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瑪雅文明的消失

  在麵對一個曾經存在過、繁榮過而又最終消失了的文明時,也許她的消亡也同樣令我們三思。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瑪雅文明似乎是從天而降,在最為輝煌繁盛之時,又戛然而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這個偉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體失蹤。他們異常璀璨的文化也突然中斷,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自從1839年美國人約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熱帶叢林第一次發現瑪雅古文明遺址以來,世界各國考古人員在中美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了170多處被棄的瑪雅古代城市遺跡,並發現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紀,瑪雅人的文明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這個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熱帶叢林建造了一座座規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築。雄偉壯觀的提卡爾城,其電腦複原圖出現在人們麵前時,許多現代城市的設計師也自歎弗如。建於7世紀的帕倫克宮,殿麵長100米,寬80米。烏克斯瑪爾的總督府,由22500塊石雕拚成精心設計的圖案,分毫不差。奇琴伊察的武士廟,屋頂雖已消失,那巍然聳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當年的氣魄。這一切都使人感到,這是個不平凡的民族。這使任何人都不能不產生深深的疑問:古代瑪雅人是怎麽得到了那高深的知識?燦爛的瑪雅文化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後來又怎樣銷聲匿跡?

  在蒂卡爾的中心廣場上,樹立著幾十塊被學者稱為“石碑儀仗”的紀念碑,它們排列整齊,記載著當時的自然現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儀式。最早的一塊刻於公元292年,最晚的一塊刻於公元869年,此後就突然停止雕刻了。與此同時,曾經無比強大的蒂卡爾突然香消玉殞,被莫名其妙地遺棄在叢林中。公元835年,帕倫克的金字塔神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蒂卡爾正建設的寺廟群工程中斷。公元909年,瑪雅人最後一個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過半的石柱……整個9世紀,中央低地數以百計的城邦突然被紛紛遺棄,那些繁華的都市幾乎在同一時期一一湮滅,瞬間荒蕪。未留下任何解釋,輝煌的古典時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一出波瀾壯闊的曆史劇戛然而止。

  那些創造了無數神奇的瑪雅人,打起行李,拋棄了舒適的家、熟悉的街道、廣場、廟宇和宮殿,其中的一部分遷徙到了尤卡坦北方的荒野,其餘的散入叢林,不知所終。再沒一個人回來。那些廢棄的城市逐漸傾頹,熱帶雨林卷土重來,草木爬上石階和窗台,幼樹在磚縫裏發芽長大,藤釘粗大以後把石塊撐裂。再沒有人踏上過那些院落的地麵和金字塔的石階。他們走了,卻把一個千古謎題留給了後世。

  瑪雅人為什麽棄城而去?火山爆發?地震?颶風?瘟疫?還是農民起義?內戰頻仍?外敵入侵?商路轉移?……各種各樣的推測被提出,卻又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考古學界對瑪雅文明湮滅之謎,提出了許多假設,給瑪雅文明塗上了濃厚神秘的色彩。但是,瑪雅文明滅亡的真正原因,直到現在依然是未解之謎。

  1。外星人說,其中之一的說法是與外星人有關的。1952年6月5日,人們在墨西哥高原的瑪雅古城帕倫克一處神殿的廢墟裏,發掘出了一塊刻有人物和花紋的石板。當時人們僅僅把這當作是瑪雅古代神話的雕刻。但到了60年代,人們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後,那些參與過宇航研究的美國科學家們才恍然大悟:帕倫克那塊石板上雕刻的,原來是一幅宇航員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圖畫!雖然經過了圖案化的變形,但宇宙飛船的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杆、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及各種儀表仍清晰可見。這幅圖畫的照片被送往美國航天中心時,那些宇航專家們無不驚歎,一致認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於是,有些學者提出了一種大膽的看法:他們認為,在遙遠的古代,美洲熱帶叢林中可能來過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們走出飛船,教給了尚在原始時代的瑪雅人各種先進知識,然後又飄然而去。他們被瑪雅人認為是天神。瑪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難以理解的高深知識,就是出於外星人的傳授。帕倫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瑪雅人對外星宇航員的臨摹。外星人離去時,曾向瑪雅人許諾重返地球,但在瑪雅人的追求祭司預言天神返回的日子裏,這些外星人並未重新返回。於是這導致了瑪雅人對其宗教和祭司統治的信心喪失,進而引起了整個民族心理的崩潰,終於使人們一個個離開故鄉,各自走散。瑪雅文化就這樣消失了。

  2。另外一種是近年來“生態危機論”被提出,看上去似乎很像這道謎題的最終答案:

