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德軍在阿登地區反攻盟軍

  9月中旬,盟軍在萊茵河以西的“齊格菲”防線前受阻後,希特勒就一直思考著對盟軍的反擊問題。盡管東西兩線的盟國部隊均已抵進德國邊境,但希特勒對納粹德國的前途仍抱有不切實際的樂觀看法。

  10月初,希特勒正式命令約瑟爾盡快製定出一份西線反攻的詳細計劃,力爭11月付諸實施。他指望初冬的天氣能結束盟軍享有的絕對空中優勢,或者至少在德國發動攻勢時能大大削弱這種優勢。

  11月3日,約瑟爾代表希特勒在B集團軍群司令部向西線部隊司令龍德斯泰特、B集團軍司令莫德爾及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曼陀菲爾第一次透露了這個大膽的計劃。他告訴3位司令官,艾弗爾已被選定為最適合進攻的地段,因為那裏的敵軍已在過去的正麵進攻中蒙受了重大損失,力量比較薄弱。而且,該地段的敵預備隊已調至第一線附近,補給情況也朝不保夕,所以,隻要進攻做到完全出其不意,天氣又不利於盟國空中行動的話,德軍是可能迅速突破的。一旦突破,將使德國裝甲部隊贏得主動權。爾後,這些部隊迅速向前推進,在馬斯河畔的列日和那慕爾之間建立橋頭堡,再穿過布魯塞爾向北邊的安特衛普港快速挺進。隻要德國裝甲部隊一渡過馬斯河,就可切斷那些經由馬斯河流域的美國第1集團軍的後方交通線。待德國裝甲部隊抵達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地區,英國第21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將受到致命威脅。一旦奪回安特衛普港,英軍的後路即被切斷,他們將麵臨著第二次敦刻爾克的命運。

  1944年12月16日拂曉,希特勒蓄謀已久的阿登反攻拉開了序幕。5時30分,德軍2000門火炮開始向蒙紹和艾希特納赫之間的美軍防區猛轟。與此同時,步兵借助彈幕的掩護開始衝擊。緊接著,5個裝甲師也尾隨投入戰鬥,準備迅速擴張戰果。此前,一支身穿美軍軍服,配備美式裝備,口操英語的德軍特遣隊,已悄悄潛入美軍後方,進行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等破壞行動,以達到製造混亂和削弱美軍戰鬥力的目的。盡管美軍及時識破了德軍的企圖,但在初期仍給美軍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德軍突破口的北翼是擔負主攻任務的迪特裏希第6黨衛裝甲集團軍,在順利突破美軍前沿防禦後,其右翼即為美第1集團軍和第5軍所阻,陷入苦戰。美第5軍原本用來進攻魯爾大壩,戰備程度較高,因此對入侵德軍實施了頑強抗擊。雖然迪特裏希迅速調來第12黨衛裝甲師增援右翼突擊力量,但是其向布特根巴赫的進攻仍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然而在其左翼,情況卻截然不同,第1黨衛裝甲師所攻擊的正麵恰為美第5軍和第8軍的結合部,僅有少量騎兵擔任警戒,故被迅速擊潰。至日暮時分,第1黨衛裝甲師的先頭部隊派佩爾戰鬥群,已突入美軍戰線達10公裏,且前進勢頭仍很迅猛。盡管如此,由於集團軍主力被牽製,派佩爾戰鬥群的推進並無決定性意義。

  在突破口中段,由於當麵美軍第281師剛剛經過亞深戰役,減員達數千人,未及補充,正在休整之中,美軍第106師則3天前剛從國內調來,故此段防守兵力較弱,致使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順利突破美軍防線,並迅速向縱深推進。17日,第5裝甲集團軍左翼的第2裝甲師在克萊夫火車站渡過克萊夫河後,美軍抵抗遂趨於崩潰。次日9時,德軍裝甲教導師也開始橫渡克萊夫河,黃昏時抵達尼德、萬帕赫一線,當夜向巴斯托尼以東的馬格雷特推進。19日,該師繼續向巴斯托尼挺進,並攻入內費和瓦爾丁。隨後,德第26人民步兵師也加入了攻占巴斯托尼的戰鬥。但由於美第10裝甲師和第101空降師先後抵達,有力地加強了巴斯托尼的防禦,德軍的攻勢很快陷入僵局。然而,在巴斯托尼外圍,其第2裝甲師卻直插向默茲河畔的迪南。這時,德B集團軍群指揮官莫德爾非常渴望將主攻方向轉移到曼陀菲爾的第5裝甲集團軍方向上來,但希特勒固執己見,堅決要由他所寵信的黨衛軍將領迪特·裏希繼續擔任主攻。到19日日暮時,德軍在阿登地區的反攻雖然給盟軍造成極大的恐慌和威脅,但卻遠遠未達到計劃目標。

  德軍16日晨對阿登地區的突然反攻,完全出乎盟軍遠征軍各級司令部的預料。此前,盟軍各部正在為突破德軍“齊格菲”防線進行戰役準備。當德軍在阿登地區發動反攻的報告送到最高統帥部時,第12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雷恰在艾森豪威爾的辦公室同其討論兵員補充問題。起初,布萊德雷還以為這是一次破壞性進攻,旨在阻止巴頓將對薩爾發動的攻勢。盡管如此,他仍立即命令阿登地區南北兩麵的美軍各派1個裝甲師向受威脅地段靠攏,並指示各集團軍命令下屬各師處於戒備狀態,以便隨時用於阿登地區。

