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政府工作報告--在永新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永新縣人民政府縣長孫勁濤

  (2013年2月21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縣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誌提出意見。

  一、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是貫徹落實縣第十五次黨代會部署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全力以赴抓發展、惠民生、促和諧,經濟社會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並獲得重大曆史性機遇,成功納入中央蘇區振興規劃和羅霄山脈片區開發縣。七項主要經濟指標邁上新台階:全縣生產總值邁上60億元(63.5億元),增長13.9%;財政總收入邁上6億元(6.42億元),增長23.5%;固定資產投資邁上60億元(66.4億元),增長33%;規模工業增加值邁上20億元(21.5億元),增長18%;服務業增加值邁上20億元(20.1億元),增長1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12000元(12800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邁上6000元(6005元),增長10.8%。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達44家,主營業務收入106億元,增長29%;工業利稅16.6億元,增長41.7%。四大支柱產業集聚加速,銅製品產業(含電子信息)實現稅收1983.6萬元;皮製品產業實現稅收3343.1萬元,增長138%;藥化產業實現稅收1674.2萬元,增長64%;繭絲綢(含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稅收2449萬元,增長87%。戰略性新興產業初現成效,凱迪電力完成主體工程。園區平台有效夯實,路網建設加快推進,電鍍汙水處理廠初步建成,累計建成銅製品基地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園區投入不斷加大,財政投入2.85億元,帶動基礎設施投入4.1億元,新增土地儲備1049畝。

  (二)城鄉建設成效明顯。按照“一江兩岸、一城三區”的發展思路,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縣城新區控製性詳規,組建了縣城新區管委會。將軍大橋、仰山道橋有序推進,拓東大道、濱江公園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展開,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將軍大道、濱江路堤、三灣大道一期改造、湘贛大道北延等工程基本完工,城區交通大為改觀。城市管理有效加強,加大了市容環境整治力度,實施了湘贛大道景觀亮化和街景改造,啟動了“劃行歸市”工作。大力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城區新增綠化40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加快推進,懷忠、高橋樓等一批小城鎮品位不斷提升。強力推進114個美麗鄉村村點建設,由示範建點向集中建帶邁進,重點打造安茅線美麗鄉村綜合示範帶,湧現了懷忠茶源等一批精品示範村點。加大了“兩違”的整治力度,拆基還貌50宗4666平方米,有效規範了建房行為,改善了城鄉麵貌。

  (三)農業經濟穩步提升。全縣農業總產值24.3億元,增長7.6%。糧油、蠶桑、蔬菜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糧食總產30.02萬噸,油菜20.5萬畝,桑園2.42萬畝,蔬菜10.6萬畝。特色產業快速發展,新增井岡蜜柚7250畝、高產油茶5000畝、珍貴楠木4500畝、花卉苗木2000畝、白茶1500畝,建成裏田井岡蜜柚、象形高產油茶等連片千畝以上基地7個。畜牧養殖穩步發展,肉類總產3.32萬噸,產值超6億元。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新增土地流轉3.9萬畝,新培植省級龍頭企業1家、專業合作社58個。農機擁有量大幅增長,達5.85萬台,被評為全國農機平安縣。農田水利建設穩步推進,河西城防堤全麵建成,7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部完工,建成高標準農田1.26萬畝。大力實施“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綠化3.79萬畝。

  (四)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全縣服務業實現稅收1.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億元,增長19.2%。商貿工程強力推進,城北集貿商城、湘贛汽配商城開工建設,綜合物流園爭取土地指標250畝。貨運物流業快速發展,新增運力186輛2.33萬噸,稅收7900萬元,增長17.5%;總部經濟和租賃業稅收6400萬元,增長15.4%。旅遊發展勢頭向好,15個旅遊項目納入吉安市國家級旅遊扶貧開發試驗區規劃。金融產業有效提升,九江銀行在我縣設立支行。全縣存款餘額93.2億元,增長22.4%;貸款餘額20.95億元,增長22.7%。

