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九章 圓滿

  在編撰完畢《大唐西域記》一書後,辯機又立即投身到另一部內容龐大,而且十分重要佛經的翻譯中去了。

  原來,這部佛經確非是等閑之物,它就是總賅三乘學說的,有百卷之多的《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當初矢誌西行求法,其目的除為了尋求佛經原籍,請益問業,解決佛性涅槃等疑難問題,更主要是想求得這部由印度佛學大師無著所著的、能代表佛教教理巔峰之作的《瑜伽師地論》原典歸中土。玄奘後來果然將此經攜回中土的長安。

  為譯好這百卷《瑜伽師地論》,玄奘幾乎動用了當時全國最出色的數十名名僧大德。

  辯機就擔任了這部百卷巨經《瑜伽師地論》中三十卷的證文一職。

  朝廷同時還派遣如禮部尚書許敬宗、左仆射於誌寧等國家要員加入弘福寺的譯場,幫助玄奘法師他們看閱此經經文,並潤色譯文。

  弘福寺的眾大德為譯好《瑜伽師地論》這部的巨經,不惜精益求精及耗費一切心血,真可謂是長日遺餐,以夜繼日。由此而來,讓那些前來襄助玄奘法師翻譯佛經的朝廷官員深受感動。他們紛紛上書,請求朝廷給予玄奘法師及其前來弘福寺翻譯佛經各位大德表彰。

  太宗甚至還命後宮眾人親自為玄奘法師縫製了一件巧奪天工的袈裟,以示他對玄奘法師特別嘉獎和敬意。長安其他道俗民眾也是通過各種方式向這些在翻譯佛經付出巨大心血的弘福寺的學僧大德們表達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敬意。

  不覺到了次年五月的中旬了。

  這時,在弘福寺裏的譯經大德都感到十分歡喜,因為通過他們眾人頑強不懈的努力,有一百卷之多的巨經《瑜伽師地論》也終於全部譯完了。

  玄奘法師本人為完成自己如此大的一個宿願,將此經帶回中土、譯完並呈獻給中土佛門的眾人,他內心所得到的安慰和欣喜,更是以語言難以描述。

  玄奘法師在長安譯經,一時,有許多高僧也雲集弘福寺。長安其他各寺也十分珍視這種難得的機緣,有時也特來邀請弘福寺的一些高僧到各寺講法。

  一旦有這樣的講法會,在當時的長安城上至王公貴戚,下至平民百姓莫不慕名前往該寺拈香聽講。由於這些講法的高僧多為當時全國最負盛名且佛學涵養異常深厚之人,故在演講佛法之時,多能將深奧精微的佛法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傳神。令聽者忘倦,深得教益。

  玄奘法師除每日夜以繼日,勤奮不輟地翻譯佛經外,他還事必親躬,常親自登壇為眾人講經。

  有時前來請教的道俗弟子幾乎堵滿了弘福寺的走廊,但玄奘法師都莫不親自答疑,務必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玄奘法師盡管每天事物繁多,但他的弟子們卻從來沒見過從他的神情中露出絲毫的疲憊,他的這種過人的精力真令人歎服稱奇。

  玄奘法師不僅擁有學貫中西的淵博學識,他高尚獨立的人格,如鬆風水月般澹泊的性情,對海內外的道俗民眾也是一種巨大的感召。為此,常有海內外各地的學僧人前來長安,向玄奘法師請學問益。

