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筆名、藝名、綽號故事(二)

  26.兩個特殊的筆名

  《孽海花》是我國近代一部揭露清廷官場醜惡內幕的曆史小說,其作者是近代著名小說家曾樸。其實最初發起寫這部小說的並不是曾樸,而是當時的著名學者金鬆岑。

  金鬆岑,江蘇省吳江縣人,早年曾參加愛國學社,與鄒容、章太炎、蔡元培等愛國誌士交往密切。他竭力主張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走西方發展的道路來挽救中華民族。他向往自由,憎恨清政府的反動腐朽、投降賣國,痛恨列強的入侵和專橫,對帝國主義侮辱中國人民為“東亞病夫”更是痛心疾首。為此他決定寫一部小說,揭露清政府的腐敗,喚起民眾的覺醒,並將這部小說定名為《孽海花》。他寫了小說的前六回,將後麵的續寫任務交給了曾樸。他和曾樸共同擬定了後麵內容的詳細章回提綱,最後由曾樸完成了寫作任務。所以在作品發表時,署了兩人的筆名。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署名:“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愛自由者”即金鬆岑的筆名,“東亞病夫”即曾樸的筆名。這兩個特殊的筆名,充分表達了兩位作者憂國憂民、追求光明、鞭笞敵人的愛國熱忱。“愛自由者”是作者向往自由、喚起民眾覺醒的呐喊,“東亞病夫”則是作者對帝國主義侮辱中國人民的憤怒抗議,是怒吼。

  《孽海花》發表之後,曾轟動一時,被認為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中最有價值的一部。但當時無人知曉作者“愛自由者”和“東亞病夫”是何許人。連大翻譯家林琴南也在四處打聽。直到曾樸公布真實姓名,人們才知道這部奇絕之作的作者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鬆岑和曾樸。

  金鬆岑還曾在家鄉辦過小學,並親自開館講授,他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愛國思想,把拯救民族的希望寄托於下一代身上。後來成了著名學者的柳亞子、陳慶林就是他的得意門生。據說,柳亞子的“柳棄疾”之名和陳慶林的“陳去病”之名就是他所起的。他是希望學生不要忘記洗刷“東亞病夫”之國恥,為拯救民族而奮鬥。

  27.女作家的男性筆名

  女作家起用男性化的筆名,比男作家起用女性化的筆名要少。目前人們所知道的有:魯迅夫人許廣平曾用過筆名“君平”;馮友蘭之妹馮淑蘭曾用過筆名“沅君”,並以馮沅君名揚天下;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一個筆名更是男性味十足,叫“男士”;香港有位女作家叫“李男”,曾寫過小說《永不落網的凶手》。

  女作家男性筆名叫得最響亮的是“李昂”。李昂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女性,她上初中時,班上有幾位男生作文寫得很好,許多女同學認為文章寫得好的必定是男生。李昂認為自己也應該起一個男性筆名,寫一手好文章給男生們看看。起一個什麽樣的男性筆名呢?她一時還沒想好。有一回她乘火車,由於個子矮小,須昂著頭才能夠放上去行李。就在她昂頭放行李時,突來靈感,何不用“昂”作筆名呢?這是個有氣勢,典型男性化的筆名。李昂的父親姓施,母親姓李,姐姐叫施叔青,李昂決定讓母親也享有女兒的光彩,於是就用了母親的姓,取筆名“李昂”。從此,她就一直使用這個筆名發表文章。許多讀者一直都以為她是一個位男士。

  28.男作家的女性筆名

  有一段時間,文壇上流行男性作家使用女性筆名的現象,而且許多還是名作家。如瞿秋白曾用過“雙太後”,柳亞子曾用過“彩雲女士”、“鬆陵女子潘小璜”,茅盾用過“馮虛女士”,周作人曾用過“萍雲女士”、“碧羅女士”,陳望道用過“春華女士”,趙景深用過“露明女士”、“愛絲女士”,張若穀用過“劉舞心女士”,端木蕻良用過“紅良女士”等,都是十足的女性化筆名。魯迅也曾多次使用過這類筆名,如“許霞”、“雪之”、“樂雯”、“冬華”、“曼雪”、“菇蓴”等。

  男性作家使用女性筆名,自然有其用意,絕非心血來潮或僅僅為了趕時髦,但讀者大多不知內情,所以由此而引起的誤會、笑話、趣聞也不少。

  20世紀初,中國出了一本《女子世界》雜誌,那時,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開展得還不廣泛,女作家還不多,在《女子世界》雜誌上投稿的還多是男作家。有段時間,該雜誌連續刊出了幾篇署名為“鬆陵女子潘小璜”的文章,其中有介紹中國女劍俠紅線、聶隱娘的,有歌頌女將領梁紅玉的,有讚美明末抗清女豪傑的,還有兩首詩。文章和詩都寫得很精彩,這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人們想知道這位不僅能寫傳記,還能寫詩,知識麵又廣博的女作家到底是誰。有不少讀者寫信給雜誌社詢問這位女作家的情況,後來人們搞清楚了,“鬆陵女子潘小璜”哪是什麽女作家,而是大名鼎鼎的大學者柳亞子。柳亞子在解釋他用這一女性筆名的原因時說,他是為了喚起女性們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來。

  茅盾在為《婦女雜誌》撰寫文章時,常常署名筆名“馮虛女士”。一次一位朋友問他為什麽要用這樣一個女性化的筆名,茅盾風趣地說:“馮者,憑也;虛,子虛烏有;馮虛,乃憑空捏造是也。”說罷大笑起來,朋友們聽後也笑了。茅盾雖然用了這麽一個有趣的筆名,但他的文章絕非憑空捏造,而都是言之有據、寫作認真、說理透徹、給人以啟迪的好文章。

  前些年,瓊瑤和金庸的言情、武俠小說風靡大陸時,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署名為“雪米莉”的通俗小說作品,而且“雪米莉”前邊還加有“香港”兩字。這一筆名立即吸引了大批癡迷於港台小說的青年,他們爭相購買、傳閱。在他們的心目中,“雪米莉”肯定是香港的著名女作家。後來有人寫文章揭露了這一秘密,“雪米莉”原來是我國四川東北部一個小縣城的兩位名不見經傳的男性青年,一個叫雁寧、一個叫譚力。消息一傳開,癡迷者大呼上當。當人們問這兩位青年人為什麽要起用這麽一個帶有外國女性味的筆名時,他們說是想利用社會上“唯港唯台是熱”的傾向,為大陸的言情武俠小說在文壇上爭一席之地。這真讓人啼笑皆非。

  29.有趣的筆名

  大凡作家,多感情豐富,思想活躍,富有靈感和激情。他們喜歡用筆名,其筆名或者富有創意和思想,或者別有情趣。這些筆名,如果作家本人不作說明,讀者往往隻會覺得奇怪,而不解其意。一旦作家作了說明,讀者則豁然開朗,拍手叫絕。

  我國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白話文倡導者劉半農善寫打油詩。他曾起過一個筆名叫“桐花芝豆館主”。一次,一位朋友問他為何起這樣一個怪怪的筆名。劉半農笑而答道:“桐子、花生、芝麻、大豆,皆打油原料也。”意指這是善寫打油詩作家最貼切的筆名。朋友聽後,連連拍手稱妙。

  1932年,瞿秋白曾寫過幾篇通俗說唱文章,在這幾篇文章中他署了一個“易陣風”的筆名。“易陣風”的諧音即“一陣風”,意即將通俗說唱文章視為文壇上的一陣清風,此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使讀者感到親切有趣。

