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敦煌學研究

  1900年5月,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打開了。洞內的四五萬件六朝、隋、唐寫的卷子和少量木刻書回到人間,使中華古老的民族文化匯入世界文化的潮流,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發現。藏經洞中藏的佛教經典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他還有儒家經典、曆史、民族關係、語言、文學、藝術、藥學、科技、社會等領域的文物。這批文獻是前人有意保存下來的,一經發現,就轟動了世界學術界。遺憾的是,發現的文物先後被國外的考古家劫走,其中以斯坦因、伯希和劫走的最多。敦煌地區的石窟佛教藝術和敦煌文獻被全世界不同學科的學者研究,史稱“敦煌學”。王國維認為,這些發現是漢代以來中國學問上的三大發現之一。1909年中秋,伯希和攜敦煌卷子經北京,羅振玉、王國維和一些中國學者都去看了目錄和他身邊攜帶的敦煌文獻。以後,根據他提供的材料,羅振玉編印《敦煌石室遺書》、《鳴沙石室遺書》、《莫高窟石室秘錄》等多種資料。

  王國維是我國第一批研究敦煌文獻的學者。他獲得的成就,推進了敦煌學的建設和學術水準的提高,可以列於世界敦煌學著作之林。如果說甲骨學影響我國上古史的研究,那麽敦煌學極大地影響了我國中古史的研究。

  王國維發現了敦煌遺書中有韋莊的《秦婦吟》,這是日本學者狩野直喜1912年去歐洲閱敦煌材料時帶回來的。王國維寫的《唐寫本韋莊〈秦婦吟〉跋》說:“此詩前後殘闕,無篇題及撰人姓名,亦英倫博物館所藏。狩野博士所錄。”王國維按《北夢瑣言》記韋莊《秦婦吟》有“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句,而這個寫本恰恰有這兩句,所以就斷為韋莊的《秦婦吟》。《秦婦吟》在當時頗為流傳,所以韋莊外號為“秦婦吟》秀才”。以後,韋莊顯貴後,諱言此詩,因此他弟弟編《浣花集》時未將此詩編入。王國維發現了這首詩當然很高興,他於1920年,將其《敦煌發現唐朝之通俗詩及通俗小說》發表於《東方雜誌》第十七卷第八期,這個不全的《秦婦吟》就發表在這篇文章中。這時,王國維看到巴黎國家圖書館敦煌書目有《秦婦吟》的目錄,便寫信給伯希和希望能得到完全的本子。伯希和於1924年初“手錄巴黎所藏天複五年張龜寫本,以至複以倫敦別藏梁貞明五年安友盛寫本校之。二本並首尾完具,凡千三百八十六字。其首雲中和癸卯春三月,則此詩乃中和三年所作”。

  敦煌遺書中的《秦婦吟》寫卷留存下來的有九個,這說明此詩在當時頗為流行。王國維於1924年將見到的《秦婦吟》三個本子加以校勘,整理成《韋莊的秦婦吟》,發表於《北大國學季刊》第一卷第四號,這是《秦婦吟》正式的校勘本。王國維發表的第二篇跋文,作於1924年春,說明韋莊在洛陽時,遇黃巢起義而去江、浙、贛等省,所謂“萬裏有家留百越,十年無路到三秦者也”。這首名詩未得流行,陳寅恪指出,秦婦遭遇之描寫觸涉蜀主王建宮闈中事。以後,俞平伯1981年發表《讀陳寅恪〈秦婦吟〉校箋》認為:該詩對官軍屠殺生民之類的描寫,使當日躬其事者如王建之流不能不汗顏,而韋莊晚年恰好又身事王建。這都是不同意《北夢瑣言》的說法,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載:“蜀相韋莊應舉時,遇黃巢犯闋,著《秦婦吟》一篇,內一聯雲:‘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爾後公卿亦多垂訝,莊乃諱之。他日撰家戒,內不許垂《秦婦吟》幛子,以此止謗,亦無及也。”現在經校勘的《秦婦吟》有一千六百六十字。《秦婦吟》有白居易諷喻詩的特色,表現了黃巢與官軍的爭鬥,表現了人民在戰爭中的苦難。韋莊對農民起義顯然是不同情的。這一點,從曆史上看,並不會成為他不談這首詩的原因。王國維論過韋莊的詞,對在敦煌文獻中發現的《秦婦吟》,傾注了很大的熱情。

