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與藤田豐八的交往

  藤田豐八於1897年應上海農學社之聘來華任教。他是日本文學士,學哲學,以後是曆史學家和漢學家。藤田豐八和田岡佐代治都是後來東文學社的教師。王國維了解西方學術,是從學德國哲學開始的。王國維學習德國哲學的指導者,是藤田。所以,王國維在《自序》中說:“自是始決從事於哲學,而此時為餘讀書之指導者,亦即藤田君也。”王國維又向他學習日文,但因為是業餘學習,進展甚緩,藤田屢次向主持者爭取,說明事務太多,“於學問非所宜,囑以旬報或日報譯東報事畀弟,庶得一意學習”。《時務報》的主持者亦頗同情,願意接受,但未全實行,隻是略減雜務。1898年夏,《時務報》負責人汪康年決定接受藤田的建議:“為國維成就學問計,格外垂愛,令國維為日報館譯東文,甫有成言。”後因王國維患腳氣病返鄉休養,秋涼回上海,報社已停刊了。這時,羅振玉留王國維在東文學社主持庶務。王國維本人十分重視藤田的好意,決心不使所學的日文半途而廢。

  1899年春,藤田酒後失態,引起衝突,致使汪康年致書藤田,以示批評。藤田即以嚴辭回駁。據王國維稱:“頃見藤師複公書,語甚辯而間隙可抵之處甚多。公能不複置辯,則所全者大矣。”王國維當時被任為學監。他一方麵對汪康年的致藤田書,表示:“竊歎公之持正,而恨平日之知公有未盡也。既又讀複藤師書,持論平實,毅然有不可屈之色,益服公之誌。”另一方麵又希望息事寧人,他說:“藤師學術湛深,其孜孜誨人不倦之風尤不易及。開歲以後未交一文之脩,而每日上講堂至五點鍾,(彼中學堂教習至多不過三點鍾)其為中國、不為一己之心,固學生所共知,而亦公之所諒也。其酒後沈湎,固不無小過。前日之事,生徒中之稍有識者無不竊憤,公前後二書,亦足以伸中國士大夫之氣而懾外人矣。”其實,藤田給汪康年的複信欠缺自責之意。王國維批評藤田“量褊”。

  王國維對藤田的態度,在《致汪康年》信中指出:“彼得書後不引咎而責公……公宜引過自責,無再辯難,以安其身,而彼亦不致再蹈前轍。以上所說,公豈有不知,所以不肯遜詞者,欲使外人知吾國士氣不可屈耳。”王國維對這件事抱息事寧人的寬厚的態度。他的理由是:“顧事有重輕焉,吾國現在人才未成,一切庶務皆須借才而理。藤師卒業大學,其所交遊固皆彼中極有才學之士,若一旦不合,翩然竟去,訟言吾國士大夫之不可共事於天下,則彼中材智皆裹足不為中國用,此事關係尤非小也。”這樣的退讓的策略,並沒有完全被汪康年所接受,但是,以後藤田並沒有“翩然竟去”。王國維學監的職位,卻因與大多數同學關係不融洽而失去。此後,藤田應江蘇巡撫端方之聘,創立蘇州師範學堂,是為中國師範學校之嚆矢。王國維曾在那裏任教。

  王國維於1912年到日本後,與藤田又有聯係。藤田的研究工作需要《諸番誌》,請上海繆荃孫覓書。藤田的著作《慧超傳箋釋》,托王國維送寄上海的沈曾植、繆荃孫。當時藤田並不住在京都,王國維與他有書信來往。到了1914年6月繆荃孫將自己的一部《諸番誌》讓與藤田,王國維馬上寫信給繆荃孫,希望知道價錢如何,並代表藤田表示謝意。

  王國維從日本回到上海,家庭開支繁重,為了準備孩子開學,總得寫幾篇文章才能應付。這時藤田與樊炳清在廣州辦《嶺南新報》,擬於1918年12月出刊,向王國維、羅振玉約稿。羅振玉曾寫信給王國維,提醒他注意“劍公言彼政府此報以中日實際親善為目的,其實不過為彼機關報”。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不利於中國。王國維寫信回複羅振玉說:“劍公之報雖有彼政府補助,仍是個人營業,其助費合以中幣月不及千元,開辦必感困難。現在南北諸報大都隻有短評,別無論說。劍公多閱中報,將來開辦恐必取此種辦法,此則非遠道所能為也。……劍公報經費既如彼,而抗父與永於此事又如此,且俟其至滬觀情形再說可也。”後來,報刊出版後,估計藤田照應到王國維、羅振玉的愛好,提議寫論文。王國維隻擬寫考據方麵的文章。樊炳清1919年3月到上海,告報紙情況,王國維轉告羅振玉說:“抗父昨到,言劍公辦事無能力,而所用日人於英文、日文皆不高明,譯電均須自改。”藤田還親下印刷廠工作,看來有實幹精神,但組織工作的能力較差。

  1919年2月,藤田寄到王國維處匯票一百二十元。當時,王國維將匯票放在衣箱中。不料取衣服時帶出落地,家人又不識,小孩當作花紙剪碎又燒掉了。好在銀行中不可能取走,藤田又重新匯出。王國維問羅振玉家是否急需用錢,看來,王國維和羅振玉都為《嶺南新報》寫過稿,才寄來稿費。

  值得記述的,是王國維與藤田的友情,保持甚久。藤田偶有腸胃病,有時數月才複信。現存三封信的手稿,頗為珍貴。1924年,藤田告訴他:“時於早稻田大學講外域史,而草率塞責耳。”他的研究項目是“大月氏考”。以後,王國維將自己的著作寄給他,得到的鼓勵是,“竊欣精進不已,東方學界亦不憂無人也”,藤田還約他為東京帝國大學文科所發行的《史學雜誌》寫稿。1927年,王國維作《元朝秘史之主因種考》一文,“因《秘史》所記主因種,其事實全與金末之乣軍相合,故疑主因即乣軍之對音。考中但提出二者相合之事實,而對乣之音義之鄙見,則別見致藤田博士書中。因博士曾代《史學雜誌》索拙文,因書此考寄之”。原來,兩個月左右以前,王國維因喪子之痛,未能給藤田博士回信,曾托神田喜一郎代為致歉。現在,還未發現王國維在藤田博士信中的見解。但是,1926年9月他在致神田信中說過:“乣軍之乣,亦或作糺。此糺字本是糾之別體,見於《集韻》,則乣或又糺之省歟。”此說可作參考。王國維的說明是對神田信暢9月2日書信的回複。神田說:“黑韃事略》,尤為難讀,敝邦有箭內博士尤用力於劫特掌故,亦有《黑韃事略校注》之作,去歲博士歸山,其書未至刊行,為可憾矣。大作屢言及乣軍,敝邦史家近日研究此事者有數人,於乣字原義尤致眾說紛紜,未見解決。不知高見如何?乣字古籍無所見,至遼史始有之,其音為何?其義為何?”

  王國維不幸逝世的消息傳到日本,藤田十分悲痛。兩年後,61歲的藤田逝世。他寫過五十多種著述,對中國晚清時期新學的發展,作過切實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