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仁慈不利於成長

  達特茅斯學院位於新罕布什爾州,是美國常青藤盟校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曆史最為悠久的高校之一。

  強尼是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名教授,參與小組進行課題研究,他們研究的對象就是12周歲以下的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家長。強尼教授通過比較東方仁慈式家教與西方開放式家教發現,仁慈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仁慈不利於獨立人格的培養

  強尼任職於達特茅斯學院,從事教育心理研究並帶有課題小組,他們主要研究兒童獨立人格的形成,包括形成時間、誘因以及阻因等等。而孩子沒有獨立的人格往往是由於父母的過分仁慈。

  強尼比較中西方兒童獨立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差異,分別觀察了中美兩國的幾組兒童,在觀察、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例,以幼兒園入學麵試為例:

  在中國,幼兒園的入園麵試更多的是麵試家長,對於孩子本身,隻問一些“今年幾歲啊”、“有什麽特長啊”之類的問題,如果孩子本身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入園是沒有問題的,根本不會在乎孩子是否有健全的人格。而幼兒園的教育,也更多的是“保姆式”教育,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嗬護,甚至比家長還要“嗬護備至”。當然,會有一些另類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標榜“高端教育”,開設一些奧數、鋼琴之類的課程,美其名為全麵發展。

  而在美國,強尼有自身的體會。強尼陪自己的兒子小約翰去參加入園麵試,老師根本沒有過分地關注強尼的職業、收入等等無關問題,隻是詢問一些孩子性格、愛好等方麵的事情,然後就讓孩子單獨進入一個麵試房間,通常會有六七個孩子作為一組來參加麵試。

  麵試老師讓幾個孩子合作抬動一張桌子,約翰與其他幾個小朋友一起努力去抬桌子,其中有一個小男孩猶猶豫豫地站著不動,含著手指看著幾個小夥伴抬桌子。雖然幾個小家夥最終也沒有抬動那張對他們來說有點“巨大”的桌子,但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卻不錯,除了那個沒有動的小男孩,小約翰他們幾個全部被錄取了。

  在強尼看來,幼兒園的做法很“聰明”。如果一個孩子在家中被父母過分疼愛,對孩子的錯誤過分仁慈,包辦一切,袒護一切,那麽他很難形成獨立的人格,離開父母他將無所作為或者無從下手,中國的幼齡兒童大多是這樣子的。而一個沒有獨立人格的孩子是很難有所進步的,所以幼兒園選擇拒絕並向孩子的家長說明原因,希望家長能幫助孩子建立獨立的人格。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心理學25年的專家,來自達特茅斯學院的強尼發現以下幾個方法確實對開啟孩子的自我意識和主動精神意義非淺。事實上,孩子們並不需要我們越俎代庖,將他們從挫折和失意中拯救出來,或者為他們的受挫準備理由,更不能對孩子的錯誤過分仁慈,孩子們自己能解決屬於他們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下麵五個方法去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教會孩子靈機一動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委屈地向你訴說他被別的孩子欺負的經曆。為了讓他高興起來,你允許他晚上多看一會兒電視,或是做了很多他喜歡的好吃的來“討好”他,順便幫他想對付那個“壞孩子”的方式。

  不如換個方式來幫助孩子,不要讓他習慣於你為他代勞。下次遇到麻煩,你應該問他:“告訴我,怎麽啦?”接下來,告訴他你相信他能度過難關,對他說:“我知道你會沒事的。”然後鼓勵他開動腦筋想辦法:“想想看,上次隔壁的尤瑟爾遇到類似的問題,他是怎麽做的?”

  一旦他掌握了這個技巧,你還可以考考他,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答案。這個有趣的方法能調動起他的積極性,讓他投入地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坐以待斃”。

  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

  孩子們又爭吵起來。兩人因為看電視看不到一塊兒打了起來。像往常一樣,他們希望你來協調糾紛。

  一個好辦法是: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這樣他們能自己避免太過火爆的情況出現。你可以說:“如果你不高興,可以出去幹點別的。大家都走開去,好好冷靜冷靜,這樣就都能平靜下來。”然後,你需要解釋一下:“你們必須學會有事相互商量。如果你提議出去玩,他又願意,那不是兩個人都很高興嗎?”

  接下來,教他們一些相互協商的方法,比如“石頭、剪子、布”,拋硬幣,或者這樣:“下次兩人鬧別扭,誰先走到一邊去,誰就算勝了。”規定時限也是減少爭吵的好辦法。可以告訴孩子們:“我規定:你們要是吵架,最多隻能吵5分鍾。如果5分鍾後還在吵,那你們都別看,輪到我看。”

  不要幫他,讓他學會自我管理

  “媽媽,你怎麽也得幫我找個理由呀!”女兒在懇求你:“我沒時間寫周記。但是,如果我不交一篇上去,老師就不允許我去參加夏令營活動。”

  Kelly是個34歲的母親,女兒8歲。她告訴我,她常常掉進女兒給她設的陷阱,不得不替女兒打圓場。“現在,女兒已經習慣於出了事就等著我替她解圍。”你是不是也和她一樣,一而再再而三地“保釋”孩子?如果是,試試下麵我提供給Kelly的方法。

  拒絕為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寫一個字,或者打一個電話:“我們得立個規矩--別再找理由。你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正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生活缺乏組織和管理,導致了這些問題,你不該再替他撐腰。因此,當他又犯了這個老毛病時,你可以反問他:“你想想該怎麽辦?”

  隨後,你可以教他設計自己的時間表。她會舉著日曆查看,並在相應的日子上標注何時該上交周記,或者可以用磁貼將一張便簽條貼在冰箱的門上。他們甚至還能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畫成圖像,以便記憶。

  鼓勵孩子自己拿主意

  10歲的孩子已經同意了晚上去陪一個朋友,但突然又接到當天晚上去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宴會邀請,而那個朋友卻沒有收到邀請。“媽媽,我該怎麽辦?”她想讓你給她拿主意呢!