  寺內弟子百數人,甚至專門從長安、洛陽兩城趕來聽講佛法的王公貴族們,在聽了玄奘法師循循善誘,條縷分明的講法後,都莫不舍去驕華妄想,肅然稱敬。

  宮中的德崇寺等寺院也曾邀包括玄奘在內的高僧來講《法華經》、《維摩經》及《華嚴經》等諸經,高陽公主及文夫人也曾數度前去聽講。

  太宗這位當朝的國主也十分尊敬玄奘法師這位德慧高深的明師,雖然他自己是有繁重的國務在身,但於百忙之中,他總要尋閑暇與玄奘法師一見。

  太宗時常召玄奘法師入宮。一方麵,他可了解翻經院譯經進展的情況,另一方麵與玄奘明心見性的談話,也給其負荷萬重的心靈莫大的慰藉。他現在對玄奘法師真有相見恨晚之感。

  玄奘法師同理也是十分看重與太宗這位君王的這一份情誼。不僅因為是太宗給與了他們佛門弘法事業的充分扶持;而且從自己內心而言,他對這位聰睿神武、任賢納諫君主的開明風範也是推崇備至的。尤其是玄奘法師自己在年輕時,就曾飽受隋末亂世那種顛沛流離之苦。在那種動蕩不安的時日裏,他們這些出家人不僅難以學道弘法,而且他和他的兄長長捷法師在從北到南的避難途中,還看見天下無數可憐的生靈在兵戈亂起的世界裏慘遭殺害和過著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的生活。故此,玄奘法師現在就特別珍惜在太宗統治時期這種得來不易,且能安心弘揚佛法的繁榮昌盛的太平時光。

  一日,在弘福寺,正當玄奘法師譯罷《瑜伽師地論》,準備開譯新佛經之時,宮中傳來太宗召見他入宮之旨。

  玄奘法師便放下手中的譯事,入宮去見太宗了。

  見過太宗,二人噓寒完畢。太宗就笑對玄奘說道:“方才朕的愛女高陽公主在這裏。因她異常聰慧,朕就很是喜愛此女,故朕也把她慣得有些任性。好在她為人率真不虛,甚合朕意。小女素來目空一切,但卻對法師的一切,是無限的景仰。她還說,親瞻了法師的風範後,方信古人所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之言,絕對為不虛之言。”

  玄奘道:“公主過譽,貧僧實不敢當。”

  太宗又問玄奘道:“近來,法師你們那裏又有何種新經譯成了?”

  玄奘答道:“新譯完無著大師的《瑜伽師地論》,該經共一百卷。”

  太宗聽玄奘這般回答,不免驚歎道:“一百卷!想羅什法師在華這麽多年,一共也不過譯完二百多卷佛經。這《瑜伽師地論》,究竟是何等樣的佛經?數量如此龐大驚人?”

  聽罷太宗之言,玄奘感歎地說道:“貧僧當初西行,目地之一便是取得此經的原典歸唐土。現寺中諸大德耗費了巨大的心血,終於使得此經順利譯成,貧僧內心的感激和歡喜真是難以言表。”

  玄奘說罷,便為太宗講述了《瑜伽師地論》的大意。

  太宗聽罷,默然良久,才對玄奘道:“法師與弘福寺各位大德,不墜寸陰的譯經。其速、其效,實在是令人歎服。不像朕近日諸疾纏身,甚感精神體力衰減不少,真是大有未老先衰之態。”

  玄奘也道:“光陰迅速,人生無常。連貧僧最近也自覺精力不如從前,況且陛下日理萬機,身心都難免過度地操勞。”

  太宗聽了玄奘法師的話,沉默不語。

  不久之後,太宗因有感於玄奘法師對《瑜伽師地論》的由衷讚譽,便立刻派人到弘福寺將此經的譯卷取來一觀。

  看罷如此洋洋灑灑百卷《瑜伽師地論》如山一般地放置在眼前的幾案上,太宗感慨地對朝中大臣道:“朕看佛經,如瞻天觀海,真是高深莫測。過往我們眾人常講儒、道、釋這三教齊峙,原來這是一種何等大的妄談!”

  說罷,太宗就答應玄奘法師,他要為他們佛門新譯的《瑜伽師地論》作序,並命朝中重臣褚遂良抄寫。

  原來,玄奘法師為了更好的弘揚佛法,曾再三上表,請太宗為所譯佛經作序。但太宗都顧及長安儒、道、佛等諸教的先後次序之爭,及佛教過於幽深精微等諸問題而加以推諉。

  太宗現看這百卷《瑜伽師地論》的詞義宏遠,聞所未聞,並且他也為玄奘法師鍥而不舍,寧靜致遠的精神所感動。

  一時,太宗不顧自己人在病中,便親筆為玄奘法師等人所翻譯的百卷《瑜伽師地論》作了一篇名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的序文。

  不久,宮中就宣旨下來,令玄奘法師及弘福寺翻譯佛經的參與者前往玉華宮,一方麵是聽宣這個序文,另外朝廷也擬特令嘉獎那些在弘福寺翻譯佛經中有功的名僧大德。

  這是一個深受佛門重視的大事件,也是一個光大弘揚佛法的絕好時機。

  一時,玄奘就率領弘福寺的各位譯經大德,長安各寺的主要執事人員出發到離坊州宜君縣北四裏處的皇家離宮玉華宮去了。

  這玉華宮地處在坊州宜君縣外“夏有寒泉,地無大暑”的蒼翠成蔭的鳳凰山中。此宮四處高曠靜謐,古木參天,煙霞繚繞,前後由九座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的宮殿相連而成,宮前還有碧水如黛的玉華河環繞而過。

