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談判之道

  諸葛亮的人生太豐富也太忙碌,常常隨便一展露就是絕學,不僅多才多藝,幾乎什麽都會,是個“通才”型的人物,而且,他還是非常優秀的談判高手。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他去遊說孫權打赤壁之戰,這可說是談判方法的典範。在現實生活中,談判無所不在,也無所不能,是每個人必備的“求生技能”,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是怎麽談判的。

  赤壁之戰的主因,是曹操覬覦荊州這塊肥肉,想南下征服之,以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荊州一旦被曹操奪下,江東的孫權、益州的劉璋都別玩了,坐以待斃而己,更別說四處逃難的劉備。當時的荊州刺史劉表已死,滯留荊州的劉備甚至擁兵不到一萬人,除了逃亡,他還能幹什麽?這時,距離荊州最近的孫權還在觀望中,尚未決定要不要反擊曹操。這也難怪,曹操的實力如此之大,孫權身邊的主降派(說好聽一點叫主和派)也不少,孫權縱使想有所動作,恐怕也有不少顧忌。

  諸葛亮隨劉備逃到夏口後,見情勢緊張,建議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劉備除了答應,還能做什麽?諸葛亮便跑去找孫權談判。在談判之前,諸葛亮做了萬全準備。畢竟這是曆史的關鍵,隻能勝不能敗,時機稍縱即逝,如果談判破裂,劉備陣營馬上完蛋,諸葛亮的《隆中對》也立刻泡湯。我們別忘了,他當時才投靠劉備不久,就遇到這麽巨大的困境,若沒有很高明的談判技巧,聯合不了孫權,他日後就算投靠其他陣營,恐怕也沒人想用他。因此,他必須把握這次談判的機會,一炮而紅,為自己的前途而戰。

  什麽是談判?該怎麽談判?在正式討論諸葛亮的做法前,有必要先了解談判的各個方麵。這些方麵不止能貫穿古今,也能運用在各種場合中,更能幫助我們了解諸葛亮成功的秘密。因人而異的談判原則,本質是以變應變的原則。但是,不論如何變,你必須在設法爭取自身利益時主動思考能給對方什麽?給多少?如果有一方一無所獲,坐在一起是浪費時間。

  談判高手周恩來

  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大張旗鼓訪亞洲的西貢、曼穀及新德裏。7月8日,他抵達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演出了當代外交史上最神奇的“外交百慕大”。當天下午,巴基斯坦前駐中國大使蘇爾坦煞有介事地向外宣稱,美國貴賓過於勞累,隻得取消歡迎會,改往旅遊勝地休息。事實上,這些動作不過是煙幕,周總理早已派出外交官員到伊斯蘭堡等候,請基辛格登機,神不知鬼不覺悄然飛抵中國。這一切,正是周恩來與基辛格暗中會麵的苦心安排,為了使兩國的邦交正常化。基辛格抵達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後,吃了午餐,周恩來便登門拜訪。為了消除分歧,周恩來使用心理兼容的談判藝術說:“我們兩國之間有巨大的分歧,現在終於能坐下來一談,可相互闡述觀點,讓對方充分了解。”這樣的開場白,解除了基辛格的大半壓力,先前的拘謹氣氛完全消失。之後的會談,周恩來充分掌握談判技巧,每碰到尖銳問題,就提議休息或吃飯,讓氣氛緩和後,雙方才又重回到談判桌上。

  多年來,基辛格等西方談判專家,慣用的是“色拉米”香腸式的談判方法,把讓步像切香腸一樣,切成又薄又多的薄片,再一點一點地讓給對方。但是周恩來卻采用“先發製人的讓步”談判戰術,確定一項合理的解決方法,一步就跨到那裏,然後堅持立場不變,這樣不但一開始就接觸實質問題,又能顯出談判者的誠意。他雖是外交家,卻不讚同以虛偽的外交說辭粉飾太平,而是講求務實,並且善於掌握火候。在草擬公報草案時,他向基辛格說:“這漂亮的外交辭令掩蓋巨大分歧的公報,往往是禍根,既不能解決問題,又會導致更深的矛盾。”當美國在修改方案上刪除中國提出的一個觀點,周恩來立刻向基辛格抗議。但基辛格認為該觀點會使美國總統受屈辱,不肯讓步,兩人協商後,基辛格讓中國也刪除美方觀點中的兩句話。周恩來說:“我們不是商人,不是在做買賣,完全用不著討價還價,你隻需叫我同意,告訴我令你為難之處,就可以了!”

  三天後,基辛格愉快地乘機秘密返回巴基斯坦,他行前滿意地說:“我帶著希望而來,帶著友誼而去。訪問成果超過我原來的期望,圓滿完成我們的秘密使命!”他對周恩來有這樣的評語:“周恩來有一種特有的風格,一種非常巧妙地討人喜歡的技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談判能力是多麽重要的事,小則為己,大則興國,活在這個世界上,怎能不知道談判的方法呢?

