,語言也很生動幽默,很受人民歡迎,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老舍的作品在世界上影響很大,他的藝術才華也為世界所公認。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已準備授予他196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但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亂之中,瑞典皇家科學院和文學獎評議委員會委托瑞典駐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打聽老舍的情況,如果老爺當時還健在,此獎就屬於他了。遺憾的是,這位天才的“人民藝術家”卻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無休止的迫害,於1966年8月23日投湖自殺了。令人驚訝的是,他的死法竟和他20年前創作的《四世同堂》中所記述的祁天佑老人的死法驚人的相似。

  14.巴金自談“巴金”筆名的來曆

  巴金是我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於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個封建官宦家庭。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典出於《詩經》的《召南·甘棠》詩句:“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意即這棵小小的棠梨樹,人們不要去把它砍伐掉,這是召伯曾經休息過的地方。“芾甘”比喻巴金像小樹一樣能受人嗬護,長大成才。

  五四運動時,巴金開始接觸新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去法國巴黎後,他開始了小說《滅亡》的創作,1929年,這部小說在葉聖陶主編的《小說月報》上連載,首次使用了筆名巴金。小說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巴金的名字也因此為人所關注。

  對於“巴金”這一筆名的來曆,曾有人認為是取自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兩人名字的首尾兩字,並因此也認為巴金是老牌的無政府主義者。其實這種看法是沒有根據的。1958年巴金在《談〈滅亡〉》一文中,就其筆名巴金的來曆作了如下說明:“1927年在法國時,我因為身體不好,聽從醫生的勸告,又得到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的介紹,到瑪倫河畔的小城沙多一吉裏去休養,順便在沙城中學學法文。在這裏我認識了幾個中國朋友,其中有一個姓巴名恩波的北方同學,跟我相處不到一個月,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聽說他在項熱投水自殺。我和他不熟,但是他自殺的消息使我很痛苦。我筆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聯想起來的。‘金’字則是學哲學的安徽朋友替我起的。那時候我剛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前半部沒多久,這部書的英譯本還放在我的書桌上,他聽說我要找個容易記住的名,便半開玩笑地說出了‘金’字。”這就是巴金這個筆名的真正來曆。

  巴金用這個筆名創作了大量蜚聲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家》、《春》、《秋》,更是受人推崇,成為經典名著。

  巴金除使用“巴金”這一筆名外,還使用過“P·K”、“餘一”、“比金”等筆名。這些筆名大都是由“巴金”演化而來。“P·K”是巴金二字英文拚寫的第一個字母。“餘一”是“金”字分解成的兩個字,由“餘一”又衍生出了“餘三”“餘五”“餘七”等幾個筆名。“比金”則是“巴金”的諧音。這是1934年,巴金在《文字》新年號上發表《新年試筆》一文時,由於國民黨當局查禁進步書刊,不準許巴金的名字見報,於是便使用了“比金”這一筆名。在眾多的筆名中,巴金使用最多的還是“巴金”這一筆名。

  15.冰心,一顆獻給孩子的心

  冰心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於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隆普營謝家大院,1999年病逝,享年99歲。冰心在長達80年的創作生涯中,以其生花妙筆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學作品,創造了我國文壇上的一個奇跡。

  冰心出生時,正值其家院中的三蒂蓮花盛開。當時她的祖父高興地說:“今年第一次開三蒂蓮花,我們謝家添了第三個女孩,正好應了花瑞。”遂給她起了“謝婉瑩”這個名字。

  謝婉瑩的父親謝葆璋是一名海軍軍官,曾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奉命去煙台創辦煙台海軍學校。謝葆璋非常疼愛這個女兒,常常給她穿上男孩的衣服,帶她到海邊看大海,還教她騎馬射擊,並得意地對人說:“這是我的兒子,也是我的女兒。”