  瑪雅文明雖然是城市文明,卻建立在玉米農業的根基之上。自古以來,瑪雅農民采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他們先把樹木統統砍光,過一段時間幹燥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燒一次種一茬,其後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6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以後再燒再種。當古典期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時,農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更多地毀林開荒,同時把休耕時間盡量縮短,然而這樣一來,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產量越來越少。瑪雅文明在人口大發展之後,麵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生活資源枯竭的嚴重問題,作為人口主體的農民食不果腹,社會狀況一落千丈。更為嚴重的是,在神權政治的體製下,瑪雅王族和祭司將這種種“衰敗之象”都歸結為神的不滿。他們更多地建神廟,更頻繁、更隆重地祈禱,期盼能借神力扭轉乾坤。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是浪費了更多的人力和已十分有限的資源,直至陷入不可救藥的惡性循環。隨著農業生產供應的嚴重匱乏,瑪雅古典期高度發達的文化也開始崩潰。當城市周圍貧瘠的荒地連成一片,饑餓就迫使瑪雅人棄城而去了。在公元9世紀早期,許多城鎮都遭到廢棄。據研究表明,在公元750~950年間,瑪雅文明經曆了一次漫長的旱季,中間發生過三次持續時間3~9年的大旱災,這些災害給予瑪雅這個早已瀕臨絕境的文明最後一擊,使其徹底崩潰。

  3。但是還有一些考古學家認為,氣候變化的並不是造成瑪雅文明衰落的惟一因素,在他們眼中,瑪雅文明的衰退或許更複雜。有學者提出當時瑪雅的兩個大城邦之間的戰爭可能引起了後來瑪雅文明的衰退。氣候變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形容成瑪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不會對生活在森林中的人產生太大的影響,”學者Haug曾說過,“然而,瑪雅人已經造就的環境環境退化、土壤侵蝕等等讓過度繁衍的人口非常容易受到氣候和幹旱的威脅。無論如何,你需要的不僅僅是能解釋崩潰的因素,氣候是一個催化劑。”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瑪雅文明沒落的原因具有時間規律性,並且與太陽活動的周期有關。

  太陽活動的周期事實上變動的幅度大約僅有1%,但卻足以造成從前的瑪雅文明的心髒地帶--猶加敦半島嚴重的幹旱發生。“就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來說,能夠對猶加敦半島的氣候直接造成影響,並且能夠使與瑪雅文明相關的幹旱事件一再重現。”佛羅裏達大學的大衛說。

  最新的調查瑪雅文明衰亡的原因的方法是研究海底沉積物。科學家研究了委內瑞拉北部海岸附近海底沉積物的形成。他們測量了被河水衝入大海的鈦金屬的含量。鈦金屬含量低表明河水的水流比較弱,也就是說雨水少。

  從來自北猶加敦奇強卡納普湖采集而來的沉積物芯心中,研究者發現高濃度硫酸鈣沉積層周而複始出現,硫酸鈣的成因是大量的水分從地表蒸發後而留下的。如果依照這個論述,平均約200年會出現一次幹旱,由此更進一步提出這與目前已知的太陽活動的周期長度為206年頗為吻合。

  當科學家將瑪雅文明的發展與太陽活動的周期一起研究比較,可以發現每次遇到幹旱發生,該社會文明的發展便有趨緩的現象。瑪雅人非常依賴降雨以及地表水源生活,考古證據顯示,瑪雅社會之所以一開始比其他古代社會更加成功就在於他們有效地控製了人造水庫。而規律周期的中斷與瑪雅文明的最終滅亡,兩者之間應與曾經發生過的某次幹旱有極大關係。

  4。瑪雅文明是因爭奪財富及權勢的血腥內戰,自相殘殺而毀滅的。

  瑪雅人並非是傳說中那樣熱愛和平的民族,相反,在公元300~700年這個全盛期,毗鄰城邦的瑪雅貴族們一直在進行著爭權奪利的戰爭。瑪雅人的戰爭好像是一場恐怖的體育比賽戰士們用矛和棒作兵器,襲擊其他城市,其目的是抓俘虜,並把他們交給己方祭司,作為向神獻祭的禮品,這種祭祀正是瑪雅社會崇拜神靈的標誌。

  瑪雅社會曾相當繁榮。農民墾殖畦田、梯田和沼澤水田,生產的糧食能供養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貝殼製作藝術品,製作棉織品,雕刻石碑銘文,繪製陶器和壁畫。商品交易盛行。但自公元7世紀中期開始,瑪雅社會衰落了。隨著政治聯姻情況的增多,除長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擠。一些王子離開家園去尋找新的城市,其餘的人則留下來爭奪繼承權。這種“窩裏鬥”由原來為祭祀而演+變成了爭奪珠寶、奢侈品、王權、美女……戰爭永無休止,生靈塗炭,貿易中斷,城毀鄉滅,最後隻有10%的人幸存下來。

