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漫遊名山

  巴蜀名山很多,例如青城山、峨眉山、樂山、九寨溝、黃龍山等。導遊向我們講解了這些山各自的特色,如青城山的“幽”、峨眉山的“仙”、樂山的“佛”、九寨溝的“原”、黃龍山的“絕”。

  青城山的“幽”,幽在哪裏呢?

  唐代大詩人杜甫登青城山寫下了這樣的名詩:“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青城山從此便以“幽”出名。

  青城山的幽,在於它的植被好,山脈紋理清晰,山勢靈秀。隆矗山峰,千山萬壑,峰峰意秀,綠樹交映,遠觀如青色之城。進入其中,石磴迂回,丹梯整潔,峰回路轉,林深樹密。晴天光線柔和,色彩斑斕;陰雨天氣,雲飛霧走,山林樹色,忽隱忽顯。這“綠”和“秀”組成了“幽”的基調。

  在這翠蔭覆地、濃綠迷天的山中遊覽,眼底一片碧綠,目明心逸,呼吸著山野嵐氣,神清氣爽,雖在盛暑,涼意也油然而生。這萬山重嵐翠、千靈綠山章,還會產生一種奇異的靜謐氣氛,隻有那些花木芳草散發出幽香,山風激起的林濤,小鳥啁啾,潺潺流水,滴滴乳泉帶來了生的氣息。山上宮、觀、橋、亭、坊、閣、泉池或藏於絕岩之下,或隱於密林之中。這些建築和山、穀、洞、石甚至飛禽走獸、古樹名木,幾乎都有優美動人的故事或神奇詭異的傳說。這“涼”“香”“靜”“樸”“藏”“謐”之境界,真是令人幽思綿綿,幽趣橫生。

  “春秋多麗日,青城四季翠”,即使在天高雲淡的秋天,青城山也是“滿目蒼碧,峰巒橫翠”。無論在白雲縈繞的第一峰,狀如抉藜老漢的丈人山,嵐氣浮動的複仇穀,雲霧縹緲的遇仙岩,還是曲徑幽渺的寒山冷穀,到處都是蒼翠的岩壁。野鳥唧唧穿行於林間,清泉淙淙瀉於岩隙,野花播送芳香於山野,翠竹綴綿於林表。青城山就是這樣一塊色澤晶瑩的翠玉。

  青城山峨眉山

  青城山有眾多的錦峰,無數的美景,宮觀寺院,建築遺跡,神仙傳說,千百年來,引來了無數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和書畫,更增添了青城山的“幽”美。

  峨眉山的“仙”。同中國的其他宗教名山一樣,峨眉山吸引著眾多的宗教信徒。最早來峨眉山的是道教徒,相傳五鬥米道創始人張道陵曾來到峨眉山,在白雲茂林間著書立說,寫有《峨眉神異記》三卷。唐宋以後,峨眉山成為佛教名山之一,與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齊名。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中南部,屬峨眉山市管轄,因“螓首峨眉,細而長,美而豔”而得名,以其自然風光秀麗、佛教文化濃鬱聞名天下。

  峨眉山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組成。原說峨眉是指大峨山。大峨山高峰有三個特色:金頂、千佛頂和萬佛頂。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到此可觀雲海、日出、佛光和聖燈。

  峨眉山氣候和植被均呈垂直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有5000多種,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和“動物樂園”。

  峨眉山原為道教聖地,到明清時逐漸衰落。佛教興盛起來後,廟宇很多,最多時達150餘座,現存的道教宮觀寺廟還有20多座,主要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仙峰寺”“清音閣”“洪椿坪”“洗象池”“金頂華藏寺”等。“報國寺”最大,位於峨眉山麓,為峨眉山門戶,始建於萬曆年間,原名“會宗堂”。清康熙皇帝親自題“報國寺”匾額,遂更名為“報國寺”。該寺依山勢而建,自前至後逐級升高從山門進去,依次為彌勒殿、大雄寶殿、七佛殿、普賢殿、藏經樓和傳月山房等。報國寺建築布局井然,氣勢雄偉,園林優美。寺內存有明永樂十三年(1415)彩釉瓷佛一尊,2.47米高,為國內罕見。

  金頂華藏寺最高,建在峨眉山頂峰,海拔3077米,為峨眉古刹之一。始建於東漢,稱“普光殿”,後改為“元相寺”。明代妙峰和尚建銅殿一座,殿頂鎏金,稱“金頂”。後華藏寺及金頂皆毀於戰火,現存華藏寺為1986年至1989年按原貌重建,為鋼筋結構。華藏寺側臥雲庵左有睹光台,登台可觀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統稱“金頂神光”,為峨眉十景之一。華藏寺後是舍身崖,懸崖突兀,萬仞絕壁。登崖眺望,群山江河盡收眼底,頗具“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這顯然與峨眉山時開時合、氣象萬千的雲霧有關。雲霧隨著風向與風力的變化,不斷地轉換著自身的形狀。範成大有詩驚歎這變幻的雲海:

  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淩兢,

  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愁天靈。

  佛光是一種奇特的光學現象,是陽光照在雲霧裏麵所引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諺語雲:“朝看西,午看東。”在峨眉山看神奇的佛光,最佳時間是下午2時至5時,最佳地點是在睹光台、舍身岩。午後來到舍身崖下,有時會看到雲層中驟然躍出一條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當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時,有時突然發現光環中出現自己的身影,猶如麵對明鏡。更為離奇的是即使成千上萬人同時觀看,觀者也隻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在金頂無月的黑夜,在舍身岩下有時會看見熒熒的亮光,在黑暗的山穀間飄忽不定,佛家稱其“聖燈”,又名“神燈”,“萬盞明燈朝普賢”為峨眉山的四大奇觀之一。

