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雄偉古樸的黃陵

  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謁拜黃帝陵,是每個炎黃子孫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愫。二〇一〇年秋季,我和幾個同伴去外地參觀旅遊,專程到陝西黃陵縣拜謁了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西北麵的橋山之巔,距古都西安180公裏,離延安170公裏。橋山山豐土厚,林木蔥鬱。橋山的古柏滿山遍野,青黛一片,翠色長駐。導遊跟我們介紹:橋山有柏樹五千餘畝,古柏八萬餘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達三萬多棵。它們形態各異,儀態萬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塊古柏樹林。

  我們來黃陵時,正值深秋,天高氣爽,晴空萬裏,乘坐的旅遊車還在老遠,黃帝陵就展現在眼前。那巨大的柏樹林啊,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青翠,樹枝隨著秋風搖曳,蔚為壯觀。坐落在橋山之巔的黃帝陵,在這參天的古柏之中黛色空蒙,雲纏霧繞,似蓬萊仙閣……

  橋山黃帝陵總體由兩大部分組成:黃帝陵與軒轅廟。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據傳說,黃帝活到110歲時,在外地巡視。突然,天外飛來一條垂著長髯的黃龍,它騰雲駕霧來到黃帝麵前,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歸天吧!”黃帝聽了,不敢違背天意,就騎上龍背,騰空而起。他在神州大地上飛了一圈後,依戀故土之情使他不肯驟然離去,於是降落在他的發祥之地陝西中部的橋山上。黎民百姓感激軒轅黃帝的恩德,不願他離去,有的扯住他的衣角,有的扯住他的寶劍,有的拽住他的靴子,還有的抓住龍須,百般挽留,痛哭之聲驚天動地。但是,時辰到了,黃龍騰空而起,人們遂把黃帝身上拽下的衣帽、鞋子、寶劍等埋葬在這裏,作為黃帝的陵墓。這個美好的神話,便是橋山黃帝陵黃帝衣冠塚的由來。

  黃帝陵全景黃帝陵墓在橋山之巔,墓高3.6米,周長48米,麵積約有200平方米。磚砌花牆圍護,四麵古柏成蔭,墓前有祭亭。紅柱綠簷,四角微翹,顯得樸素大方、莊嚴與典雅。亭正中矗立著“黃帝陵”三個大字的石碑,字為郭沫若先生所書。祭亭和墓塚之間還有一石碑,上麵刻著“橋山龍馭”四個大字,是明代唐琦所書。

  登上黃陵橋山頂峰,東望龍首鄉,可見一條與橋山山脈緊緊相連,同沮水河相對的黃土梁,宛如一條巨龍,又似天然畫屏。若於雨後初晴的早晨,但見滿坡霧氣蒸騰,瑞氣彩雲一團團從山間冒出來,搖曳著多姿多彩的身影,在山腰聚集,然後慢慢地遊向橋山,組成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彩畫。傳說這裏是軒轅黃帝龍馭之首山。舉目西望,在距黃陵五裏的老虎尾巴村,可以發現沮水河西岸黃土梁坡的山形,儼然一隻巨大安詳的臥虎。往北眺望,連接黃帝陵的一座黃土山,猶如一隻俯臥的巨大玄武。如果站在黃陵縣城東邊的山頭,向西北看鳳嶺,整個鳳嶺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朱雀。

  近年來,隨著對整個黃帝陵的不斷勘測,專家們已經揭開了許多陵廟構築的秘密:黃帝時代,伏羲八卦已廣泛用於占天卜地,擇吉擷瑞。先民們所敬仰的物態形象猶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圖騰,不但作為部落的標識,而且用於陵宅建築。黃陵就存在著兩條完全符合傳統風水之說的風水線。陵軸線後起於如玄武俯臥的黃土丘峁和龍馭台頂,過陵塚,穿漢武仙台,和橋山東麓沮水河衝積階地的“人文初祖”大殿等廟區建築,交匯於城南之印台山頂。該山底沮水碧流,山坡如階,拾級而上,至頂有台,形如盒狀,周壕而中壘。《黃陵縣誌》載:此處原有八麵樓一座,若印置於盒中,宣示八麵威風。若再延軸線至南塬之畔,依稀可見古城牆環築、殿宇層建,後雖年久遭毀,然而夯土依然可見,繩紋漢瓦俯拾即是。顯然為環陵護脈而設,意在龍脈鳳居,固若金湯。山川風水,天地陰陽,瑞氣寶象,盡在橋山黃陵一隅。陵廟皆成負陰抱陽之勢,成為北有玄武高靠,前有碧水環繞,左有龍首在側,右有虎尾毗鄰,若轎若椅,成意成形,平穩安昌之象生矣!陵塚巧居盤龍脈像之中,廟堂恰處風嶺翼護之下,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周護拱,瑞祥之氣聚生。這些傳統的風水之說,實在是遠古先民對祖先的赤誠之心和無限尊崇之情的樸素表現,正如明朝著名學者劉基在《堪輿漫興其三》中讚:

  中龍尊貴孰堪論?水繞山環四海均。

  我祖祖陵鍾厥秀,須知昭代萬年春。

  導遊說:黃帝陵所在的橋山,是渭北黃土高原中孟家塬向南延伸的一支主脈,墓塚後的兩座高大山峰就正處在這條主脈上。墓塚前有一公頃多的開闊地,再前有兩條支脈伸向山腳下的沮水河畔。一條支脈向東,嶺北狹窄且支碎,即鳳凰嶺;一條支脈向南偏西伸延,嶺北逐漸寬闊平緩,唐坊州古城位於其上。山麓與沮水之間的緩坡地與現今黃陵縣城之老城區相連。

  橋山腳下的沮水發源於黃陵縣西子午嶺,由西向東橫穿黃陵縣城,在龍首鄉注入洛河,全長128公裏,沮水的上中遊,比較平直,舒緩,而到了下遊橋山周圍,則呈現回彎道狀,三麵環繞橋山而過,使橋山看起來像是沮水橋,故名之。正是由於沮水的這種三麵環繞,加之四周群山隔水相抱,因此便構成了黃帝陵特有的山水形勢。與沮水三麵環繞相對應,在橋山的東、西、南三個方向,分別形成沮水東灣、沮水西灣、橋山山前三個各自獨立而緊密相連的風景空間。這三個風景空間恰恰都以覆蓋古柏林的橋山的側麵為主體,並與沮水緊緊相連。

  橋山與沮水對岸的印台山遙遙對望,仔細觀望,兩側山體、崗阜以及沮水與遠山大體成對稱之勢。

  橋山與沮水,印台山與東灣,西灣與山前,有川有塬,川塬相連;有溝有壑,溝壑縱橫;有梁有峁,梁峁迭落;有山有水,山水相融;有林有地,林地分明。姿態萬千,幻化無窮,幽遠深邃,古樸凝重,一方麵具有洪荒的原始、粗獷、深厚和以“土”為德的氣勢,另一方麵又含有一水中流、翠柏環山、綠茵遍地的秀毓之氣。橋山若尊者,依山傍水,沮水若碧環,繞陵而過。風嶺、南嶺,若梁柱,平緩延伸;印台諸山若侍者,拱衛於南,恭謹肅立。它們的延伸與擴充,拚接與組合,在黃土高原上構成了一處十分難得的“風水寶地”。

  黃帝的陵寢古稱橋陵,是因為山下的沮水河從西緩緩而來,恰好繞著陵寢旋轉一周東奔而去。如果站在陵寢所在地的山上,向東西兩邊觀看,清清沮河水就像從山底穿過,此山便稱“橋山”。陵因橋而得名,故曰“橋陵”。清代畢沅在陵前曾題石碑“古軒轅黃帝橋陵”。自此以後橋陵之稱更聞名。1942年,陝西省第三專員公署考慮到黃帝聲名遠播,威名遠揚,地位無比崇高,加之為了與陝西蒲城豐山唐睿宗之橋陵相區別,遂改稱為黃帝陵。

  黃帝陵保護麵積總共為3.24平方公裏,其中黃帝陵寢566.7公頃,山上古柏麵積為130.1公頃。在地質構造上,黃陵區屬陝北台凹的一部分,是其基岩的中生代沉積岩、新生代晚紅土層所構成的古地形,底部為侏羅三疊紀羅砂岩、頁積岩和礫岩,上部是以黃土為主的沉積物。這種風成黃土富含鈣質,質地疏鬆,宜於草木和農作物生長。

  進黃帝陵的橋山之巔,要走登山大道向上攀爬,過軒轅廟1公裏,半山腰有停車場。停車場到陵園,有一條通達黃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用石頭鋪就。該石登道共229級,250米長,2.53米寬,途中有道彎四處,麵積不等的平台26處。石登道兩旁有1.08米高的水泥護欄,有1.34米高的370個柱頭,分別雕有各種形狀的石雕。現今看到的登陵道為整個黃帝陵一期完工項目,從1996年4月正式開始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兩部分組成,南起德功壇,北至柏樹林深處的墓園闕門,總長455米,寬5米,其中陵道長260米,神道長195米,全都是花崗岩條石鋪就。陵道采用形斷而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共構建277個台階。