  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宮覆滅可視為瑪雅社會衰落的一個起點。杜斯-彼拉斯是方圓1500英裏內的中心城邦。它遭到從鄰近托瑪瑞弟托城來的敵人的攻擊。一個裝有13個8歲至55歲的男人的頭顱的洞證明該城被攻占時遭到了斬草除根的大屠殺。8天後這些精確的細節被記錄在石頭刻板上,勝利者舉行了“終結典禮”,砸爛了王座、神廟和刻板。一些貴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這是一個巨大裂縫環繞的天然要塞。他們在那裏苟延殘喘了40年,最後還是遭到了敵人的攻占,陷入了滅頂之災。公元800年,阿迪卡已是一座鬼城。公元820年以後,瑪雅人舍棄了這片千年間建立了無數城市的佩藤雨林,再也沒有返回這片文明的發源地。瑪雅文明的毀滅已成為曆史,但它提供的警示,值得人類永遠記取。

  今日,仍有200萬以上的瑪雅人後裔居住在危地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等處。但是瑪雅文化中的精華如象形文字、天文、曆法等知識已消失殆盡,未能留給後代。

  5。分行圖案說,美國的兩位考古學家--克利夫德·布朗和沃特·維徹認為,他們或許已經找到了一種有望破解這一謎團的方法。

  布朗和維徹通過對瑪雅城鎮的地理分布進行分析後認為,經過長期的發展,瑪雅社會已處於一種極其危險的臨界狀態,它的最終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布朗和維徹在研究中發現,瑪雅人定居點的布局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分形圖案。分形圖案是指一種通過縮小比例的方法不斷地重複自身的圖形。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蕨類植物就是分形圖案的一個典型例子:組成某一蕨類植物的枝幹本身就是這一蕨類植物的微型翻版,也就是說,任何一株獨立的蕨類植物都是由與其外觀相似的小分枝組成的。

  布朗和維徹發現,分形圖案不僅有助於對瑪雅人定居點的布局模式進行具體的量化,而且還能揭示造成這種布局模式的社會背景。

  鑒於許多瑪雅時期的人類遺址現在都已經隱沒於茂密的叢林之下,要獲得大範圍的瑪雅城鎮布局數據很困難。因此,布朗和維徹隻得選擇目前勘探最充分、位於墨西哥尤卡坦省境內的瑪雅遺址區作為研究的重點。他們將公元800年至公元1000年間這一區域內的1000多個瑪雅人定居點羅列成一張清單,並標出這些定居點所在的具體方位。然後,他們根據計算機程序製作的一張數字化地圖計算出了每個定居點的規模大小。在獲得了定居點的方位與大小方麵的數據後,他們開始著手計算這一地區的分形維數數值。

  分形維數是指在某一區域內自相似圖形按比例放大的速度。如果區域內相似圖形之間的密集度越高,這一區域的分形維數越大。比如,著名的分形圖案--謝爾賓斯基三角的分形維數為1。58。而布朗和維徹最終得出,墨西哥尤卡坦地區瑪雅人定居點的分形維數為1。51。正是在這一數值的引導下,兩人對瑪雅文明消亡的原因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設。

  布朗和維徹發現,其他的一些現象,比如由戰爭或森林大火引發的災難也可用分形維數來描述。而森林大火、雪崩、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又都與一種被稱為“自組織臨界性”的行為模式有著密切的關聯。

  自組織臨界係統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穩定性會逐漸削弱,直至最後突然崩塌,回到起初的某種更加穩定的狀態。不斷增加沙粒的沙堆就是一個典型的自組織臨界係統:隨著沙粒的堆積,沙堆的斜率會不斷增大,在此期間可能會有數次小規模的崩塌使得沙堆的斜率略有減小,直至最後沙堆不堪重負,在一顆小沙粒的作用下徹底坍塌,重又回到起始狀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自組織臨界係統中,即使看來無足輕重的因素也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瑪雅文明經過進一步研究,布朗和維徹還發現,不僅瑪雅人定居點的布局模式體現出這種自組織臨界性,這些定居點內的建築物也都具有組織臨界性的特點。

  通過對一些瑪雅古城中房屋、庭院、廟宇、宮殿等建築物的大小和方位的仔細測量,布朗和維徹證明了瑪雅建築物獨特的外觀其實也是一種分形圖案,並計算出其分形維數為1。35。這一數值又和其他自組織臨界係統的分形維數不謀而合。