  談判對手的幾種類型

  談判是信息交換,再加上理性選擇的一種過程。適當地運用談判戰術,可以成為談判高手,但談判技巧絕非萬靈丹。談判者本身的實力、談判目標及談判過程等,都可能影響談判是否成功。單單依靠談判技巧,實在未必可以定勝負。所謂“弱國無外交”,談判技巧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化腐朽為神奇。談判始終要求實力和策劃來配合。這些都是諸葛亮在事前必須考慮的。

  談判的整體規劃中,要在知己知彼的原則下,籌劃出敵我雙方的優劣形勢,並訂出談判戰略及談判戰術,所需的數據包括:一、自己的底線、優勢及劣勢分析;二、對方的底線、優勢及劣勢分析;三、對方心理與行為模式的評估。第一、二點的資料搜集不太困難,比較傷腦筋的是第三點。

  在真正成功的談判裏,了解對手的心理和行為模式是一種必要的準備,隻有在這種基礎上,才能選擇具體而有效的談判方式反擊對手,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要真正了解對手,必須確定談判對手屬於哪一種類型,這樣才能在談判桌上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既可節省精力,又可一擊而中。因此,在談判之前,獲悉談判對手屬於哪一種類型,並確定相應的談判方式,是很重要的。諸葛亮此次的談判對象是孫權,自然要事先考慮這個問題。

  有些人在談判中愛虛張聲勢,動不動就對對手進行威脅恐嚇,這是一種強硬型的談判方式。強硬型的談判對手往往情緒表現得十分激動,態度強硬,在談判中趾高氣揚,不習慣也沒耐心聽對方的解釋,總是按著自己的思路,認為自己的條件已經夠好了。盡管這種一廂情願式的方法十分愚蠢可笑,他們仍然樂此不疲。若遇到這種談判對手,最好做好各種心理準備,以應付各種尷尬場麵,並在耐心的基礎上,理直氣壯地提出自己的理由。

  強硬型的談判對手總是咄咄逼人,不肯示弱。有的也許會什麽也不說,有的幹脆一口回絕,絕無回旋的餘地。即使他們有時候口氣不是十分堅決,並申明他們將認真考慮你的建議,事實上他們隻要一轉身,就會把承諾忘光。如果你緊逼不舍,要求兌現,他們肯定會矢口否認,或幹脆對你說“不”。這種人之所以強硬,一方麵可能是他們自身擁有優勢,另一方麵則可能是其性格原因造成的。自身擁有優勢者總是待價而沽,囤積居奇。有些人麵對強硬的對手,往往會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他們不願再與對手發生任何關係,甚至不願意再相見。這就勢必帶給自己一定的損失,同時也使強硬的對手蒙受損失,造成兩敗俱傷。正式麵對孫權之前,諸葛亮必須考慮到這種可能。

  當然,遇到這種情況,人們也許會譴責強硬者而同情其對手。其實談判桌上的這種同情沒有絲毫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弱者”該如何對付強者。“弱者”其實並不“弱”,他們也能有一套相應的應付辦法。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相互矛盾、相克相生、互相轉化的,有時也可以化不利為有利。既然雙方能坐在一起,進行談判,就必然是能互利互用的,他對你有用,你對他也有用。這種相互關係就給“弱者”提供了一種可能,使其可以充分地利用這種可能對對方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反擊。這套弱者哲學,尤其適合當時的劉備陣營,如何在談判中不會變成向對方“求援”,盡失立場,值得深思。

  不過,進行反擊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對手的情況:他如此強硬的原因是什麽?是否根據上級的指示,或許這隻是他的一種談判技巧?是否由於談判者個人的性格和作風造成的?隻有摸清了這些情況,才能從容地進行有效的反擊。如果對方是根據上級的指示而這樣做的,那我們最好放棄與對手爭論的打算,直接去找他的上司;如果這是對手使用的談判技巧,那麽我們大可沉著應戰,不為其強硬所動;如果這是對手的一貫作風,那麽就應當從打掉他的氣焰著手。當然,去找對方的上司最好不要滿臉怒氣,高聲吼叫,要明白我們到這裏來的目的。所以,最好心平氣和,把事件的過程和症結向對方仔細陳述清楚。這也是取勝的方法之一。

  在強硬型談判者裏,有一類是以攻擊為談判手段的談判者,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以攻為進和以攻為守,通過猛烈的攻擊使對手就範,作出讓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談判中,遇到攻擊型談判對手,最好的對付方法是避其鋒芒,打其要害。一般的強硬型談判對手,通常是僅僅采取防禦姿態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而攻擊型談判對手則不然,他們往往有目的地向對方發起進攻,迫使對方屈服,甚至會不給對方反抗的餘地。對於攻擊型的對手來說,往往能找到一些理由對他們加以反擊,因為他們總有一些站不住腳的地方。問題是他即使有缺點,又應該如何對他進行反擊?這類攻擊型的對手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氣勢洶洶的背後必然理由不足。他們往往是想用氣勢壓倒人家,我們大可冷眼對之,既不申辯說話,也不緊張失措。對手的氣焰一滅,立即恢複了他的本來麵目,這時就可上前與他講理了。

