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嬴政稱帝

  秦朝以前,中國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那時候,全國各地同時存在著許多諸侯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秦、齊、燕、楚、韓、趙、魏等,號稱“戰國七雄”。秦王朝就是秦國的最後一個國王嬴政建立的。

  嬴政生於公元前259年。他即位的時候,隻有13歲,還是一個小孩兒,秦國的朝政大權完全掌握在他母親趙太後和丞相呂不韋的手裏。呂不韋不僅在朝廷上專權,而且還和趙太後勾勾搭搭的,名聲很不好。嬴政一天一天地長大了,自然對呂不韋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怨恨。他暗暗下了決心,到自己親自執掌朝政的時候,一定除掉呂不韋,把秦國的朝政大權奪回來。

  公元前238年,嬴政已經22歲了。按照當時的有關規定,他在這一年的春天裏,到舊都雍城(在今陝西鳳翔南)舉行了加冕典禮。從此,他就算正式做了國王,可以親自處理政務了。這對呂不韋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知道,嬴政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國王,並不甘心做傀儡。從前,嬴政年齡小,不管什麽事情,都可以由自己做決定;如今,嬴政親自掌握了朝政大權,可就由不得自己了。他想來想去,總覺得已經陷入了絕境,難以再繼續保持以往的地位和權勢了。於是,呂不韋便慫恿一個叫做嫪毐的宦官發動武裝叛亂,讓他除掉嬴政,再另立一個公子做國王。

  嬴政得到情報,馬上出兵反擊。雙方的軍隊在國都鹹陽(今陝西鹹陽)大戰了一場。結果,國王的軍隊打敗了叛軍,繆毐和他的死黨嚇得倉皇出逃。嬴政立即向全國發布了一道命令:“生擒繆毐者,賞錢100萬,殺死繆毐者,賞錢五十萬!”沒過幾天的功夫,嫪毐和他的20多個死黨,就被逮住押解到鹹陽來了。嬴政下令“車裂”了嫪毐,滅了他的宗族。同時,還殺了他那二十多個死黨,把他們的人頭懸掛在大街上示眾。

  事後,嬴政派人進行調查,發現呂不韋跟嫪毐的叛亂有牽連。本來,嬴政想殺掉呂不韋,但覺得他過去對秦國還有一些功勞,就隻罷免了他的相職,打發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陽去。可是,呂不韋並不想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到了洛陽,不斷派人去拉攏六國的諸侯,企圖借助外國的力量東山再起。嬴政聽說各國的使者和賓客不斷到洛陽去和呂不韋打交道,恐怕他再鬧什麽亂子,馬上下了一道命令,強迫他帶著家小遷到蜀郡(今四川成都)去居住。呂不韋眼看著自己大勢已去,即便是到了蜀郡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便喝了一杯毒酒,自殺了。

  在嬴政除掉嫪毐、呂不韋的時候,秦國已經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最進步的國家。秦國統治的地方,占據了西半部的大半個中國,包括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四川和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廣大地區。象韓、魏兩國,實際上已經處於秦國的三麵包圍之中。嬴政決心憑借秦國的有利條件,消滅東方六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嬴政調集千軍萬馬,向東方六國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首先,他派內史騰率領一支軍隊滅了韓國,俘虜了韓王安。公元前228年,又派老將王翦率領三路大軍會攻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俘虜了趙王遷。公元前227年,再命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軍隊占領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俘虜了魏王假。公元前223年,複令王翦滅楚,俘虜了楚王負芻。公元前222年,又令王賁滅燕,俘虜了燕王喜。公元前221年,王賁又揮師南下,攻破齊國的都城臨淄,俘虜了齊王建。就這樣,嬴政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終於兼並了韓、趙、魏、楚、燕、齊等東方六國,結束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麵,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這就是秦王朝。

  嬴政統一了天下,馬上提出了更改名號的事。所謂名號,就是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早先,不論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子”,還是戰國後期的諸侯,一般都稱做“王”,如夏桀王、商紂王、周武王、齊威王、魏惠王、趙武靈王等等。秦國的最後幾代國君,亦概莫例外。如今,贏政統一了全國,總覺得自己幹出了一番空前絕後的大事業,因而在稱謂上就應該同原來的國王有所區別。於是,他便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對他們說:“寡人如今翦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也應該更換一個名號了。若不更換名號,同原先六國的諸侯沒有區別,這怎麽能顯示成功、傳之後世啊?請眾大臣議論一下,寡人應該取一個什麽名號才好啊?”

  王綰、馮劫、李斯等大臣聽說贏政要更改名號,先召集博士(秦漢宮名,掌管圖籍,通曉古今史事,充當皇帝的顧問)商議了一番,然後便一塊兒提議說:“從前五帝在位的時候,地方不過一千裏,各地的諸侯,有的都不來上朝,作為天子也難統轄。如今陛下興義兵,除暴亂,平定了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這真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即便是五帝也比不上陛下的功德。臣下跟眾博士商議:‘古時候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人皇最為尊貴’。陛下要是想更換名號的話,請改稱‘人皇’好了。另外,凡是陛下作的批示可以稱作‘製’,命令可以稱作‘詔’,陛下的自稱可以稱作‘朕’。臣等不揣冒昧,謹請陛下裁擇而行。”