  王國維研究過戲曲史,注意通俗文學。他從日本學者狩野處看到了敦煌文獻,撰寫了《敦煌發現唐朝之通俗詩及通俗小說》,刊於《東方雜誌》第十七卷第八號上,他見到的《雲謠集》也在那裏首次公布。王國維在跋語中說明“此卷首題雲謠集雜曲子共三十首”,王國維使用的名稱,現今大體上稱“敦煌曲子詞”或“敦煌歌詞”。因為這些作品的調名“均見崔令欽《教坊記》所載曲名”,所以大體上屬於民間詞,詞律甚寬。

  在眾多的敦煌卷子中,選擇一批寫出跋語,顯示了王國維的治學趣向。1909年伯希和告訴他敦煌古籍中有《太公家教》一卷,但已寄往巴黎。王國維很想看到。1910年伯希和寄來一批古籍,但沒有這本。不久,王國維恰巧從羅振玉處見到了這一卷書。這是怎麽回事呢?原來敦煌石室中書未被伯希和捆綁而去,又未入京師圖書館,結果流入民間,又為羅振玉購入。此卷書有了這段經曆,很值得記載了。這裏的“太公”,不是渭水邊釣魚的薑太公,這是地位低下的鄉村老塾師的口氣,曆來書本中說到《太公家教》,總當作“辭章不能工者”的例子。王國維看後也認為“此書至宋元間尚存,特以淺陋鄙俚,故館閣與私家均為著錄。今觀其書多作四字韻語,語多鄙俗,且失倫次,與上諸書所言,一一符合,且今日俗諺,猶多見其中。設非見唐人寫本,必疑為後世假托矣”。他估計是中唐以後的書。《太公家教》斯坦因劫去的文獻中有十二種寫本,伯希和帶走的有二十二種寫本。一個藏經洞中有這麽多不同寫本,反映出這本書是當時流傳很廣的童蒙讀本。

  《唐寫本老子化胡經殘卷跋》記巴黎國民圖書館與英倫博物館所藏兩種殘卷的情況。這本書敘述佛教被老子所同化的故事。故事當然是虛構的,卻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原有的道教思想交融的情況。對此,近期有不少學者從中西文化關係的角度,予以深入探討。

  《唐寫本敦煌戶籍跋》記狩野博士從英倫博物館所藏唐大曆四年沙州敦煌縣戶籍。王國維重視戶籍,因為它“與授田之事相關故也”。唐代對不同官銜和不同體質、年齡的老百姓有不同的授田數,均記載明確,“三年一造”。他還寫了《宋初寫本敦煌縣戶籍跋》記雍熙二年至道元年戶籍殘卷。此外,王國維的《唐寫本食療本草殘卷跋》記載了敦煌醫學文獻的情況,這是我國古代留傳下來的一筆十分豐厚的曆史遺產,現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

  《摩尼教流行中國考》由《敦煌摩尼教經殘卷》引發寫成。此卷存北京圖書館和巴黎國家圖書館。蔣伯斧、羅振玉先後有考略、題跋發表。伯希和、沙畹合著《摩尼教流行中國考》。王國維在這些學者努力的基礎上又作了新的努力。王國維說:“蔣伯斧郎中跋巴黎所藏摩尼教殘經卷附考摩尼教入中國源流,僅及唐會昌而止,後羅叔言印行京師圖書館所藏摩尼教經一卷,伯希和教授釋之,後附考,並增宋世摩尼教事實,較蔣君所考為賅博。餘數年以來,流覽所及,頗有增益。”王國維花了大量時間搜集了古集中的摩尼教的材料。摩尼教是摩尼為創始人、三世紀在古波斯興起的宗教。其教義受過佛教和基督教影響,大約六至七世紀傳入中國。統治者常稱為“吃菜事魔”,民間則因它提倡一日一食、節儉而通財互助,於是流行。唐五代後又與不少農民起義有聯係,屢遭明令禁止。王國維搜集的材料都是古籍中對摩尼教活動的記載。

