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三章 中央蘇區發展研究——以贛南為例

  ⊙龍晨紅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贛南蘇區的發展,省委、省政府把加快贛南蘇區發展作為全省的重大戰略舉措,2012年6月28日正式出台的《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為贛南蘇區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動力。

  一、促進贛南等中央蘇區振興的製約因素

  目前,中央蘇區總體經濟實力還不強,工業化、城鎮化水平較低,現代化工業少,高技術產業薄弱,經濟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幹企業和中心城市帶動。

  1.產業發展水平不高

  目前贛南中央蘇區的產業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偏重於初級產品,而深加工產品及其應用產品比重低,而且大多是中低檔產品,高端產品還是空白,高科技產品、精深加工產品、中、高檔產品和創新產品少,與國內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例如贛州市占全市主導地位的有色金屬產業中,前端的采選業占有30%的比重;稀土、鎢、氟鹽化工三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優勢仍主要體現在初級加工領域,高性能新材料的比重還不高,高端應用產品少,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偏低。

  2.外部環境趨緊

  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我國經濟步入低增長高通脹周期,贛南等中央蘇區要想實現加快發展麵臨著極為不利的外部經濟環境。金融危機的影響餘波未了,各國經濟複蘇不定,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部分發達國家積極推進產業回歸和製造業再造,導致我國的外部市場需求不穩,甚至失去部分傳統優勢市場,影響到東部沿海地區的出口和發展速度,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麵影響繼續蔓延、擴展和傳導,進而抑製內陸地區的發展進程。

  3.技術創新力不足

  贛南產業技術創新服務體係尚不夠健全,企業研發投入不足。例如贛州市產業研發水平相對較高的稀土、鎢產業的研發投入,也僅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左右,遠低於國內外先進企業。由於受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麵影響,多數企業長時間不引進或研製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較弱,企業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受市場影響大,企業發展不穩定。企業的研發投入少,高水平專利技術鳳毛麟角,嚴重製約城市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受到影響。新產品開發能力依然不足。

  4.交通閉塞

  贛南地貌以丘陵、山嶺為主,丘陵和山地占到了土地總麵積的83%。這樣的地形地貌必然造成交通閉塞,這是長期製約贛南發展的瓶頸之一。1996年,隨著京九鐵路的開通,贛南吉安蘇區有史以來首次通火車,鐵路貫穿贛州、吉安的11個蘇區縣,沿線蘇區人民第一次見到火車,交通狀況首次有所改善,但在近兩年京廣線和武廣高鐵通車、周邊地區交通設施極大改善的背景下,大大削弱了江西省贛南蘇區的交通優勢,缺乏高鐵、大噸位水運等運輸方式,運輸能力和輻射範圍有限,跨省區綜合交通運輸建設整體上沒有形成網絡效應,人流、物流耗時較長、成本較高,發展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

  5.人口文化素質偏低製約經濟社會發展

  文化素質低下是產生貧困的重要因素。由於文化素質偏低,導致人們創造經濟和社會財富的能力下降。當前,中央蘇區農村人口受教育相對偏低,農村科技水平相對落後。由於經濟條件限製,在交通、信息、市場、文化、觀念等方麵交流相對較少,整體而言,中央蘇區農村人口在素質和能力方麵比其他地區要弱一些,導致家庭收入增長難度加大。

  6.資源環境壓力逐漸顯現

  生態環境比較優越,但環境壓力逐漸顯現。中央蘇區森林覆蓋率平均為70%,主要河流監測斷麵均達到Ⅲ類水質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但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中央蘇區水土流失區麵積近2萬平方公裏,贛江、撫河、東江源頭地區闊葉林麵積連續10年減少,涵養水源的能力呈下降趨勢;贛江、撫河部分河段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汙染。贛州的稀土資源由於長期以來的粗放開發,不僅附加值少,而且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傷害;區內紅色、綠色旅遊資源缺乏深度開發和整合,旅遊收入不到全省的20%。

  7.資本吸納能力較弱

  由於贛南等中央蘇區經濟發展基礎較弱,項目數量較少,投資回報率又相對較低,對於吸引更多信貸支持和引進金融機構都有較大困難。由於資本的逐利性,金融機構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必然將資金投向回報率更高的項目,流向經濟更發達地區。以贛州為例,2011年四大國有銀行全年貸款增量為73億元,而存款增量則達到120億元,特別是郵政儲蓄銀行新增存款34.97億元,新增貸款隻有6.23億元,其中有不少資金通過金融市場流出贛南蘇區。

  二、加快中央蘇區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優先解決突出民生問題,凝聚振興發展民心民力

  解決好民生問題是振興發展的首要任務。要加大資金投入,集中力量盡快解決最突出的民生問題,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保護和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振興發展的積極性。

