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創辦《論語》

  1932年盛夏的好幾個晚上,林語堂和章克標、邵洵美、李青崖、金增嘏、沈有乾、林徽因、張光宇、潘光旦、葉公超等十多人,在邵洵美的客廳裏醞釀創辦《論語》半月刊。“大家講起要出一本刊物來消消閑,發發牢騷,解解悶氣,好在邵洵美開著時代書店可以發行出來,推銷沒有困難。關於刊物內容,談得不多;刊物的名字,談得最久。都想要有一個雅俗共賞,有吸引力、號召力,要喊得響、站得起,而且驚人又迷人,又是大家都熟悉的,用來一炮打響,出奇製勝。”可是,刊物的名字遲遲定不下來。最後,章克標從林語堂的“林語”兩字悟到孔子的《論語》兩字,便提議“就用《論語》的刊名!”博得了大家的讚同。此外,一致推舉林語堂為主編。

  林語堂接受同人的委托後,經過一番籌劃,《論語》半月刊創刊號於9月16日出版。而且果然是“一炮打響”,創刊號竟重印了幾次。《論語》成為影響頗大並有所爭議的刊物。而林語堂的名字則一直與《論語》聯係在一起了。

  其實,林語堂隻主編了《論語》創刊號至26期。當他編了26期後,由於忙於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活動,以及跟時代書店總經理章克標有矛盾,便辭去了主編職務,改請陶亢德接替他擔任主編。此後,他不再參與編務活動,隻是該刊的主筆之一。對陶亢德接編《論語》,他認為“編論語甚好”,“更形活潑可愛”。陶亢德編完82期後,林語堂登出脫離《論語》社的《啟事》:“自八十三期起,即脫離論語社及論語半月刊一切關係。”他與陶亢德一道離開了《論語》社。《論語》改由邵洵美、鬱達夫合編,實際上由邵洵美負責,1937年8月出至117期後停刊。他對邵洵美執編時的《論語》,極為不滿。認為自從他和陶亢德離開後,“這份雜誌不久就降格而成為滑稽笑話的性質,後來也就無疾而終”。因而,我們今天評價他與《論語》的關係,應從他及陶亢德執編的《論語》來加以考察。

  林語堂辦《論語》的宗旨是怎樣的呢?他在《論語》創刊號《緣起》中說:“論語》社同人,鑒於世道日微,人心日危,發了悲天憫人之念,辦一刊物,聊抒愚見,以貢獻於社會國家。”在《論語》第3期《我們的態度》中,他更明確地指出“論語》半月刊以提倡幽默文字為主要目標”,但不是“專載遊戲文字,啟青年輕浮叫囂之風,專做挖苦冷笑損人而不利己的文字”,不是“預備出新《笑林廣記》供人家茶餘酒後談笑的資料”。並說:

  我們不想在文字國說空言,高談闊論,隻睜開眼睛,敘述現實。若說我們一定有何使命,是使青年讀者,注重觀察現實罷了。人生是這樣的舞台,中國社會,政治,教育,時俗,尤其是一場的把戲,不過扮演的人,正正經經,不覺其滑稽而已。隻須旁觀者對自己肯忠實,就會見出其矛盾,說來肯坦白,自會成其幽默。所以幽默文字必是寫實主義的。我們抱這寫實主義看這偌大國家扮春香鬧學的把戲,難免好笑。我們不是攻擊任何對象,隻希望大家頭腦清醒一點罷了。

  此外,《論語》創刊不久,又每期連續刊載《論語同人戒條》十條。這十條的主要意思,就是既不革命也不反革命,既不板起臉孔教訓別人,也不發表色情下流的文字。

  從這些材料來看,林語堂執編《論語》時,在政治上力求保持中立的姿態,在文學上準備抱寫實主義的態度,對現實問題發表一些意見,對社會國家起一點積極作用,並且力求用幽默文字來反映現實生活,用“笑”來促使人們“頭腦清醒一點”。這樣的辦刊態度,應該說是較為嚴肅認真的。

  事實上,《論語》創辦之初,發表了不少用幽默筆法來譏刺時弊的文字。有的讀者認為,三期《論語》“均以關於政治或政府或政府要人者為多。雖然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究竟未免偏重政治的時下惡俗。而且縱然沒有‘反革命’的心,或者免不了‘反革命’的嫌疑。編輯先生總應該留心取締才好”。於是,林語堂在《論語》第6期《編輯後記》中,給《論語》的“格調”確定為三個方麵:

  (一)對於思想文化的荒謬,我們是毫不寬貸的;對於政治,可以少談一點,因為我們不想殺身以成仁;而對於個人,即絕對以論事不論人的原則為繩墨;同一個人,我們這期也許褒譽,下期也許譏貶,如果個人之行徑前後矛盾,難怪我們的批評也要前後反複。

  (二)應該減少諷刺文字,增加無所為的幽默小品文,如遊記,人物素描之類。固然,在國勢阽危思想過渡之際,我們不敢專學西洋人享清福,如《笨拙》、《生活》、《判官》一類的尋開心,但是到底本刊之主旨是幽默,不是諷刺,至少也不要以諷刺為主。……幽默之種類繁多,有文有野,有雅有俗,有雋有露,有苦有淡,《論語》若能使國人多嚐幾種口味,辨其鹹酸苦辣,也就為功不淺了。

  (三)諷刺固然太多,記事實感太少,作者盡管說得天花亂墜,讀者除去增加一些歪見以外,毫無所得。我們極想用幽默筆調,做半月大事記,凡事敘述的原原本本,又能詳其底蘊,真切而有意味。但是這件恐非有人專門看報訪采材料不可,目前不易辦到。唯各地幽默通信,如有人願負義務,我們是極歡迎的。無論大事記,或是各地通信,不必刻意尋奇,平凡的事,隻消用幽默輕快的筆調敘述得來,水到渠成,自然成趣。如各地有此種通信,以書信式攀談式寫來,上自政治,中至社會,旁及教育交際民風民謠,不妨假定《論語》讀者為知交,易長篇偉論為密室閑談,忘其條理,斷其起伏,信筆寫來,意倦便擱筆便有模範小品文出現。

  這三條有關《論語》格調的意見,自然是不算要求很高的,但也不是庸俗無聊的。而且,其中雖然說“對於政治,可以少談一點,因為我們不想殺身以成仁”,但此後《論語》仍然刊登了不少在幽默中寓有諷意的文字。直至1933年6月18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幹事楊杏佛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後,林語堂曾發表《談女人》說:

  近來更覺得誠已走入鑽入牛角尖之政治,不如談社會與人生。學漢朝太學生的清議,不如學魏晉人的清談,隻不要有人又來將亡國責任掛在清談者之身上。由是決心從此脫離清議派,走入清談派,並書“隻求許我掃門前雪,不管他媽瓦上霜”之句,於案上玻璃片以下自戒。書完奮身而起曰:“好!我們要談女人了!”請以《女論語》始。如果我們清談的力量,能造成如晉代謝道韞“詠絮才高”一班的風雅女子,也可以替未亡國粉飾太平做一種點綴吧。

  林語堂真的完全放棄“談政治”,改為“談女人”了嗎?不是。他這番話不過是憤激之詞,表現了對南京政府統治下沒有言論自由的不滿。因為在刊登《談女人》的21期《論語》上,他就編發了《頑石點頭》一文,揭露南京政府熱衷於打內戰而不抗日,諷刺它北平失了等於沒失,殺共產黨就是殺敵人,打同胞就是打日本,中國將亡就是中國得救。同時編發了《時行語集聯》,對南京政府不戰而逃、節節敗退作了諷刺。此外還刊登了《民國萬稅》漫畫,絕妙地嘲諷南京政府用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來魚肉百姓。這表明他還是熱衷於“談政治”的。

  當陶亢德接編《論語》時,林語堂曾致信他說:

  ……大概有性靈、有骨氣、有見解、有閑適氣味者必錄之;萎靡、疲弱、寒酸、血虧者必棄之。其景況適如風雨之夕,好友幾人,密室閑談,全無道學氣味,而所談未嚐不涉及天地間至理,全無油腔滑調,然亦未嚐嬉笑怒罵,而斤斤以陶情笑謔為戒也。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是吾輩縱談之範圍與態度也。

  這實際上是勉勵陶亢德繼續堅持他執編《論語》時的編刊方針。而陶亢德也是盡力這樣做的。正如他所表示的:“我之編論語,不僅我的手段應為孕育論語者的目的而施,且因目的正相同,更願努力——成為如‘一切的一切’之努力之努力。”