  沿著登陵道拾級而上,兩側古柏參天,形態各異,在距黃帝陵約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間豎立的下馬石悄然靜立,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八個大字,令人肅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行至此處,均下馬下轎,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現代人雖無騎馬坐轎,多步行上山,但到達陵園,恭敬肅然與古人是一致的。乘車上山者,也不可直達陵園,同樣也需在此下車,以示敬意。

  從第二停車場至陵園原有一條公路,為土路,乃解放前所修。每遇幹旱,車輛過後,塵土飛揚,而到了雨後初晴,則是泥濘滿地,令祭陵者苦不堪言,更為嚴重的是,破壞了陵園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肅穆莊嚴的神聖氣氛。1995年陝西省在整修黃帝陵時,將這段路鋪成石板路,其總長750米、寬7.5米。從此以後,這條路平整寬敞。另外,還專門新修了一條登陵車道,主要用作護林防火用。

  走到陵道盡頭,便步入陵園區。陵園四周,順著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深紅色,象征偉大至尊。牆頭為紅垣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有兩道門,分立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區,有一欞星門,門兩旁是仿製的漢代石闕。從西門而入,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一座24米高夯築高台,台旁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寫,落款為“滇南唐琦書”。此台始建於元封元年(前110),《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塚橋山”。《中部縣誌》記載:漢武仙台,“峙黃陵左側,高出林表,漢武巡朔方,還,祭黃帝,築台祈仙”。據後人相傳,當年漢武帝令甲士修築這座祈仙台,人數達18萬之多,不過是人人掬一把土罷了。此台距陵墓45米,兩條石砌曲徑通往台頂,土台邊緣由古柏環抱。台頂高達林表,登臨其上,四周景色盡收眼底。

  越過漢武仙台,便是黃帝陵塚。陵塚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北朝南。陵塚為土塚。土塚下部修築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聖感。方塚與圓塚相結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義。

  軒轅廟

  黃帝陵園區內古柏林黛色盈地,有胸圍2米以上的古柏69株,稍小的126株,小油鬆136株,散布在黃帝陵周圍,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陵園的柏樹,品種繁多,姿態各異,蒼勁挺拔,鬱鬱蔥蔥,淩日傲霜,生機盎然,是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活化石,活見證!

  導遊說,剛才介紹了黃帝陵,現在介紹軒轅廟,其實我們是從軒轅廟到黃帝陵的。

  軒轅廟也叫黃帝廟,位在橋山之東麓半山腰,坐北向南,總占地麵積7.6公頃。

  軒轅廟最早建於漢代,舊址在橋山西麓,唐朝代宗大曆五年(770)重修廟宇於原址。宋太祖開寶二年(969),為避沮水侵襲,並圖祭祀便利,坊州刺史李恕奉詔建廟於橋山東麓,也就是現在的廟址。三年後竣工。以後各代均有修葺。

  軒轅廟總麵積11662平方米,廟體呈長方形,長140米,寬83.3米。其主體建築按南北軸線逐次排列,有山門、過亭、碑亭、大殿,東側有碑廊,西側是接待室和文物陳列館。外圍花崗岩石圍牆,院內是古柏與鬆樹,走進軒轅廟就感到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入口廣場麵積約10000平方米,為不對稱半橢圓形,其地麵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就,以象征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廣場北端,昂然挺立一座橫跨印池的石橋梁,名曰“軒轅橋”。軒轅橋全長66米,寬8.6米,外形粗獷樸實,為近代全石砌第一橋。印池大三百餘畝,滿山的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軒轅廟平添了無限的靈氣,而在皎潔的月光下更顯得純淨古樸。軒轅橋北端有橋北廣場,占地1548平方米,地麵為花崗岩鋪築,顯得雄偉壯觀而有氣魄。橋頭平台沿龍尾道直通廟區。龍尾道由花崗岩鋪就,共95級台階,象征軒轅黃帝乃“九五之尊”,至高無上。廣場西邊,鮮花盛開,綠草遍地,生機盎然。順龍尾道拾級而上,便是廟前廣場,由混凝土澆築,花崗岩鋪麵,總麵積2751平方米,寬闊大方,氣勢非凡!清明祭廟時可容納5000人之多。廣場上的四個望柱,左右端莊而立,古樸典雅,莊重氣魄。

  穿過廟前廣場,便是軒轅廟山門。山門為五間廊廡式,其建築形式以漢風為基調,歇石山頂,石牆,石柱,鋼筋混凝土梁,屋麵蓋石筒瓦,石門台基比地麵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是花崗岩石製作。山門高大雄偉,大氣磅礴。山門正中“軒轅廟”三個大字蒼勁有力,令人肅然起敬!