  1.加大土坯房為主的農村危舊房改造力度

  土坯房改造涉及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據調查目前贛州有171萬戶農戶生活在農村其中有69.5萬戶農民住在土坯房裏占農村總戶數的40.6%。應編製贛南蘇區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專項規劃,優先實施農村革命烈士遺屬、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子女及失散紅軍遺屬危舊土坯房改造,確保2015年贛州率先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任務。適應城鎮化趨勢,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土坯房改造方式。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對接,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對贛州市城市棚戶區改造支持力度,加快國有工礦棚戶區和國有農林場危房改造,“十二五”末基本完成改造任務。

  2.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農村飲水安全不容樂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飲用水監測指標會更加嚴格,加上經濟和社會發展給環境帶來的負麵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為飲用水的合格率將會下降,農村不安全飲水人口將會有新的增加。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爭取國家加大投入,2014年底前解決贛州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十二五”末全麵完成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農村飲水安全任務。支持有條件的農村地區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扶持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建立健全農村水質安全監測係統,對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的水質進行監測,確保飲用水安全。同時積極推進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發展城鄉一體化供水,全麵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

  3.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道路建設

  加大實施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村電網。爭取國家電網公司加大投入,優先支持贛州市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2013年底前全麵解決贛州市部分農村不通電或電壓低問題。

  加快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工程,推進縣鄉道改造和連通工程,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的等級標準和通達深度。提高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省級補助標準,縣道升級改造提高到50萬元/公裏,鄉道升級改造提高到30萬元/公裏,通村公路提高到15萬元/公裏,“十二五”期間將原中央蘇區人口集中的自然村道路硬化列入省級規劃優先安排。

  4.提高特殊困難群體生活水平

  將居住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18周歲之前沒有享受過定期撫恤金待遇且年滿60周歲的烈士子女,以及試行義務兵役製後至《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實施前入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未享受到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等人員納入撫恤補助範圍,落實相關待遇。積極研究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失散紅軍等人員遺孀定期生活補助政策。支持解決上述特殊困難對象中孤老病殘優撫對象的集中供養問題。幫助殘疾人改善生活條件。

  (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打牢振興發展的堅實基礎。

  1.健全改革試驗推進機製

  贛州市要加強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允許先行先試,推動改革試驗盡快取得進展。要抓緊製定並組織實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建立健全改革創新的程序性規範及推進機製。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水平,著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高農村供水保證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等級和標準,健全農村公路管護機製,完善農村路網體係,加快農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建設覆蓋城鄉、方便快捷的公交客運網絡。加快農村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城市商貿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健全城鄉連鎖經營體係。推進建設農村清潔、經濟的能源體係,進一步健全城鄉統一供電網絡,推廣農村沼氣、生物質清潔燃料、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實現農村居民普遍用上清潔經濟能源目標。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建設農村垃圾、汙水集中處理係統,實現農村廢棄物和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

  3.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統籌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把社會事業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全麵提高財政保障農村公共事業水平,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製度,健全以常住人口為目標人群的公共服務體係,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嚴把農村教師準入關,建立教師退出機製,提高農村教育師資水平,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全麵改善農村預防保健和醫療救治條件,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和藥品供應保障體係。統籌城鄉就業,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製度。健全農村養老保險製度,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以社區和鄉村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水平。

  4.建立統籌城鄉的土地利用製度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經營關係要長久不變。繼續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合理安排和調控城鄉用地布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製度,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製度。盡快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製,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加強土地整理工作,支持和指導創新土地整理複墾開發模式。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規範承包方之間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開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驗項目。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積極推進征地製度改革。

  5.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管理體製。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探索建立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的行政管理體製,推進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增加政府公共服務支出,轉變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全麵推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製,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公益性社會事業。健全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促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開、公益性和營利性分開。積極培育各類服務性民間組織,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支持建設安全保障型城市示範區,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係。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製,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紮實推進城鄉社區建設,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製度,努力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服務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三)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

  1.支持贛州創建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共同配送綜合試點城市

  贛州、撫州物流業皆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贛州地處江西南大門,毗鄰珠三角和閩東南。是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是國內乃至國際鎢、稀土等重要的資源型產業基地,也是新興的出口加工基地,是江西南部工業重鎮和貨物進出、加工、貿易的重要商埠。“十一五”以來,通過加快建設綜合性物流園區、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專業配送中心,物流業已有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交通也十分便利,境內有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韶鐵路等鐵路和贛粵高速、瑞贛高速公路、贛大高速公路、贛州環城快速公路、323國道等公路穿境而過,還有一個黃金機場,2010年旅客吞吐量達31.52萬人次,貨運量2205噸,預計“十二五”期內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00萬人次。“十二五”時期開工建設的京福高鐵(北京—福州)、昆廈高速鐵路(昆明—廈門)和成廈(亦稱廈蓉)高速也將過境,疏通贛、閩、粵、湘物流通道,支持贛州、撫州創建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共同配送綜合試點城市。