  1936年,劉少奇曾對當時關於“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戰發表過多篇很重要的文章。發表這些文章時,他使用了一個叫“莫文華”的筆名,“莫文華”的諧音即“沒文化”。劉少奇用這個筆名對當時的論戰發表文章,顯然是一種自謙,他的文章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著名作家趙樹理在主編小報《中國人》副刊《大家看》時,由於人手缺少,他集編輯、校對、美工、排版於一身。對於他自己發表在副刊上文章的署名,常常是在他排版時,臨時腦子一動,從排字架上取下兩個或三個字拚成一個筆名便發表了。在這樣取的筆名中,他印象最深的一個是“胡啟明”,諧音是“胡起名”。趙樹理後來談及此事時,自己也覺得很有趣。

  魯迅曾用過一個“宴之敖者”的奇怪筆名。這是魯迅與其弟周作人發生矛盾,搬出在北京所住大院後起用的一個筆名。當時,魯迅和其弟同住北京八道灣的一個大院,一起生活,然而由於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揮霍無度,致使月月虧空,家庭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後魯迅在家裏連飯也吃不到,隻得自備飯菜。後來,兄弟兩人為此鬧翻,魯迅被迫搬出了大院。魯迅在解釋這一筆名時說:“宴從宀(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我是被家裏的日本女人趕出來的。”由此可知,魯迅起這個筆名,當時的心情是很複雜和痛苦的。

  近代有一個筆名叫“汪笨湖”的作家,本名王瑞振,原是個生意人,後來生意失敗,因故被捕入獄。出獄後,曾到一近湖的山邊牧羊。每當其心情鬱悶、心緒煩亂時,他便投石子於湖中,看那被石子擊起的漣漪,由泛起到漸漸歸於平靜,這常常引起他的感慨,慢慢地他從中悟出了生活的哲理,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熱情,最終成了知名作家。他有感於此,於是為自己起了個“汪笨湖”的筆名。

  還有位著名小說家叫“端木蕻良”,他本名叫曹京平。這個筆名給人的感覺很像是一個日本名,然而實際上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名。1936年,曹京平寫了一個短篇小說《鷺鷥湖的憂鬱》,發表前,他想到當時上海文化界有一種模仿別人名字和文字的壞風氣,決定給自己起一個讓別人難以模仿的筆名。於是,他選用了一個平時少為人知的複姓“端木”為姓,把東北家鄉紅高粱的別稱“紅粱”作名,組成一個筆名叫“端木紅粱”。但當時正值白色恐怖之時,使用帶“紅”的筆名是有危險的,於是他又靈機一動,把紅色的“紅”改換為“雪裏蕻”的“蕻”。“雪裏蕻”是廣東人的寫法,北方人則寫作“雪裏紅”。這一改換很巧妙。於是“端木紅粱”便成了“端木蕻粱”。後來作家王統照提出“端木蕻粱”不像個名,建議他將“粱”改成“良”。這樣,他就以“端木蕻良”為筆名發表了這篇小說,這個筆名也被一直沿用下來,成了中國文壇上少見的複姓筆名。

  還有一個源於謎語的筆名也很有趣。著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長篇曆史小說,並都被拍成電視連續劇的作家二月河,是大家所熟悉和推崇的曆史小說作家。二月河的原名叫淩解放,是他父親給起的。二月河生於1945年,時任縣武委會主任的父親正沉浸在抗戰勝利和家鄉獲得解放的喜悅之中,於是便給孩子起了個“淩解放”的名字,以示紀念。

  “二月河”這個筆名是他出版《康熙大帝》時起用的。當時他考慮自己創作的是曆史小說,而名字卻很現代化,有點不協調,便想重起一個筆名。他在分析自己名字三個字的含義時發現,“淩”可作“冰淩”講,而“解放”則可作“開春解凍”講,兩者組合起來,便是“冰淩融解”,而這正是二月河的景象。這很像一個謎語,“二月河”是謎麵,“淩解放”是謎底。他認為這很有趣,也很有意義,於是便用“二月河”作為自己的筆名。

  30.趣談相同的作家筆名

  中國人重名的現象很普遍,文人雅士也不例外,甚至作家的筆名也常相重,為此還留下不少趣話。

  1984年4月3日,著名老作家李準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聲明,宣布改原名李準為李準。李準是人民熟悉的小說家和劇作家,蒙古族人,據說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梨的後裔,其李姓可能是由“梨”轉化而來。他的作品《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老兵新傳》等都深受人民喜愛,李準的筆名更是享譽文壇。那麽他為什麽要登報更名呢?原來,20世紀80年代初,報刊上又出現了一個寫評論文章的李準。剛開始,人們並不知道這個李準是何人,還以為是寫小說和劇本的李準轉向了寫評論文章,於是有人就打電話給他,詢問此事。此時,李準才知道出現了一個與自己同名的作家。李準決定讓名給這位青年作家,自己改名為李準,“準”為“準”的繁體字。這就是一段名作家登報讓名的佳話。

  在當今的女作家中,有兩個叫素素的,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大連,兩人都很活躍,不斷有文章見諸報端。開始還能相安,後來兩人都感到別扭了,上海的素素終於發話了,1994年11月16日,她在《新民晚報》上著文辯解道:大連另有一個素素,文章長長的,洋洋灑灑,不過那是《別人的風景》。

  1994年7月9日,《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同名之擾》的文章,作者的筆名叫方方,本名汪芳。汪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報刊中出現了同名方方的報道。汪芳為了使讀者了解自己,她在文章中寫道:“方方至今尚未離婚,報載離婚的方方不是武漢大學中文係畢業,並且寫過小說《風景》和《桃花燦爛》的那個方方。”這一說明寫得妙,不僅區別了兩個“方方”,還巧妙地向讀者推薦介紹了自己。

  文壇上還有兩個叫“麥琪”女作家,也許是三個。更有趣的,曾有兩個以“麥琪”為名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998年,—個叫“麥琪”的作者在《讀者》雜誌上發表文章說,她原來叫“蔡小容”,但她並不喜歡這個名字,說這個名字給她帶來的是愛生氣、愛生病,什麽也容不下。人們還拿她的名字開玩笑。一天一位同學出了個“秀色可餐”的謎語要大家猜,有同學告訴她,謎底就是她的名字“蔡小容”。後來上大學英語係時,老師叫她“Maqqy”,中文譯為“麥琪”。她覺得這個名字不錯,就用它作了筆名。沒想到,還有一個叫“麥琪”的女作家已經出了名,這使她很生氣。

  不知這個叫“麥琪”的女作家,是上麵所說的兩個叫“麥琪”的作家中的一個呢,還是另一個?

  2003年2月10日,又一個叫“麥琪”的在《新民晚報》上寫了一篇《我不是那個麥琪》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有一句話講得不客氣了:“那個麥琪又出來了,這一次我真的討厭她了。”不知另一個麥琪見到這篇文章時作何感想。

  類似這樣因筆名相同而引發的趣事還很多。上海作家封季任,筆名“鳳子”,著有《舞台漫步》,而同時活躍在文壇、筆名為“鳳子”的作家還有三位。因同名而帶來的麻煩和煩惱,上海“鳳子”深有體會,為此她曾在《新民晚報》上專門寫過一篇這方麵的文章。

  魯迅的弟弟,著名作家周作人也曾遇到過這種煩惱。周作人曾使用過一個“知堂”的筆名,後來得知也有人用筆名“知堂”發表文章時,便急忙聲明將“知堂”改為“智堂”。但後來又改過來了,因為他“知堂”的筆名已經很有名氣了。

  更為有趣的是,台灣大作家李敖竟與一位孕婦的名字相重,並因此鬧出過的一個大笑話。這是他在一篇文章中談到的:“有一次我弟弟腸胃出了毛病,就介紹他到‘新高原藥房’找一位李大夫。新高原的李大夫有兩位,一位是婦產科的,一位是腸胃科的,我認識的李大夫是腸胃科的。可是我老弟找錯了,找到那位婦產科的李大夫,告訴他:‘我是李敖的弟弟。’那個李大夫忙點頭道:‘李敖嗎?我認識她,她下個月就要生了。’”

