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陳寅恪、吳宓受托處理後事

  王國維遺書中委托陳寅恪、吳宓處理後事,顯然意味著王國維認為他們能了解他,能幫助他,這是生死相托。陳寅恪留下了痛切的詩篇,吳宓詳細記述了當時的具體情況。

  吳宓日記記下了王、陳、吳三人交往密切的情景。1926年12月3日(舊曆十月二十九日)為王國維50壽辰。“晨8-9偕寅恪赴西院祝王國維先生五十壽。……夕,六時,再赴王宅壽筵。九時散歸。”1927年3月28日記:“晚,王靜安先生招宴於宅。”當時北京時局緊張,正如1927年4月3日記:“近頃人心頗皇皇,宓決擬於政局改變、黨軍得京師、清華解散之後,宓不再為教員,亦不從事他業。而但隱居京城,以作文售稿為活,中英文並行。”1927年4月6日記:“是日為清明節,校中放假。上午,以不用之西書,裝成四箱,偕陳寅恪,以人力車運載入城,至按院胡同寓宅存放。蓋恐清華為黨人解散之時,匆促忙亂,檢取不及故也。”1927年4月30日記:“陳寅恪於晚間來訪,談中國人之殘酷。感於李大釗等之絞死也。”當時值“四一二”政變後,南方相繼發生大屠殺,奉係軍閥在北京亦大肆捕殺。1927年5月2日記:“夕,王靜安先生來談。”5月12日:“晚,寢後複起,王靜安先生偕陳寅恪來。”5月19日:“陳寅恪日夕常來談。”5月23日:“夕訪陳寅恪,談至晚十一時始歸。”5月26日:“上午訪寅恪晤王靜安先生。”5月31日:“晚陳寅恪邀,在其宅中晚飯,又來此談。”這段時間內,王、陳、吳三位來往密切。在時局動蕩中,內心憂鬱憤慨,極度不安。

  王國維自沉之後,吳宓在日記中也有記錄。1927年6月6日,清華已宣布放假。“四時,羅振玉先生(叔韞)來,在西院王靜安先生宅中,邀宓及陳寅恪往見。即同往。先由其義子顧君陪侍,次羅先生出見。須發俱白,似極精明而長於辦事者。談王先生身後事,約半時許,即歸。寅恪邀至其宅中晚飯。羅振玉先生坐馬車來回拜,略談即去。晚梅貽琦及陳寅恪來談。”

  6月8日晚:“以王靜安夫人招,乃同陳寅恪至西院18號王宅。蓋王夫人以靜安先生身後各事多未舉辦,甚為焦急。故邀宓與寅恪商議。當即寬慰之而出。”

  6月9日記:“晨容庚來,談靜安先生身後事。下午2-4時開王靜安先生身後事務委員會。宓辭去主席之職,而推舉梅教務長任之。議決。請校中聘用王貞明為書記。”

  6月14日記:“晨,吳其昌來,議以《學衡》專期為王靜安記念。”“寅恪謂凡一國文化衰亡之時,高明之士,自視為此文化之寄托者,輒痛苦非常,每先以此身殉文化,如王靜安先生,是其顯著之例。而宓則謂寅恪與宓皆不能逃此範圍,唯有大小輕重之別耳。”

  6月26日日記中記擬把陳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詩》編入《學衡》雜誌第六十期。陳寅恪為這首詩中“越甲未應公獨恥”自注雲:“甲子歲馮兵逼宮,柯羅王約同死而不果。戊辰馮部將韓複榘兵至燕郊,故先生遺書謂‘義無再辱’,意即指此。遂踐舊約自沉於昆明湖,而柯羅則未死。餘詩‘越甲未應公獨恥’者蓋指此言。王維老將行‘恥令越甲鳴吾君’,此句所本。”

  6月17日記:王靜安先生身後恤金,“因校長主持不力,竟遭外交部批駁,僅準兩月,即八百元”。

  8月14日記:“是日,王靜安先生安葬。十一時,偕梅貽琦及趙元任夫人,各乘人力車,至剛果寺,隨同出殯。時雨不止。宓等乘人力車行,至校東七間房塋地安葬。墳以水泥土造成,上覆石條。柩入土,雨益劇。”時值暑假,陳寅恪南行度假。墓地位於清華園東二裏。送葬者自校長以下數十人。院中同學因放假,有何士驥、薑寅清、王力、畢相輝相送。墓碑由楊留垞撰文。1958年擴建校園,遷墳至福田公墓,原墓碑則不複存焉!1988年秋,北京市文物局重立墓碑於福田公墓,上書:“海寧王國維先生之墓。”

  1927年10月3日傍晚,陳寅恪“以所作《吊王靜安先生》七古一篇見示,宓並召浦江清來命為鈔寫之”。這首詩後改題為《王觀堂先生挽詞》,歌詠王國維的一生,作者顯然聯想起他寫的《頤和園詞》,所以結尾為“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陳寅恪的這首詩有新的思想,吳宓在《空軒詩話》中寫道:“王靜安先生自沉後,哀挽之作,應以義寧陳寅恪君之《王觀堂先生挽詞》為第一。此篇即效王先生《頤和園詞》之體,原有序。發明中國文化中之綱紀仁道,皆抽象理想之通性,如柏拉圖所謂Eidos(觀念)者,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予平日所言殉道殉情,亦即此義)陳義甚精。”這篇作品以對王國維自沉有新的理解而著稱,可以說是一篇與王國維心心相印的作品。吳宓的稱讚真是一語中的。因為,當時的輿論,認為王國維的“殉清”、“屍諫”是流行的看法,一般人都相信是王國維自己寫的“遺折”。從外表看,王國維的確留著辮子;從時間上看,確是麵臨北伐軍的北上;從實際運作看,自“皇帝”到“大臣”都在堂而皇之地忙碌著祭奠、封號、賞銀。一般人不可能看到這份“遺折”,怎麽能想到它是羅振玉偽造的呢?陳寅恪經過幾個月的思索,敏銳地在序中提出了問題:“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則其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為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現者,實為有形之社會製度,而經濟製度尤其重要者。故所依托者不變易,則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嚐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曆世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托之社會經濟製度未嚐根本變遷,故猶能藉之以為寄命之地也。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製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掊擊,而已消沉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辨,故亦不之及雲。”陳寅恪寫的詩,值得深思。雖然詩中不希望王國維有這種極端的行為,總的還延用王國維《頤和園詞》的詩意。這篇序文卻更有一層新意,一開頭直接提出“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的問題。結尾說:“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辨,故亦不之及雲。”這段文字提出的論點,顯然是針對當時“殉清”、“屍諫”、“恩寵”這樣的“委瑣齷齪之說”的。陳寅恪麵對社會上盛行的對王國維的有意之誣蔑或無意之曲解,作出辯白。葉嘉瑩指出:“我對高陽先生對《挽詞》之詮釋,雖不完全同意,但是高陽先生能看出陳寅恪《挽詞》與《序文》互相映襯中的諷喻之暗示,則是極有見地的。而且證之於餘英時先生最近所發表的《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所提出的陳氏於詩文中好用深諷之筆的分析來看,則陳氏在其《挽詞》及《序文》中之暗寓諷刺羅振玉之意,實在是極有可能的。”

  陳寅恪關於王國維身殉文化的說法,引起了很多關心中國文化命運的有識之士深切的思考。

  王國維遺孀潘氏撫養五男二女。當時高明執事於上海郵務局,貞明執事於清華研究院辦公室,紀明就讀崇德中學,慈明、登明就讀於成誌小學,女東明、鬆明就讀於成誌小學。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