  2.支持贛州建設服務業發展示範基地

  依托贛州配套服務體係和物流產業基礎,支持贛州建設服務業發展示範基地,加快推進物流產業園、公路貨運甩掛、快速消費品配送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商貿商務、休閑娛樂和現代物流等支柱產業。鼓勵發展科技研發、工業設計、服務外包等特色產業,把贛州打造成贛粵物流大通道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示範區。以區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遊中心建設為重點,推進贛州服務業發展示範基地建設。探索設立地方法人保險、信托、金融租賃、期貨機構,支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加快綜合商貿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陸路口岸作業區等樞紐和節點建設,形成區域性物流中心骨幹框架。

  (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消費模式為重要抓手,以構建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體係為關鍵環節,從瑞金、上猶等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的實際出發,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大力開展生態修複和汙染防治,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因地製宜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等地方特色明顯並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有事產業,推動形成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著力構建生態文化推廣體係,積極引導消費者選擇經濟適用的綠色環保產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評估體係,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在政績考核中的權重,逐步完善建設生態文明的體製機製保障。

  (1)培育壯大生態經濟。全麵推行瑞金、上猶清潔生產,加快完善園區汙水、垃圾處理等設施,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打造生態工業園區和清潔生產示範基地。大力發展瑞金、上猶生態農業,建設“豬-沼-菜、豬-沼-果”等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加快推進糧油、蔬菜、水果、生態養殖等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大力實施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及產品認證,積極發展觀光休閑農業。

  (2)有序推進節能減排。嚴格產業準入製度,大力開展“綠色招商”,實施工業園區汙染集中控製;推進環境影響評價製度,大力開展規劃環評工作。強化汙染減排倒逼機製,落實排汙總量分配方案,製定落實總量減排考核辦法。加快推進清潔生產,大力推廣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鼓勵企業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促進企業原料、能源、水資源等循環利用和汙染物減量排放。全麵推進低碳經濟試點示範,加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鄉鎮、低碳園區、低碳企業和低碳社區。製訂發展碳匯林的規劃、管理辦法,積極組織試點和示範;探索發展碳匯林業的投入機製,建立健全經濟林、果樹林、碳匯林經營模式。

  (3)集約利用土地。建立瑞金、上猶統籌城鄉土地利用製度,鼓勵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積極開展地票交易。加強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保護,實行占用耕地補償製度和基本農田保護製度,完成土地開發整治3萬畝,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沃土工程,推廣農業立體種植和栽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推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大力推動瑞金、上猶資源節約技術的開發、示範和推廣應用,重點更新改造高耗水、高耗能的行業的節水、節能工藝技術和設備,推進工業節水、節能。組織編製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專項規劃,加快秸稈、畜禽糞便、林木廢棄物、生活垃圾等廢棄物資源化進程,重點解決工業“三廢”回收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對贛州市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結合贛州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對贛州市轄區範圍內凡符合國家鼓勵類產業發展項目的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一律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積極支持贛州市申報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並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贛州市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其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支持贛州市國有企業改組改製和機製創新。對贛州市國有企業在改製過程中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作為國有資本金,經批準後,可不作為企業收入,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上述資產可按評估後的價值計算折舊,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全力支持贛州市做大做強,不斷提升綜合經濟實力。鼓勵和支持對注冊地設在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企業就地繳納企業所得稅。按照先行先試的要求,對贛州市轄區範圍內的省屬企業所得稅及相關基金(費)附加,全部委托贛州市實行屬地征管。

  將東江源、贛江源、撫河源、閩江源列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強化生態保護並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根據生態功能重要性及對流域影響,將符合條件的縣納入源頭保護區範圍。鼓勵支持縣級、省級自然保護區升級。推動東江源、贛江源、撫河源、閩江源列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和貢江、撫河源頭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改善流域源頭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研究建立東江等流域生態補償機製,指導和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境內河流生態補償機製。支持提高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係數,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爭取國家年內啟動東江源生態補償試點,通過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贛粵兩省配套部分資金支持東江源頭地區生態保護建設。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12〕2號。

  [2]周國蘭,季凱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定位及發展建議[J],江西社會科學,2012(10)。

  [3]藍偉國,江西:有色發展新機遇——關於《國務院支持贛南蘇區振興若幹意見》認識與思考[J],中國有色金屬,2012(19)。

  [4]高小瓊,金融支持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思考與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2(11)。

  [5]贛州市重點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