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二章 堅持保護開發並重發展古村旅遊產業——豐城市張巷鎮白馬寨古村調查

  ⊙餘建紅

  在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中,江西具有豐富的曆史文化名村資源,其中有不少由於各種因素製約,得不到保護和開發利用,未能發揮這些寶貴資源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課題組以豐城市白馬寨作為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典型個例進行深入調研,發現古村保護現狀不容樂觀,以及如何將古建築群在村莊規劃建設中加以保護和開發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白馬寨古村要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充分利用古民居建築群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旅遊景區,進一步推進古村落的保護和當地經濟發展。

  一、白馬寨古村的曆史文化概況

  白馬寨古村坐落在豐城市張巷鎮西南部,位於豐撫省級公路中段,距豐城市區15公裏,交通非常方便,曾是明清至民國時期豐城至撫州的必經之地及控扼要衝。2003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首批29個省級重點曆史文化古村(鎮)之一。

  (一)白馬寨古村的由來

  白馬寨村始於南宋鹹淳九年(1274)由宋朝文學家楊萬裏第七代侄孫楊桂所建,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白馬寨最早的村名為桕塘。明朝末期,村裏出了個風水大師楊應祥,時任明奉政大夫尚寶司卿。他按照中國的風水理念對村莊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並將該村規劃布局圖呈給崇禎皇帝,得到了皇上禦筆親點,故改名上點村。至清代以後因村前有白馬山,後有村民又曾在此結寨自保,故改名白馬寨,並一直沿用至今。

  白馬寨自建村以來,興學重教,人文興盛,孕育了大量的科舉人才和名商巨賈,其中代表人物有明代尚寶司卿楊應祥,清代禮部進士楊廷言,通奉進士楊祖蘭,兵部進士楊金誥以及在湖南常德、貴州銅仁一帶經商的白馬商幫等。白馬商幫的經濟實力雄厚,他們經商所獲得的大量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回故鄉建深宅大院,並逐漸建成古民居建築群。

  白馬寨是一個被中國傳統文化深深浸潤的江南古村,文化底蘊深厚。2001年12月,被豐城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被宜春市批準為“地級文物保護村”。2003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為“曆史文化名村”。

  (二)建築文化

  白馬寨自建村至今所保存的古民居建築群,以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所建造的“父子符卿”坊和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的“世聯科甲”坊及“應宿”、“庚星”、“參軍第”五個門樓為前門,錯落有致地分布著125棟古民居建築和122塊石雕匾額,有縱深巷道64條,村中有七口古井,按北鬥七星狀分布。整個建築群總占地麵積約3.2萬平方米,建築年代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多年。

  白馬寨古民居建築群,基本上以明清建築為主,體現出精心規劃、精雕細刻、講究對稱、高大恢宏、堅固耐用等特點,其主要建築有進士楊祖蘭宅、“司馬第”、“銓公祠”等。整個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合理,保存也比較完整,全村橫豎相連,縱橫交錯,轉彎抹角,迂回曲折,聯成一體,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築風格,堪與山西的晉商宅院、江浙的水鄉古鎮和徽州的徽派建築相媲美。

  (三)匾額文化

  白馬寨村現存的125棟古宅,幾乎棟棟都有匾額,門首有石匾,宅中堂有木匾,總數達135塊之多,其中:門首石雕匾額122塊,中堂木刻匾額9塊,木刻對聯4副,木刻店坊招牌2塊。這些匾額的字體則百花齊放,各不雷同,常見的有行、草、隸、篆、楷,還有難得一見的鍾鼎文。草體有小草、狂草,篆書有大篆、小篆,楷書也有顏、柳、歐、米諸體。而題匾者更是出自多人,有尚書、侍郎、撫按、知縣揮毫潑墨,也有本村進士、舉人以及鄉賢耆即興之作。這些匾額文字,可謂字字有出處,句句有典故,大多出自《四書》《五經》和《後漢書》等,匾意有顯其功名、述其家族淵源、示其治學修身齊家之道、盼其家庭事業興旺發達、祈其吉祥安康以及祝賀、懷念之辭等等。白馬寨的雕刻匾額數量之多、字體之全、內容之豐、寓意之深,構成一座中國書法藝術寶庫。這種獨特的匾額文化是白馬寨文化亮點之一。

