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綠林赤眉起義

  綠林軍和赤眉軍,是西漢末年推翻王莽政權的農民起義軍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兩支部隊。西漢末年,土地兼並,貧富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日益加劇。王莽篡權以後,不僅又增加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而且還搞了許多不合宜的改製,使原有的社會危機更加嚴重了。終於導致了全國性的反抗鬥爭。

  率先舉起反抗大旗的是並州(今山西、內蒙古一帶)人民。天鳳二年(15年),五原郡(今內蒙古包頭西)、代郡(今河北蔚縣)人民相繼造反,聚民數千轉戰於當地;天鳳四年,臨準(今江西泗洪)人瓜田儀舉義,在會稽(今江蘇蘇州)一帶活動;同年,海曲(今山東日照)婦女呂母,為給被縣宰冤殺的兒子報仇在海上起事,自稱“將軍”,破海曲殺縣宰,隊伍從幾百人一直發展到數千成萬人。

  綠林軍起義發生在新天鳳四年(17年),起義者首領王匡、王鳳本是新市(今湖北京山)的饑民,因為他們經常為大家排解爭議,得到了處事公平的稱譽,所以漸漸地成了饑民的領袖。他們集合了數百人,又收留了外地流亡來的馬武、王常、成丹等人,便以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為基地,數月而得七八千眾,攻打鄉鎮,舉起了綠林軍的起義大旗。地皇二年(21年)荊州牧調撥兩萬大軍進攻綠林山,王匡率義軍迎擊,大破官軍於雲社(今湖北沔陽西北)殺敵數千人,繳獲全部輜重。荊州牧向北逃竄,又遇到馬武的截擊,驂乘被殺。義軍乘勢攻入竟陵,(今湖北天門縣)轉而進擊雲杜、安陸等地,獲得了重大戰果。新地皇三年(22年),綠林軍因疾疫損失近半,於是分兵兩路下山活動。王常、成丹、張卬等西下南郡,(今湖北江陵)稱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朱鮪等北上南陽,稱新市兵。下江兵先是受到了由嚴尤和陳茂率領的莽軍的挫傷,成丹等人收集殘部轉入蔞溪一帶,不久又重新振興起來。新市兵北攻隨縣,各方紛紛響應,平林人陳牧、廖湛聚眾數千,稱平林兵,南陽漢宗室劉縯、劉秀集七八千人,稱舂陵兵。新市、平林、舂陵三軍會合後,進擊長聚,破唐子鄉,殺湖陽尉節節勝利。十一月,聯軍欲攻宛,劉縯率春陵兵與莽軍甄阜、梁丘賜部在安聚遭遇,大受挫折,退保棘陽。甄阜、梁丘賜留輜重於藍,引精兵十萬追蹤而至,自斷後橋,追求一戰而滅義軍。此時下江兵在上唐剛剛大敗荊州牧,引兵到達宜秋,為擊敗甄阜的莽軍,王常深明大義立刻加入聯軍,四軍聯合銳氣大增,休軍三日之後,猛攻莽軍。除夕之夜聯軍潛入藍,盡獲莽軍輜重。黎明舂陵兵自西南攻甄阜軍,下江兵猛撲梁丘賜軍;莽軍經不住下江兵的衝擊大敗,義軍乘勝追擊,莽軍因斷後橋紛紛落水,死兩萬多人、甄阜、梁丘賜被斬。義軍進而“焚積聚,破釜甑,鼓行而前”,敗嚴尤、陳茂於淯陽,一戰殺敵三千餘眾,並將宛城團團包圍。新地皇四年,綠林軍發生內部分歧。新市、平林二軍欲立劉玄(平林兵首領之一)為帝,舂陵軍欲立劉縯為帝,劉縯和劉玄本是同宗,但劉縯舉兵起義較晚,是以舂陵軍為實力的“南陽豪傑”(地主分子)的代表,而劉玄參加起義較早,又沒有軍事實力,是起義農民軍將領的理想人選。經過反複推舉,在農民軍將領的堅持下,劉玄終於於該年二月稱帝,改年號為更始,重新挑起了漢旗,至此綠林軍改稱為漢軍。其後,此軍又經曆了決定乾坤的昆陽大戰和攻打長安推翻王莽政權的戰鬥,最終卻因為內部分裂和劉秀地主勢力的破壞而被另一支農民起義軍,赤眉軍所攻滅。