  謝婉瑩自幼聰慧,性格開朗,活潑可愛。上學時,她成績突出,尤其是作文寫得很好,同學們都喜歡她,還給她起了一個親昵的綽號“小碗兒”。謝婉瑩在老師的眼中,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學生。她在福州女子師範學校學習時,老師曾用“雷霆震睿,冰雪聰明”、“柳州(柳宗元)風骨,長吉(李賀)清才”讚譽她。

  冰心是她的筆名,這個筆名是她1919年創作第一篇短篇小說《兩個家庭》時開始使用的。那時,她還有點膽怯,怕同學和熟人笑話,不敢署真名,於是便根據“瑩”字光亮透明的蘊意,起了個“冰心”的筆名。沒想到這第一篇作品不僅順利得以發表,還受到了讚譽,這使她感到高興和振奮。於是,她接著又用這一筆名發表了一些作品,有小說、詩,也有散文,而且都獲得成功。“冰心”這一筆名也由此享譽文壇。後來,她自己談到這一筆名時說:一來是因為冰心兩個字筆劃簡單好寫,而且是“瑩”字的含意。二來是我膽子太小,怕人家說話批評,冰心這兩個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時候,不會想到這兩個字和謝婉瑩有什麽關係。

  她除了用“冰心”這個筆名外,還用過一個男性化的筆名“男士”。這可能是她回憶起她小時候父親常帶她去海邊,教她騎馬、打槍、穿男孩衣服的情景。她用“男士”這個筆名寫了16篇關於女人的回憶散文。

  冰心是一位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她一生寫了大量的、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兒童文學作品。她在1923年留學美國時,便以《寄小讀者》書信的形式為孩子們寫作,介紹她在國外的見聞、趣事和她留居海外的情思,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同時文字流暢清新、感情誠摯親切。這些作品深深地打動了小讀者,她成了孩子們最喜愛的作家,她也從此愛上了小讀者。1958年,訪問歐洲時,她寫了《再寄小讀者》,粉碎“四人幫”後,她又發表了《三寄小讀者》。直到80歲高齡,冰心還在為孩子們寫作,她把一顆晶瑩透亮的愛心獻給了孩子。

  16.夏衍的幾個筆名

  夏衍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翻譯家,生於1900年,浙江杭州人,早年曾留學日本,經孫中山介紹加入了國民黨,後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是左聯的發起籌建人之—。他的劇作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其代表作《上海屋簷下》、《法西斯細菌》、《芳草天涯》發表時,曾轟動一時,因此被譽為是繼曹禺之後最有影響力的劇作家。夏衍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夏衍是他的筆名,這個筆名是他為紀念父親而起用的。夏衍的父親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學者,一生抑鬱不得誌,夏衍非常尊重和同情父親。父親名叫沈學詩,字雅言。在當地方言裏,“雅”與“夏”諧音,而“言”又與“衍”諧音。這樣“夏衍”便成了“雅言”的諧音。夏衍用這種方法表示了他對父親的尊崇。

  夏衍作為一名著名的劇作家,一生用過很多筆名,其中許多都很有來曆。夏衍有一個很有趣的筆名叫“王老吉”。“王老吉”本是廣東一個涼茶館的名字,很有名氣,來這裏喝茶的人很多。夏衍為什麽起用這樣一個筆名呢?原來,當時的《群眾》周刊是一個理論刊物,文章多寫得很長,內容也很單調。於是,章漢夫決定在《群眾》周刊上開辟一個《茶亭雜話》專欄,要夏衍每期寫幾篇介乎雜文與政論文之間的隨筆,調節一下刊物的氣象。夏衍想既然專欄是《茶亭雜話》,就應用一個有名氣的茶館名作筆名。既有情趣,又很貼切,還吸引人。這個專欄辦起來之後,由於夏衍的文章寫得生動深刻,又有一個吸引人的筆名,讀者果然多起來,發行量也迅速提高。

