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二節 七國之亂

  漢文帝的時候,吳國的太子入京朝見,陪皇太子一起賭博喝酒。吳太子賭博的時候爭棋,態度不是很恭敬,皇太子一氣之下就拿棋盤砸死了吳太子。

  吳太子被送回吳地安葬,吳王劉濞生氣地說:“天下都是劉家的天下,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又何必送回來!”又把吳太子送回長安安葬。

  吳王從此以後,就不太遵守朝廷禮節,後稱病不去朝見。文帝沒有追究,吳王又在他的封地征斂賦稅,包庇罪犯。

  晁錯多次將吳王的惡行上報,提出削減他的封地。文帝寬厚,不忍心處罰吳王,吳王因此更加驕橫。景帝繼位後,晁錯又勸說景帝,景帝在朝廷發起群臣的討論。吳王聽說後,怕朝廷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定,就想發動叛亂。

  朝廷最終決定將吳國的會稽、豫章兩郡割奪,詔書送到吳國,吳王立即起兵,殺死了朝廷任命的俸祿不足兩千石的官吏。吳王起兵後,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也一同叛亂,一共七個諸侯國,史稱“七國之亂”。

  漢景帝

  吳王實行全民皆兵製,在吳國下令說:“我今年62歲了,親自率領軍隊;我的小兒子14歲,也跟著軍隊打仗。凡是年齡在我和我小兒子之間的,都要從軍出征。”一共征發了20多萬人。吳王在廣陵起兵,向西渡過淮河,會合楚軍一同向梁國進攻,節節勝利,梁王被迫退到睢陽城據守。吳王還向各諸侯傳送檄文,列舉晁錯的罪名,借口誅殺晁錯、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臣,想與各諸侯聯合。

  當初,漢文帝臨終前,對還是太子的景帝囑托說:“假如國家有事,周亞夫是真正能領兵打仗的。”聽說七國發動叛亂後,景帝就任命中尉周亞夫為太尉,統率36位將軍帶兵前去迎擊吳、楚叛軍;又派遣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將圍攻齊國的叛亂消滅。景帝又召回竇嬰,任命他為大將軍,讓他屯兵滎陽,對去齊國和趙國的漢軍嚴加監督。

  晁錯與吳相袁盎向來彼此憎惡。袁盎曾收取吳王的財物,現在吳王造反,晁錯就想趁機治袁盎的罪。

  袁盎害怕,想辦法見到景帝,為景帝出主意,說:“吳王和楚王書信互通,說高皇帝分封同姓子弟,各有封地,而現在奸臣晁錯將諸侯隨意貶斥,削奪他們的封地,所以他們才造反,準備一起向西進軍誅殺晁錯,直到要回自己的封地。現在唯一的辦法,隻有殺死晁錯,派出使者赦免吳、楚七國,恢複他們原有的封地。那麽,不用打仗,就可以平定七國之亂。”

  景帝聽了,沉默了很久,說:“不知道這樣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倒不會舍不得用他一個人向天下以死贖罪的。”

  袁盎說:“我的計策就是這樣,要不要嚐試由皇上決定。”

  景帝最後同意了袁盎的計策,任命他為太常,秘密收拾行裝,做出使的準備。

  過了10多天,景帝讓丞相、中尉、廷尉上書彈劾晁錯:“空蒙皇上的仁德和信賴,想疏遠皇上與群臣、百姓的關係,又企圖為叛逆的吳國獻上城邑,不守臣子的禮節,大逆不道。晁錯應當腰斬,親眷也通通處死。”景帝批複:“同意。”

  晁錯此刻還蒙在鼓裏,什麽也不知道。景帝派中尉召晁錯,騙他上車走過街市,然後就當場處斬了,當時晁錯還穿著朝服。

  謁者仆射鄧公當時擔任校尉,準備將對軍事形勢的分析上書景帝。鄧公覲見景帝時,景帝問他:“你從軍中來,有晁錯被殺和吳楚罷兵的消息嗎?”

  鄧公說:“吳國想要叛亂已有幾十年了,他不滿意朝廷削減封地,真正的目的並不在晁錯,殺晁錯隻是幌子。現在晁錯被殺,我擔心天下士人都會緊閉嘴巴,不敢再向朝廷吐露真言了。”

  景帝問:“為何是這樣?”

  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過於強大,朝廷不能約束,所以請皇上將諸侯封地削減,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可惜剛開始實施,自己就惹來了殺身之禍。朝廷這樣做,是內堵忠臣之口、外替諸侯報仇,我認為陛下這樣做是不對的。”

  景帝長歎一聲,說:“你說得對,我不該殺晁錯!”