  八月四日這一日,玉華宮盛況空前。

  眾僧神情肅穆,並列於玉華宮慶福殿上,隻聽弘文館大學士上官儀宣讀禦製《大唐三藏聖教序》道:

  蓋聞二議有象,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鑒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天地包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象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象顯可征,雖愚不惑;形潛莫睹,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禦十萬。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者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厘。無滅無生,曆千劫而亙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玄凝,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然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罕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慈。古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見常隱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真,遷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禽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佛有經,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傳訛斜正之術。我僧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長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鬆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使千古而傳芳。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振理,廣被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法遊西域;乘危遠邁,策仗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沙夕起,空外迷天。萬裏山川,撥煙霞而進步;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欲達。周遊西宇,十有七年,窮曆異幫,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三乘六律之道,馳驟於心田;一藏百篋之文,波濤於海口。爰自所曆之國無涯,求取之經有數。總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計五千四十八卷,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複全,蒼生罪而還福。濕火宅之幹焰,共撥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矧乎人倫有識,寧不緣慶而成慶?方冀真經傳布,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慶福殿上的佛門眾人在聽上官議宣罷太宗所作的這篇文旨優美,義理公正的序文後,無不深受鼓舞,合什稱頌。

  太宗親自為玄奘法師所新翻譯完畢的百卷《瑜伽師地論》作序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弘福寺眾人長期全力翻譯佛經所取成就的肯定,而且當時的佛門眾人更是為在有生之年,在看到本法得以如此光大而欣然。

  辯機聽罷《大唐三藏聖教序》的宣讀後,一時也感慨莫名。

  事後,辯機獨自一人漫步走出玉華宮的宮門,他此刻的心境與感受,真可謂是如釋重負,又恍然若失。

  正當辯機的內心是思緒萬千,難以言狀之時,忽然抬頭看見一位身量高昂,和藹可親,年約五六十上下的僧人伴著另一老僧,正含笑地朝他走來。

  見狀,辯機忙上前,對那身材高昂的老僧人執禮,道:“宣師,恕弟子有不迎之禮。”

  這個人正是當時的著名高僧,道宣法師。

  原來,道宣法師在貞觀十九年六月在弘福寺翻經院作綴文一年後,又返回終南山豐德寺繼續他的律學研究。

  辯機今天重新又在玉華宮見到這位受人崇敬的資深前輩,他內心自然是十分地喜悅。

  道宣見到辯機後,也還禮,微笑地對他說道:“不必多禮。”

  說罷,道宣對辯機及身旁老僧相互介紹道:“這是我豐德寺的寺主勤望法師。這就是玄奘法師的得力高足之一的青年法師辯機,他可就是完成《大唐西域記》這部奇書而立了奇功之人。”

  辯機聽了道宣法師的介紹,忙也對勤望法師執禮。

  勤望法師一聽了道宣法師的這一番介紹後,方知眼前這位骨格生得十分清秀的年輕人,就是長安佛門文名久著的辯機。

  勤望法師就立即對辯機讚歎道:“真是不意方袍,複有平叔!何曾料想得到,在我們方袍之中,竟也有如平叔這般才情出眾之人!老僧已有幸拜讀玄奘法師與你撰寫的那部華實並茂的《大唐西域記》了。發現它真堪稱是不落前人窠臼的,自創一體的奇製。讀之,實在是令人不忍釋手。老僧我自度它將來定是一部必傳之作,並為能從我們佛門出這樣一部奇著而拍手高聲叫好!看得出,這部奇製一字一句的完成,實在是凝聚你師徒二人太多的才智與心血了。”

  道宣聽罷勤望法師這一番話,立即點頭讚同說道:“讓老僧我也送你們所著的這部奇製八個大字罷:文潔而雅,實廣而翔!”