  夏衍還有一個筆名叫孫光瑞。1929年,夏衍翻譯了高爾基的《母親》,以沈端先的名字出版發行,很受讀者歡迎。但當時反動政府對進步作家及其作品查得很嚴,《母親》譯文隻印了一版就被查禁了。著名作家、教育家夏尊得知後,很氣憤,他建議夏衍將《母親》篇名改為《母》,將自己的名字由沈端先改為孫光瑞,再送到出版社出版。夏尊說:“沈”與“孫”聲似,“端先”與“光瑞”形似。夏衍認為很好,便按其建議作了變動,結果譯文又得以出版,而夏衍又多了一個孫光瑞的筆名。

  20世紀40年代初,夏衍在香港《華商報》任職時還起過幾個筆名,來曆很有趣。有一天,他偶然見到一副對聯:“鳳遊雲海,魚躍江天”,認為寫得很好,便靈機一動,用其諧音取了4個筆名:馮由、惲海、餘約、薑添。“惲海”有時也直接寫為“雲海”,“餘約”又衍化出“餘伯約”。

  建國後,夏衍曆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1995年因病去世,享年95歲。

  17.艾青憤怒中得來的筆名

  艾青是我國詩壇享有盛譽的詩人。1990年艾青八十大壽時,詩人劉章曾寫了一首詩,稱讚他是中國的詩豪:“艾青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滿人間。詩家自有學春筆,豪氣凝成珠玉篇。”將此詩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便是“艾青詩豪”。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在浙江金華一個地主家庭。母親生他時難產,為此家人找來一個算卦先生為他測卦,結果說他“克父母”。家裏人害怕,於是便把他寄養在一戶農民家裏,並且不準他叫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而是改叫叔叔嬸嬸。這一特殊經曆倒使艾青從小有了生活體驗,為他日後的詩歌創作創造了條件。

  艾青最初是學習繪畫的。18歲時,他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學習繪畫,後去法國學畫。艾青的名字是他在法國一次住宿時於氣憤之中臨時起的。

  他在法國留學時,正值國內“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大舉入侵中國之時,當時的法國當局受日本影響,也對中國留法學生采取歧視的態度。一次,艾青投宿一家旅館,對方將“蔣海澄”誤聽成是“蔣介石”(法語“蔣介石”和“蔣海澄”讀音相近),馬上嚷嚷起來,不願給他登記。艾青進行解釋,對方也不聽,他一氣之下,就在“蔣”字的草字頭下麵打了一個“×”,這樣一來,“蔣”字成了“艾”字。他靈機一動,便以“艾”為姓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艾青”填在登記本上。青,取之海澄,海澄而青,他愛大海之“青”,又因“澄”在其家鄉口語中與“青”音相似,所以“艾青”之名雖是在氣憤之中臨時起的,但起得既有意義,又很貼切。

  用“艾青”作為筆名,是在他回國之後因組織畫會活動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寫《大堰河——我的保姆》時首次使用的,當時是為避免監獄方麵的注意。此後,他便正式使用了這個筆名,並以此名聞詩壇。

  艾青從美術轉向詩歌文學創作,是從1935年10月他出獄後正式開始的。最初他在武漢參與發起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進行抗日宣傳,後來在周恩來的幫助下到了延安,在延安曾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參議員、延安《詩刊》主編。解放後,艾青曆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1957年“反右”鬥爭中他被劃為右派,先是到東北一林場,後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思想改造。

  1978年,得到平反後的艾青重返詩壇,這時他已是68歲高齡的老人,但他仍充滿詩人的活力和激情,用他那支寫過無數戰鬥詩篇的筆譜寫新的戰歌,熱情地謳歌他那深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

  18.蕭乾的姓名和筆名

  蕭乾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記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作為隨軍記者,曾采訪過波茨坦會議和聯合國成立大會。前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後,他是第一批進入柏林采訪的記者,也是唯一參加西歐戰場全過程采訪的中國記者。他所寫的戰地新聞,風格獨特,膾炙人口,影響很大。蕭乾一生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深受人們喜愛的優秀文學作品,也翻譯了大量的世界名篇名著。

