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7、西餐禮儀知多少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西餐是檔次的象征,吃西餐是在吃品位和情調。燭光搖曳、琴聲悠揚、侍者含笑、花香撲鼻的氛圍的確令人賞心悅目。但是,由於文化背景不同,西餐的流程和規矩差別於中餐,如果不掌握基本西餐禮儀,很容易成為宴會上最掃興的那個人。下麵介紹十項西餐入門禮儀,其實,最簡單的竅門就是“模仿秀”,即跟著主人學,他怎麽做,你就怎麽做。

  1、預約。檔次越高的西餐廳越需要預約。預約內容包括出席人數和到達時間,以及其他附加要求,比如是否選擇吸煙區或靠窗座位,主賓中是否有恰逢生日或其他紀念日者,甚至還可預告宴會目的和預算。

  2、著裝。從一定意義上說,西餐是一種儀式,所以,出席正規的西餐宴會,男士應穿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應穿套裝和帶跟的鞋。如果請帖中標明著正式服裝,男士還要紮上領帶。

  3、姿態。西餐的優雅是全方位的優雅,貫穿於每一個環節,姿態是其中重要一點。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餐桌約留一拳距離,兩腳交叉是不夠禮貌的。

  4、點菜。西餐菜品多樣,一般分為前菜、主菜和甜點,加之餐前酒和餐酒,總有一款適合你,但點菜大無必要麵麵俱到,剩下太多反而失禮。最恰當的組合是前菜、主菜(魚或肉擇一)加甜點。點菜時無須按此順序,盡可先選一種最心儀的主菜,然後配上一款適合的湯,再進行其他搭配。

  5、點酒。洋酒門道眾多,口味迥異,不妨將此重任交與餐廳的資深調酒師,告其已選菜品、預算以及平素偏重的口味,請調酒師統籌安排。常規的搭配是肉類主菜配紅酒,魚類主菜配白酒。上菜前,可先微啜香檳等淡酒開胃佐餐。

  6、餐巾。在西餐宴會上,說餐巾是服裝的延伸毫不為過。正確的用法是在前菜送來前打開餐巾,向內摺進三分之一,餘下三分之二平鋪腿上,遮住雙腿膝蓋以上部分。有人擔心菜湯淋髒上衣,習慣將餐巾塞入領口,這是錯誤之舉,既不禮貌,也不雅觀。

  7、喝酒。正確的端杯方法是以大拇指、中指和食指輕握杯腳,小指抵住杯子底台。服務員首先會倒入僅能蓋住杯底的少量酒,意為請客人鑒別酒質,你可沾唇後表示認可,也可直接示意服務員很好。接下來,服務員將正式倒酒,此刻,應把酒杯放在桌上。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將酒潤於舌上;可以輕搖酒杯使酒與空氣充分接觸以盡散醇香。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像白酒一樣一飲而盡或者透過酒杯直視對方都是失禮行為。盛裝女士不能用手指擦拭杯沿之上的口紅印跡,而是要用麵巾紙輕輕擦掉。

  8、喝湯。湯是西餐的必備環節,不能吸著喝,可以先用湯匙由後向前將湯舀起,湯匙底部置於下唇位置將湯送入口中。喝湯時,上半身略微前傾,當碗中之湯所剩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盛湯器皿帶有握環,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喝下。

  9、吃魚。魚肉鮮嫩,一般情況下,餐廳不備餐刀隻備專用湯匙。此匙較湯匙大,既可切分菜肴,也能將調味汁舀起佐餐。吃魚時首先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刺入一半即可,恰好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然後從頭開始,將刀叉在魚骨下方,向魚尾方向劃開,接著剔掉魚骨挪至盤的一角,最後切掉魚尾,按自左至右順序,邊切邊吃。

  10、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如有多把刀叉,應由外依次向內取用。刀叉拿法為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采用握筆方式。如果感覺別扭,也可將叉子換至右手,但切記不要頻繁換手。吃大體積蔬菜時,刀叉可幫助折疊、分切。如果用餐中途略作間歇,應該將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尖部不能突到盤外,更不能一邊交談一邊揮舞刀叉。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