  袁盎和吳王的侄子劉通被景帝任命為使者出使吳國。袁盎、劉通到達吳國,吳軍和楚軍已開始進攻梁國的防禦工事了。因為劉通是吳王的親戚,就先進去見吳工,拿著皇帝詔書,讓他跪拜領命。

  吳王聽說袁盎來了,猜到他要勸說自己撤兵,就笑著說:“我現在已經是東方的皇帝,還要向誰跪拜?”吳王不肯見袁盎,而將他留在軍營中,逼他做吳軍將領。袁盎不答應,吳王就派人把他關押起來,準備把他殺了。袁盎找到機會逃脫,將具體情況告訴了景帝。

  周亞夫對景帝說:“楚軍剽悍機動,正麵將其殲滅不容易。我建議放棄梁國,先斷絕吳、楚軍隊的運糧通道,這樣才能將他們牽製住。”景帝同意了。

  周亞夫接連乘坐六輛驛站的馬車,趕去滎陽與大軍會合。走到霸上時,士人趙涉阻攔住他不讓往前,勸說周亞夫:“吳王一向富有,早就收買了一批不怕死的勇士。現在聽到將軍去前線的消息,他一定會在崤山、澠池之間地勢險要的地方安排刺客對付您。況且要秘密進行軍事行動,你不如改變路線往右走,過藍田,出武關,然後抵達洛陽。這樣雖然多繞一點路,但最多晚一兩天,卻可以直接進入洛陽的武庫,擂響庫中戰鼓。叛變的諸侯聽後,說不定還會以為將軍是從天而降呢!”

  周亞夫聽取了趙涉的對策,改變路線,到達洛陽,高興地說:“七個諸侯國一起反叛,我乘坐驛站的馬車到達這裏,居然毫發無傷,連自己都出乎意料。現在我已經占據滎陽,滎陽以東的地區就沒有什麽值得擔憂的了。”然後派出官吏在崤山、澠池之間搜索,果真將吳國伏兵搜獲,於是就上奏景帝,將趙真涉任命為護軍。

  周亞夫往東北行軍,到達昌邑。吳軍猛攻梁國,梁王屢次請求周亞夫援救,周亞夫都不答應。梁王將此情況報告景帝,景帝就派人詔告周亞夫,讓他救援梁國。周亞夫不接皇帝詔書,讓軍隊堅守營壘,不許出戰,但卻命令弓高侯韓頹當等人率領輕裝騎兵,從淮泗口穿出,將吳、楚軍隊的後路阻斷,堵塞了吳、楚軍隊的運糧通道。

  梁國讓中大夫韓安國及楚相張尚的弟弟張羽為將軍。張羽英勇善戰,韓安國謀事穩重,兩人相輔相成,這才得以稍稍挫敗吳軍。吳軍想向西挺進,但礙於城池由梁軍駐守,不敢繞過去繼續向西。於是吳軍就去進攻周亞夫的軍隊,兩軍在下邑相遇,吳軍求戰,周亞夫拒絕出戰。吳軍糧道斷絕,士兵饑餓,屢次挑戰,周亞夫仍然堅守營壘,拒絕出戰。周亞夫的軍營中,夜裏突然受驚擾而騷動,自己人互相攻擊,喧鬧到了周亞夫的大帳附近,周亞夫不動聲色,安然睡覺,不久擾亂就又自動停止了。

  吳軍將軍隊調集到漢營壘的東南方,周亞夫卻下令加強西北方向的防禦,不久,敵人的精銳士兵果然突襲西北方,不料漢軍早有戒備,不能攻入。吳、楚士兵有許多被餓死,或者背叛離散,於是吳王率領軍隊撤退。周亞夫的精銳部隊領命追擊,大敗敵軍。吳王劉濞丟下他的軍隊,與幾千名勇士一起狼狽夜逃,楚王劉戊自殺。

  吳王隻顧自己逃命而拋棄了軍隊,吳軍也就崩潰了,各部隊逐漸向周亞夫和梁國的軍隊投降。吳王渡過淮河,往丹徒逃亡,想借東越自保,這時他還有1萬多人的剩餘兵力,又召集了一些逃散的士兵。朝廷派人用好處收買東越首領,東越首領就騙吳王出來慰勞軍隊,然後將他刺殺。

  吳、楚軍隊已經戰敗,其他諸侯見大勢已去,有的投降朝廷,有的仍然死守。後來膠西王投降漢軍後自殺。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都被處死。趙王據守邯鄲城,後來漢軍引水淹邯鄲,把城牆泡壞後,趙王也自殺了。七國之亂當年就被朝廷平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