  (五)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加強重大政策的爭取和對接工作,一批重大項目成功納入中央蘇區振興規劃和羅霄山脈片區開發規劃。爭資跑項力度加大,爭取項目資金15.98億元,增長16.9%。瓶頸製約有效突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3218.4畝,爭取規劃指標5000畝、低丘緩坡一期開發試點指標1000畝。融資渠道有效拓展,完成了縣水投公司的組建。全力開展城建、工業、美麗鄉村建設三個百日攻堅戰,完成投資36.7億元,重點項目攻堅初戰告捷。全縣人民翹首期盼的吉蓮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永新不通高速的曆史。

  (六)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各項改革深入實施,完成文化體製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對外開放紮實有效,招商領域不斷拓展,全年實際引進省外資金18.5億元,增長15.6%;實際利用外資2841萬美元,增長6.5%;現匯進資837萬美元,增長135%。積極探索板塊對接、產業鏈對接等模式,與浙江嘉善縣締結為友好縣。大力推動全民創業,全縣新增私營企業168家、個體戶1044戶。

  (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支出9.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67.5%。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發放創業貸款7368萬元,新增城鎮就業1.2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49萬人次。社會救助製度不斷完善,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提高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開工建設廉租房660套、公租房420套和城市棚戶區改造40戶,完成國有林場和農墾企業危舊房改造6.68萬平方米、農村危房改造1014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紮實推進,解決了6.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新一輪扶貧開發全麵展開,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208個,完成移民搬遷626人,建設移民集中安置示範點2個,改善了133個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整治環境問題企業6家,關停汙染企業5家,三灣鄉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優美鄉鎮。全麵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製,開展了各類專項整治活動。社會管理不斷加強,才豐鄉獲全省綜治先進集體,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八)社會事業全麵進步。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獲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2項,成為國家首批科技惠民計劃試點縣、省級依靠科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示範縣。教育事業穩步推進,全縣高考本科錄取率37.5%,專科以上錄取率90.1%,創曆史新高;城西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完成主體工程,11所鄉鎮公辦幼兒園開班;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和學校食堂公益化全麵實施,寄宿製學校熱水供應試點取得成功。縣鄉村文化網絡加快建設,活躍了城鄉文化生活。衛生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食品藥品安全態勢平穩,新農合參合率提高到97.7%。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21‰。縣內農村客運“公車公營”改造順利完成,西路片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國防動員、擁軍優屬、人民防空等工作進一步加強,統計、物價、審計、消防、供銷、史誌、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工青婦、工商聯、殘疾人、老齡事業和誌願服務有了新發展,供電、工商、質監、氣象、水文、煙草、石油、保險、郵政通信等中央和省屬單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過去的一年,政府自身建設有效加強。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建立健全了政府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的議事決策製度。認真聽取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7件、政協提案74件,辦結率均為100%。行政效能有效提升,繼續擴大了政府信息公開,全年精簡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53項,精簡率達28.8%。全麵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加強行政權力運行監管,對重要規劃、重點項目、招標投標等主動接受監督。深入開展“三大”主題教育活動,嚴格執行“六個不準、六個一律”,推行股室評議,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加大縣長直通電話、縣長手機信箱受理辦理力度,辦複群眾來信來電1021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拚搏、奮發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群眾和曆任老領導、老同誌,向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消防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永新建設的同誌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永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欠發達的基本縣情沒有根本改變,進位趕超的任務艱巨;城鎮化水平不高,城區“髒、亂、差”現象依然嚴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大;工業基礎不強,土地、資金、用工等要素製約嚴峻;社會保障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艱巨;發展環境有待優化,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繁重;政府行政效能和政府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作風與人民群眾期望還有差距。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3年的工作任務

  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為全麵建成小康永新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盡管我們麵臨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競爭日趨激烈、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仍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仍然多於不利因素。當前,國內外經濟的轉型調整和產業轉移加快,為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借助外力,提供了更多機會。特別是成功納入中央蘇區振興規劃和羅霄山脈片區開發縣,為我們爭取更多政策、資源和項目,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近年來我縣一批重大項目的建成投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縣上下風清氣正、團結奮鬥、合力共為的氛圍濃厚,尤其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正激勵全縣上下頑強拚搏、奮發進取。隻要我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搶抓機遇,紮實苦幹,就一定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布局,牢牢把握中央蘇區振興和羅霄山脈片區開發的曆史性機遇,立足打造湘贛邊界重要商貿城市,突出發展主題,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推進大氣商城、靈氣水城、雅氣名城、秀氣綠城“四城聯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四化同步”,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為全麵建成開放文明美麗小康新永新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上述要求,在總體目標上力求實現“兩個略高於”,即主要指標增幅略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略高於全麵小康年度目標要求;實現“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優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或保持同步。2013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財政總收入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外貿出口增長10%,實際引進省外資金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5%;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1%。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力爭經濟發展速度更快一些,群眾所得實惠更多一些,資源和環境指標控製得更好一些。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麵的工作。