  蕭乾1910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蒙古族貧民家庭。6歲上私塾時起名曾路,11歲進崇實小學時改名蕭秉乾。16歲時,蕭乾做了北新書店的練習生,擔任校對工作。當時著名作家魯迅、劉半農、冰心、錢玄同等的作品和刊物都曾在這裏出版。蕭乾就曾校對過魯迅的《野草》及其主編的《語絲》。有時他還負責給作家們送稿費。這樣,他就有了和這些著名作家接觸和學習的機會。那時,蕭乾很瘦弱,為人機靈,大家都很喜歡他。他的名字蕭秉乾的“乾”字也讀“幹”,於是有人就借用諧音親切地稱他“小餅幹”。半個多世紀以後,冰心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見到蕭乾時還風趣地叫他“小餅幹”。

  蕭乾還有一個化名叫“蕭若萍”。那是因他“鬧學潮”,被國民黨黨部列入了黑名單,被迫離開北京的時候起的,意思是像浮萍一樣在外漂泊。後來,他重返北京,又將名字改了回來,但改時去掉了中間的“秉”字,隻取“蕭乾”兩字。

  蕭乾還曾使用過兩個洋筆名,一個是“P·C·羅伯特”,一個是“塔塔木林”。“P·C·羅伯特”是他在輔仁大學英語係學習時,與一位美國朋友合編英文周報《中國簡報》時使用的筆名。“P·C”是“秉乾”的英文縮寫,“羅伯特”則是他四堂嫂的洋名,是他借來使用的。當時,他用這個筆名寫了不少向國外介紹魯迅、鬱達夫、茅盾等中國著名作家的文章。因使用的是洋名,又是用英文寫稿,故當時人們都以為這些文章是外國人寫的。有一次,他寫了一篇《茅盾小傳》,沒有署名,國內學者楊昌溪認為這是西方學者寫的,於是他引用文中的觀點,寫了一篇《西人眼中的茅盾》。直到60年後蕭乾說出真相,人們才知這位所謂的“西人”就是蕭乾。

  “塔塔木林”是他在上海《大公報》上發表文章時使用的筆名。這個洋筆名同樣也迷惑了不少人。有一次,蕭乾用這個筆名寫了一篇《中國舞台的歧途》的文章,著名戲劇家田漢也認為是西方學者寫的評論,並為此寫了一篇文章闡述自己的見解。對於為何使用這個洋筆名,蕭乾曾說:“其實,我隻不過是在借用一副陌生的麵具,說點當時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

  蕭乾一生雖然用過許多筆名,但最有影響的還是“蕭乾”這個名字。這個名字,隨著他的作品傳向了世界各地。

  19.“小小紅軍”蕭軍和蕭紅

  蕭軍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20世紀30年代,他和他當時的妻子蕭紅已經是文壇上頗有影響的青年作家。他們敬仰魯迅的革命精神和文學才華。魯迅也很喜歡他們,給蕭軍和他的妻子蕭紅很多關愛和幫助,引導他們走上了革命文藝之路,促使他們成長和成名。蕭軍和蕭紅都稱自己是“30年代魯門小弟子”。據說,為此蕭軍還和後來成了“四人幫”的張春橋打過一架。那是1936年,魯迅去世後一個月,蕭軍把《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譯文》月刊上發表的悼念魯迅的文章帶到萬國公墓的魯迅墓前焚化。當時有一名叫馬吉蜂的文人將此事登上小報,譏諷蕭軍幼稚迷信,是魯迅的孝子賢孫。蕭軍怒不可遏,邀馬吉蜂決鬥。當時陪馬吉蜂與蕭軍打架的就是張春橋。這段文壇花絮,曾一度廣為流傳。