  在王國維的時代,對敦煌文獻進行整體的綜合研究,顯然不具備條件。中國學者看著國寶被捆綁而去,雖有扼腕之痛,亦無可奈何,隻能在可能的範圍內加以研究,總起來說,處於搜集材料階段。敦煌文獻浩如煙海,如想取得成績,隻有在學者自身已有的知識範圍內加以努力了。從開始寫考釋、序跋到利用敦煌史料進行多學科的研究,其間要有新的努力,王國維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在音韻學研究方麵作出了貢獻。

  王國維回上海不久就開始研究音韻學,寫了《聲韻考》,後見到了敦煌材料,將文章刪去一小半。他在《致馬衡》信中說:“敦煌出唐寫本《切韻》,巴黎所藏、伯希和教授所寄者計三種:一存上聲‘海’至‘銑’,似陸法言原本;一存平聲‘東’至‘魚’,前有陸法言及長孫訥言二序,並平聲上分目,有長孫增字及增注,乃長孫訥言箋注本;一存一、二、四、五共四卷,卷一首與卷五尾又有闕,有長孫所增字及類似長孫之注,疑是長孫注節本,此種最完且多。原影印本一時未能印行,弟故竭二十日之力照其行款寫一副本,頗擬將此副本付書坊先以行世,而字太小且率,恐不易明了,故尚與書坊交涉。”

  王國維引述的敦煌材料,是《切韻》殘卷。一編號為82683,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陸法言的原著。殘卷一共有45行,內容是上聲海韻和銑韻。

  王國維引述的陸法言、長孫訥言序本,即S2055,敦煌殘卷,為唐高宗儀鳳二年長孫訥言給《切韻》作的箋注。從序文中可知:“1.箋注本加了600字,用補缺遺;2.陸書在七十多年的流傳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錯別字,訥言為之糾謬;3.增加釋義。”

  王國維引述的第三種卷子,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編號P2011,也是敦煌殘卷。

  孫愐曾將原本《切韻》改編為《唐韻》,約在唐天寶年間,現在也隻存一些殘卷和孫愐的序言。殘卷為蔣伯斧發現。由於《切韻》在中國音韻學史上地位突出,原書已佚,這樣,其他的韻書的地位就十分重要了。其實,這些書都是《切韻》這個係統的。孫愐的書有兩種版本,這是後來王國維在蔣汝藻處看到的。他說:“蔣氏所藏《唐韻》自係孫愐書,然卻是天寶十載重定之本,非開元廿年初纂之本。……惟孫愐初纂之本當時未見,故不知孫書有二本,去年讀卞氏《書畫匯考》始知之耳。”王國維的解釋,因傳鈔者往往有異,所以留傳下來也各異,致使敦煌韻書就有不同的本子。“唐人韻書,以部次觀之可分為二係,陸法言《切韻》、孫愐《唐韻》及小徐《說文解字篆韻譜》,夏英公《古文四聲韻》所據韻書為一係,大徐改定《篆韻譜》與《廣韻》所據為一係。……韻書自隋至於有唐中葉因未有條理秩然之部次如今所見之《聲韻》者也,惟大徐改定《說文解字篆韻譜》,除增三宣一部外,其諸部次弟與廣韻全同。”王國維在分析曆史材料基礎上,定古韻為22部。他曾自信地說:“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後世無可增損。”這比段玉裁定的17部有發展,以後王力又主張古韻分為30部。這些問題,目前尚在討論。但是,王國維的理論,是能給人以啟發的。王國維這些成績,表明他運用敦煌文獻進行研究工作,是有理論上的深度,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王國維的音韻學研究涉及到上古音韻學、中古音韻學和清代音韻學,對於韻類、字母的分類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利用敦煌材料,不隻是音韻學著作,對其他敦煌文獻的考釋,也長於運用音韻學的知識。他在北京大學、清華的教學工作中,音韻學也是他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