  不要為她決定。相反,你應該引導她去思考她做出的每一個決定可能帶來的後果,從而幫助她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你可以通過問問題來引導她,比如:“如果你去參加珍尼的生日會,你覺得可能會發生什麽呢?”“你覺得,如果你告訴朋友你要去參加珍尼的生日會,又會發生什麽呢?”對於一個大孩子,可以建議她:“列出每一個你作出的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孩子自己拿主意的次數越多,將來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就越強。

  讓孩子學會承受來自同伴的壓力

  12歲的兒子對你說,他“不得不”買價格不菲的運動鞋,因為“所有男同學都穿這樣的鞋子”。事實上,有時候來自同伴的壓力可能是積極的。但是,我們擔心的是孩子們是否受到同伴不良行為的誤導。而如果他們學會了對事物進行客觀的邏輯分析,那我們就不用擔心他們會因為擔心同伴排斥自己而趨炎附勢,最終受到誤導了。

  你可以先拖延一段時間,一個月之後,你可以問他:“你要的和別人一樣的那種昂貴的運動鞋值得買嗎?如果不買會怎麽樣?”孩子或許仍然“嘴硬”地說必須要買,但他可能已經開始思考“值不值得”的問題了。可以為他設立“服裝津貼”。這可以幫助他自己決定自己的資金安排,從而使他學會更實際地去安排自己的服裝支出。

  Tips:跟“插手”說拜拜

  如果你想培養出一個獨立性很強的孩子,你就需要為他提供獨立做事的條件,改掉自己什麽都插手的毛病。以下句子敬請對照檢查,逐一“閉口”:

  保護:“如果你需要什麽,就來找我,我在這兒等你。”

  援助:“我會有辦法的,寶貝。”

  溺愛:“我會讓那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邀請你參加他的生日會的,放心吧。”

  代勞:“你累了,寶貝,去睡會兒吧,我給你做。”

  說出你必須杜絕這些行為的原因。清楚地告訴自己,這些行為將無法開發出孩子的獨立品格。

  要做到這些,首先家長得轉變觀念。

  別人的孩子是優等生,自己的孩子卻是差等生,跟別人談論孩子時簡直說不出口。別人的孩子是個鋼琴冠軍,自己的孩子卻是小偷,經常偷錢去打遊戲,混得像個二流子,自己一點辦法沒有。別人的孩子出人頭地,自己的孩子卻經常犯事,將來保準是個喜歡在號子裏呆的家夥。別人的孩子與父母其樂融融,自己的孩子卻像個仇人,與自己說不上三句話,衝突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主旋律。

  是的,在教育孩子方麵不如意的父母有很多,他們總是責怪這,責怪那,當然也有責怪自己,責怪自己文化程度低,沒法教育好孩子。但是,責怪是沒有用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沒有像樣的實用的方法來培養和溝通,等他到了18歲,性格成型,已經來不及了。

  孩子的心智素質,其實大多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學校裏知識的培養、道德的教育,是一種粗放式的,那麽多學生,老師並不能對症下藥,一一對應。這就是為什麽同一個學校的學生,有的能夠成才,有的卻成為社會上的多餘人。把孩子的精神教育依靠學校是不行的,小孩子更多的是從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為什麽說有其父必有其中,因為家庭中時時刻刻的潛移默化的教化遠遠比學校要深刻得多。所以說家庭培養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比如說有兩個家庭,一個是很成功的富翁家庭,一個是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但是富翁的孩子生活非常優越,但往往不務正業,因為他不能從富翁爸爸那裏獲得精神培養。但是知識分子家庭很重視小孩子的精神素質,經常有普世的價值引導,小孩子往往得以自立。這是我們能到看到的比較普遍的現象。中國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為什麽呢,富人家庭往往是溺愛取代了精神的教育。

  那麽作為一個家長,你想對孩子進行比較正確的家庭教育,需要怎樣的素質呢?是不是需要淵博的知識?那未必,許多農民並不懂得太多,而他的孩子卻很懂事,自學成才,說明你的知識並不是必要條件。是不是需要文化程度高?那也未必,中國人的上代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是不是你需要特別的教育知識呢?這也未必,因為你去學多少知識,但是如果不能針對你自己孩子的情況,學多少也不能因材施教。

  首先你自己需要的是有健康的價值觀,然後你這個價值觀與孩子共享,這就是潛移默化,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咱們中國人,傳統的現代的價值觀很多,有的希望孩子出人頭地,有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孩子圓自己未能圓的夢,有的希望孩子能賺很多錢不辜負自己的培養,有的放手一搏希望能成為超男超女,有的希望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家業。說實在的,這些願望都不算錯,都屬於望子成龍,但是都是有點強人所難,都是不太健康的價值觀,一開始就不對。一開始不對了,如果孩子的發展方向與你的願望方向相悖,以後就越來越不對,你對孩子的培養就成為與孩子的鬥爭,你半輩子都在都在鬥爭,小孩子半輩子也在鬥爭,成了冤家了。這個說明你自己的價值觀不對,傳統的很多價值觀都不對,我們必須調整。很多家長為什麽教育不好孩子,並非文化程度不夠,知識不夠,而是沒有正確的價值教育觀,對孩子的要求不是遷就就是“霸王硬上弓”。所以在日常言傳身教中,讓家長先有一個相對正確的、開放的價值觀,然後與兒女共享,形成培養,形成教育,共建健全的人格。

  孩子的觀念培養最重要

  小孩子兩三歲,其實就可以進行精神方麵的培養。說是培養,其實不要太刻意,就是在玩樂溝通中完成,而不是去灌輸。

  兩三歲的孩子就有意識了。你給他東西吃,他高興,你不給,他不高興,就是他有意識了。也就是說,這時候,你可以跟他進行很原始的溝通。他想吃一個東西,你說,這東西很髒,不能吃。聰明的孩子能接受你的觀念。他記住了,這個東西髒,不能吃,吃了對身體不好,能夠很原始或者自發地開始理解。這就有意識,可以形成觀念。在觀念形成的階段,就可以培養是非觀。培養是非觀念可能貫穿孩子的整個教育階段,這個需要家長自己有很正確的是非觀。

  一個20歲孩子陳某,因為賭博,欠了人家一些錢,又怕人家到家裏索債而被母親罵,晚上就拿了一把斧頭去一戶人家偷錢,斧頭是用來防身的。他潛入戶主的兒子家,也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這個孩子被驚醒,翻了個身,陳某非常驚慌,以為被發現了,衝上去用斧頭把孩子砍死,然後從抽屜裏偷了一千塊錢逃出來。隻不過兩三天就被逮捕歸案。陳某的母親痛哭流涕,說家裏就這孩子最聰明,還等著他有出息,哪想到就犯了殺人盜竊罪了呢!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專家認為,這個案件雖然罪在孩子,但責任還是在家長,家長在孩子18歲之前沒有給他培養正確的觀念,導致他在關鍵時刻沒有是非對錯判斷,棋錯一著滿盤皆輸,整個人生都毀了。