  31.脂硯齋到底是誰

  凡喜愛《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有個《脂硯齋評本》。所謂《脂硯齋評本》,是指書中寫有大量署名脂硯齋點評的《紅樓夢》抄本。

  那麽,脂硯齋是誰?為何又取這樣一個稱號呢?要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從“脂硯”說起。脂硯已在四川被發現,現存吉林省博物館。脂硯本是一塊硯石的名稱,係明朝萬曆年間名妓薛素素調和胭脂所用,硯背刻有明代名士王稚登的一首五言絕句。此硯質地優良,造型精美,又是名妓愛物,且有名士題詩,所以格外引人注目。這塊脂硯傳到了清朝,被一位文士所得,此君十分喜愛這塊脂硯,視為珍寶,珍藏於自己的書房之中,因愛物深切,連書房也用此硯命名,稱“脂硯齋”,並用“脂硯齋”作了自己的別號。脂硯齋酷愛《紅樓夢》(當時稱《石頭記》),並悉心研究過這本書。此君在研讀此書時,曾在書上寫下了大量的評語,有眉批、行間批,有正文之下的雙行評注,還有回首總批和回末總評等。其評語多達3000多條,其中署名的有174條。所署之名也並非全是脂硯齋,還有畸笏叟、梅溪、鬆齋、棠村之名。多數學者認為,這些不同的名字均是脂硯齋的別名。後來,這種有脂硯齋評點過的《石頭記》八十回抄本流落到了民間,直到1927年才陸續被人發現。《脂硯齋評本》上的脂硯齋點評內容,可以說是最早對《紅樓夢》的評論,對研究《紅樓夢》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所以,《脂硯齋評本》一直受到紅學專家的高度重視。

  人們很想知道這位如此喜愛、並精心研讀《紅樓夢》的脂硯齋到底是誰,此人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又有何關係。紅學專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根據脂硯齋在書中的點評內容,提出了多種看法。有說此人是曹雪芹的族叔,有說是曹雪芹的堂兄弟,有說就是曹雪芹本人,還有人說是曹雪芹的表妹史湘雲。眾說紛紜,至今仍沒有定論,甚至連脂硯齋是男是女也沒弄清楚。看來,要弄清脂硯齋的身份,還需有更多資料的發現和更深入的研究。

  二、藝名

  1.汪笑儂藝名的故事

  清朝末年,上海有一位很有名氣的京劇演員,其藝名叫汪笑儂。說起其藝名的來曆,還有一段故事。

  汪笑儂原名德克金,字俊清,自號隱伶,滿族人,1858年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他自幼聰慧多才,琴棋書畫、詩詞駢對,樣樣皆通。他酷愛京劇,很有表演才能。父親希望他能在科舉仕途上有所發展,但他對此卻毫無興趣。他父親曾集資為他捐了一個河南太康縣知事的官職。任官期間,他雖仍喜歡操琴弄弦、評戲論劇,但也能為百姓辦事,且不畏強權,為此受到一些豪紳的嫉恨。後來豪紳借他購買一名滿洲宗室之女做侍妾為由,賄賂河南巡撫參了他一本。從此,他離開官場,開始南下上海當起演員來。

  當時京劇界的汪桂芬是極負盛名的老生,其演唱流派被譽為“汪派”。德克金非常仰慕汪桂芬,一直是他的戲迷,並精心揣摩研究他的演技,模仿他的唱腔和做派,學得很像。他在上海演出時,便掛牌“汪派”老生,演得很出色,頗受歡迎。汪桂芬聽說有人在學他,並以“汪派”自稱,便想弄個究竟。一日,他來到德克金演出的戲院後台,掀起簾子看了看正在舞台上演唱的德克金,不以為然地說:“這是學我呀?像蚊子叫嘛!”說完,揚長而去。當時,該戲院的後台管理是位上海人,德克金演完回到後台,這位後台管理就用上海話對德克金說“剛才汪桂芬笑儂是蚊子叫”。上海話“儂”是“你”的意思。周圍的人聽了頗為不服,但德克金卻泰然處之,他把汪桂芬的譏笑當成是對自己的鞭策,並以此改名“汪笑儂”,作為自己的藝名。其用意是,汪桂芬譏笑我,我要以此來激勵自己不斷努力進取。從此之後,汪笑儂加倍努力,不斷改進演技。經過刻苦磨煉,終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被人稱為“小汪派”。親友們卻對汪笑儂棄官從藝當了戲子大加責備,對此,汪笑儂笑著說:“我做官不過七品知縣,如今王侯將相隨我做,這是何等賞心樂事。”並更名汪舛,字舛之,號仰天,其居室命名為“天地寄廬”。“舛”,音chuǎn,是“違背”的意思。其名、字、號、室名連起來的意思是:我要做一個被人認為是違背常理的仰天而臥於天地之間的自由人。

  汪笑儂是一位充滿愛國熱情的演員。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列強入侵中國、甲午戰爭戰敗、八國聯軍攻陷京津、國家處於危亡之時。為了喚起國民,宣傳愛國精神,汪笑儂在舞台上相繼演出了表現古代愛國誌士悲壯故事的戲目,如《哭祖廟》、《罵主延壽》、《易水寒》等。尤其是《哭祖廟》,由於在唱詞中加進了許多慷慨激昂的句子,加上他充滿激情的演唱,使聽眾深受感動。他還創作和改編了一些劇本,這些多是嘲諷昏君、權奸,讚頌愛國誌士、鼓舞人民鬥誌的劇本,對動員民眾和弘揚愛國反帝精神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人們有感於此,譽稱他為“愛國伶聖”。

  1918年,汪笑儂在上海病逝,葬在上海真如。1958年,在紀念他誕辰一百周年時,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汪笑儂戲曲集》;中國戲劇家協會還重新修建了他的墓,墓碑上刻著田漢題寫的“愛國藝人汪笑儂之墓”。

  2.蓋叫天藝名的來曆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原名張英傑,號燕南,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蓋叫天是他的藝名。他8歲時入天津隆慶和科班學習武生,10歲便登台演出。蓋叫天酷愛京劇藝術,在藝術的追求上有著驚人的毅力。在演《花蝴蝶》時他不幸折斷了手臂,在演《獅子樓》時他折斷了左腿骨,但他都堅持演出,直到結束。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注重造型美,講究人物的精神氣質,形成了“武戲文唱,假中有真”的藝術風格,人稱“蓋派”藝術。他的武鬆戲演得尤為出色,被人譽為“江南活武鬆”。著名戲劇家田漢曾寫過一副讚譽他的嵌名對聯:“英名蓋世三岔口,傑出驚人十字坡。”上下聯的第一個字分別是“英”和“傑”,這正是他的原名“英傑”。

  提起“蓋叫”天這個藝名的來曆,還有一段故事。晚清時期,京劇泰鬥譚鑫培的父親因嗓音高亢激越,被人譽為“叫天鳥”,又稱“譚叫天”。譚鑫培的嗓音清晰有力,更有高度。一次進宮為皇上、太後演出,一聲“叫小番”,聲震四座,慈禧一高興,賜名“小叫天”。譚鑫培不僅嗓音好,而且戲藝高超,做功精湛,在戲劇界很有名氣。昔日北京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有書皆作序,無調不成譚。”足見其影響之大。