  贏政聽了,不由得心中大喜,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人皇”雖說是貴稱,但畢竟是因襲舊名,也並不怎麽稀奇;我既然功德無量,遠遠超過了三皇五帝,為什麽不將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成名號,豈不比單稱“人皇”更美呢?於是,他便對眾大臣說:“可以去掉‘人’字,留下‘皇’字,再采用‘五帝’中的‘帝’字,把‘皇’字和‘帝’字合起來,就稱作‘皇帝’好了。其他各項,可以按照眾大臣說的辦。”他還說:“朕是第一個皇帝,就稱作‘始皇帝’。今後,朕的子孫做皇帝,可以按照世數排下去,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萬世,傳之無窮。”從此,嬴政就取消了國王的稱號,改稱為始皇帝,人們都叫他秦始皇。

  在更改名號的同時,秦始皇還確定了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權的組織形式。三公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九卿主要有廷尉、治粟內史、郎中令、少府等等。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太尉掌管全國的軍事;禦史大夫是副丞相,負責糾察百官和掌管國家的重要文書;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內史掌管財政;郎中令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和傳達皇帝的命令;少府掌管皇帝和整個皇室的財務。這些官員,都直接對皇帝負責,全部由皇帝任命,一律不能世襲。這樣,皇帝也就成了文武百官的總頭目,一手獨攬了全國的最高統治權。

  但是,對於實行什麽樣的地方行政製度,朝臣之間卻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有的人說,應該繼續實行分封製;有的人說,應該實行新興的郡縣製。秦始皇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專門召集宮廷會議,讓大臣們討論這件事。

  丞相王綰是保守派,主張實行分封製。他說:“依我看,還是實行分封製好。如今天下剛剛平定下來,原先齊國、楚國、燕國的許多地方,離都城太遠,若不分封諸侯,恐怕很難鎮壓住那裏的老百姓。要是分封幾個皇子到那裏去做諸侯,事情就好辦多了。”廷尉李斯不同意王綰的看法,他說:“依臣下之見,實行分封製不如實行郡縣製好。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經分封了一大批子弟、功臣做諸侯,指望依靠他們來輔助王室,統治天下。可到後來,各國諸侯彼此之間視若仇敵,互相殘殺,即便是周天子也禁止不住。如今統一了天下,正應該普遍設立郡縣。對於那些皇子和功臣,多賞賜一些錢財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分封他們做諸侯,將來恐怕就不容易控製啦!”秦始皇仔細一琢磨,感到還是李斯說得有道理,不由得點了點頭,說:“從前天下為什麽苦戰不休,就是因為分封諸侯的緣故。如今天下剛剛平定下來,再分封諸侯,就會重新引起戰亂。到那個時候,再想天下安定,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李廷尉的意見是對的。”大臣們見秦始皇也主張實行郡縣製,也就不再發表什麽意見了。

  於是,秦始皇便委派李斯等人製定規劃,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每郡設郡守一人,負責全郡的政務。另外,還設有郡尉和郡監,輔助郡守,分管全郡的軍事、治安和司法工作。一郡之內,又劃分為若幹個縣。大縣設縣令,小縣設縣長,負責全縣的政務。另外還設有縣尉和縣丞,輔助縣令或縣長分管全縣的軍事和司法工作。一縣之內,又劃分若幹個鄉。鄉官設三老,掌管一鄉的事務。另外,還設有亭長,負責鄉村的治安。從郡守到亭長,全部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級政府任免,也不能世襲。

  針對原先各國各地區之間文化和社會生活方麵存在的種種差異,秦始皇還采取了許多統一措施。第一,是統一文字,規定以一種叫做小篆的文字作為標準,通行全國。第二,是統一貨幣,規定全國隻能使用兩種貨幣,一種以黃金作為上幣,以鎰為單位,重20兩;另一種以銅錢作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第三,是規定統一的度量衡製度,要求全國實行同一的尺寸、斤兩、鬥升等等,並且還頒發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另外,秦始皇還下令拆除了戰國時代遍布各地的堡壘和關塞,統一了“車軌”,興修了馳道。原先,各國的車輛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寬有窄。秦始皇規定,車軌一律為6尺,馳道一律寬50步。路旁,每隔3丈種1棵青鬆。這樣的馳道有兩條,一條由鹹陽往東,直達燕齊地區,另一條由鹹陽往南,直達吳楚地區。後來,又興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分別由鹹陽通向北方、西南和嶺南等廣大邊遠地區。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全國各地的經濟聯係和文化往來,也就大大地密切和便利了。

  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還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打敗了匈奴,收複了戰國末期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區。與此同時,又調集大軍征服了百越(我國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在那裏增設了桂林(今廣西桂平西南)、南海(今廣東廣州)、象郡(今廣西崇左境內)三個郡。為了加強北方的防禦,秦始皇還下令從全國各地征調了幾十萬民工,讓蒙恬指揮著修築了一道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今遼寧遼陽)的長達五千多裏的長城,號稱萬裏長城。修築長城,雖然耗費了無數的錢財,加重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負擔,但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確實起到了阻擋匈奴人南侵的作用。萬裏長城是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結晶。一直到今天,萬裏長城仍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文明的象征。

  秦始皇兼並六國,統一天下,廢除分封製,實行郡縣製,建立一整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製度,以及修築萬裏長城和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鞏固和加強了封建國家的統一,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並且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是秦始皇的巨大曆史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