  觀念的培養其實是貫穿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父母什麽樣的觀念,孩子必然也是什麽樣的觀念。父母不孝順老人,將來孩子也未必孝順你。那麽觀念的培養,應該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比如說,你五六歲的孩子,跟你一起去海灘上玩。突然,他在海灘上撿了一個別人的玩具,他很喜歡,馬上占為己有,自己玩了起來。這時候你怎麽辦?你必須要給他一個撿來的東西還給他人的觀念,你要是縱容他撿來的東西據為己有,那麽以後他就會發展為偷來的東西據為己有。總之,你必須給他一個普世的價值觀,要不然養成貪小便宜的習慣,以後吃虧的還是他自己。你應該怎麽做呢?你很嚴肅地對他說,這是那個小朋友的東西,我們應該歸還別人。你把他搶過來,還給別人。這會有什麽後果呢。小孩子還沒有是非觀,他因為喜歡這個玩具,所以他淡化物歸原主的意識,他在喜歡的欲望驅使下,便很想變成是自己的。你在他愛不釋手的情況下,搶了過來,雖然給他說明了正確的價值觀,但是方法並不對頭。他對你的做法是反感的,可能認為你侵犯了他的權利,他或許會哭起來,心裏並不服氣,也許心裏會想,以後撿到東西,都不讓爸爸媽媽知道了。這樣不但沒有灌輸物歸原主的價值觀,而且與父母產生矛盾,沒有起到教育的後果。也許你這時候應該換成一種商量式的做法,比如你可以跟他一起欣賞這個玩具,說真漂亮,不過哪個小朋友丟了心裏一定很著急的,我們是不是還給他。假如我們東西丟了心裏也一定很著急,希望別人也會還給我們的,等等,先需要在情理上把這一觀念說清楚,讓孩子自覺地接受這一觀念。然後一起去還給他人,在還給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實施這一觀念的快樂,甚至給小孩子一定嘉獎。我敢保證,如果能夠做到這麽完美,那麽撿到東西要還給他人這一觀念絕對徹底地灌輸了進去。

  實際上,許多家長在撿到東西時會順手給了孩子,以為占了一便宜,或者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對孩子灌輸的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對家長來說也許是一種很小的事情。但長此以往,小孩子的觀念已經被你的粗枝大葉糟蹋得不成樣子,以後這一觀念你想改過來都來不及了。

  生活中的觀念很多,我們很難說清楚哪些必須培養。這需要家長們自覺意識,善意引導。很多觀念是從認識人性開始,從人性開始引導孩子對生命、對他人的尊重珍惜,這就是很普世很正確的是非觀。他形成一定的是非觀之後,就會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是非觀,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很“乖”,很聰明懂事,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有觀念,他就有會有自己的意見,有自己的判斷,甚至會糾正你大人的錯誤,你就會發覺別人誇你的孩子聰慧,而絕不止是小賣乖、小討巧的那種小聰明。你就是覺得,你已經有成為社會人的雛形。比如,一隻掙紮的小鳥落在地上,小孩子往往會去折磨它,這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導致。那麽你告訴它,小鳥跟人一樣,它受傷了,它孩子正在等它回家呢。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救治的工作。如果救治有效,看到小鳥能飛起來,小孩子得到的快樂一定大過很多遊戲。而他對生命的尊重珍惜的教育也是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已經滲透到他的心靈了。這樣教育的孩子,長大了會成為殺人犯嗎?不可能的。他在道德感已經建立起很強的堡壘,不用擔心,他永遠在一個道德和法律的及格線以後活動,已經保證了不會墮落了。

  對於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實屬不易。家長對孩子寵愛,純屬本能。仔細想想,我們替孩子包辦一切的同時,實際上是錯過了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孩子其實沒我們想象的那麽脆弱。放手吧,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仁慈或成溺愛根源

  父慈子孝、父慈母愛講的是父母對孩子的仁慈、慈愛,但這種仁慈越來越沒有底線了,正在成為溺愛的根源。

  把孩子當做是“小太陽”,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裏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孩子的吃要操心,總擔心孩子缺鋅少鈣;孩子的穿要操心,噓寒問暖,從孩子房裏的太空被、空調,到出門武裝到牙齒的裝備,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細膩的愛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學校附近春遊,父母也要請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隻容許與“優秀”者(大多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交往;孩子的學更要操心,從胎教,到小時候的藝術素質的培養(比如學琴畫畫),到入學的學校選擇、老師選擇,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的“智慧”,直到孩子的畢業,專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伴侶的選擇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雖然全社會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了,經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目的減少,使家長更有能力精力來教育培養孩子。但絕大部分家長根本不懂家教,70%的家庭教育存在誤區,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一批批“小公主”“小太陽”“小皇帝”誕生了,大家庭的模式被三口之家替代,“六捧一”“眾星拱月”的模式已經形成。教育孩子的迷惘和盲從自然而生。由此可見,以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培養和教育子女確實是迫在眉睫的緊要課題。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來自常青藤盟校之一的達特茅斯大學的強尼教授也在關注這個情況。雖然在美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習慣與精神,但近些年,強尼教授也越來越多地發現一些家長對孩子越來越“仁慈”,越來越溺愛了。

  翠西曾經是強尼的同事,也是達特茅斯學院的教師,可是幾年前她已經辭職了,在家做“全職媽媽”。

  翠西辭職完全是因為他的兒子艾隆,為了給兒子更好的照顧,翠西放棄了大學教授的職位,在家看護艾隆。

  艾隆小時候就特別調皮,在強尼蒙的印象裏艾隆不算個乖孩子,總喜歡哭鬧,而且有點霸道。小學時艾隆因為把人打傷被學校勒令退學,翠西倒也沒有責怪艾隆,反而安慰兒子,後來幹脆辭了工作,自己在家教育孩子。一個如此“心慈手軟”的母親能教出什麽樣的孩子可想而知。

  強尼最近見到艾隆時他正在商場裏購物,此時他已經18歲了,其他同齡的孩子或上學或工作都有自己的方向,而艾隆,依然無所事事地呆在家中。付賬時,他用的依然是母親翠西的信用卡。

  強尼常常為自己的同事感歎,同時也常常對身邊的朋友們告誡,對孩子過於的仁慈就是溺愛了,這樣會害了孩子。

  那麽,究竟父母的哪些行為屬於過分的“仁慈”呢?