  張英傑初次演出時,藝名叫“金豆子”。當時他演的是武戲,人長得既精神,又有鬥性,戲班裏的齊老先生就給他起了這個藝名。13歲那年,他隨戲班到杭州演出,感到武戲文唱,再用“金豆子”這個藝名有些不合適了。張英傑非常崇拜譚鑫培,於是便效仿他的藝名,為自己起了個“小小叫天”的藝名。沒想到這一藝名竟遭到了一些人的諷刺嘲笑,說他不配叫這個名。少年氣盛的張英傑不服氣,心想我不但要繼承前輩的藝術,還要努力超過他們。於是,他索性將“小小叫天”改為“蓋叫天”,意思是我要超過“小叫天”。

  有誌者事竟成,他以百折不撓的毅力,經過不斷的探索、創新和拚搏,終於自立於京劇舞台,成為著名的京劇藝術表演家。他的弟子和兒子也在他的教導下,發揚光大了蓋派藝術風格。他的一個兒子還起了“小蓋叫天”的藝名。

  建國之後,蓋叫天曾擔任過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浙江省分會主席。蓋叫天於1970年去世,享年82歲。

  3.“梅蘭芳”這個藝名的來曆

  傑出的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原名梅瀾,字畹華,乳名群子。祖籍江蘇泰州,1894年出生在北京一個京劇世家,祖父是有名的“同光十三絕”之一的梅巧玲,父親梅明瑞也是著名旦角,但在梅蘭芳4歲時便去世了。梅蘭芳8歲開始學戲,10歲便開始登台唱戲。他先後學過青衣、花旦、武把子和昆曲,但他成名是在參加“喜連成”班、受牛子厚賞識和推薦以後,其藝名梅蘭芳也是牛子厚為其起的。

  牛子厚是吉林省一位酷愛京劇的富商。1901年,牛子厚為母親祝壽,特請來北京的“四喜班”唱堂會。這期間他結識了班子裏一位演技精熟的名角葉善貴,並讓他幫忙組建一個戲班,解決吉林閉塞之地看戲難的問題。葉春善接受了這一委托,回到北京後,即開始收徒組班,並從牛子厚三個兒子喜貴、連貴、成貴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將科班定名為“喜連成”班。梅瀾當時參加了這個班,班內給他起了個藝名叫梅喜群,這是因為他在科班中列“喜”字輩,乳名又叫群子。

  1905年,葉春善帶領“喜連成”班到吉林演出,牛子厚非常高興。一天,他和葉春善一起散步,發現一個正在練功的14歲的旦角。牛子厚見他長得儀表堂堂,氣度不凡,功底紮實,認為此人將來必有出息。葉春善告訴他,這個旦角叫梅喜群,在藝人班,其祖父是“同光十三絕”之一的梅巧玲。牛子厚聽後更加器重,囑咐葉春善要好好培養他。當時“喜連成”班內名角濟濟,梅喜群雖然演技不錯,但仍無資格挑大梁。後來,葉春善找到了一個機會,讓梅喜群飾演《白蛇傳》中的重要配角青蛇,結果演得非常成功。牛子厚看後大加讚賞,認定其將來必有發展,同時感到梅喜群這個藝名太一般了,應該給他起一個響亮的藝名。經過反複琢磨和推敲,牛子厚決定為他起名“梅蘭芳”。這個藝名取自《離騷》中的“蘭芷變而不芳”,意即有梅的風骨,蘭芷的氣韻,芳香永存。這一藝名本來就響亮,再經牛子厚的支持和宣傳,“喜連成”班還沒離開吉林,梅蘭芳的名字就叫響了。以至在“喜連成”班回京時,沿途所到之處,人們奔走相告,都以一睹梅蘭芳為快。

  梅蘭芳成名之後,更加刻苦努力,演出也更加精益求精,並對京劇藝術深入研究,不斷創新,使其更臻完美,為中國京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梅蘭芳一生創演了許多光彩奪目的劇目,其代表作《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宇宙鋒》、《天女散花》更是令人癡迷陶醉。梅蘭芳還將中國京劇藝術走向了世界,使世界人民認識了這一藝術奇葩,並為之傾倒。現今中國京劇藝術已風靡世界,並出現了許多外國京劇迷。“梅蘭芳”也成了全世界最具魅力的藝名。

  4.麒麟童,一個將錯就錯的藝名

  麒麟童是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的藝名。說起這個藝名的來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周信芳,字士楚,浙江慈溪人,1895年出生。周信芳一名,典出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中的“苟餘情其信芳”之句。又因屈原為戰國時楚國人,為表示對這位愛國詩人的敬仰,他同時取字“士楚”。

  周信芳出生於梨園世家,從小就從陳長興學老生戲,7歲時開始在杭州登台演娃娃生,取藝名為“七齡童”。1904年,周信芳10歲時,隨戲班到上海演出。演第一場時,照例要寫海報,介紹演員和劇目。負責寫海報的老先生把“七齡童”聽成了“麒麟童”,寫時心中還稱讚這個藝名起得好。海報寫好後,馬上就貼了出去。第二天,《申報》和《時報》都刊登了“麒麟童”演出成功的消息,班主看到後,知道是錯把“七齡童”寫成“麒麟童”了,於是重新寫了一份海報貼了出去。沒想到當晚看戲的人看到海報後,紛紛要求退票,聲稱他們是專程來看“麒麟童”的戲的,現在換演員了,他們不願看了。後經戲班反複解釋,大家才知道“麒麟童”和“七齡童”本是一人。此後,戲班便將錯就錯,把周信芳的藝名改為“麒麟童”了。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珍奇動物,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用它來作藝名,既有美好的含意,又響亮醒目。周信芳很喜歡這個藝名,在後來的藝術生涯中,他一直使用著這個名字,並創造了獨樹一幟的“麒派”藝術,把京劇藝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周信芳主演老生,唱腔古樸蒼老,念白清晰純正,做功與念、唱、打密切結合,有其獨特的風格,被人譽稱為“麒派”。周信芳將其一生的精力都傾注到了京劇藝術上,並將自己的表演藝術無私地傳授給了青年一代,培養了一批包括其兒子周小麟在內的麒派著名京劇演員,為我國的京劇藝術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建國後,周信芳曆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京劇院院長等職,1975年病逝。

  5.程硯秋三改藝名

  程硯秋是我國繼梅蘭芳之後又一位著名的京劇藝術表演大師,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於1904年出生北京一個滿族貴族家庭,原名承麟,曾用名“豔秋”,字菊儂。他3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為了謀生,他6歲時,拜榮蝶仙為師,立契為徒學戲。

  承麟學戲刻苦,又具表演天分,11歲便開始登台演出。他嗓音好,表演出色又與著名老生劉鳴生配戲,很快就獲得了“小石頭”的美稱。當時著名青衣演員陳德霖有“陳石頭”之稱,因承麟的表演頗具陳德霖的風格,故得此美名。承麟的表演才華還受到廣東名士羅癭公的賞識。承麟13歲那年,發生倒嗓,但師傅仍讓他唱戲。羅癭公得知後,很著急,因為這樣會使其毀嗓甚而毀掉整個藝術生命。後來,羅癭公借來700銀元為他解除了契約,提前出師。羅癭公還將他名字中的“承”改為漢姓“程”,並將其與字菊儂合起來,為他起了藝名“程菊儂”。滿族人用名習慣是隻稱名不稱姓,所以承麟隻是名而無姓。羅癭公將其“承”改為“程”,是借其諧音,實則為他改了姓。

  程菊儂在羅癭公的幫助下,跟王瑤卿學旦角,又拜梅蘭芳為師,從這兩位京劇藝術家那裏學到不少東西,為其後來的藝術表演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程菊儂喜歡秋菊傲霜鬥雪的風格和精神,願以此為座右銘,於是,他根據“菊儂”名字的意思,又改名為程豔秋,字玉霜。