  (四)商幫文化

  白馬寨至今流傳這樣一句話,“一個包袱一把傘,跑遍湖南當老板”,足以見證當時白馬商幫文化的發達。明朝末期,白馬寨人均耕地隻一畝有餘,迫於生計,白馬寨人開辟了一條經商之路。白馬商幫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6)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是明清時期江右商幫中的一支勁旅。精明的白馬商幫選擇了資源豐富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黔東、湘西一帶,他們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良好的商業信譽在貴州銅仁和湖南常德遍設錢莊當鋪,通過多年苦心經營,其影響逐漸滲透到當地各個經濟領域。白馬商幫還熱心當地公益事業,捐款鋪路修橋、賑災等,迅速地融入當地社會,從而贏得良好的聲譽和豐厚的經濟回報。

  白馬商幫在江右商幫中出道較晚,但它以超前的創業理念、完善的創業機製和龐大的創業規模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白馬商幫在創業實踐中孕育出來的創新、進取、實幹、團隊精神和誠信、和諧意識,是其在兩百多年創業曆程中給後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五)風水文化

  白馬寨的“以歪代歪、以斜辟邪”的風水文化源遠流長,它無孔不入地滲透於古民居建築群中,形成“歪門曲道”的建築風格。明代名宦楊應祥是白馬寨風水文化的創造者。他根據“風水學說”,按照村基“龍脈”、水係走向及八卦圖演變程序等對白馬寨村建設進行精心設計、規劃和布局,從而使現在的古民居建築群中蘊藏著豐富的風水文化。

  白馬寨風水文化的主要體現有:一、全村設置的64條巷道,隱含八卦圖中64卦象,寓意“聚財”;二、房屋均為東西向,南北開有正門或側門,寓意“東成西就、南通北達、四方進財”;三、每棟屋的門、梁都雕有八卦圖,寓意“辟邪”;四、村基地脈的發祥地是以村東首鳳凰山地勢的走向而確定,此分界線地比兩旁略高一至二尺,按風水學講即是“龍脈之脊”,不能破壞,隻能沿“龍脈之脊”進行總體規劃布局;五、利用村南村北兩支蜿蜒之水作為“腰帶水”,寓意“腰纏萬貫”;六、狀如半月形的門前塘期望起到學宮泮池的象征作用,寓意“文人發達”。可以說,白馬寨無處不蘊藏著風水文化的奧妙與神奇。

  二、白馬寨古村的現狀

  白馬寨古村現有總人口1800餘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600餘人,土地麵積2800畝,農業產業結構以種植水稻為主,農民人均年收入7600元(以2012年為例)。

  (一)環境衛生和安全隱患堪憂

  白馬寨古村落衛生環境存在髒、亂、差等現象。村中廁所缺乏,街頭廁所老化陳舊,臭氣熏天,沒有及時清理,既不利於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影響古村麵貌。居民衛生意識淡薄,垃圾隨意丟放。村中電線錯亂交叉較多,木柴隨意堆放,容易引起火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古村內沒有完善的排水係統,多數沿用單邊排水的明溝,巷道內排水不暢,生活汙水橫流,炎炎夏日,散發出陣陣異味。置身於這樣的環境,給人古色古香的感覺蕩然無存。

  (二)古建築損壞嚴重

  由於各種自然、人為因素,一些古民居建築破壞相當嚴重。一是自然性的損壞。白馬寨古村曆經幾百年的歲月,許多無人居住的木質結構古建築難以抵抗風雨的侵襲,門窗、木梁腐蝕,牆體風化嚴重,甚至麵臨著倒塌的危險。二是生活性的損壞。村民們在整修古宅時自發使用新的建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古村傳統的景觀風貌。三是偷盜性的損壞。一些不法之徒盜掘古村文物嚴重,特別是木雕窗花、門花,給古村的景觀風貌帶來一些破壞。

  (三)村民保護積極性不高

  當地村民雖然對於古村保護和開發的認同感較強,但是不滿意古村保護與發展現狀,對古宅保護的積極性不高。影響村民對古建築保護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建房用地指標不夠。為了保護古村景觀風貌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白馬寨在古村群的東南麵進行了新村規劃,但遠遠不能滿足村民建房的需求,古建築受到保護又不能拆,造成建房用地緊張。二是缺乏相應的保護資金補助。隨著人們逐步遷入新村,大量古宅將廢棄,隻留下老人們堅守那些不舍離棄的老宅,村民不願意花錢保護自己空置的古宅,希望有一些資金補助,用於保護修繕古宅。三是保護成本較高。按照“修舊如舊”的保護原則,古宅修繕資金較大,且又不能帶來經濟收入,因而村民不樂意增加保護投入。