  峨眉山中的寺廟很多,報國寺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這裏楠樹蔽空,紅牆圍繞,殿宇雄偉,金碧輝煌,香煙嫋嫋,磬聲頻傳。置身“天下秀”的巍巍名山,聆聽寺廟鍾聲禪音,不由讓人忘卻世俗的煩惱,深深地沉浸在這山與寺的禪韻之中……

  樂山的“佛”,是指南岷江邊淩雲山棲鸞峰斷崖上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始鑿於唐開元元年(713),由名僧海通創建,至貞元十年(803)完工,前後曆時九十年。大佛依山而鑿,通高71米,頭高14.7米,直徑10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鼻長5.33米,眉毛長3.7米,眼長3.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腳背長11米,寬9米。大佛頭頂上可置一張圓桌,在大佛耳朵中間可並立2人,在佛腳上可圍坐百餘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是對樂山大佛的確切描繪。

  樂山大佛是我國乃至世界摩崖造像史上的創舉。樂山大佛不僅比例均稱,在造像工藝上也具有特色:在大佛頂部、螺髻、兩耳、頸部和肩部下都鑿有排水渠道及洞穴,科學地在佛像上構築了排水係統。在大佛的右側峭壁上鑿有九曲線道,從淩雲山大佛頂直通大佛腳下和江邊。棧道旁山壁上刻有佛經故事中的諸神和人物形象,大佛左側崖腳有一人工山洞,穿洞沿崖過一棧道,可達後山淩雲寺碑林。

  1990年,在樂山大佛外園發現了一尊全身長達四千餘米,並由幾座山體組成的“巨型睡佛”。這尊睡佛安詳地漂臥在青衣山背線上,仰麵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胸部位,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龍山、淩雲山和龜城山三山組成。佛頭由整個烏龍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山徑、亭閣、寺廟分別為巨佛的髻、睫毛、鼻梁、雙唇和下頜。佛身由淩雲山構成,山上幾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蹺起的佛足是龜山的一部分。佛的體態逼真、自然,毫無人工刀斧痕跡。觀看臥佛的最佳位置就在樂山市的濱江路“福全門”。隨著時間的推移,樂山人又發現了一尊形態逼真、長3000米的巨型“女臥佛”。它由三龜山、東岩山構成。“女臥佛”的發現更增添了樂山“佛”的氛圍。

  九寨溝的“原”。莽莽的原始森林,優越的高原氣候,孕育了九寨溝翠海、疊瀑、彩林、雪峰和藏情“五絕”風光,九寨溝被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九寨溝

  九寨溝位於鬆潘南坪和平武三縣交界的崇山峻嶺中,因溝內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區麵積62平方公裏,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名錄。九寨溝景區精華在水,高山湖泊晶瑩純淨,清澈見底,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千顏萬色,多姿多彩,被譽為“童話世界”。

  黃龍山的“絕”,就在於巨型地表鈣華坡穀,如一條金色巨龍蜿蜒於原始森林和石山冰峰之間,構成奇峻雄野的環境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之譽,被稱為“中國一絕”。

  黃龍山景區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鬆潘縣境內。這裏的鈣華景觀不僅規模宏大,結構奇巧,色彩豔麗,環境原始,而且類型繁多。鈣華邊石壩彩池、鈣華灘、鈣華扇、鈣華湖、鈣華塌陷湖、鈣華塌陷坑、鈣華瀑布、鈣華洞穴、鈣華泉、鈣華台、鈣華盆景等一應俱全,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鈣華博物館。

  黃龍山還是中國最東部的現代冰川保存區,這裏發育著雪寶頂、雪欄山和門洞峰三條現代冰川,類型全麵,分布集中。主要冰蝕遺跡有角峰、刃脊、冰蝕堰塞湖等。主要冰磧地貌有冬磧、中磧、側磧、底磧等。

  除鈣華外,黃龍的其他景致也美麗動人,神秀非凡。黃龍飛瀑,隻見千層碧水順坡而下,突然從高十米、寬六十多米的岩頂上飛瀉而來,幾經起伏跌宕之後,形成了數十道梯形瀑布,景象壯觀至極;有的如珍珠斷線,從半空中滾落而下,銀光閃爍;有的如水簾高掛,霧氣升騰,雲蒸霞蔚;有的如織匹流瀉,舒展飄逸,熠熠生輝;有的如珠簾閃動,影影綽綽,姿態萬千,令人神往。縱觀全景,飛瀑處處,濤聲隆隆,聲聞數裏,氣勢磅礴,在陽光下遠遠望去,猶如彩霞從天而降,分外奪目。

  黃龍洞位於黃龍古寺山門左側十米處,又稱“歸真洞”或“佛爺洞”。傳說黃龍洞是黃龍真人修煉的洞府,“真人”“佛爺”在此合二為一,道教佛教融為一體,是探求宗教奧秘的罕見珍品。黃龍洞是一處地下溶洞,洞內幽靜深邃,隻聽見彈琴般的滴水聲和地下河底喑啞的流動聲,彼此唱和,和諧生動,仿佛一曲傳自遠古的音樂。溶洞之內,鍾乳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態,給人們神秘而聖潔的感覺。洞內寒氣逼人,即便盛夏也會有刺骨的寒意。

  黃龍美景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瑰麗如夢,壯麗如畫,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珍貴禮物。

  §§第九章 尋遊古夜郎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