  (一)高位“供奉”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最高的,號稱“家中老一”,家中大事往往孩子說了算。孩子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家人,更不必說別人了。

  (二)過分關注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這個稱讚說“漂亮”,那個稱讚說“聰明”。孩子在大人的誇讚下唱歌跳舞、背誦古詩……掌聲不斷。家裏人都把他當作開心果。孩子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不得集中,這是往後學習生活的一個大障礙。

  (三)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麽就給什麽。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條件好的孩子難免在同學們麵前炫耀,容易養成物質攀比的習慣。

  (四)聽之任之

  沒有作息時間限製,允許孩子睡懶覺,隻吃零食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心中沒有紀律概念,缺乏上進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懶懶散散,有始無終。

  (五)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上學後家長不希望孩子在學校參加任何體力勞動。中小學生中那些常逃避做值日的孩子就是家長培養出來的。這樣包辦下去,必然養成懶惰、依賴、自私的習慣。

  (六)過分愛護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上學以後,父母生怕孩子在外麵受委屈。隻要看到孩子不快樂的樣子,就急忙問長問短:誰欺負你啦?告訴我,我揍他去!如果隻是說說也就罷了,實際情況是,因為孩子之間的鬥鬧而引起鄰裏之間的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的情況時有發生。

  (七)當麵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要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沒有他好呢!”老師教育孩子,媽媽會找到學校來求情,幫孩子找這樣那樣的借口。更有甚者,有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麵和老師頂撞。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對長輩尤其是對老師很沒有禮貌。

  由於這種過於“仁慈”的“直升機型父母”在孩子們的生活上過度操心,在學習上過度幹預,在人身安全等方麵過度嗬護,在孩子的錯誤上過於仁慈,杜絕了孩子與挫折和失敗的接觸,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機會,導致孩子在經曆挫折過程中反思、糾錯、完善和提升的能力難以形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這種過於仁慈的溺愛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小時候過得太苦,現在生活好了,不能再讓孩子受苦。正是懷著這種想法,父母們盡其所能地從各方麵滿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無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應由他們自己完成的事,盡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鋪得平平順順的,似乎這樣就能保證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但是事實上,父母的這種教育觀念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

  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天真單純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正確教育和引導,而這種教育和引導絕對不是溺愛。在溺愛中,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錯還是對的心理狀態下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同時,溺愛又使大人們不能給予孩子適當的評價和指導,不能讓孩子明白對與錯、能做與不能做、好與壞的區別。

  二、養成孩子不良性格

  父母由於溺愛孩子,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的事情,以至於孩子什麽事情都不必親自動手,這樣就容易養成孩子任性、懶惰的性格。而且,會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以自我為中心、隻為自己考慮的習慣,認為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使孩子漸漸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三、會使孩子缺乏自信

  父母的過分仁慈、過分溺愛,會使孩子逐漸習慣於依賴父母,沒有自己的主見,往往缺乏自信心,也缺乏獨立麵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少對人、對事應有的責任心。

  四、影響孩子人際交往

  從小在父母家人的溺愛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很強的優越感和驕傲心理,常常眼高手低,瞧不起別人,不善於與人相處,而當他們看到別人的進步時,又很容易產生怨恨與沮喪的情緒。

  五、會讓孩子變得無情

  父母的過分仁慈,會讓孩子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理所當然承受的,導致他們不知道去關心別人,不會為他人著想,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當然,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幫助其安排和規劃好生活、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就不能再對孩子采取這種教育方式了,否則就會很容易地使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影響孩子獨立自主性的培養。

  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愛,但是這種愛絕不應該是溺愛,不應該是對孩子的過於仁慈與袒護。這是教育的一種失敗,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毀滅。所以,作為明智的父母,可以愛孩子,但是不要對孩子太過仁慈。

  一、學會拒絕

  要想改掉溺愛孩子的壞習慣,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對孩子說“不”。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這樣很難,有時候不忍心拒絕孩子的要求,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狠心一些吧,告訴孩子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爸爸媽媽是不會答應的,哭鬧也無濟於事。

  二、不搞特殊

  孩子在家庭中也是普通的一員,並不需要特殊的照顧和待遇,如果父母處處以孩子為中心,有什麽好東西都給孩子留著,這樣會使孩子習慣於高高在上。所以,放棄掉這一方式吧,讓孩子和所有家人都一樣平等。

  三、相信孩子

  不要事事都去幫助孩子,要學會相信孩子,有些事情他們沒有父母的幫助也一樣能夠做好。一些小事的成功就會讓孩子有成就感和積極性,不要阻止和打擊他們,就算沒做好,孩子也能從中學到如何麵對失敗。

  四、適當忽略

  很多家庭都習慣以孩子為中心,家裏的事務安排都圍繞著孩子,這樣對孩子過於注意,孩子更容易驕傲,覺得自己是家裏的中心,而且人人都喜歡自己。學會適當地忽略孩子,讓他們自己獨處一會,不要在孩子剛出現問題時,就馬上安慰或滿足。

  五、放開雙手

  孩子天生是什麽勇敢的,往往是父母對孩子過分擔憂而千叮嚀萬囑咐,導致孩子越來越膽小,沒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讓孩子走出家門和別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脫離自己的視線就變得十分緊張。這樣,被父母剝奪了獨立性的孩子往往就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信心。如果父母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少一點擔憂,多一些鼓勵,在摔跤後不大驚小怪,而是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孩子就不會變得懦弱膽怯。

  六、不做袒護

  很多時候,孩子在外麵和別的小朋友有了爭執,父母常會偏向、袒護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錯誤;有的家庭裏教育觀念不一致,孩子受到懲罰時總有祖輩出來替孩子說好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找到“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是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是非觀念混淆,甚至還可能影響家庭的和睦。

  父母要明白一點,如果你們事事操心,孩子就會事事無心,做父母愛孩子是當然的,但這種愛要理性一些,不能過度,把握好分寸,孩子才能在父母正確的關愛下健康、順利地成長起來。

  仁慈縱容壞習慣

  父母的仁慈對於孩子來說是把雙刃劍,有時候可以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但有時候,卻成為縱容孩子壞習慣的“凶手”。

  強尼通過對自己的學生調查發現,許多成年之後的壞毛病之所以根深固蒂,很大程度上在於形成初期沒有受到明確地、有效地製止。這些壞習慣可能“無關緊要”,有的卻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長們千萬要引起注意,不能過於仁慈。

  孩子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倪端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隻不過這些特質不會隻是因為父母的“希望”,就會出現,更多情況下,是需要家長關注和進行培養的。

  以下的幾個信號是提醒父母們對孩子要進行幫助和幹預了。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曆,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於,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蝟了。事實上,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隻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麵前。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無論什麽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氣質安靜,並遵守規則。但不可否認的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改進辦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並不是那麽“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麵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隻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雖然他願意到外麵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隻能讓他更不自在。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並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隻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體會到能夠指導他每一個尷尬的困境。

  壞脾氣!