  布朗和維徹並不是最早提出自組織臨界性可能是導致瑪雅社會崩潰的科學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研究人員提出過與此相似的觀點。長期從事瑪雅文明研究的美國人類學家喬伊斯·馬克斯曾認為,瑪雅文明的發展經曆了不同地區的崛起和瓦解這一不斷重複的循環過程。布朗和維徹稱,他們所得出的相關分形維數或許正是這樣一種循環過程的反映,而馬克斯對於瑪雅文明的描述也與自組織臨界係統的特征相符。

  此外,有研究表明,瑪雅文明時期,從小規模的襲擊到城邦間的激烈衝突等各種各樣的戰爭曾經接連不斷。在布朗和維徹看來,這一點也是自組織臨界係統所具有的不穩定性的一種表現。

  如果瑪雅社會誠如布朗和維徹所說是一種自組織臨界係統,那麽導致其像沙堆一樣坍塌的內在驅動力又是什麽呢?一種可能的答案就是社會的進步。

  有科學家發現,分形維數的數值似乎與社會資源利用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係。比如一個社會係統的分形維數較低,就意味著該社會係統內的土地、貿易、政府機械以及勞動力等諸多資源的利用率還遠沒達到優化的標準,整個係統內還存在著大量的閑置資源。

  英國諾丁漢大學考古學家和數學家對位於斯巴達城東部的古希臘遺址的研究也證實了這點。研究人員發現,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間,該地區土地利用率的分形維數基本保持在0。7左右。而在此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的分形維數數值不斷增長,最終達到了1。研究人員得出了以下的結論:某一社會係統的分形維數數值越大就意味著政治越穩定、經濟結構越合理、各種資源的利用率也越高。

  但是,對於一種自組織臨界係統來說,其分形維數不可能保持無止境的增長。分形維數一旦超過某一臨界值,將可能導致整個係統崩潰。比如,對於典型的自組織臨界係統--由不斷掉落的沙粒堆積而成的沙堆來說,一旦沙堆的斜率超過某個極限值,整個沙堆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坍塌。

  與此相似,作為自組織臨界係統一種的人類社會,隨著其內部各種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利用率逐步提高,它總有一天也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到那時,即使所有可供利用的土地都被用於農業生產和建造房屋,也無法滿足人們對於食物和住房的需求。社會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容易爆發戰爭、饑荒等災難,甚至走向滅亡。

  而在布朗和維徹看來,瑪雅文明的覆滅可能正是社會高度發展所帶來的不穩定造成的惡果。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裏,瑪雅社會也許經受了戰亂、饑荒等種種災難的打擊,直至最後不堪重負徹底崩潰。布朗認為,促使瑪雅文明瓦解的導火索不一定非得是某些重大事件,對於一個已處於極度不穩定狀態的社會體係來說,即使是很小的幹擾,對它來說也可能是致命的。

  就像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雪團可以造成大規模的雪崩那樣,某些相對平凡的事件,比如一場普通的戰爭、一次不合時宜的政變或經濟衰退等都有可能成為曾經輝煌燦爛的瑪雅文明的終結者。如果瑪雅社會長期處於動蕩不安的環境中,也不排除其最終的消亡是由一係列不幸事件,比如戰亂加上收成欠佳共同作用的結果。

  也有一些科學家對布朗和維徹的觀點表示了異議。某些人類學家指出,將分形維數作為一種工具來研究瑪雅文明似乎不妥。他們認為,一些表麵看來有著某種關聯的事物彼此之間並不一定真的存在著因果關係,因此,在用分形法研究古代文明時特別需要保持謹慎,不要一不小心陷入偽科學或鬼怪學說的泥潭中。

  布朗和維徹對此表示讚同,並強調指出他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隻是為未來對瑪雅文明更加深入的考古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由於許多瑪雅文明的遺址都已湮沒於叢林和沙土之下,他們所能獲得的瑪雅城鎮布局方麵的數據還是很不理想。這給布朗和維徹證明瑪雅社會是一種自組織臨界係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盡管如此,有些科學家還是堅信,在擁有可靠的考古學證據的前提下,分形法仍不失為一種研究古代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麵曆史的有效方法。

  6。砍伐森林說,一些專家曾經提出,瑪雅人有著複雜的宗教體係,所有的城市都是以宏偉巨大的金字塔和神廟為核心,在興建金字塔和神廟時,瑪雅人習慣於用白石灰來粉刷外牆。燒製石灰需要大量木柴,瑪雅人便開始砍伐森林。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金字塔修建得日益增高,對木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最後,大片森林被砍伐殆盡,當地的環境也逐漸惡化,幹旱自然不可避免。對此,目前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各國廣泛分布著的瑪雅金字塔遺跡,就是最好的證明。

