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 俄羅斯的民族糾紛及車臣戰爭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號稱世界民族博物館。全境有16 個民族自治共和國: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首府烏法),布裏亞特自治共和國(烏蘭烏德),達格斯坦自治共和國(馬哈奇卡拉),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納爾奇克),卡爾茨克自治共和國(埃利斯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彼得羅紮沃茨克),科米自治共和國(塞克特卡爾),馬裏自治共和國(約什卡爾),莫爾多瓦自治共和國(薩蘭斯克),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奧爾忠啟尼則——現改稱符拉基高加索),韃靼自治共和國(喀山),圖瓦自治共和國(克孜爾)、烏德穆爾自治共和國(伊熱夫斯克),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格羅茲尼),楚瓦什自治共和國(切博克薩雷),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雅庫茨克)。

  此外,俄羅斯聯邦還設有6 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巴爾瑙爾)、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海參崴)、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5 個自治州:戈爾諾 -阿爾泰自治州、阿迪格伊自治州、哈卡斯自治州、卡拉恰耶夫 -切爾克斯克自治州及猶太自治州(中心位於比羅比詹,20 萬人口);1 0 個自治區:科米 -彼爾米亞茨基邊區(17 萬人,中心庫德姆爾卡)、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67 萬人)、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2 0 萬人、薩列哈爾德)、阿金斯基布裏亞特自治區(7 000 人,阿金斯科耶)、泰梅爾自治區(5 萬人,杜金卡)、埃文基自治區(2暢2 萬,圖拉)、涅涅茨克自治區(5 萬人,納爾楊 -馬爾)、烏斯季 -奧爾登斯基 -布裏亞特自治區(13 萬人)、科裏亞克自治區(4 萬人,帕拉納)以及楚科奇自治區(14 萬人,阿納德爾)。俄羅斯聯邦主要行政機構是49 個州,三級製自治共和國、自治州與自治區、州與區。

  根據2003 年統計,在俄羅斯境內就有160 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82%,占絕對優勢,俄聯邦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約1 190 0 萬。應該說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源於同一祖先,它們的祖先是 9—13 世紀形成的古羅斯部族。古羅斯人逐步分化為三個民族: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隨著沙俄的對外擴張,俄羅斯人逐步擴大自己的領地。到19 世紀中期,俄羅斯人又形成南方支係、北方支係和中部支係,其語言、服飾、禮儀、建築風格等方麵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中部支係就是十月革命前俄國的哥薩克(突厥語:“自由自在的人”),他們是1 5—17 世紀俄國農奴製分化中形成的,以頓河流域大草原為根據地的一個支係。他們能征善戰,在沙皇征服西伯利亞、中亞及高加索過程中充當急先鋒,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他們長期享有各種特權。十月革命後其特權被取消,多數參加農業勞動。此外,俄羅斯人主要族群還有白海沿岸的沿海族群,阿爾泰地區的舊教派族群,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還有不少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若幹小族群。

  在蘇聯解體之後,在俄羅斯境內還生活著2664 萬非俄羅斯民族,其中人口比較多的有韃靼人、烏克蘭人、楚瓦什人、巴布基裏亞人、摩爾多瓦人、白俄羅斯人、日耳曼人等。在俄聯邦境外還生活著3000 萬俄羅斯人,約占全部俄羅斯人的17暢4%。非俄羅斯族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他們所擁有的自治州、自治區域卻占俄聯邦版圖的53%以上,而且這些地區的資源十分豐富。在蘇聯解體前夕,各加盟共和國與中央的主權爭奪戰不斷升級,民族獨立運動此起彼伏,政局混亂引發了俄聯邦境內的分裂主義和分離主義傾向。特別是在40 多個民族混居、使用數十種語言及方言的北高加索地區,曆史上的民族矛盾及新產生的族際隔閡相互作用,終於導致了一場震驚世界的車臣戰爭。