  一位媽媽這樣描述她的煩惱:“我三歲多的孩子常常大發脾氣。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願意帶他出去,因為他常常大發脾氣。每次他發脾氣,哄勸、嗬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我都嚐試過,盡管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者‘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情緒控製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對於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地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改進辦法: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地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

  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倡導。“安全發泄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裏進行發泄;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這是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得最揪心的話。退縮的孩子讓人感覺沮喪。畢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質。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就根本不會開始去做事,即使在別人的促使下開始了,一個小小的困難就能絆倒他,因為他從來沒有相信過自己是可以的。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看,3-6歲是保護兒童自信心的關鍵期,自信心在這段時間建立地怎麽樣,對小學甚至成年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苦惱的父母經常用盡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孩子還是“挫折過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掛在嘴邊。近來研究人員發現,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誤用“賞識教育”的結果。很多父母(老人)為了鼓勵孩子,動輒將“真棒”、“最聰明”、“最厲害”掛在嘴邊,一點點好的表現都誇讚不已。但是,孩子在外獲得的信息與此反差極大。他很容易就發現,完全不是那麽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麵,還差得很遠。自信心從此一落千丈。經曆教育往往比語言教育來得深刻。關注過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備受關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錯,非常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嚐試。

  改進方法:自信心是從經曆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長應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製住自己,上課不亂跑,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他們有信心地麵對困難。在情商訓練營中,“失敗的樣子”、“給努力一個A+”都能傳遞給孩子關於自信的重要觀念和實用技巧。

  不合群!

  3-6歲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上,他們還不理解友誼真正的含義。“好朋友”也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長卻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發現這樣的特質:願意分享、有愛心、願意幫助他人、遵守規則、主動。而另一些則是“另類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有的孩子不斷地“故意”“撩”別人,讓同伴反感;還有的孩子遊離在人群之外,很難參與遊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社會人”,如果他們在人際方麵有困難,是一定需要大人幫助和支持的。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見的是,這個孩子的行為常常觸怒他人。跟大人一樣,兒童也不喜歡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壞性的行為,他們不喜歡跟不遵守遊戲規則的人玩。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人際交往的問題,因為他們理解遊戲規則有困難,也容易在遊戲中稍有不如意時發脾氣。此外害羞的孩子也會存在不合群的問題,他們很容易被別人嘲笑。

  強尼深信,父母務必認真對待小孩子的所作所為。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性格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要看孩子在什麽樣的環境下成長以及在什麽樣的老師指導下學習和發展,若是父母、老師和社會的友人給予正確健全的身體力行的影響,其未來的發展走向就比較樂觀,反之亦然。

  殘酷的仁慈

  殘酷即仁慈。或許許多國內的父母很難理解這句話,在常青藤盟校的一係列家教活動中,有位母親,就和她的女兒就親身體驗了中外家教的不同,並感觸頗多。

  2001年,我移居美國,在羅德島州的一個森林小鎮以個體行醫為業。2007年10月,在美國皇家音樂學院讀研究生的女兒因準備畢業音樂會,搬過來與我一起住。

  平日裏,我家裏時常有病人來要求治療。時間一長,病人慢慢和我女兒認識了。治療結束,大家坐在客廳裏聊天,內容多以我女兒為主。美國人認為我女兒住在家裏不妥,應該出去找份工作。我從沒覺得女兒搬回家住有什麽不妥,母親的家,永遠是孩子的港灣。可美國人不這麽看。

  來我這裏看病的多數是些老太太。74歲的伊妮是退休的小學教師,每次和我女兒見麵總是問:“你還沒找到工作嗎?”“沒有。”女兒回答。“別著急,我會為你留心的。”伊妮總會這樣說。一天,伊妮向我們母女倆展示一個新皮包,那是她用為鄰居打掃衛生掙的錢買的,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我明白,伊妮這是在委婉地批評我女兒。70歲的安是家庭婦女,家境優越,有一個漂亮的大花園。有一次,她對我我女兒說:“你再找不到活幹,就到我家幫我熨衣服吧。”我知道安想幫助女兒,不過安的肩周炎很快就治好了,熨衣服的活不需要找人幫忙了。

  朱迪是一位退休的雜誌編輯,60多歲。她的先生比爾是一位研究美國奴隸史的教授。有時老兩口一起來,朱迪治療時,比爾就坐在客廳裏和我女兒聊天。比爾總是慢慢悠悠地對我女兒講述他們夫婦倆年輕時在英國、加拿大求學打工的故事:有時候朱迪打工,他讀書;有時候他打工,朱迪讀書。回憶起這些往事,老教授臉上現出孩子樣的神情,異常生動。

  我女兒在家住的那段日子裏,所有我認識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都在向我們母女倆傳遞同一信息:女兒不能老閑在家裏。在種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下,女兒決定試著找份小工。有家麵包房招工人,女兒趕緊打電話過去,卻被告知空缺已滿。鎮上有幾家中餐館,女兒挨家挨戶地去打招呼。老板們聲稱自己有孩子,端盤子刷碗的活留給孩子。在美國,孩子在自家店裏幫父母幹活,父母要根據政府規定的價格按小時付工錢。這已形成慣例。孩子個個都有自己的存款。假期裏,他們會用這些錢出國旅遊,也有的存著錢,留著大學時支付生活費。

  我和女兒都數著日子,盼望快快畢業。我感覺那段日子特別漫長,壓力也越來越大。這種壓力來自於這個社會的文化:在周圍,沒有人公開指責我們的做法不對;可是,我們的做法顯然與這個社會整個人群的行為方式大相徑庭。

  學聲樂的女兒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可那段時間她變得越來越不愛出門,整天待在屋子裏。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一天,皮特打電話約我單獨談話,他特別提出不要我女兒在場。我去了,話題竟是關於我閑在家裏的女兒。

  皮特是布朗大學的一名教師,也是我在美國的好朋友。我不想重複那次談話的全部內容,因為那不是一場令人愉快的談話。總之在皮特眼裏,我是一個沒有腦子的、糊塗的母親,而女兒是一個不自立的、好依賴的人。我沒有和皮特爭吵,但心裏真的不舒服。

  冷靜下來後,我覺得皮特是對的。皮特認為,問題的焦點是:已經成年的女兒侵占了母親的勞動所得,這個問題十分嚴重;母親縱容了女兒不勞而獲的行為,這個問題同樣十分嚴重!在皮特看來,這不能容忍,甚至不能熟視無睹!