  7。疾病傳播說:據考證瑪雅人昌盛時,居住地區是比較文明衛生的,而且醫療條件也好於在周圍的人類。然而通過相鄰的人類侵擾和交流,把當時存在於社會上的種種傳染病,有意無意地傳播到了瑪雅人的居住區,從而導致傳染病的流行。這樣不僅危及成年人的健康,也影響到他們後代的生長,尤其是天花的流行對瑪雅人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8。能源匱乏:據推測,瑪雅人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電力作能源,也不可能用煤炭或者石油作燃料,也沒發現用風作能源或動力的痕跡,隻能認為是可以依靠太陽的熱能為他們的生活服務。然而,從他們殘留的遺址中表明,僅僅依靠太陽的熱量作為生活服務的能源供應顯然是捉襟見肘當時能否利用太陽能還值得疑問。而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能源的匱乏便是一件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當時那個年代,油、醬、醋、茶並不一定是開門的必需品,但要生活,柴、米、鹽還是必要的。人總不能是光吃水果吧?即使吃紅薯也不能光吃生的吧?要吃米類、穀類的食物總不能光吃生的吧?那麽,要正常生活能源就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原始人還有鑽木取火的說法,取火幹什麽,無非是把生食烤成熟的。那麽,瑪雅人在科技水平已不能與原始人同日而語的那個時代,肯定不會吃生飯、食生肉、飲生水,而是吃熟食、飲熱水、食熟肉也可能不吃肉類,而吃熟的蔬菜。那麽,要達到上述需要,要麽使用大量的木柴、要麽利用大量的太陽能。倘若在那麽狹小的地區,養活數以萬計的人口,顯然能源達不到要求。久而久之,能源匱乏也將產生“窮則思變”的想法。那麽,瑪雅人的頭領也可能因為能源的嚴重供不應求而尋求移民的措施。

  以瑪雅為代表的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卻由於瑪雅文化的過早消失而容易被人忽視現代人研究它也不多。但是瑪雅文明與埃及文明一樣曾經有過輝煌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神秘的金字塔、“天文台”球場、“象形文字等。抵達之前新大陸人類成就的傑出代表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等許多方麵,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明點滴瑪雅的中興

  瑪雅古典文明衰落了,中央低地各邦都已是明日黃花。

  然而在北部尤卡坦半島幹旱的石灰岩平原上,一些新的瑪雅城邦再度興起,構成了後古典時期的瑪雅文明,不過它們再也沒有達到過古典時期那樣的輝煌。瑪雅人的一個族係--蒲冬瑪雅人,建起了後古典期最著名的城邦奇琴伊薩和烏斯馬爾。

  奇琴伊薩位於尤卡坦半島北部,意為“伊薩部族的對泉”。該邦最初為瑪雅人於10世紀前建立,公元987年左右,北方的托爾特克人奪取了該地的控製權,力圖把它變成托爾特克人首都圖拉的翻版。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奇琴伊薩的大片遺跡,是糅合了瑪雅和托爾特克兩種文化模式的綜合體,其建築既表現出瑪雅人的節製、冷靜,又不乏托爾特克人的剽悍、雄壯。在外來文化的刺激下,正在走向衰落的瑪雅文明,出現了一次複興。

  在奇琴伊薩的中心,矗立著一座占地3000餘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廟,名曰庫庫爾坎Kukulkan神廟。“羽蛇神”庫庫爾坎是托爾特克傳統文化中的主神,由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和響尾蛇組合而成。它被視為偉大的組織家、城市的建立者、數學、冶金學和天文學之父,傳說是它給百姓帶來了文明和教化。此外,它還掌管農業、豐收與降雨,這在幹旱的尤卡坦半島自然意義非凡。庫庫爾坎金字塔高約30米,四周各由91級台階環繞,加起來一共364階,再加上塔頂的羽蛇神廟,共有365階,剛好象征了一個太陽年中的365個日子。而這座古老建築的幾何設計和方位,足以媲美瑞士鍾表的精確校準,創造出一種既玄妙又充滿戲劇性的效果: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北麵一組台階的邊牆會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彎彎曲曲七段等腰三角形,連同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蟒從塔頂向大地遊動,象征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秋分日又回去。每一次,這個幻象持續整整3小時22分,分秒不差。

  早在公元前2000年,瑪雅人已經開始種植玉米。居住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瑪雅人在當地不規律的降水條件下,發展出了依靠高密度勞力和農田水利係統,包括運河,水庫及其他落差型儲水設施。當時的文明分布於現在的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瑪雅人製造了與古代埃及金字塔類似的建築,精於數學,天文,並發明了獨特的文字。