  (一)夯實平台,強化招商,加速工業產業集聚。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工業園區平台,全力主抓兩大基地和四大支柱產業。

  強化招商引資。加強招商網絡平台建設,加大招商宣傳力度。突出產業招商,重點招引四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力爭新引進超5000萬元項目10個以上,其中超億元項目5個以上,超5億元項目1個以上。突出工業招商,同時注重農業、城建、服務業招商。突出招商選資,重點招引大企業、大項目,注重招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和市場占有率高的項目。強化招商考核,兌現獎懲,既考核投資強度,更注重財政貢獻率,努力提高招商引資投入產出效益。

  夯實園區平台。全麵推進園區“調規擴區”工作,合理布局建設園區道路、管網、市場、物流、醫院、學校、培訓基地等配套服務設施,細化產業發展規劃,確保符合長期發展的需要。加快電鍍集控區配套設施建設,確保電鍍汙水處理廠投入試運營。加快建設工業新城鎮,建成二期廉租房和7棟公租房,開工建設園區綜合汙水處理廠。

  加快產業集聚。扶優扶強支柱產業,完善產業鏈,力爭銅製品(含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20億元,稅收突破5000萬元;皮製品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20億元,稅收突破5000萬元;藥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5億元,稅收突破2000萬元;繭絲綢(含紡織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8億元,稅收突破4000萬元;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圍繞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凱迪電力、凱迪能源、泰瑪科技、風電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產品終端化、品牌化、集成化,力爭開工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5個以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振興茶葉、老酒、醬製品等傳統食品產業,引進戰略合作夥伴,力爭年內取得實質性突破。

  加大企業幫扶。完成兩大產業基地的授牌,力爭新增園區土地儲備1200畝。紮實做好招工工作,幫扶企業招工3000人。全麵推進質量興園,力爭創建省著名商標3個以上。加強銀企對接,扶持宏源銅業、贛粵恒興等企業做大做強,力爭新培育稅收上千萬企業2家以上。幫助優勢企業啟動上市工作,協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二)統籌兼顧,建管並重,加快城鎮發展。以打造湘贛邊界重要商貿城市為目標,突出“山水禾城、人文永新”主題,主攻“東跨北擴”,高品質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管理,實現城鄉同管同治。

  完善城鄉規劃。圍繞拉開框架、提升功能,完成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報批。盡快完成城市燃氣專項規劃,啟動編製城區給排水、道路交通、電力電訊、人防消防等專項規劃。完成河東新區修建性詳規編製,抓好濱江公園、河東濱江路堤、新區百米景觀帶等項目規劃設計工作。按照“五美鄉鎮”及“七個一”要求,編製完成30戶以上自然村村莊建設規劃、“引農上坡”規劃和省級曆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

  加快城鎮建設。統籌兼顧老城新區,優先發展新城區。完善提升老城區功能,進一步推進路網提升和舊街改造整治,啟動城中村改造試點。大力實施東跨戰略,全力推進河東新區開發建設,加快行政中心建設,啟動拓東大道、河東大道等新區路網建設。加速城北集貿商城、城西綜合商城和湘贛汽配商城建設,大力招引大型商業、餐飲、家電等品牌連鎖企業,引進大型企業集團建設城北貿易城等商業綜合體,全力打造大氣商城;加快濱江路堤景觀帶建設,啟動河東城防堤工程,依托北幹渠,從禾河引水“進城入區”,全力打造靈氣水城;規劃建設曆史文化長廊,啟動新區百米景觀工程建設,推動文化與城市的融合,全力打造雅氣名城;推進“六綠”工程建設,抓緊街頭綠地小遊園建設,全力打造秀氣綠城。充分發揮城投公司、水投公司等融資平台作用,籌集城市發展資金。實施城區人口倍增計劃,鼓勵農民進城創業、務工,子女入城就讀。支持埠前、文竹、裏田、龍源口等中心鎮、示範鎮建設,統籌兼顧其他小城鎮發展。