  我如果還生活在中國,恐怕至今仍不會這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我不禁回想起女兒剛到美國那天的事。我和同事莫醫生一起去華盛頓接她。剛見麵,女兒就對我說:“媽媽,我要先買台筆記本電腦,再買部高像素的相機。”我和莫醫生麵麵相覷。從小到大,女兒一向認為花媽媽的錢天經地義;我也不認為有什麽不妥當,可那次,我感到有點不對勁。美國奉行公平原則,提倡個人獨立,尤其是經濟獨立。即使是夫妻,經濟也是各自獨立的,共同生活中,夫妻會分擔生活費用……我就這樣聯想許多,思考了許久,最終沒像以往那樣答應女兒的要求。盡管筆記本電腦對她的學習確實有用,可學校有公共電腦,雖然用起來不那麽方便。

  一年以後,女兒用打工掙的錢買回了這兩樣東西。至今,我仍記得當時她對我說的話:“用自己掙的錢買東西,感覺就是不一樣。”

  這一次,情況不一樣。女兒需要時間準備她的功課--事關她的前途,這一段時間她需要母親的支持,包括經濟上的。我不能不管她,別說她是我女兒,即使是我外甥女或朋友的女兒,我也會這麽做。

  我試圖跟皮特解釋得清楚些,可我說服不了他。因為當年,他就是自己掙錢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化學博士的。而今,他的兒子也是如此。同樣,皮特也說服不了我。我和他的思維就像兩個不同的頻道,完全沒有交叉點。我看得出,他有些生氣。

  “把她攆出去!”他似乎猶豫了一下,突然拋出這麽一句。我像被電烙鐵燙了一下。

  “叫她出去租房子住,打工養活自己。”皮特終於說出了他的全部想法。我覺得皮特的想法太離譜。我歎了口氣,不想與他再爭論。

  “你想不想知道美國父母教育孩子遵循的一句話?”皮特說。

  “請講吧。”

  “殘酷即仁慈。”扔下這句話,他扭頭走了。

  看得出,皮特對我很失望。我不是不明事理,我知道隻是好朋友才把話說到這份上,尤其是美國人。

  可是,我做錯了什麽?母親的家就是孩子的家,難道不對嗎?有哪一個中國母親在這種境況下會把孩子從家裏攆出去?絕對沒有。

  可是,美國母親會這麽做!

  後來,從前女房東瓦莉亞身上,我才真正領略了美國母親的殘酷。

  瓦莉亞是一所學院的職員,擁有一幢很大很漂亮的獨立別墅,出租五間客房。我曾租住瓦莉亞的一間房一年多。入住一段時間後,瓦莉亞曾對我講起她的一段經曆。兩年前她離婚時,17歲的小女兒離開了她,從此沒再和她聯係,瓦莉亞很傷心。我安慰她說,等過幾年她懂事了一定會回來看媽媽。瓦莉亞點點頭。後來,我搬到另一處公寓,隔一段時間仍會去她家聊聊天。

  有一次,我告訴瓦莉亞,現在女兒讀書的費用由我一個人負擔,我覺得責任很重。瓦莉亞默默聽著,未加任何評論。聽完,她說:“愛莉,你首先要照顧好你自己。”我知道這是瓦莉亞的由衷之言。

  一天,瓦莉亞和一個瘦弱的年輕姑娘走進我的診室。瓦莉亞有些激動,告訴我:“這是我的小女兒,她回來看我了。”眼淚從瓦莉亞眼裏湧出來。我趕緊上前擁抱瓦莉亞,安慰她說:“這太好了,你應當高興才對。”瓦莉亞擦擦臉上的淚水說:“我非常高興。知道嗎。四年了,我沒見到她。”那年,她的女兒已21歲。

  我由衷地為她們母女重聚而高興。打那以後,每次見到瓦莉亞,我都會打聽她女兒的消息。可是,事情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我從瓦莉亞的嘴裏得知:她的女兒現在住在離森林小鎮最近的一座城市,與男友同居;可是,她男友遊手好閑,還染上了吸毒的毛病。瓦莉亞擔心女兒也會沾上毒品。

  我記起來了,她的女兒很瘦,麵色蒼白,莫非已染上了毒品?“讓她回家住吧。”我焦急地說。

  “NO!”瓦莉亞搖搖頭,語氣十分堅定。我一下子愣了,不好再說什麽。美國人不喜歡別人幹預自己的私事,我十分清楚。

  “她向我要求回來住,我不同意。”瓦莉亞補充說。

  當時瓦莉亞的房間隻租出去三間,還有兩間空房。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麽她不同意女兒回家住。女兒回家住,才有可能離開吸毒的男友。這對她女兒太重要了,我覺得瓦莉亞太不盡母親的責任了。

  “為什麽?”我忍不住問了一句。“我有我的生活。”瓦莉亞回答很幹脆。

  不久,我又去她家。瓦莉亞告訴我說,女兒懷孕了,懷的就是那個吸毒男友的孩子。我說:“你希望她要這個孩子嗎?”“我不希望她要這個孩子,可是她想要,那就隨她好了。”她輕描淡寫地說。

  聖誕節再見到瓦莉亞時,她高興地給我看一張照片。“你看,寶寶長得很漂亮,眼睛多大。”瓦莉亞喜滋滋地對我說。“祝賀你當姥姥了。你去看女兒了嗎?”我問。“沒有,我給她寄了一張支票,200英鎊。”

  從我們這裏去她女兒居住的城市,隻有40分鍾車程。生孩子這麽大的事,瓦莉亞竟然不去看女兒,我覺得太說不過去了。不過,她女兒似乎沒有怪罪母親,倒給母親寄來孩子的照片,讓她分享快樂。

  前不久見到瓦莉亞時,我問起她的女兒。她說,女兒已經和她的男友分手了,現在自己帶孩子。瓦莉亞22歲的女兒成了單親媽媽,和幼小的孩子一起租住在政府的房子裏,就在離母親不遠的一個城市裏,而瓦莉亞有三間房空著。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美國母親--一位朋友的故事。我想,任何一個中國母親,親眼目睹這件事都會感到震驚。在美國生活,文化上的差異常常令我猝不及防。如果不是親曆其境,我永遠無法體會這種碰撞的力度到底有多大。