  防禦型的談判者往往較為聰明,特別是麵對強硬派和攻擊型對手,他們一般比較善於避其鋒芒,在進行一定的忍耐和等待之後,看準機會一舉反攻。走上談判桌之後,如果遇到防禦型的談判對手,非常有必要搞清對手采取防禦戰是何種原因。第一種可能是,他們確實未準備好。也就是說,對方對談判的各細節及將要出現的問題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和準備,或是人員還未安排好,還不能組織有效的進攻,因此不得不采用防禦的戰術。麵對這種人,必須組織快速有力的進攻,爭取在對手還沒有有效地組織起來之前,把問題解決掉,不容對方有任何反擊的機會。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談判者,應當知道機會稍縱即逝。第二種可能是,實施防禦的背後有陰謀。也許他們已經周密組織,等待你把底牌完全攤開之後,再逐條逐條地與你討價還價,等到你意識到秘密已不存在而驚呼上當時,為時已晚。對這種對手應加強警惕,隨機應變,氣勢可以宏偉,但切記不可把自己的情況完全暴露於對方麵前,以避免陷自己於被動。防禦型的對手最難纏,因為不容易了解到他的底細。這類談判者在談判桌上對任何攻勢似乎都無動於衷,有時還故意微微一笑,讓人捉摸不透。即使聽演講也難以表現得這麽平靜,但防禦型的談判者卻能夠做到。

  還有一種談判對手是搭檔型的談判者,他們在談判的過程中若隱若現,虛實相間,最令人防不勝防。搭檔型談判對手的表現通常是:當談判開始時,對方隻派一些低層人員作為主談手。等到談判快要達成協議時,真正的主談手突然插進來,表示先前的己方人員無權作出這樣的決定,或是時間難以保證。當你表示失望或覺得一切都完了的時候,對方會說:“如果你確實急需,我也可以與你成交,但至少在條件上要做些調整。”我們此時往往無可奈何,因為談判進行到這個時候,你已完全攤開了底牌,對方掌握了你談判的一切秘密,如果你想達成協議,除了作出讓步外別無他法。因此在談判之初,必須了解對手是否有權在協議書上簽字。如果他表示決定權在他的上司那裏,那你應堅決拒絕談判。但是,也有另外的辦法來應付這種情況。既然對手派的是下層人員與你談判,你也不妨派下屬人員去談判或由別人代替你去談判,待草簽協議之後,你再直接與對方掌權之人談判。這樣,你將獲得較大的轉換空間,不致於到關鍵時刻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的談判對手偽裝成有決定權的人,但當你們完成所有的談判步驟而準備簽訂協議之時,他突然宣布必須與上司聯係獲得批準之後方可簽字,這時你該怎麽辦呢?是作出讓步簽署協議,還是幹脆拒絕,讓以前的努力全部泡湯?當然,你可以憤怒指責,但那無濟於事。事實已經明擺著,你必須從中找出一條路,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你是否簽署協議,就隻能看你是否真正想與對方達成這筆交易。如果你無法拒絕這筆交易,那你就作出適當的讓步,和他們達成協議。如果這筆交易對你並無多大誘惑,或你不願忍受對方的欺騙,受製於人,那你就可以明確地告訴對方:“我方的立場不可更改,如果你認為這份協議還有價值的話,那就把名簽了。如果你認為它無足輕重,那我們就說再見。”對方一般會急壞了,因為他之所以這樣做,不過是為追求更大的利潤罷了,如果真丟掉了這筆生意,那對他無疑是一個損失。和搭檔型談判對手進行談判,一定得小心翼翼,談判桌上處處是陷阱,稍有不慎就有掉下去的危險。

  團體型談判者是談判桌上出現最多的談判者。一般來說,談判團體的成員達到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我們皆可稱之為團體型談判者。如果談判的對方是一個多人團體,而己方隻是一個人單槍匹馬,這時在談判桌上就出現了眾寡懸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人少的一方如何進行談判,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是值得研究的。眾寡懸殊的談判陣勢,往往對人多的一方有利,因為他們可以輪流作戰,仍保持旺盛精力,而人少的一方卻早已精疲力竭,最終影響判斷能力。我們可以說,談判對方排出人多勢眾的陣勢,其目的和用意之一就是軟硬兼施,令你疲於應付,最後不得不舉手投降。他們的表現通常是:扮作強硬派的人激烈地指責你的不是,對你的缺點表示不滿,並要你做出修改或表示某項承諾。在他作出種種威脅之後會告訴你,寧可談判破裂他也絕不會讓步。這時,扮演溫和派的人又開始出場了,或是希望你作出一些讓步,並表示對你的理解,或者作一些象征性的自責,使談判氣氛有所好轉。對方人愈多,愈容易擺出各種麵孔,在這種情況下,人少的一方一定要鎮靜自若,要善於看穿他們背後的陰謀。他們其實離不開你,如果你離開談判桌,他們一定會顯得驚慌失措,因為沒有了對手的談判不具有任何意義。當然,要預料到這種事情並不容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