  17歲時,他嗓音逐漸恢複,但沒能全變,出現了一種立音,即所謂的“腦後音”。程豔秋根據自己的這一嗓音特點,同時吸取各種戲曲及外國音樂中優美的唱腔,創造出一種幽咽婉轉、剛柔相濟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人稱“程派”。

  他的表演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1923年,他去上海演出,上海的觀眾在舞台前高懸了一副賀聯:“豔色天下重,秋聲海上來。”賀聯上下聯開頭的兩個字正是他的名字“豔秋”,足見人們對這位藝術家的喜愛。

  成名後的程豔秋,仍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著高尚的藝德。1932年,他再次改名明誌,改名硯秋,字禦霜,並鄭重登報聲明,“硯”與“豔”,“禦”與“玉”,雖是諧音,但寓意不同。他改“豔秋”為“硯秋”,寓言認真學習、不斷進取,改“玉霜”為“禦霜”,寓意抵禦冷酷嚴霜,不懼困難和挫折,要為藝術獻身。

  程硯秋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抗戰時期,他拒絕為日偽演出,隱居農村,荷鋤種田。建國後,他曆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57年,由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的介紹,程硯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3月9日,他因心髒病突發在北京去世,享年54歲。

  6.胡蝶的名字是借用來的

  胡蝶是我國早期影壇上一位很有影響的演員,被譽稱“影後”。她一生拍過兩三百部影片,創作了眾多的銀幕形象,國外讚譽她是“中國的嘉寶”。

  胡蝶祖籍廣東省鶴山縣,1908年出生於上海,小名寶娟,學名胡瑞華。胡蝶之名是她報考電影學校時,頂替一位名叫“胡蝶”的學員的空缺時借用來的。

  胡瑞華17歲那年,正趕上上海中華電影學校招生,她決心前去報考,但當她前去時,考期已過,名額已滿,學校不再招收。胡瑞華非常難過,苦苦要求校方給她一次機會。當時學校的校長和幾位知名教師見到這位少女要求入學的心情如此迫切,又見她儀表端正,身材勻稱,氣質不凡,認為有當演員的天賦,就有心收留她,但當時錄取名單已公布,無法解決。正當學校為難之時,發生了一件退學事件,這給胡瑞華提供了一次絕好的機會。

  原來,公布的錄取名單中有一位名叫胡蝶的學員,她丈夫得知其報考了電影學校並被錄取後,大為惱怒,帶領家人趕到學校,要回了她的照片和入學通知書,並誣蔑學校“拐騙有夫之婦”。胡蝶當眾斥責丈夫無理取鬧,其丈夫一怒之下,用香煙燙傷了她的麵部,強行將她帶回了家。學校對此十分氣憤,隨即決定取消這一名額讓胡瑞華頂替,但仍用“胡蝶”之名,這樣,胡瑞華便借用“胡蝶”之名被破格錄取了。後來,“胡蝶”也便成了胡瑞華的藝名。

  胡蝶進入電影學校後,刻苦努力,加上自身的天賦,很快就顯示出超人的藝術才華。1925年,她參演第一部影片《戰功》,就一舉成名。後來,她主演的《歌女紅牡丹》、《白蛇傳》、《孟薑女》、《百合花》、《兒女英雄傳》等影片也都大獲成功,並引起了轟動。

  當年那個被丈夫硬從電影學校拉走,失去從藝機遇的胡蝶看到現今胡蝶的成就,心情十分複雜,後來她改名叫“胡送蝶”,和丈夫離了婚。抗戰時期,胡送蝶在重慶還曾拜望過胡蝶。兩人相見,非常親切,臨別時胡蝶還送給胡送蝶一幅她的生活照,照片上寫有“胡蝶大姐惠存,妹胡瑞華”。

  退出影壇的胡蝶隨丈夫去了香港,後又去了台灣,晚年定居在加拿大。著名電影名星王丹鳳、飾演孫悟空的著名演員六小齡童,都去拜會過她。

  1989年3月23日,胡蝶在外出途中不慎跌倒引發了中風,一個月後便與世長辭了。去世前,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胡蝶要飛走了。”

  7.聶耳得名趣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聶耳,1912年出生在雲南昆明市的一個清貧醫師家庭。小名叫嘉祥,學名聶守信,字子義,含有守信重義之意。

  聶守信自幼喜愛音樂,20世紀30年代時進了上海明月歌舞社,當了一名小提琴手。這時,他改名為聶紫藝。聶紫藝耳朵特別靈,有一手模仿的特技,他常常把周圍同事的方言土語、言談舉止、麵貌形態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因為他的姓“聶”由“三個耳”組成,聽覺又特別靈,於是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耳多”,並戲稱他為“耳朵先生”。

  有一次,明月歌舞社參加聯華電影廠總經理羅明佑的祝壽活動,聶紫藝表演了一個名為“非洲博士”的節日,內容是學各種人的講話腔調,以及日本人的訓話和口技等,這次演出非常成功,羅明佑很高興,給他送來一個大花籃,上麵寫著“送聶耳博士”幾個字。聶紫藝看了很高興,風趣地說:“他們硬要把一隻耳朵送給我,也好,也好,你看,四隻耳朵連成一串不是像一個炮筒嗎?”從此,他就開始使用聶耳這個名字了,並常用這個名字發表文章。時間久了,人們隻知他叫聶耳,而不知他還叫過聶守信和聶紫藝。

  1934年7月17日,年僅24歲的聶耳在日本神奈川縣鵠沼海濱遊泳時,不幸溺水身亡。日本藤澤市為紀念這位年輕的音樂家,在其殉難處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紀念碑。紀念碑的形狀是一隻大耳朵,紀念碑的銘文引用了法國著名詩人約翰·可拉托的詩句:“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懷念著大海的濤聲。”寓意聶耳有著非凡的耳朵,能聽到大地深處的音響,傳給人們最美的聲音。

  聶耳的藝術生涯是短暫的,但卻給人們留下了大量充滿激情的革命歌曲。郭沫若曾稱讚他是“革命的號角,時代的鼙鼓”。

  有意思的是,有一位作曲家為了繼承和實踐聶耳的理想,將自己的原名朱榮實改為“踐耳”。這位作曲家說:“我原來的名字叫朱榮實,接觸並愛上了聶耳的歌曲後,才改名踐耳的,意思是走聶耳的道路,實踐聶耳的理想。”

  8.謝添名字的含意是“謝天謝地”

  著名電影藝術家謝添,1914年出生在天津一個鐵路工人家庭。他的父親謝商霖是一位喜愛藝術、精通各種樂器、喜歡畫畫的工人。他的母親也是一位喜愛藝術、愛看電影的女性,她把謝添帶進了電影藝術的王國。後來,謝添在回憶時說:“沒有我那個電影迷的老娘,我是不會結識並迷上卓別林、裴斯開登、芳瑞等喜劇演員的。小時候,我的家境雖然並不富裕,但是母親為了讓我多看幾場電影,總是偷偷地塞給我零用錢。我自小崇拜卓別林,後來鑽研喜劇藝術,這都和我的母親分不開。”另外,他還受到他的街坊、後來成為著名相聲演員、被稱為“小蘑菇”的常寶的影響,他們倆常常能給大家表演一段讓人捧腹大笑的相聲。謝添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成長起來,最終成為了電影藝術家和喜劇大師。

  謝添生性樂觀幽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挨批鬥的那段時期,他也保持著豁達樂觀的態度,善於從艱難中尋找生活的樂趣,他常說:“人生就幾十年,哭喪著臉壽命短,笑開了懷壽就來。”他常常表現得像一個頑童,所以人們送給他一個“老頑童”的外號。