  2008年5月,女兒畢業音樂會順利舉行。6月,我去華盛頓參加了她的畢業典禮。一周後,在我的一位病人幫助下,她得到一份全職工作。前不久,女兒收到了一所著名的國際聲樂學院的錄取通知,學校給她一份全額獎學金。

  女兒感慨頗多,她說:“幸虧我有個中國媽媽,要是換成美國媽媽,早把我從家裏趕出去了。”現在女兒打工為自己掙生活費,盡管要端盤子、打掃衛生,甚至要幹地裏采摘的活,她也很開心。

  女兒告訴我,等她掙了足夠多的錢,要把我為她讀研花的錢還給我。她還錢給我時,我會接受嗎?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殘酷即仁慈。對孩子適量的“殘酷”才是對他最大的仁慈。

  嚴格要求才是真正的仁慈

  楊凱(化名)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大學時期留學美國,畢業後也娶妻生子,留在了美國。在一次回國探親時,他講述了他的鄰居,哥倫比亞大學阿萊西歐博士的“訓子良方”。

  我們剛搬到紐約的時候,得知自己的鄰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阿萊西歐博士,喜不自禁。在國內一直聽說美國的教育出類拔萃,有個博士做鄰居,可以向她請教一些教育孩子的本領。

  我們剛搬來時阿萊希歐博士一家他們才有第一個孩子,名字叫澤克。後來跟阿萊希歐博士一家熟了,我們都用阿萊希歐博士的昵稱“海琳”稱呼她。那天我們在學校的冰球館看打冰球,正好同他們一家坐在一起。當時澤克才一歲多,金發碧眼,像個小金絲猴。冰球館裏的溫度很低,一進到館內,妻子就忙不迭地讓我們的礦礦穿上早準備好的長袖外衣。兒子很不情願,扭來扭去地反抗著。妻子連哄帶壓地硬是讓礦礦穿上了外衣。

  兒子指著海琳懷裏抱著的澤克說:“看,他那麽小,為什麽他不用穿外衣。”

  澤克穿著件小短袖,衣服太短了,半個小白肚皮露在外麵。澤克的小臉青青白白的,兩條清鼻涕掛在鼻子下,眼睛紅紅的,似乎剛哭過。

  妻子指了指澤克,對海琳說:“你不覺得他可能冷嗎?”

  中國人對旁人的孩子往往是關照有餘的,並不大想到這關心是否適合,海琳扭頭看了看兒子的臉,問道:“你穿嗎?”

  “NO!”澤克使勁搖搖頭。

  海琳對我們笑了一笑,算是回報妻子的關心。丈夫古瑞克解釋道:“你們來之前海琳已經告訴過他讓他穿上外衣,可是澤克耍脾氣,無論如何都不穿,倆人冷戰呢!”

  一場球賽一個多小時,澤克就這麽光著小肚皮挺過來。

  妻子百思不得其解:美國人到底是怎麽養孩子的?孩子這麽小,父母應該表現的慈愛一點,怎麽能夠容忍孩子受凍呢!

  後來,我們一家同海琳一家的交往越來越深,兩家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度周末。妻子對海琳夫妻管孩子的方法也就見怪不怪了。

  澤克快3歲的時候,他有了一個妹妹傑西卡。傑西卡從小就喜歡小動物,看見貓啦狗啦什麽的,就非要上去扯尾巴。扯耳朵,又摟又抱,不把那些小動物玩得嗷嗷叫決不放手。海琳怕小動物忍受不了會傷了傑西卡,就嚴禁傑西卡“招惹”小動物。傑西卡當然不肯,總是大哭。海琳表現的毫無“慈母”氣質,每次都放任傑西卡大哭大鬧,看得妻子心疼不已。久而久之,傑西卡知道母親是不會放任她的,也就漸漸地不去“招惹”小動物了。

  在傑西卡之後,海琳又有了一個男孩科迪和一個女孩愛瑞卡。對這兩個小的,海琳更是“嚴厲得不像個母親”。有一年的感恩節,我們一家,還有麗莎一家到海琳家聚餐。大大小小十多號人又吃又喝,很是熱鬧。不知是因為什麽事,兩歲的愛瑞卡大哭起來。她先是躺在客廳裏的沙發上哭,接著連踢帶踹地從沙發滾到了地上,在地毯上打滾哭鬧。

  海琳看也不看愛瑞卡,隻是很嚴肅的說:“愛瑞克,你想要什麽?”

  海琳每問一句,愛瑞卡的哭聲就升高一級。

  古瑞克坐在地毯上,想把女兒抱起來,嘴裏還不停地哄著她。愛瑞卡拚命扭動著身子,站了起來,接著又跺腳大哭。這回古瑞克無計可施了。在座的每個人幾乎都試了一回,但誰也沒有本事讓愛瑞卡停下來。

  海琳很生氣地說:“愛瑞卡就是這樣的。她不高興就是不高興,誰的話也不聽。有時哭到興頭上,她還會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扯下來,你們誰也不要安慰她,讓她自己哭個夠吧!”

  話聲剛落音,愛瑞卡就開始拚命地扯自己的衣服,然後光著小P股又在地毯上滾起來。海琳不在意地對我們說:“沒關係,等她哭累了她就會停止的。”看著我們驚異的眼光,她又補充道:“每次都是這樣的,我不能對她太放縱,一味順著她,但也不能打罵,隻好這樣讓她自己冷靜冷靜。”

  就這樣,愛瑞卡整整哭了半個多小時,直到自己躺在地毯上睡著了。

  任孩子大哭大鬧,在客人麵前盡情耍性子而不加製止,中國的家長絕難做到。如果是我們的兒女,我們一定耐心地問他想要什麽,然後滿足他的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

  海琳和她先生心地非常善良,但脾氣也很急。然而,他們對兒女們的嚴厲,特別是海琳,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他們的解釋很簡單,孩子任性不能縱容,不舒服了、渴了、餓了、心情不好等都可能是哭鬧的原因,哭鬧也是孩子的權利。孩子哭夠了,鬧夠了,到頭來也會想一想自己該怎麽辦,通過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不要過多地幹涉孩子,應給孩子留下自省的餘地。

  在他們家的廚房的牆上,掛著一個用木頭做成的小屋子。旁邊圍掛著6隻也是用木頭做的可愛的小狗,每隻小狗身上都寫著名字:爸爸、媽媽、澤克、傑西卡、科迪、愛瑞卡。海琳告訴我,誰犯了錯誤,誰的小狗就會住進小狗房受懲罰。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誰也沒有例外。如果自己覺得自己認識到錯誤了,可以把代表自己的那隻小狗從小房子中挪出來。