  強化城市管理。開展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四城同創”活動。縣鄉村三級聯動,充分發揮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深入推進城區環境整治,實行生活垃圾袋裝化和無害化處理。清理占道經營,製止亂停亂放,大力整治城區交通秩序,建設城鄉公交換乘中心。抓緊湘贛大道立麵改造、景觀亮化,將湘贛大道打造成秩序井然、幹淨整潔的示範街道。穩步推進“劃行歸市”工作,重點抓好家居建材、果蔬批發、砂石交易、汽車修理等行業搬遷。堅持源頭治理,加強項目施工管理,做到圍擋作業、淨車出場。合理規劃取土點和棄土點,整治建築垃圾、廢土餘渣。堅決遏製違法違規建房,對違章建築、違法用地以及小產權房建設堅決查處。

  (三)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著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發展特色產業。在吉蓮高速沿線重點打造“六大產業”帶,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確保年內新增井岡蜜柚8000畝、高產油茶10000畝、花卉苗木2000畝、珍貴楠木8200畝、有機茶葉1000畝;力爭蔬菜播麵10.5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9萬畝;發展新桑3000畝,打造5-6個蠶桑重點村。成立縣級土地流轉仲裁中心和各鄉鎮土地流轉中心,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加大耕地和林地流轉力度,重點推進荒山荒坡、稀疏殘次林地和撂荒土地的流轉,力爭流轉土地3萬畝。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製機製,加快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載體建設,新培育省級龍頭企業1家以上,新增專業合作社30個以上。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等新型農業,建成農業科技示範園。

  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按照全域規劃、整體布局、鎮村聯動、帶狀推進、打造精品的思路,以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沿線村莊為重點,堅持“五美”標準和“八不八多”原則,深入推進108個村點建設,打造將軍大道、吉蓮高速和319國道沿線美麗鄉村示範帶。堅持抓產業促發展,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強化產業支撐。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完善提升庭院綠化、道路綠化、村旁綠化,建設綠色生態鄉村。堅持疏堵結合,抓好高市八團、石橋奇山等8個“引農上坡”示範點建設,規劃引領農民有序建房,堅決整治違法違規建房。繼續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造地增糧項目,改造空心村,盤活農村用地潛力。

  夯實發展基礎。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抓好動植物疫病和病蟲害防控。編製農村自來水工程專項規劃。整合資金、集中連片、整體開發,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1.7萬畝,完成22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7個鄉鎮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完善田間配套工程,提升水利保灌順排能力。加強耕地保護,穩定69萬畝糧食播麵,提高糧食複種指數和糧食產量。

  (四)擴充總量,提升層次,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工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實現服務業發展提速、總量擴充、水平提高,力爭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提升商貿物流業。規劃完善商業圈、商業區和商業街布局,加快商業綜合體建設,做到商住分離。充分發揮吉蓮高速優勢,大力引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興建運營綜合物流園;積極構建貨運物流業信息服務平台,推行縱向聯網、橫向聯合,實現信息共享。加大政策扶持,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入駐,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穩步做旺旅遊業。充分利用蘇區振興和旅遊扶貧試點區優勢,發掘永新旅遊特色,編製好三灣改編紅色經典景區提升規劃,跟蹤落實好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規劃項目。加快旅遊賓招建設,加速仰山賓館、金龍酒店建設和永新賓館改造。加大旅遊宣傳推介,積極融入“三山一江”戰略,躋身“大井岡旅遊圈”,重點加快天璽灣文化生態園(曲白)旅遊項目建設。規劃建設河東餐飲、娛樂一條街,積極引進大型知名餐飲企業、快餐連鎖企業入駐,努力打造永新特色餐飲品牌。有效融合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業特色產業,構建農家樂等休閑觀光產業。