  進入山門,軒轅黃帝親手種植的古柏首先映入眼簾,北邊為“誠心亭”,亭闊五間,有80-90平方米。亭屋為歇山楔頂,灰麵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簷勾頭滴水。亭四周無牆,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南北兩側石砌如意踏步。次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兩副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的牆壁,上書“誠心亭”簡介。曆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政府官員、社會名流、華僑華裔拜謁黃帝時,都要在“誠心亭”整理衣冠,準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誠心亭後北麵兩側,東邊為浙江錢塘人程壽筠所題石碑兩通,一通上題“軒轅廟”三個字,一通上書“文明之祖”四個字。為了告慰先祖,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寫的“香港回歸紀念碑”立於堂中,以示紀念。紀念碑古樸、典雅、莊重、美觀,碑高3.5米,寬1米。此碑立於1997年7月1日。正是這一天,被英國占領長達150多年的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重大日子。石碑背麵刻有香港著名書畫家梁緩方(又名方召麟)女士書寫的香港回歸紀念碑銘一篇,激情洋溢地記敘了立碑緣由、目的意義,真切感人地表達了香港同胞及海外僑胞欣慰無比的歡樂之情,暗示了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繁榮昌盛的光明前景。

  再北為碑亭,與誠心亭相仿,麵積略大些,中間仍為過亭,東西兩側有磚牆。1987年以前此處存碑47通,1988年大部分遷至軒轅廟內東側碑廊。亭內現存石碑4通。西側2通,一通為毛澤東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祭黃帝陵時親筆題寫的“祭黃帝陵文”手跡,後邊一通為無字碑。東側2通,前一通為孫中山先生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所作一首詞:“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一通是蔣介石於1942年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字。碑亭前柱子上有一副對聯:“上下五千年,縱橫三萬裏。”

  碑亭東側院內,分別矗立有曆代名人題詞石碑。碑亭東側遠處有碑石40餘通,現存最早的一通是宋嘉祐六年(1061)奉旨栽種1413棵鬆柏的記事碑,有金明昌六年(1195)所立“衝和大德雷公壽堂記”碑,有元泰定二年(1325)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有元至正二十年(1360)張三豐謁橋陵詩碑等。

  穿過碑亭,便是軒轅廟正殿。大殿是整個廟院的主體建築,坐落在廟院的最北邊,占據主要位置,占地282平方米,麵闊七間,進深三間。最早建於明朝,後代屢有修繕。1959年曾做過一次較大的重修。大殿屋頂為歇山頂,脊雕透花紋,屋麵瓦件為灰布板瓦與筒瓦相扣覆蓋,簷部施勾頭滴水,前簷及其他三麵均有鬥拱。前簷當間建有六扇隔扇門,次間、稍間也有隔扇門。簷下的瀾額、平板坊為和璽彩繪、鬥拱彩繪。兩側、內梁等處彩繪精致華麗,絢爛無比。

  整個軒轅廟的建築,布局合理,疏密有致,風格古樸,典雅華麗。廟院內的文物陳列室、展覽室和接待室,大部分係仿古建築,與軒轅廟古建築相映生輝。

  軒轅正殿門楣上,懸掛著原國民黨愛國將領程潛於1938年祭陵時所題“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正中木質壁龕內供奉著一尊軒轅黃帝浮雕像。這尊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浮雕像,是以東漢武梁祠的畫像石刻拓片為藍本,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放大刻製而成。石料采陝西富平墨玉,高3.9米,寬3.3米,重11噸。浮雕軒轅黃帝像沉穩站立,步履向東,又回首望西,抬臂揚手,冠帶簡樸,衣裝無華。神龕四周的圖案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神龕與軒轅黃帝浮雕像都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萬琦二先生捐款製作的。殿內兩邊原有的壁畫繪的是軒轅黃帝一生的功德,神龕前供桌上放有祭器、祭品、花籃等。大殿前月台寬21.1米,深10.84米,置有香爐、香桌。月台前有台階通道三處,中間台階有二龍戲珠石雕,正殿柱子上書有楹聯一副:“祖功澤百世,宗德潤千秋。”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