  文明點滴瑪雅文明的老祖母

  人們發現瑪雅文明和其他墨西哥各地古代文明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於是學者們猜測,可能有一個更古老的文明,是瑪雅和這些墨西哥文明的共同淵源。

  墨西哥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的密林裏生活著拉文塔族,他們居住在仙境般的美麗城市裏,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傳說中的拉文塔族森林裏,發現了11顆巨石頭像,最重的達20噸,學者們發現了拉文塔LaVenta和特雷斯·薩波特斯TresZapotes兩處重要遺址,中美文明的“老祖母”出場了。然而直到20多年後,隨著又一處重要遺址--聖洛倫佐SanLorenzo被發現,奧爾梅克文明才最終被學術界確定。

  文明點滴從天而降的瑪雅人

  傳世的雕刻、繪畫中,瑪雅人都有著誇張的麵部特征:扁平額頭、鷹鉤鼻子、厚厚的嘴唇。今天的瑪雅遺民雖說也略有這些特征,但決不那麽鮮明。他們是相貌不錯的蒙古人種Mongoloid,但與他們的中美洲鄰居並沒有太多的生物學差異。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考古學家成功複原了一名古瑪雅人臉型。據報道,該大學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數月前在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的一個天然池塘發現了一顆古瑪雅人頭顱骨碎片。通過對這些碎片進行的調查和整理,專家們認為,這是一顆年齡約在35歲至37歲之間的男性頭顱。

  考古學家用石膏將頭顱碎片拚接成一個完整頭顱,然後再將其複原成古瑪雅人臉型的原貌。專家們按照形態學的特點又成功地對古瑪雅人的眼睛、嘴和鼻子進行了複原。

  帶有神秘色彩的瑪雅人起源於何地?至今仍是一個謎。是某個國家的移民呢?或者是“失落的十部族”後裔?還是外星人的後代呢?雖然眾說紛紜,至今難定論。但有一種外星來源之說,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分析:

  1生活環境明顯不同於人類。

  人類生活的一般規律是選擇在靠近江河兩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區居住和生活。而瑪雅人在麵積比較寬鬆、完全有條件選擇優越的良好環境的狀況下,偏偏選擇了熱帶雨林這種濕熱潮濕,易於形成流行病以及野獸經常出沒的惡劣環境生活。其目的何在呢?是否被認為是有意避開人間煙火,探求在地球上獨立生存的考驗呢?而把居住點建在繁華的城市和富饒的土地上時,就難免與在鄰近的地球上的人們相互頻繁的接觸和交往,那就難免泄漏他們的一些不願暴露的秘密。所以,盡管居住環境差些,但能適應他們的生活條件。因此,甘願生活在條件惡劣的地區。否則,他們科技水平明顯高於地球人,智能顯然強於周圍的人類,為何要傻到連選擇生活環境都不會的程度呢?回想到我國黑龍江省五常市鳳凰山事件中,那個曾降落在半山腰的飛碟,不是也較長時期停落在缺衣少食的深山老林裏,而不願到繁華的城市和物產豐富的鄉鎮去“避難”嗎?時間過去了一兩千年了尚還如此,遠在古代外星人把居住點選擇在熱帶雨林,不是很好理解嗎?至於惡劣的環境,他們可以克服,而讓普通人望而生畏的野獸,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形不成威脅。

  2卓金曆說明瑪雅人的祖先不在地球上。

  從瑪雅人所建的古古魯汗金字塔的結構,可以看出這樣的數字:金字塔四麵各有52個四角浮雕,表示瑪雅人一個世紀是52年。13個角代表一年13個月卓金曆20天一個月,一年為20天×13個月=260天。

  卓金曆是根據一年等於260天的周期,所計算出的曆法。但據天文學家研究,在我們太陽係中,並沒有適用此曆的行星。那瑪雅人編“卓金曆”的真正意義,就是懷舊和不忘祖宗的表現。打個比方,就像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在使用公曆的同時,也仍然使用我國傳統的農曆一個道理。從瑪雅人編“卓金曆”就表明瑪雅人的祖先,是使用“卓金曆”的,否則瑪雅人也不會憑空編造“卓金曆”,而使用“卓金曆”的這顆行星,在太陽係內又不存在,所以,使用“卓金曆”的行星應該是太陽係外的行星。這說明瑪雅人祖先,離我們有多麽的遙遠。