  我們從他的名字中,也可看到他樂觀幽默的一麵。他原名叫謝洪坤。洪坤兩字的第一個拚音字母為H、K,他將這兩個字母連在一起,成為HK,側轉過來便成為“天”字。再加上他的姓“謝”,就是“謝天”,取“謝天謝地”之意。這是多麽有趣的名字,與他喜劇大師的稱號又是何等的相稱!後來,他取其諧音將“天”改為“添”,更名為“謝添”。不過,有時他還是喜歡用“謝天”兩字。

  謝添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既當演員又當導演,他主演的《林家鋪子》中的林老板,導演的《洪湖赤衛隊》、《茶館》、《七品芝麻官》,至今仍在觀眾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侯寶林名字的由來

  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出身很苦,小時候撿過煤核、賣過報紙、出過苦力,也要過飯。由於家裏窮,上不起學,後來遇到有人辦了個免費班,他才有了上學的機會。但免費班開辦3個月就停了,從此侯寶林就再也沒進過學校。他的學問都是他後來刻苦自學,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一個隻讀過3個月書的人,最後竟成了一位享譽海內外的語言藝術大師,這真是個奇跡。

  侯寶林的乳名叫“小酉兒”,這是因為他生於農曆10月15日酉時。小時候,他還有兩個外號:一個是他掉牙時,人們叫他“豁牙子”;一個是因他小時候出天花,臉上落有麻子,人們稱他“小麻子”。但他長到二十多歲時,臉上的麻子一點也看不出來了,可唱戲時仍有人叫他“小麻子”。

  侯寶林11歲時,開始跟顏澤甫學戲,他學戲很刻苦,又有悟性和表演才能,從學到唱不到3個月便能演出了,後來他便跟著師傅到各處演出。侯寶林喜愛相聲藝術,經常在演戲的空閑去聽相聲,並學著演說,有時也登台幫助缺場的相聲演員說一段。

  1938年,他正式拜朱潤泉先生為師,學說相聲。朱潤泉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綽號為“大麵包”。在舊社會拜師,徒弟要請師傅和有關演藝部門的師傅上飯館吃一頓,師傅要賜給徒弟藝名。侯寶林請不起,隻在師傅家請吃了一頓炸醬麵,師傅賜給他的藝名為“侯寶麟”。

  侯寶林原來的藝名叫“侯保麟”。舊社會師傅為徒弟起藝名,都是按字輩來的,當時朱潤泉的弟子是“寶”字輩,所以他便將“侯保麟”的“保”字改成字輩中的‘寶’字,取名“侯寶麟”,作了藝名。

  實際上,在相聲行內,按師承關係,本來第四代至第八代的字輩是“德、壽、立、仁、義”五個字。侯寶林屬第六代,其字輩本應是“立”字。但由於當時的第六代中出了個常寶,綽號叫“小蘑菇”,藝名是常立桐,很有影響,所以後來相聲藝人收徒時,便以他名字中的“寶”字作字輩排列了。侯寶林正是受此影響,而得到一個“侯寶麟”的藝名。那為什麽“侯寶麟”又變成“侯寶林”了呢?

  1940年,23歲的侯寶麟在天津演出時,因覺得麒麟的“麟”筆劃太繁,於是便將“寶麟”改成了“寶林”。這一改法,既沒有改變師傅為他用的“寶”字輩,也沒有改變讀音,隻是筆畫簡單了,可謂改得巧妙。

  改名之後的侯寶林,隨著表演藝術日臻成熟,名氣也越來越大,並最終成為著名的相聲藝術大師。

  10.“周璿”這個名字和“金嗓子”稱號的來曆

  被人們譽稱為“金嗓子”的周璿,是我國著名的女電影演員、歌唱家。

  1919年,周璿出生在常州的一個姓蘇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為她起名蘇璞。周璿童年經曆非常悲慘,3歲時被她抽大煙的舅舅拐騙到金壇縣的王家,後又被送給了上海的周姓人家。12歲時進了上海明月歌劇社。當時,她叫周小紅,幾乎是一個文盲。但她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劇團裏的人都很喜歡她,給了她很大幫助,加上她天資聰慧,進步很快,演技有了很大提高。有一次劇社演《特別快車》,主演因故沒能出場,導演讓她頂上去,結果她表演得非常成功,其藝術才能也初露頭角。

  1932年,“—·二八”事變前不久,周小紅在一次演唱會上演唱了愛國歌曲《民族之光》,唱得非常出色,尤其是歌中“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這一句,她唱得格外堅定有力,博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社長黎錦暉也被她的出色演唱所感動,握著她的手激動地說:“上海妹子了不起,依我看,你就叫周旋吧!小紅也很喜歡這句歌詞,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名字。從此,大家都叫她小旋子”。

  後來,她轉入電影界,在拍攝《風雲兒女》時,有人建議她用“璿”代替“旋”,“璿”與“旋”同音,既保留了原來的發音,又含有純潔如玉的寓意。她認為這一建議很好,於是正式改名周璿。

  周璿16歲那年,被電影藝術家袁牧之選為《馬路天使》女主角。她在這部電影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上海舊社會底層貧苦歌女的形象,受到人們讚賞。尤其是她的歌唱得“又甜、又鬆、又柔”,更受人喜愛,於是人們給了她“金嗓子”的美稱。這一美稱隨著她的歌聲便迅速傳開了。

  但正當周璿藝術青春綻放光華時,卻連遭厄運。先是夫妻不和,她於1937年結婚,婚後發現丈夫對她並無感情,而且不斷在經濟上對她進行欺詐,在費盡周折後才於1940年離婚。抗戰勝利後,她又被人慫恿去香港拍攝《清宮秘史》,受到惡勢力的包圍,精神和生活上都受到摧殘和欺騙,曾一度精神失常。

  1950年,她在朋友的關懷和支持下,回到上海,曾參加電影《和平鴿》的拍攝,正當其藝術才華得到重新綻放時,卻不幸於1957年患腦炎病逝,時年還不到四十歲。

  周璿的生母叫顧美珍,早年參加革命,解放後在國務院衛生處擔任護士長。曾多次來上海找過自己的女兒,後來知道周璿就是自己的女兒,但卻沒敢公開認。這是因為要認周璿,必須說出周璿的舅舅,周璿的舅舅不僅吸過大煙,還當過警察局局長。這種曆史問題在當時如果說出來,影響是很可怕的。所以,顧美珍一直沒敢公開認自己的女兒。1957年,顧美珍從報紙上得知周璿病重住院,她再也坐不住了,於是,匆匆辦了提前退休手續,趕到上海認親。當她說出周璿腹部有一塊胎記時,周璿所在電影廠的領導覺得可信,特地安排了她與周璿相會。但考慮大喜大悲會影響周璿的病情,相會時沒有說明身份。不久,周璿病逝,這也讓她們母女的相會成了永別。

  11.常香玉的本名叫張妙玲

  被人譽為“豫劇皇後”的常香玉,是位受人欽佩、德藝雙全的豫劇藝術大師。她對藝術精益求精,勇於創新,形成了獨領風騷的“常派”豫劇風格。在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為人們留下了《花木蘭》、《拷紅》、《白蛇傳》等一大批深受人民喜愛的精彩劇目,尤其是《花木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久唱不衰。

  1923年常香玉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一個名叫董溝的小山村。她本姓張,乳名叫妙玲。父親張福仙是一個唱豫劇西府調的藝人,藝名叫張福仙,後因嗓子受傷,就在戲班裏做一些打雜的事情。因為家裏窮,在小妙玲9歲時,母親和姑姑要送她去當童養媳。小妙玲堅決不願意,她要跟父親去學戲。張福仙答應了她的要求。從此,她跟著父親學戲,張福仙成了她的啟蒙老師。父親為了讓她積累舞台經驗,經常會讓她參加各種演出。常香玉後來回憶說:“我父親老是讓我演小生、武生、醜角,幾乎什麽角色都演。”不過這使她從小打下了紮實的表演基礎,加上刻苦努力,扮相又好,到她12歲時,已小有名氣了。用常香玉自己的話說:“那時候 我就有身份了,一個月能掙8塊大洋。”