  反抗王莽統治的另一支主力大軍赤眉軍,起義於新天鳳五年(18年),起初是琅邪(今山東諸城)人樊崇率領百多人在莒縣舉兵,自稱“三老”,轉戰於泰山一帶。由於他勇猛善戰,四方歸附,一年就發展到了上萬人。與此同時,東海(今山東鄭城)人徐宣、楊音等也各自起兵,來與樊崇會合,諸部會合之後,形成了一支數萬人的勁旅,即由樊崇指揮,先攻莒縣不下轉撲姑幕,然後在青州擊敗駐軍田況部,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第一個巨大勝利後,義軍北入青州,折還泰山,屯人東海南城,終於發展成了有十多萬人的強大軍事力量。樊崇所部是清一色貧苦農民組成,以“殺人者死,傷人償創”為口號,以“最尊者號三老,次從事,次率史”為排位,以“巨人”為相互稱謂,無文號旌旗,無官爵封位,是一支單純、質樸、實在、剛正的農民武裝。新地皇元年(20年),王莽令各州牧、郡守、縣宰皆帶軍職,署將軍、校尉稱號,以加強對義軍的鎮壓。第二年,又派太師義仲景尚,更始將軍護軍王黨率兵鎮壓義軍,結果翌年二月大敗,景尚被義軍打死。兩個月後,王莽又派其親信太師王匡和更始將軍廉丹,領精兵十八萬東行鎮壓。莽軍所到之處燒搶掠,鬧得民憤衝天,說是:“寧逢赤眉,莫逢太師;太師尚可,更始殺我!”新地皇三年(22年)冬,廉丹、王匡的莽軍,首先攻下了無鹽(今山東東平縣東),屠殺了起義民眾一萬多人,繼而又乘勝進逼,雙方終於在成昌(今山東東平縣西),拉開了決戰的帷幕。樊崇考慮到交戰軍隊眾多,兩軍攪在一起時不易識別,就下令義軍一律用朱紅塗眉。從此,這支農民義軍便有了“赤眉”的稱號。這一戰,赤眉軍以逸待勞,大敗王匡,殺莽軍一萬多人,以乘勢進撲無鹽,繼續與廉丹交戰,殺死廉丹及所部校尉二十多人,以輝煌的成績結束了王莽政權在東方的統治。此後,赤眉軍複攻莒縣,轉戰東海,遊動於楚、沛、汝南、穎川一帶,入陳甾、進濮陽,回旋於魯、蘇、皖、豫之間。踐平豪強營堡,鎮壓政府官吏,迅速發展成為擁有數十萬大軍的農民武裝,並數戰數勝於王匡、袁章所率領的莽軍。

  新地皇四年,更始政權遷都洛陽後,派史招撫赤眉軍,樊崇當即屯兵濮陽,親帶首領二十多人赴洛。劉玄封樊崇等人為列侯,而未安置其部下大軍。樊崇因大軍無著落,為了團聚部眾而逃回軍營,赤眉軍與更始政權分裂。此後,赤眉軍自濮陽轉入潁川。分兵兩路,一路由樊崇、逢安率領;一部由徐宣、謝祿、楊音率領,向西挺進,這一行動立即引起了從更始政權中分裂出來的劉秀的注意。劉秀預感到赤眉軍必能攻下關中,便令鄧禹、馮等參預夾攻。劉玄更始二年(24年),樊崇與徐宣分擊武關和陸渾關。次年正月會師於弘農,擊敗蘇茂,自立牧童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任大司馬。三月,再敗更始丞相李鬆軍與蓩鄉。東漢軍鄧禹趁機攻殺更始大將樊參,又打敗了王匡,成丹所部,盡奪河東之地。七月間,王匡、張印等投入赤眉。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綠林軍潰散。漢建武二年(26年),關中營保兵長看到赤眉軍隻代表農民利益,並不是他們的依靠對象,便采取堅壁清野之術與其相抗,致使長安糧盡。赤眉軍再度西行,轉戰於安定,北地一帶,又攻隴西不入而轉回長安。鄧禹率東漢軍攝其後。年底,長安大饑,赤眉軍二十萬人開始東撤,歸途已被劉秀所切斷。建武三年初,赤眉軍於崤底被馮異所率漢軍擊破,東向宜陽又陷入劉秀所設下的重重包圍,終因饑寒交迫無力再戰,十餘萬大軍被劉秀所收編。

  至此為止,曾經聲威大振,浴血奮戰,推翻王莽政權的綠林、赤眉兩支出色的農民武裝,終於在內部分裂,失策,以及東漢政權的鎮壓和地主勢力的反對麵前,全部瓦解,隻留下了他們的曆史英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