  由此可見,林語堂和陶亢德執編《論語》的態度確實是較為認真的。正因為這樣,就決定了他們執編的《論語》具有好些值得肯定之處。

  首先,發表了宋慶齡、魯迅和茅盾等人的好些文章。如宋慶齡的具有曆史文獻意義的《廣州脫險記》,魯迅的雜文《學生與玉佛》、《誰的矛盾》、《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王化》、《兩封通信》(複魏孟克)、《“論語”一年》、《玄武湖怪人》、《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柯桑記錄的魯迅在北大的演講稿)、《航空救國之願》、《從諷刺到幽默》、《從幽默到正經》、《踢》和《現代史》(後五篇是轉載的),茅盾的《也算是“現代史”罷!》、《老鄉紳》和《漢奸》。此外,還刊登了老舍、鬱達夫等人的不少小說和散文。

  同時,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對南京政府作了諷刺。如“自古未聞糞有稅,而今隻許屁無捐”對聯,和“民國萬稅”漫畫,生動地嘲諷南京政府用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來魚肉百姓。《某督辦》描述魯督辦一天外出視察時,數百名鄉民高呼口號感激督辦“救命”之恩,說他們原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多年未見天日,幸蒙督辦大刮地皮,已刮了地皮十八層,使他們得以見天日。《封麵禍》描寫一位青年因為有一本封麵上印有一個大胡子人相片的書(即巴枯寧),就被當作共產黨嫌疑分子而被逮捕審訊。《活埋論》對南京政府慣用的殘酷手段“活埋”,考證了它的起源,並列舉了它的“好處”,即“省錢”,“省事”,還“便於秘密執行”。《不抵抗主義之起源考》從托爾斯泰到老子,從葉銘深到孟子等中外不抵抗主義者作了考證,借以抨擊南京政府的“不抵抗主義”。《寡母的悲聲》更是斥責他們“放著日本不去打,關上大門自己打起來!這些大帥哪裏還有人心肝,千刀萬剮該不該?”漫畫《危險的親善》畫著一個佩有國民黨黨徽的女郎很親熱地依偎著一隻老虎。漫畫《我所認識之怪人》則畫了兩個人:一人拱手攘外,一人持槍安內。顯然,它們都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此外,《論語》的“半月要聞”、“雨花”、“群言堂”、“古香齋”和“補白”等欄目中,登有大量具有諷刺性的現實材料。如38期的“半月要聞”中,報道複旦大學學生張文烈因手上凍瘡顯露出紅色,竟被密探當作共產黨抓進巡捕房;39期“半月要聞”中披露了廈門的《福建泰晤士報》討好日本海軍司令。而“古香齋”欄更是經常刊登具有暴露意義的反麵材料,曾得到魯迅的稱讚。他在《準風月談·“滑稽”例解》中表示:“論語》一年我最愛看‘古香齋’一欄,如四川營山縣長愛穿長衫令,又如北平社會局禁女人養雄犬文……這那裏是滑稽作家所能憑空寫得出來的?”這“古香齋”欄之所以好,就在於讓人們知道當時社會中存在著荒謬可笑的事情,從而引起思考和不滿。

  除了這些之外,《論語》也刊登過一些思想傾向不好和“為笑笑而笑笑”的文字。這就使它具有明顯的複雜性,為當時的左翼和右翼都有所不滿。正如陶亢德所說的:“世人對於《論語》均曾揮其如椽之筆,大肆誅罰,好像《論語》不死大禍不止似的。左派說《論語》以笑麻醉大眾的覺醒意識,右派說《論語》以笑消沉民族意識。”而且,1934年7月在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持下成立的微風文藝社,曾討論“聲討魯迅、林語堂應如何辦理案”,議決函請出版界、報界“在魯迅、林語堂作風未改變前”拒絕其作品之出版、發表,“呈請黨政機關嚴厲製裁魯迅、林語堂兩文妖”,“警告魯迅、林語堂迅即改變其作風,否則誓與周旋”。

  可是,縱觀林語堂和陶亢德執編的《論語》,其發表諷刺南京政府統治的文章是大量的,遠比傾向不好的文字多。而且,他在提倡幽默等方麵也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因而,我們不應簡單地把它作全盤否定,而應該肯定它值得肯定的方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