  但那個年代唱戲的人地位極低,很多人把他們稱作“戲子”。張福仙帶著女兒隨戲班趕廟會、到各處唱戲,引起了族長的惱怒,認為有辱祖宗,便氣勢洶洶地對張福仙說:“如果你還要唱戲,就不能姓張,要姓張就不能再唱戲。”張福仙倔強地說:“戲還要唱,百家姓上有的是姓,從現在起俺孩子姓常,不姓張了。”原來,小妙玲有一位義父叫常會慶。那是她9歲時,有一次父親帶她到外地去演出,回家時借宿在一家水煙鋪裏,那晚店鋪失火,把父女倆的衣物燒了個精光,大冷天父女倆凍餓難忍。集鎮上有一位開小飯館的常會慶,平日樂於助人,又是個戲迷,得知父女倆的遭遇後,便讓自己的女兒給兩人送來了麵條和衣服。張福仙十分感激,便讓女兒認他為義父。

  小妙玲改姓了義父的姓,名字當然也要改,義父非常敬佩楚霸王項羽,便給義女起名叫常項羽。後來,他又借“項羽”的諧音為其改名為“常香玉”。常會慶識字不多,當時隻是想給義女起一個響亮的藝名,可他沒有想到後來常香玉的藝術人生卻深刻地體現了她這個藝名的寓意。她成功塑造的穆桂英、花木蘭確實表現出了像楚霸王項羽似的英雄氣概,她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她那高尚的品格情操,正像白玉一樣高雅純潔、堅固無比。她的藝術之花亦如她的名字一般,常香不敗。

  常香玉品德高尚,視藝術為生命,視觀眾為上帝,她常說的一句話是“戲比天大,藝無止境”。她是在用藝術回報社會和人民。她一生生活簡樸,幾乎把所有的收入和積蓄都捐給了社會和祖國。抗美援朝時,她捐獻了一架“香玉劇社號”飛機;非典發生時,她捐款萬元用於河南省非典防治;此外,她還常常攜弟子舉行義演,將門票收入捐給希望工程、送溫暖工程。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藝術大師。2004年去世後,她被國家授予了“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12.丁是娥藝名的含義

  丁是娥是我國著名的滬劇表演藝術家。1952年,她在《羅漢錢》一劇中扮演小飛娥,表演非常成功,小說原作者趙樹理看過後說:“我寫的小飛娥,就是舞台上的這個人物。”此劇參加全國匯演時,毛澤東、周恩來都親自觀看了演出。演出結束後,周恩來總理還親切地接見了丁是娥。1960年,丁是娥在滬劇新戲《蘆蕩火種》中扮演主角阿慶嫂,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後來這出戲還被江青親自改成京劇現代戲《沙家浜》。在《雷雨》一劇中,她扮演繁漪,同樣受到了人們的讚譽。著名戲劇家田漢讚揚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演員”。

  丁是娥出身很苦,父母都是螺絲廠的工人,祖籍浙江省吳興縣。她於1923年生於上海,父母為她起名潘詠華,小名銀男,諧音“引男”,希望能引來個弟弟。銀男從小隨父母在工廠裏生活,養成了勤勞勇敢、不怕吃苦的精神。她天性好動愛唱,很小的時候便常常一個人到街頭看街頭藝人演唱。由於聰明伶俐,街頭藝人演唱的小曲,她聽過幾次後就能記住並且會唱了,唱的時候還能即興表演。大人看她表演時的樣子,真像是一個江湖小藝人,於是,便給她起了個外號叫“六歲老江湖”。9歲那年,她母親去世,父親為生活所迫,要送她去當童養媳,但她執意要去學戲。後在姑母幫助下,拜當時著名的申曲(滬劇前身)女藝人丁婉娥為師,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

  潘詠華學戲認真,且能吃苦、肯研究,進步很快。丁婉娥很器重她,給她起了個藝名叫“丁是娥”。丁婉娥解釋說這個藝名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潘詠華是她的弟子;二是申曲有個名角叫孫是娥,她希望潘詠華將來能像她那樣優秀。丁是娥一邊學藝,一邊隨戲班子到各地演出,很快成了戲班子的台柱子。後來,丁婉娥辦了一個兒童申曲班,丁是娥也很快成為這個班裏的台柱子。丁婉娥這時又為她改藝名叫“小小婉娥”。這個藝名一是為適應兒童申曲班,用了“小小”兩字;二是“婉娥”之名仍有屬於她之意。兩年後兒童申曲班結束,丁是娥又恢複了原來的藝名。

  丁是娥酷愛戲曲藝術,又勇於探索,她在發揚滬劇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融化了錫劇、越劇等多種劇種的曲詞,結合自己嗓音特點,創造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丁派唱腔。

  解放後,丁是娥擔任了上海滬劇團的領導工作,為推動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8年,丁是娥因病在上海逝世,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和市長朱鎔基都為她送去了花圈。

  13.牛得草藝名裏的故事

  著名豫劇醜角表演藝術家牛得草,在《七品芝麻官》中,用“醜角正演”的表現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名廉正為民、不畏強暴的縣官,其表演幽默而不俗,備受觀眾的青睞,尤其是他那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台詞,更是廣為流傳。說起這句台詞,那還是他在“文革”中受批鬥時想出來的。雖然當時他被關在獄中,但還在想他演了幾十年的芝麻官這出戲。一次,他突然想到了一句台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豆腐。”他決定將來再演這出戲時,一定要將這句台詞加進去。後來,他聯想到他在獄中吃的是紅薯,老百姓也隻能用紅薯充饑,豆腐是很難吃到的,於是他將這句台詞中的“賣豆腐”改成了“賣紅薯”。一句精彩的台詞就這樣誕生了。

  1933年牛得草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自小從師豫劇名醜李小需,專攻醜角。那時候他連個名字也沒有,大家都叫他“小牛”。後來,團裏一位老藝人給他起名叫牛俊國。

  牛得草熱愛豫劇藝術,演戲認真,為了博采眾長,他還曾向京劇名角肖長華學過戲,肖長華對他說:“劇本好比是肉,演員好比是廚師,要把肉做成各種各樣的菜,才算本事。”這句話對牛得草影響很大,從此他細心觀察生活,虛心向各方麵的人學習。他與喝唱叫賣的攤販交朋友,學習吆唱,他也向唱蓮花落的、說相聲的請教,學習他們生動幽默的語言和表演藝術。經過努力,解放初他的醜角藝術已頗具特色,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此時他還叫牛俊國,仍沒有一個合適的藝名。

  開封有一個叫李春芳的八十多歲的老人,一輩子清貧,知識淵博,他愛聽牛俊國的戲,有時散了戲還到後台與他聊天。一天,他向老先生請教:“人家都說我的名字不符合我的醜角行當,我又想不出好名字來,請老先生指點。”李春芳想了一下說:“起名字因姓而宜,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於的有叫於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可以暢遊;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豬得了糠(康)膘肥體壯。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兒得了草,能負重遠行,韌力無窮啊!”

  牛得草這個名字實在起得好,既詼諧,又好記,還寓有深刻的含意。牛俊國聽完老先生的一番說明後,高興地說:“好!俺就叫牛得草,共產黨把俺從苦海中救了出來,讓俺當了人民演員,這不是小牛得到青草了麽?”