  (四)保護和開發建設資金短缺

  白馬寨古村資源基本處於未開發的自然狀態,村內基礎設施缺乏,古村知名度不高,缺乏人氣。這一狀況亟待改變,今年,張巷鎮政府把白馬寨古村保護和旅遊開發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但需要資金來源無法保障。張巷鎮是農業大鎮,財政收入不多,無力獨自承擔如此巨額的開發費用,資金的短缺成為白馬寨古村保護和旅遊開發的最大瓶頸。

  三、保護資源與開發古村旅遊產業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大古村的保護力度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古村保護的監管,嚴格執行保護條例,積極引導古村健康發展;要加強對村民保護古村的宣傳教育,增強村民的保護意識,增加建房用地指標,提高村民保護古村的積極性;不斷加大保護投入,改善古村保護狀況,具體就是爭取省、市、縣三級文博保護專項財政資金扶持,同時還需要探索一條市場化的道路,來破解當前資金短缺的困局,如通過出讓古村建築或場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古村的修複和整治,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和經營管理。

  (二)完善基礎設施,保護優美生態環境

  白馬寨古村要改變目前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遊客需要的現狀,注意避免國內某些古村(鎮)景區開發的失誤,積極爭取政府的大力扶持,在突出保護和開發旅遊特色的前提下,將新農村建設與旅遊業發展相結合,將改善人居環境與旅遊業發展相結合,加強新村建設,完善供水、排水、供電和垃圾處理設施,以及道路指示牌、景區解說係統等,進行停車場建設、景區景觀照明的安裝,新建旅遊廁所和景區賓館,引導農家賓館升級改造。在著眼村內建設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好村落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給遊客展現一個風水環境優良、生態環境良好、天人合一、古香古色、設施完善的古村落旅遊景區。

  (三)製定發展古村旅遊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製定和完善旅遊產業規劃,邀請旅遊規劃研究機構,編製一套更為科學合理、有自己特色的旅遊產業規劃,各項工作嚴格地按照規劃中的實施方案進行。在目前白馬寨古村旅遊業還處於探索階段時,要避免短期行為,著眼於長遠發展,借鑒雲南麗江、江蘇周莊、安徽西遞和宏村的成功經驗,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按照新舊分治的方針,找到保護與開發的切合點,保護好村中的古代建築、民風民俗以及村落周圍的田園風光和自然山水風貌,才有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依托,才有經久不衰的吸引力。同時發揚村中居民良好的保護意識,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實現古村的可持續發展。

  (四)引進與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服務質量

  白馬寨古村旅遊業發展需要一支專業素質高的旅遊從業隊伍,要改變目前白馬寨旅遊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專業素質低的狀況,進一步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因此,一方麵要設置合理的人才引進獎酬製度,吸引高素質的旅遊專業人員;另一方麵要重視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同時要通過鄉規民約的製定,實現淳樸民風的代際傳承,努力營造良好的和諧氛圍。

  (五)豐富古村旅遊產業內容

  遊客來白馬寨古村旅遊,不光是來觀光、攝影,還有多方麵的需求,如領略風土人情,參與體驗,休閑康樂,購買紀念品和土特產品等。白馬寨古村旅遊產業完全可以充分發揮其集曆史文化、民俗風情和自然資源於一體的優勢,以古村落特色為基本,創造性地開發豐富多樣的旅遊項目,最大限度地為旅遊者提供體驗參與的機會,增強對年輕遊客的吸引力。如開發民俗表演類節目、農業生產體驗、白馬寨古村婚俗、祠堂祭祖、白馬寨古村夜遊等項目。不斷完善旅遊商品的生產與製作,根據市場需求分清檔次,融入白馬寨古村特有的文化氣息。

  (六)加大宣傳促銷力度

  依據白馬寨古村的實際情況,結合國內旅遊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白馬寨古村應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營造環境、形象宣傳等方麵工作;加強與中間商的合作,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根據遊客感知規律,選擇不同的媒介,設立古村自身的門戶網站,擴大白馬寨古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要引入現代營銷理念,利用大型節慶、影視劇拍攝等活動,為白馬寨古村旅遊發展造勢,迅速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