  辯機聽見勤望法師他們如此稱讚自己,不覺愧色滿麵,忙道:“弟子是無論如何也當不起這些話的。”

  雖然勤望法師早就聽人稱讚說辯機才華出眾,是玄奘法師弘福寺譯場的一名佼佼者,隻是未曾料及他這般地年紀輕輕。今他見辯機本人,觀其言行舉止與儀表,又是如此地謙謹衝淡,沉逸文靜。

  一時,勤望法師不覺對辯機讚勉有嘉。

  道宣在一旁也對辯機歎許道:“《瑜伽師地論》譯完了,這對我們釋門而言,真是一件何等可喜又可慶的大事情。今天,貧僧我能在玉華宮親身聆聽陛下親自為這部佛典所撰的序言,實為平生之大幸。貧僧曾對照《瑜迦師地論》原來的梵本,再來看你們現在的譯文,深感此經譯筆之精確典雅,恐古今也是難以企及的,實在是堪稱是譯經中的典範之作。還有一件更可喜之事,陛下已命佛門將這部譯經抄成九部,交付雍、洛、並、袞、相、荊、揚、涼並益州等地輾轉流通,要使天下人都知道這部大經的要義。”

  辯機聽了,默然無語。

  勤望又對辯機說道:“奘師與你等眾人為這部巨經的翻譯,真可謂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了。年輕人,你下一步又做何種打算呢?”

  辯機沉默良久,才對道宣、勤望說道:“待這邊譯經完畢,如果佛天假於我時日,弟子倒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回終南山修行去。到時候,想去豐德寺拜讀宣師重新修訂的律疏,不知二位師父允許與否?因為弟子幼年時,就在林壑寂靜的終南山出家修行。至今,都還對那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難以忘懷。”

  說罷,辯機突然再自思己過,內心不覺湧起一陣大悲哀,暗思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辯機,你是一個破了佛門大戒律的人,又有何種資何格向宣師學律學?”

  辯機這裏暗中自責未了,忽聽道宣說道:“這真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貧僧我一直有心全麵整理律宗,也正缺一個像你這樣的快筆手相助,隻怕奘師舍不得放人。貧僧聽說,現在大慈恩寺快完工了,陛下有意命奘師從這裏搬過去繼續譯經。他過去之日,定是把你們這幹能手帶過去之日。”

  辯機忙道:“弟子庸愚,難以克當。”

  勤望望著辯機,激勵他道:“讓老衲我實告訴你罷,年輕人!奘師一旦擬好隨他去慈恩寺的名列,前幾名定是少不了你的!且更加精勤努力罷。”

  辯機聽罷勤望法師所說的這番激勵之言,不禁更加惶然無語。

  與道宣、勤望二法師分手後,辯機忽見道宣一回首,並叫住他,問道:“辯機,你今年年齡幾何了?”

  辯機見道宣法師突然這樣問自己,不覺一怔,忙道:“弟子今年二十有九。”

  道宣沉思片刻,才問辯機道:“以貧僧我推算,你應該是在武德三年那一年出生的?”

  辯機點頭,道:“正是,弟子就是在那年春四月出生的。”

  道宣聽辯機說罷,一時,他看著辯機眼前這位英姿勃發的佛門青年才俊,思及種種往事,不免感慨萬千。

  道宣沉思良久,又語重心長地對辯機說道:“你出生那年,正恰好貧僧我也是二十九歲。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在終南山整理律學的心得。隻是彈指一揮間,近三十年的時間就幾乎是這樣轉眼即過。我們真是希望你們這些後進者要珍惜寸陰,為佛門爭氣。佛門現在要做的事,實在還有很多。絕不能看今日這番景況,就可以裹足不前。”

  辯機聽罷,忙點頭。

  分別之際,勤望法對辯機微笑地說道:“我們這二位老衲隨時樂見你回到終南山來。”

  聽勤望說罷這一句話,道宣也笑對勤望與辯機道:“看來,清靜的終南山的確就是我們這些唯法是務之人的永久居心之地了。”

  辯機聽罷道宣與勤望法師的這番發自內心的激勵之言,一時,他內心的感動和溫暖真是難以形容。

  辯機想,終南山何曾不也是自己夢中的最終歸宿之地?那裏的明月流泉,遠山幽林,馨花綠苔,飛螢鳴鳥與梵塔禪院等物,都無時不飛翔與縈繞在他的夢中。

  不久,道宣與勤望法師二法師就與辯機相互珍重道別。

  最後,辯機一直望著道宣與勤望這二位終生都以終南山為家的老法師的身影,消失在玉華宮大門外許久,他內心中的溫馨與感動之情,仍然是久久地難以消散。

  正是: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