  3瑪雅人的科技水平明顯高於地球人。

  從有關專家考察的資料判斷,瑪雅人當時的建築、工藝、科技、運輸……諸多方麵,都遠遠先進於地球人。因而,可以認為瑪雅人並非是地球人的移民,而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後裔。瑪雅人的科技水平明顯高於地球的依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得到證明:

  A曆法計算正確:瑪雅人當時的數學、天文學已經相當先進。例如,在編製曆法上已經準確到比現在人們的日曆還精確的程度。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日曆,一年以365。2425日計算,而瑪雅人當時的天文學家則以365。2420日計算。根據日前最尖端的天文學家計算,一年應該是365。2422日,比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曆法更正確。它的誤差為每年0。0002天,換算成秒每年隻差17。28秒,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曆法誤差為每年0。0003天。即365。2422-365。2420=0。0002,而365。2425-365。2422=0。0003。

  B巨大的石造城市。

  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時,看到一個巨大石頭所造的都市。這座石頭造的都市比西班牙某個城市的遺址更壯大、雄偉。這種巨石建造的都市,在當時地球上的古人是無法製造的。其實就是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現代人類,包括科技水平很高的發達國家,要建造一個巨大的石造都市也是不可能的。

  C宇宙火箭設計圖表明瑪雅人的祖先是外星人。

  宇宙火箭的研究、設計、製造、使用是發生在20世紀,少數科技水平很高的國家,所擁有的一項高科技工業。然而,如果說早在遠古時,就發現了宇宙火箭設計圖,那人們肯定認為是天方夜譚或者是覺得此人是白天裏說夢話。然而,在專家考察瑪雅文化遺址時,就確實看到了這樣的圖形。那麽,這種酷似現在的宇宙火箭設計圖從何而來?根據當時地球人的記載是肯定沒有這項技術存在的。瑪雅人生活的遺址上何以存在這種被現代人稱之為尖端技術的呢?答案雖然不太好回答,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即:瑪雅人的祖先,不是曾經在外星係研究、設計、生產、使用過宇宙火箭,就是曾經親眼目睹過宇宙火箭的成品。換言之,就是瑪雅人的祖先,不是外星係宇宙火箭的設計、生產人員而畫的設計圖,就是親眼看到過宇宙火箭的發射而繪的回憶圖。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遠在古代瑪雅人的祖先就掌握了現代人直到20世紀才發明的宇宙火箭技術。因此,瑪雅人的科技水平明顯高於地球人,就不言而喻了。

  D生產工藝令人費解。

  1927年在洪都拉斯一次瑪雅文化古代都市魯巴達的挖掘工作中,在已倒塌的祭壇中,發現了1000多年前的水晶頭蓋骨。此骨是利用高純度的透明水晶所製成,沒有留下使用工具的痕跡,其硬度約為七度,用一般刀子是絕對不可能打造完成的。那麽,該頭蓋骨是運用什麽工藝完成的呢?刀刻不進去,那是如何製造的呢?沒有工具的痕跡,又是什麽工藝加工的呢?用現代的工藝都無法想像的事,在1000多年前的瑪雅人已經生產出來了,這難道不是令人費解的事嗎?如果瑪雅人的祖先不是外星人,又怎麽能做出令現代人都解不開的難題呢?

  E空中運輸重物表明與外星人頻繁交流。

  瑪雅人在建造巨石建築、建造大型金字塔時,既不用車輛,也不用牲畜,更不用金屬,而且也沒有建造交通運輸所需的道路,也沒有水路運輸的碼頭可以利用,隻有周圍大型平坦的廣場可以利用。那麽,人們就有理由認為,在建造這些大型金字塔和巨石建築時,是否外星人應用飛碟當作運輸巨大石材的交通工具,而大型金字塔周圍的大型平坦廣場,是否被當作飛碟的停機坪?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直升飛機停機場地呢?否則,一無道路可走,二無船舶可停,那巨石從何運來呢?從空中運輸重物上看,瑪雅人與外星人有著頻繁的交流。而大型金字塔和巨石建築的運輸過程,很可能是外星人利用飛碟幫助瑪雅人建造的這些工程。當然,也不排除巨石建築和大型物資本身就是外星人從外星球運來的可能性。

  4瑪雅人的信仰有異於地球人。

  瑪雅人居住區有名的古古魯汗金字塔,每到3月21日和9月23日,也就是春分和秋分這兩天或者前後2~3日在金字塔上出現不可思議的光和影所構成的圖形。夕陽的光照在九級的金字塔上,出現七個等腰三角形的光帶,光帶的一端正好通到金字塔土台上巨蛇的頭部。這天,居民們認為“古古魯汗由天而降”,手撫蛇首,感謝古古魯汗從天上帶來的恩惠。從這一活動可以看出,瑪雅人信奉的古古魯汗與地球人的信仰不同。而且他們都是在春分、秋分時刻手撫蛇首,迎接“古古魯汗由天而降”。就像地球人每到新年、春節或重大節日人們祭奠祖先回家過年和過節一個性質。但瑪雅人所要迎接的古古魯汗是要從天而降的外星人,更何況每到這兩天金字塔內就會出現奇異的光帶呢?