  12月17日,前線告急。艾森豪威爾把最高統帥部僅有的預備隊第18空降軍在歐洲大陸的第82和第101空降師撥歸了布萊德雷使用。18日,布萊德雷用汽車迅速把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降師派往中線有極好道路網的巴斯托尼。由於在此前美第10裝甲師B戰鬥群已率先抵達,並在巴斯托尼東部組織起了防禦陣地,布萊德雷僅留下第101空降師參加巴斯托尼防禦,而把第82空降師調往阿登地段北翼的斯塔弗洛。

  由於德軍特遣隊的破壞活動,盟軍前線情報極其混亂,到12月18日晚,盟軍最高統帥部才具體掌握了德軍的反攻規模。19日晨,艾森豪威爾緊急將布萊德雷、巴頓和德弗斯召到凡爾登,商討對策。艾森豪威爾認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德軍的進攻。鑒於德軍正在向阿登地段實施主攻,並且有可能向特裏爾地段發動進攻,他決定集中力量在阿登地區敵突出部兩側進行反突擊。為此,艾森豪威爾提出放棄那些與反突擊無關緊要的地域,以便確保重要地域的安全,並加強反攻力量。布萊德雷將軍應製止德軍在馬斯(默茲)河以東的前進,並同第21集團軍群的部隊相配合,對德軍突出部發動進攻。蒙哥馬利也奉命在馬斯河以東和以南的地域內阻止德軍的推進,重點保障從那慕爾到列日之間的馬斯河一線的安全。

  在阿登戰役中,英美盟軍裝甲部隊冒雪封堵德軍突破口。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盟軍在摩澤爾河以南將全線轉入嚴密防禦。德弗斯的第6集團軍群奉命向靠北的地區推進,並接管第3集團軍的大部分防區。同時,巴頓將率6個師北進,接管第1集團軍第8軍防區並在12月22日或23日向德軍突入部隊的南翼發動一次大規模反擊。

  在此期間,德軍已逼近聖維特和巴斯托尼,殲滅了美軍第1集團軍的一部力量,並將另外一些部隊孤立起來。而對德軍的強大進攻,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仍成功地組織了臨時反擊。在聖維特,美軍裝甲部隊的頑強行動使盟軍成功地在西麵建立起新的防禦陣地。在突破口的北翼,美第5軍和第7軍一部在最關鍵的一次戰鬥中守住了埃爾森博裏嶺、嶺南的比特亨巴赫和馬爾梅迪—斯塔沃洛這條戰線,擊退了德軍第6黨衛裝甲集團軍的數次攻擊,為盟軍贏得了所需的時間。

  盡管盟軍部隊對德軍的威脅做出了迅速反應,但德軍各縱隊仍未停止向西推進。19日晚,盟軍最高統帥部情報處長斯特朗將軍擔心德軍很快將從第12集團軍群的部隊之間突破,從而使設在盧森堡市的布萊德雷將軍的前進指揮部同美國第1集團軍脫離聯係。他把這種擔心告訴了遠征軍參謀長史密斯將軍,建議由蒙哥馬利統一指揮阿登地區以北的美軍。這項建議得到了艾森豪威爾的讚賞。最高司令認為,阿登地區以北的突出部已經成為一個作戰正麵,在這個作戰正麵隻能有一支預備隊可以被召來支援英國和加拿大集團軍或者支援美國第9和第1集團軍,因此,將美第9集團軍和第1集團軍暫時劃歸蒙哥馬利指揮,有利於粉碎德軍的攻擊。

  蒙哥馬利元帥一接到命令就馬上召集霍奇斯和辛普森在美第1集團軍司令部開會,並下達了重新組織戰鬥的命令。第9集團軍奉命接管第1集團軍的部分地帶,從而使美第7軍得以撤出戰鬥組成預備隊,以便同英第30軍攜手從突出部北側發起反擊,與此同時,第3集團軍將其戰鬥分界線向北延伸至從日韋到聖維特一線。

  在德軍發起反攻的第一周裏,阿登地區北側的盟軍部隊由於受到重創,加之戰線拉得太長,故對德軍的反攻隻能疲於應付。然而,在阿登地區的南部,巴頓的第3集團軍正迅速采取行動,以便對德軍突入部隊實施打擊。從19日奉命北調到22日對巴斯托尼方向發動進攻,該集團軍在短短的3天時間裏完成了90度大轉彎和北進80~110公裏投入新攻勢的驚人行動。但由於遭到德第7集團軍的頑強抵抗和納粹空軍的襲擊,巴頓的第3集團軍比原計劃推遲了對巴斯托尼的解圍,直到26日才突到巴斯托尼,與被圍美軍取得了聯係。此後,巴頓的部隊在巴斯托尼附近同曼陀菲爾的德第5裝甲集團軍第47裝甲軍展開了慘烈的爭奪戰。

  12月23日,天氣轉晴,盟軍出動了約5000架次飛機,猛烈空襲了德軍反攻部隊和運輸車輛,大大緩解了危局,同時又給巴斯托尼的守軍空投了急需的補給品,鼓舞了守軍的鬥誌。此後,除惡劣天氣外,盟軍空軍一直活躍在戰區上空,對德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線最大的一次陣地戰,雙方參戰兵力將近60個師。希特勒發動阿登戰役最後的結果是將盟軍在西線的推進阻止了6周之久,但其付出的代價卻是將其本來就有限的預備隊力量消耗貽盡,結果使盟軍爾後的進攻得以長驅直入。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