  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充分挖掘“紅色、書法、非遺”等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永新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大力招引文化龍頭企業,力爭文化產業規模有新突破。培育現代金融業,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力爭引進1家以上股份製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吸引1家以上證券、保險、基金、信托投資等金融機構入駐我縣。大力發展家政服務和物業管理,完善物業管理標準,引導家政服務和物業管理公司進駐小區。

  (五)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推進體製機製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拓展開放廣度和深度,為全縣科學發展、進位趕超提供動力活力。

  推進重點改革。完善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評考核,建立有利於項目推進和攻堅克難的機製。按要求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做好事業單位改革準備。繼續推行教育體製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鞏固完善新農合製度。深化財政體製改革,大力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統一采購,強化財政資金管理。

  擴大內外開放。深入實施大開放戰略,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工業、城建、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寬領域招商,建立招商責任推進機製,優化專業招商力量,落實獎勵激勵政策。拓寬招商區域,對接珠三角、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強化招大引強引優力度,引進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優化出口結構,扶持擴大生產性企業自營出口,助推企業做大出口規模。

  推進全民創業。進一步激發全民創業的內生動力,引導各種生產要素向全民創業集聚。培育創業主體,廣泛動員和鼓勵城鄉群眾、幹部職工投身創業。積極吸引在外務工人員、經商人員、企業家回鄉創業。推進企業二次創業,擴能提質,實現本土企業優強化。強化政策扶持,放寬創業門檻,加大對能人創企業的扶持力度。

  (六)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全麵進步。堅持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群眾,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群眾致富步伐,積極化解各類矛盾,提升群眾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就業創業各項政策,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麵,提高社會救助標準。加快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設,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解決保障性住房入住率低的問題。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3.5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大力推進扶貧開發,抓好133個貧困村的扶貧規劃和整村推進工作,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完成20公裏縣鄉道升級和50.8公裏通村公路建設,提升農村公路通達程度。跟蹤落實中央蘇區振興規劃項目,全力推進宜春-永新-贛州高速公路、分文鐵路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育布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啟動永新中學建設,抓好縣體育中心籌建,確保城西小學、特殊教育學校秋季開學交付使用。狠抓農民工子女就讀、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建設埠前、象形、懷忠、石橋4個鄉鎮中心幼兒園,深化農村學校營養餐和寄宿製學校熱水供應工作。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強化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質量和衛生服務水平。抓好科技項目申報,組織實施好國家科技惠民試點項目。做好人口計生工作,重拳打擊“兩非”,力爭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5個百分點,實現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全覆蓋。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基層服務平台建設,推進社區網格化、農村區域化管理。嚴厲打擊行業壟斷、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行為,保持物價平穩。深化農村客運“公車公營”,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製,堅決遏製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示範縣建設。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理機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創新信訪工作機製,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加大互聯網監管力度,引導網絡輿情。開展爭創全國平安縣活動,加強立體化治安防控體係建設,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七)保護環境,建養生態,提升綠色生態核心競爭力。堅持經濟與生態齊抓、發展與環境共贏,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全力打造綠色生態永新。

  推進節能減排。深入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嚴格落實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加快汙水管網建設,推進城市汙水處理廠正常運營。實施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水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加強對皮革、電鍍、藥化等重點行業“三廢”監管,確保全縣空氣質量穩定在二級以上。

  加強環境保護。深入開展工業園區汙染集中治理,重點加大對化工、造紙和重金屬企業汙染治理。堅持以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強化水源地、城市取水口、水庫等重點地段的環境保護,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確保出縣公路主幹道和主要景點景區不砍樹、不挖山。大力開展農村規模化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推進農村重點汙染區域專項治理和深汙染土壤生態修複,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