  蕭軍很有才華,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發表了他的成名作、抗日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魯迅為該書作了序。40年代時,他曾兩次去延安,與毛澤東交往密切,為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後,他又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寫下了許多謳歌新社會、新生活的優秀作品。

  蕭軍原名劉蔚天,別名田軍、三郎,遼寧義縣人,“蕭軍”是他的筆名。這個筆名是20世紀30年代他在上海發表小說時經魯迅指點起用的。當時,他寫了兩篇小說寄給魯迅,請他代為修改並推薦,使用的筆名是“蕭三郎”,魯迅覺得這個筆名不夠安全,便給他去信說:那兩篇小說的署名,要改一下,因為俄有一個蕭三,在文學上很活躍,現在即使多一個“郎”字,狗們也即刻以為就是他的。改什麽呢?等來信照辦。劉蔚天考慮之後,決定把“蕭三郎”改為“蕭軍”。他說,他最後決定使用“蕭軍”這一篇名,其中“蕭”,是因為他很喜歡京劇《打漁殺家》中的蕭恩,“軍”是因為他是軍人出身。

  蕭軍的妻子蕭紅,黑龍江呼蘭人,原名張西瑩,很有才氣,魯迅曾讚譽她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柳亞子也讚美她“有掀天之意氣,蓋世之才華”。她的作品主要描寫的是東北農民的悲慘生活和抗日鬥爭,文筆細致明朗,主要有《生死場》、《呼蘭河傳》、《牛車上》、《民族魂》等。她在魯迅的關懷扶持下,成為知名的女作家。蕭紅是她的筆名,這個筆名源自蕭軍。他們倆當時非常仰慕紅軍,但不能直接參加紅軍打擊敵人,於是就將筆名合為紅軍,以筆作武器,揭露和打擊敵人。兩人的筆名合起來便是“小小(蕭)紅軍”。蕭軍後來回憶說:“這種天真的想法和行動,如今想起來,也有點‘幼稚’得可笑。不過那時國民黨正在江西一帶‘剿共’,因此就偏叫‘紅軍’給他們瞧瞧。”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蕭軍受迫害時,這本意是“小小紅軍”的兩個筆名,竟被說成是“消滅紅軍”的反動罪證。好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蕭軍得以平反,名譽得以恢複。蕭紅也在1981年紀念她70周年誕辰的大會上,被授予“30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的稱號。

  蕭軍還有一個雅號叫“出土文物”。他平反複出後,分配在北京市作家協會與著名作家劉紹棠共事,兩人在一起經常開玩笑。一次,劉紹棠在哈爾濱作報告時,把蕭軍複出比作“殷墟出土”。會後,這個雅號就被傳開了。蕭軍對此雅號也樂於接受,他笑著對劉紹棠說:“你這一高抬我,人家都管我叫蕭老啦!我哪兒老?”後來,蕭軍幹脆以“出土文物”自稱了。

  20.張恨水之名寓意深刻

  張恨水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小說家,他一生筆耕不輟,共創作小說120餘部,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作品。他才思敏捷,小說不僅寫得好,而且寫得快。有一段時期,他同時為七家報社寫連載小說,一天共要寫一萬多字。他的《啼笑因緣》、《春明外史》曾名噪一時。2004年,《啼笑因緣》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上映後,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江西廣信(今上饒地區)人。“恨水”是他的筆名。對於這個筆名,人們不知其來曆和含意,多有猜測,尤其是在他成名之後。有人聯想到《紅樓夢》中,賈寶玉說女子是水做的骨肉,認為很可能是張恨水年輕時愛過哪位小姐,後來情場失意,心裏耿耿於懷,遂用了“恨水”這個筆名。為此,張恨水曾公開辟謠說:“許多人對我的筆名有種種揣測,尤其是根據《紅樓夢》女人是水做的一說,揣測的最多,其實不是那回事。”