  李春芳還為他起了個字叫“料足”,別號叫“飲水”。這樣,這條牛有草、有料、有水,可以充分發揮其才能了。牛俊國為此在日記上寫下了“立誌成牛,藝為人民”八個大字,表達了自己願做人民的藝術之牛的決心。

  14.猴王世家的藝名和諢號

  凡看過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的人,無不為劇中孫悟空的扮演者的精彩表演拍手叫絕——他表演得太傳神了。《西遊記》中美猴王的形象被他演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以至於連猴子也被感動了。一次,他在張家界拍攝時,一隻小巧玲瓏的猴子突然從叢林中跳出來,站到一個石台上,向這位美猴王的扮演者行了一個猴禮,小猴真的把他作是它們的猴王了。這位演員就是出身“猴王世家”的六小齡童章金萊。

  說起這個“猴王世家”,祖孫四代共同演繹一個美猴王,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章金萊的曾祖父章廷椿演戲時就開始演猴戲了,由於表演出色,有了名氣,人們送了他一個“活猴章”的綽號。

  到章金萊祖父章益生這一代,就開始把紹劇猴戲發揚光大了。章益生年輕時曾在紹興老家務農,但他酷愛紹劇猴戲,每逢農閑或者過年過節,他都要演戲,主要演猴戲。他的猴戲演得生動活潑,人們敬佩他演猴的技藝,送了他一個“賽活猴”的諢號。後來章益生到上海開了一個劇院,把家鄉的紹劇搬上了上海大舞台,並且使紹劇猴戲傳承了下來,章金萊的父親和伯父就是在這樣一個猴王世家的環境中熏陶、磨煉、成長起來的。

  章金萊的伯父叫章宗信,藝術天分很高,扮相也很漂亮。他7歲開始登台演出,取藝名“七齡童”,登台不久便表現出了非凡的表演才藝而逐漸走紅,且因成功主演老生角色,被譽為“神童老生”。章宗信讀書不多,但憑著自己的才氣和努力,不僅成了著名的演員,還能編劇和導演。享譽海內外的電影《三打白骨精》的原始劇本就是他編寫的。

  章金萊的父親叫章宗義,與哥哥章宗信差3歲,兩人長得像是一對雙胞胎。當哥哥章宗信登台演出、並很快叫響後,章宗義也渴望登台演出,但祖父母不希望兩個孩子都演戲,因為當時演員的地位很低。但經不住孩子的一再要求,最後祖父同意章宗義在《霸王出世》一戲中演“小霸王”,結果演得非常成功。從此,章宗義開始正式登台演出了。既然正式登台演出,就要有一個響亮的藝名。因當時章金萊的伯父“七齡童”已很有名,現在又來了一個小弟弟登台,所以在印演出節目單時,一位印刷工人想都沒想,就給章宗義起了個“六齡童”的藝名,印到節目單上去了。“六齡童”為了演好孫悟空,看遍了上海灘的各種猴戲,吸取了他們的精華。為此他還專門養了一隻小猴子,整天和它形影不離,觀察揣摩它的動作和表情。就這樣邊學邊演,逐漸走向了成功,最終贏得了“南猴王”的稱號。陳毅、周恩來、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都看過他演的猴戲。他最有影響的一出猴戲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來被拍成電影。放映時,萬人空巷,紅遍了大江南北,並發行到了世界72個國家和地區。毛澤東和郭沫若都為這出戲寫過詩。

  “猴王世家”傳到章金萊這一代,更因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的拍攝而蜚聲海內外。但在傳承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波折。他們這一代,章金萊的二哥章金星最富演猴戲的才華,他3歲就登台演出了,還會自己化妝,後來父親給他起了個藝名叫“小六齡童”。有一次演出《孫悟空大鬧天宮》,8歲的他在劇中演一個小皮猴,結果演得活潑風趣,惟妙惟肖,非常惹人喜愛。當時周恩來總理也來看戲,看完之後,上台接見全體演員時,還專門將他抱著高高舉起來。但正當他施展才華之時,卻因白血病去世了,年僅17歲。

  章金萊與他二哥的感情很深厚,二哥彌留之際曾對他說:“我就要死了。”他問:“死是什麽意思?”二哥說:“死就是你再也見不著我了。”他問:“那怎麽樣才能再見到你。”二哥說:“如果你演成了孫悟空,你就能見到我了。”那時章金萊隻有7歲,但他對這一情景記憶尤深。為了實現二哥的遺願,章金萊刻苦鑽研猴戲。父親在他二哥“小六齡童”的基礎上,為他取藝名叫“六小齡童”。“六小齡童”終於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成功地扮演了孫悟空,並一舉成名,實現了二哥的遺願。“六小齡童”成名後,專程回到故鄉紹興,來到二哥的墓地,將美酒和鮮花放到墓前,默默念想著二哥臨終前的遺言,告訴二哥,他的遺願實現了。

  2004年,章金萊和他的父親章宗義應邀做客中央電視台的《藝術人生》欄目,麵對麵地向觀眾述說“猴王世家”的形成和發展,介紹“猴王世家”藝名、綽號的來曆和趣聞,以及他們成功路上的坎坷、辛酸和歡樂,令觀眾深為感動和敬佩。

  15.牛藝名的來曆

  在中國電影界,有一位著名演員叫牛。牛的成名得益於電影藝術家謝添的推薦。他本名張學景,牛是謝添為他起的藝名。

  張學景和謝添都是天津人。張學景小時聰明機靈,接受能力很強,很有藝術天分,謝添很喜歡他。在張學景13歲時,中央電影製片廠要拍一部《聖城記》的電影,需要一位演村童“小牛子”的演員。謝添認為張學景演這個角色很合適,就將他推薦給了導演沈浮。沈浮讓他試拍了幾個鏡頭,發現這個孩子很有演戲才能,就決定錄用他。結果,他表演得非常成功,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張學景屬牛,又演了“小牛子”,所以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小牛”,他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銀幕生涯。

  張學景演戲很認真,對藝術的追求很有股韌勁,進步很快。謝添看到他的進步很高興。想到這個孩子是從演“小牛子”這個角色開始演員生活的,又是屬牛,對藝術又有一股韌勁,很希望他繼續努力,有所成就,於是便圍繞“牛”字給他取了一個有激勵性的藝名“牛”。是“奔”的異體字,是急走和跑的意思。謝添為他起這個藝名,是激勵他使足牛勁,努力拚搏,不斷前進,這一名字寄寓了老一輩藝術家對他的深情厚望。張學景也很喜歡謝添為他起的這個藝名,並表示決不辜負他的期望,一定要做一條奔騰不止的藝術之牛。

  牛,又因其名有四個“牛”字,所以同誌們也親切地叫他“四牛”。對此,他也樂以接受,視其為昵稱。

  三、別號、雅號、綽號

  1.卞和為何被稱為“不倒翁”

  卞和是春秋時期楚國人。有一次他去荊山,發現一隻鳳凰圍著一塊石頭上下盤旋不願離去。這塊石頭表麵上看並無特殊之處,但卞和堅信這是一塊璞玉,裏麵肯定包藏有美玉,於是將這塊石頭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見是塊頑石,就聽信讒言,認為卞和犯有欺君之罪,便砍掉了他的左腳,將他趕了出去。楚武王繼位後,卞和又將此石獻給楚武王,並說明發現此石的經過。楚武王與楚厲王一樣昏庸,不識寶藏,也認為卞和欺君,於是又砍去了他的右腳。待到楚文王繼位時,卞和想到兩次獻寶都不為楚王所識,反認為他有意欺君,被砍去了雙腳。於是他傷心至極,抱著這塊石頭痛哭不止,直哭得眼睛出血。楚文王聽說後,便派人將他召來,詢問原由,卞和述說了自己發現寶石的經過和獻寶遭遇。楚文王聽後,令匠人剖開石頭驗看,發現石頭裏麵果然藏有一塊晶瑩剔透、燦爛奪目的美玉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