  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瑪雅人來自於外星。

  文明點滴水下的瑪雅遺址

  世界最有名的國際潛水科考小組之一--不列顛·哥倫比亞潛水小組向媒體透露,他們的科考小組在墨西哥東南的尤卡旦半島--曆史上瑪雅古國的所在地考察時,發現了一條結構複雜、洞穴相連的地下河流,據初步估計,該河流約有200多英裏長,有可能是世界上最長的地下河流。而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在該地下河的最深處,潛水員們竟然發現了古代瑪雅人砌成的爐灶、石桌以及陶器等物!人們不禁要問∶難道古代瑪雅人曾經在水底生活?!

  200英裏地下河像個“大三角形”,該地下河離尤卡旦半島地麵表層約有100多英尺深的距離,它最早為世人所知是在1998年,該科考小組的成員從當地一個幾英尺寬的井口潛下水去,想了解這些位於叢林中的深井常年不幹且水質清純的秘密。沒想到下井後發現,該井竟然沒有盡頭,潛水員潛了足有半英裏長,吃驚地發現井裏麵竟是一個無比寬廣的“水底世界”--一條條錯綜複雜的地下通道,不知通往何方,一些形狀古怪、不知姓名的水生物、小魚、小蝦等,同樣好奇地在他這個陌生的訪問者身邊遊來遊去,輕啄著他的潛水服。潛水員不敢走遠,按捺住激動的心情潛回井口,報告了他的發現。科考小組當即決定,從歐洲運來最先進的設備考察這條神秘的地下河。科考小組的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後發現,該地下河在瑪雅人的傳說中早有記載,古瑪雅人稱之為“歐西貝哈”,意思就是“萬水之源”。幾個月後,一些重達幾千磅的最新測量設備、水下燈、高級潛水服、瓦斯車等,通過馬背陸續運到了位於叢林深處的現場。潛水員們立即全副武裝開始了考察,由於地下河裏地形錯綜複雜,剛開始考察時十分困難,有時僅僅為了勘探一個深不可測的凹穴,潛水員就得在水底熬上12個小時。科學家們初步估計,該地下河至少有200英裏長,盡管無數個通道像迷宮似的讓潛水員們大傷腦筋,但地下河的總流向應該是個大三角形。

  盡管地下河考察工作曾因為安全等原因一度麵臨停頓,科考小組仍然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測繪地下河的形狀。到目前為止,該科考小組已在河底測量了60多英裏長的路程,繪製出了57個水底深穴的形狀。“洞穴潛水員總是工作在危險的邊緣,我們總是想依靠現有的設備,在水底前進更深更遠。水底洞穴的世界常常是個變幻莫測的黑暗迷宮,我們得極端謹慎,因為一不小心,也許某個人就再也不會回來。”倫敦籍的科考潛水員、現年37歲的斯蒂芬·波蓋爾茨道。

  為了不至於迷路,潛水員們都隨身帶著一個線軸,一端係在入口處,一端拿在手上,每前進10英尺,就將線打上一個結。這樣做既可以循線返回,又可以測量出前進了多少米。潛水員除了測繪水下世界的地形外,還附帶收集水下生物的樣本。

  然而不久前的一次發現,使該科考具有了全新的意義。隨著探測的深入,潛水員越走越遠,在快到地下河的一半深處時,他們中有人意外地發現了一些早期人類生活過的痕跡!潛水員陸續發現了一些保存完好的砌在石壁邊上的爐灶、石器時代的石桌和其他一些古人類的遺跡。依據發現的遺物,科考小組的科學家們估計,大約在9000至1萬多年前,這些古代人曾經生活在這裏!此外,科考小組還發現了其他一些瑪雅時期的東西,諸如破碎的陶器、瑪雅人的遺骸等。麵對這些意外發現,潛水員們動也沒敢動它們一下,可以說他們十分震驚。瑪雅文明已經夠神秘,但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在100英尺深的地下河裏發現古瑪雅人砌下的爐灶、石凳--所有的發現都被原封未動地保留在原來的地方,等待滿懷疑惑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和曆史學會的考古學家們趕來,對這項驚人的發現做出解釋。

  §§第三章印加的黃金帝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