  “恨水”這個筆名看似很怪,實際寓意非常深刻。它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張恨水自幼愛好詩詞,尤其喜愛李煜的這首詞,從中他悟到光陰的寶貴,於是截取了其中的“恨水”二字作為筆名,用以激勵自己珍惜時間,不要讓光陰像流水一樣白白流逝。

  1945年9月,毛澤東在重慶同蔣介石談判期間,曾單獨會見了張恨水。交談中,得知其筆名的來曆後,毛澤東讚歎說:“先生著作等身,堪可欣慰,後主詞哀怨淒涼之作,竟被先生悟出如此深意,可敬可佩!我也用過許多筆名,卻無先生之名寓意雋永。”

  張恨水的確如像筆名所寓意的那樣,珍惜光陰,勤奮寫作,即使在極困難的情況下,也堅持每天寫作,甚至連躲避日機轟炸的時間也不放過。張恨水不僅分秒必爭地進行創作,還曾任《皖江報》總編輯、《世界日報》編輯、《南京人報》社長和重慶、北平《新民報》副刊主編等職。有人統計過,抗戰八年中,張恨水平均每天約寫三千字。張恨水本人也曾風趣地說過,他的稿子是“榨出來的油”。

  21.劉長述“覺奴”筆名的深刻含意

  劉長述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的長子。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關心國家大事,青年時代就參加了同盟會,在震驚中外的四川保路運動中,他曾與朱國琛、楊允公一起撰寫了《川人自保商榷書》。此文在當時影響極大,它促使保路同誌軍舉行了武裝反清,最終引發了辛亥革命。

  1905年劉長述從北京湘學堂轉到成都四川高等學堂時,就為自己起了“先覺奴”的名字。辛亥革命後,他在成都從事新聞工作,成了一名著名記者,寫文章、發表小說時,以“覺奴”為筆名。1915年,他的中篇白話文小說《鬆岡小史》發表時,用的則是“富順覺奴”的筆名。對於這個筆名,劉長述曾寫過一篇《釋名》的短文,說明其含意。他在《釋名》中說:“先覺奴,喟然歎!奴隸已非奴,奴隸之奴,何以視息於天地!被洋人奴虜滿清,漢族又為滿人奴,天乎!皇漢之裔,曷為而至此乎!?血氣之倫,孰能忍須臾之命,甘為奴之奴而恬然寢食?曷興乎,皇漢之胄!傾吾人之血汗,以淹沒奴人者,一轉念耳!先覺奴,人呼我憤!呼我者,寧不勃然怒!卒然起!我知毀滅強橫者有日矣!”

  我們從劉長述這篇《釋名》短文中,可知其“覺奴”筆名含意是何等之深刻,它不僅蘊含著劉長述憂國憂民的深深愛國之情,還表達了劉長述願為推翻反動統治和解放人類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同時也反映了他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22.韓素音筆名裏的愛國情感

  韓素音是一位深深愛著自己祖國的英籍華裔女作家。她曾說:“我熱愛中國,我的根在中國,中國賜予我一切!”

  韓素音本姓周,原名周月賓,“韓素音”是她的筆名。她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比利時人,雙方的結合,曾是轟動一時的佳話,比利時還曾專門為此發行了印有他們照片的紀念郵票。

  韓素音的父親叫周映彤,出身於四川成都的一個大戶人家。16歲時,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出國留學生。18歲時,應選入比利時求學,攻讀鐵路和采礦專業。在學校他與比利時內閣大臣的女兒瑪格麗特相識並相愛。開始時,雙方父母都反對這樁婚姻。後來,清朝外派第一任公使郭嵩燾知道了此事,便親自出麵做周映彤父母的工作,並說服了他們。瑪格麗特也衝破了家庭阻力。1907年,這對異國情侶終成眷屬。周映彤留學結束後攜妻子回到祖國,初在四川高等學堂任教,後調任京漢鐵路天津段段長。

  1916年韓素音出生在一個月光皎潔的中秋之夜。父親很高興,便給女兒起名“月賓”,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