  後來我們搬家了。離紐約市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各忙各的,見麵的機會少了。但每次見麵,我們都發現澤克和傑西卡變了不少,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有一次正好碰上澤克的10歲生日,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晚會。

  吃完生日蛋糕後,孩子們玩他們的、“瘋”他們的去了。

  我們4個大人在聊天。突然樓上傳來我兒子礦礦一會兒幹嚎,一會兒痛哭的聲音。我和妻子連忙跑過去看看發生了什麽。科迪說:“礦礦玩電子遊戲機,玩不過電腦,輸了,就發脾氣,哭。”

  我安慰著礦礦,許諾帶他去公園玩,給他買玩具等等,可他還是哭。

  “叔叔,不要管他那麽多!澤克小時候玩電子遊戲機,玩不過,不也是大哭大鬧嗎?長大就好了……”

  澤克在我兒子身邊做了個鬼臉。

  我突然“悟”到什麽似的,趕快下樓與阿萊希歐博士夫婦交流教養孩子之道。

  海琳微笑著對我和妻子說:“其實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麽高深,隻是我始終堅信對孩子過於仁慈、過於寵愛都隻會讓他們失去鍛煉自己的機會。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也有幾年了,那裏的學生不管性格、成績怎樣,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獨立。我也知道你們中國人講究‘父慈子孝’、‘尊老愛幼’,但有時候仁慈未必有利於孩子,嚴格要求才是真正的仁慈。”

  看到這個例子我們對中外家庭教育的差異感到詫異,我們目前的家教可能存在某種誤區,現在的家長或許認為對孩子要寬容、仁慈,要用愛來感化他,嚴格的要求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其實不然。我們麵對的現狀根本不是這樣的:

  管教困難

  孩子是很聰明的,明白父母不忍心看著自己哭鬧,看準父母這個弱點,每次就用這個方式來爭取想要的東西,這令孩子誤以為可以用這種手段來達到目的。每次哭鬧成功,就更加強他們這個錯誤的觀念。那麽,每當父母要自己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便會哭哭鬧鬧,父母又會因為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鬧而姑息縱容,造成惡性循環,管教自然困難。

  孩子無所適從

  在管教方麵父母或者祖父母有一方主張嚴厲,而另一方又異常寬鬆,對孩子來說是兩種十分不同的價值觀,遇到問題時,孩子根本不知應服從爸爸抑或媽媽那套,在無所適從下,唯有跟從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套方式,最終害了的都是孩子。

  孩子容易發脾氣

  被縱容慣的孩子特別容易發怒,因為在家中,孩子對著慈愛的父母,隻要耍少許手段,想要的東西就到手,令他們視人家的依從和遷就是理所當然,一旦在外麵遇到別人不願意依從自己的意思,被寵愛慣的孩子會覺得那是“不應分”、“不應該”的,因此便加強哭鬧的程度來令他人“服軟”。孩子被縱容慣,脾氣也壞,最終當然會影響他人對孩子的印象,壞脾氣對他們的交朋結友當然沒有好處。

  那麽我們究竟應該怎麽辦?

  或許我們應該向嚴厲的美國媽媽學習。我們對孩子的仁慈可能成為他軟弱、依賴性的根源,看似嗬護備至,讓他安全健康的成長,卻也隻是培養出了溫室的花朵。隻有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才能讓孩子成為經得起風雨的棟梁。

  我們先要教導孩子分辨什麽是正確,也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麽有些事情不能做,然後跟孩子訂立規矩,要求孩子遵守諾言。譬如一些事情不能做的,即使父母那一方容許亦不可以違反,教導孩子學會說“不”,學會對抗縱容與誘惑等等。

  嚴格要求你的孩子吧,隻有嚴格的要求才是對孩子真正的仁慈。

  從過分仁慈到學會說“不”

  來自耶魯大學的西蒙教授是兒童教育方麵的專家,尤為擅長兒童心理。每個學期,西蒙教授都要求學生去調查自己社區內家庭的兒童教育情況,並將之轉化為具體的數據提交。西蒙每年都會花很多時間來分析這些數據,他發現,一些兒童之所以在幼時甚至成人之後難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仁慈”。

  父母的仁慈往往在於袒護孩子,袒護孩子是指孩子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麵對孩子的錯誤行為或思想,沒有理由的支持和保護。很多時候,父母明明知道孩子有錯,可還是會在家人或外人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麵袒護他而不是去製止他的錯誤思想言行,其實,這些父母往往是出於自私和狹隘的偏見心理。這對教育孩子來說,是個致命的錯誤。

  這樣的現象很常見: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是個孩子呢!”有的父母教孩子,爺爺奶奶可能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不如他好呢!”

  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難度非常大。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因為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所以,大都不會形成是非觀念,其後果隻能是造成孩子性格扭曲,讓孩子錯上加錯,在迷途上越走越遠。

  不要袒護孩子的錯誤

  西蒙教授在課堂上講起了他以前的鄰居,一個認為她們的孩子是天下最完美的孩子的媽媽和奶奶,這個孩子叫做傑西,確實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有一天,西蒙因為身體不舒服沒有去學校,而在家中休息。他發現了這個“乖巧”的傑西的“秘密”:西蒙站在窗子前看到傑西正在用針管往鄰居家的郵筒裏灌水。這真是個令人惱怒的惡作劇。西蒙以前也發現自己的報紙經常濕淋淋的,但卻從來沒有想到是傑西的“傑作”。西蒙覺得有必要跟傑西的媽媽說一下了。

  於是西蒙去找傑西的媽媽說,以後好好管一下孩子,這樣不好。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孩子的媽媽堅持自己的孩子是乖巧懂事的,並認為西蒙是在欺騙自己,是在欺負鄰居,傑西的奶奶也從屋子裏跑了出來,手裏拿著棒球棒。

  西蒙哭笑不得,隻得離開。

  而這件事情的始作傭者,傑西卻始終沒出來。已經是七歲的孩子了,應該懂事了,最起碼出來給人家道個歉,可有奶奶和媽媽的袒護,傑西此後又做了類似的事情好幾次,往別人家的郵筒裏注水,最後還是被人家警告才罷手。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及時正確引導。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製止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沒有人會喜歡做壞事的孩子,做壞事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叔叔阿姨還有小朋友都喜歡懂事的孩子。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表揚,增進孩子做好事的自信心。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愛轉換為實際行動,不做空談家。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家長很愛孩子但不溺愛。做到愛之有度,讓孩子健康自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