  加強生態建養。加快“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工程建設,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國省道的通道綠化提升工程,完成造林3萬畝。加大三灣國家級森林公園、七溪嶺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力度,啟動七溪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工作。加強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加強獵捕、交易、餐飲等環節整治和管理。啟動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省級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活動,提升綠色生態品牌優勢。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製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推動政府職能進一步向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績效管理,狠抓督查落實,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嚴格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各界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社會公示和政府信息公開,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全麵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改進會風文風,開短會,講短話,去虛就實,去繁從簡。加快工作節奏,保持作戰的狀態、機製和效率,提高操作力,確保政令暢通。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項目,縮短審批時限,優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深入推進廉政建設。認真貫徹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強化政府工作人員廉潔自律。完善責任審計製度,強化項目投資評審,加大對重要領域、關鍵崗位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規範權力運行。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監管,對加油站、液化氣站、攪拌站等公共資源實行公開拍賣,陽光化操作,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下基層輕車簡從,簡化接待,規範“三公經費”使用,嚴禁鋪張浪費。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努力形成風清氣正、務實廉潔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新的目標鼓舞人心,新的任務催人奮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拚搏,奮發進取、紮實苦幹,為全麵建成開放文明美麗小康新永新而努力奮鬥!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四大支柱產業:即銅製品(含電子信息)、皮製品、藥化、繭絲綢(含紡織服裝)四大工業支柱產業。

  劃行歸市:把同類商品集中在同一地段經營和銷售,組成專業市場或特色街市,改變混雜無序的市場經營狀態。

  兩違:即違規、違章建房。

  公車公營:與掛靠經營相反的一種經營模式,是指運輸公司對營運車輛擁有全部處分權,由運輸公司統一經營,規範管理,實行公司化運作。

  “三大”主題教育活動:是全市從2011年開始的“三大”主題教育暨集中整治影響發展環境幹部作風突出問題活動的簡稱,“三大”主題教育即“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服務大提升”主題教育。

  “六個不準”和“六個一律”:“六個不準”即不準擅離職守、在工作期間打牌或網上聊天、看電影、炒股、玩遊戲等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不準弄虛作假,推諉扯皮,對職責範圍內應該辦理的工作事項拒不辦理或拖延辦理,不兌現服務承諾;不準得過且過敷衍塞責,對重大項目和重要任務及領導指示無正當理由不按要求和時間節點完成,影響整體工作推進或造成損失;不準在執法過程中以罰代管、趨利執法,或到企業隨意檢查、重複檢查,或以各種名目向企業拉讚助;不準利用職權或職務便利“吃、拿、卡、要、占”,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亂作為;不準參與任何形式的賭博或變相賭博活動。對違反上述“六個不準”規定的,實行“六個一律”:即一律扣除違規人員當年的年終考核獎勵工資,一律取消涉及人員單位(股室)當年綜合考評的評先評優資格,能給予紀律處分的一律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一律先免職,再根據有關規定從嚴處理;明察暗訪中發現上班期間工作人員上網聊天、玩遊戲的部門或股室,一律不能增加工作人員;領導幹部參與賭博的,一律先免職,再按有關規定處理。

  七個一:一條示範街、一個農貿市場、一所公辦幼兒園、一所衛生院、一處綠地或健身廣場、一套完整的垃圾處理係統、一支市政管理隊伍。

  五美:即生態美、庭院美、村容美、鄉風美、生活美。

  引農上坡:是指我縣順應新時期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堅持“政府引導、統一規劃、農民主體、各方支持”的原則,創新舉措,因地製宜,引導農民利用低丘緩坡有序建房,促進土地節約集約、依法合理利用的一種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

  “六綠”工程:即“拆牆透綠、植綠補綠、立麵掛綠、見縫插綠、硬地覆綠和退院還綠”。

  六大產業帶:即井岡蜜柚、珍貴楠木、高產油茶、花卉苗木、蠶桑、大棚蔬菜等六大農業產業帶。

  八不八多: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不等靠要、不占良田、不沿馬路搞建設、村莊不搞寬馬路、民居門前屋後不過度硬化;多依山就勢、多因地製宜、多搞廬陵風格的坡屋頂、多發動群眾、多搞庭院綠地、多搞村莊綠化、多發展產業、多保留古跡。

  “三山一江”戰略:以井岡山紅色旅遊為龍頭,武功山、青原山和贛江生態旅遊互動並進,全力打造“全國知名的旅遊觀光休閑基地”。

  兩非:指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醫學需要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

  “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工程:是在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城鄉和通道綠化的重大生態工程,包括森林城市創建、森林鄉村創建、通道綠化提升、綠道建設、生態富民產業、森林資源保護六大工程。

  三公經費:是指政府部門公務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用等三項。

  §§第二章 大事記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