  車臣 -印古什自治共和國南鄰格魯吉亞,北接斯塔夫羅波爾邊境區,西接北奧塞梯自治共和國,麵積1 萬多平方公裏,不足俄幅員的 0暢1%。1986 年人口 120 多萬。其中車臣族占53%,印古什人占 12%。居民以穆斯林為主,信奉伊斯蘭教。車臣人素以英勇善戰著稱,民族意識極強。19 世紀中期,沙俄經過 40 年的高加索戰爭,才於 18 59 年將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 91 7 年後車臣與印古什合並。19 44 年斯大林以車臣人與希特勒合作為由,將車臣人整族強行遷出家園,直到 1957 年時才恢複自治,一些車臣人才返回家鄉。

  1991 年9 月16 日,車臣人、退役軍人杜達耶夫將車臣原領導紮夫加耶夫等人趕下台,奪取了首都格羅茲尼的權力。同年1 0 月27 日,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他隨即宣布車臣將脫離俄聯邦獨立,遭到俄總統葉利欽及議會的反對。此後,杜達耶夫部隊與俄聯邦進行了長達5 年的武裝衝突:1994 年12 月11 日雙方開始激戰,至少有8 萬人死於這場內戰之中,其中絕大多數人是車臣平民百姓。此後,俄羅斯曾三次派人暗殺杜達耶夫未果。1996 年4 月21 日深夜,俄羅斯空軍依靠衛星定點技術,發射了兩枚空對地導彈,將正在與莫斯科一要人通話的杜達耶夫擊斃。但是,車臣危機並沒有因此而結束。此後,雙方一直在進行和談。直到19 97 年9 月27 日,報上載文講,俄聯邦與車臣的和談破裂。車臣領導人說,俄聯邦若不承認車臣獨立,他們將無法保證由阿塞拜疆穿過車臣的境內通往新羅西斯克港的一條戰略性輸油管道的安全,他們還將進行新一輪破壞性戰爭。車臣局勢進一步惡化。

  1 99 0 年出現的車臣危機隨著俄羅斯政治危機、經濟危機、民族危機的不斷深化,逐步演變為一場局部戰爭,至今這場戰爭及衝突仍未結束,成為國際問題中的前沿熱點。它不僅影響著俄羅斯政局甚至對整個世界局勢都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其形成原因、曆史教訓及後果引入深思。車臣危機始於 1 990 年 10月,即在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控之後。199 0 年至19 94 年12 月是車臣危機發生發展階段;1994 年12 月至1996 年4 月是第一次車臣戰爭;19 96 年4 月至199 7 年5 月是談判階段;199 9 年9 月俄軍進攻車臣開始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直到今天,戰火仍在燃燒著,但估計這場戰爭遲早都會結束,最後肯定會以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及恐怖分子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1 99 0 年底,在蘇聯解體、俄羅斯獨立初期,獨聯體主體內的民族分離主義和地方分立主義活動異常活躍,獨聯體又一次麵臨著解體的危險。其中車臣的獨立浪潮最猛,影響最大。車臣位於高加索地區的中心位置,高加索地區是蘇聯主要民族聚居地,44萬平方公裏上居住著近60 個民族。百年前,人們就形容這裏“每座山都是一個王國,每走幾步都要講另一種語言”。封閉的地理環境,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使這裏成為當今俄羅斯最為頭痛的地方。車臣問題不解決,高加索地區很難穩定;高加索地區不穩定,俄羅斯聯邦解體的隱患就難以根除,整個國家政局就難以穩定。

  高加索地區是蘇聯多民族聚居地。北起庫姆 -馬內奇盆地,南與伊朗、土耳其接壤,西瀕黑海和亞速海,東臨裏海,麵積約44 萬平方公裏。大高加索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橫亙在高加索中部。山地北部叫北高加索,現屬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地區包括車臣、達吉斯坦、印古什、北奧塞梯、卡拉恰伊 -切爾克斯、阿迪格、卡巴爾達-巴爾卡爾這7個少數民族自治共和國,還包括克拉斯諾達爾邊區南部和斯塔夫羅波爾邊區的南部地區(戈爾巴喬夫就出生在這個地區)。車臣位於大高加索山東北部的車臣平原及捷列克 -庫馬低地上,麵積僅1暢5 萬平方公裏,據最新資料其人口為3 2 萬(原先統計為12 0 萬,這是車臣 -印古什共和國的人口),其中俄羅斯族 2 萬多,車臣人占總人口大多數,占當地總人口 53%,印古什人占 12%。車臣共和國共有 5座城市和448 個村莊,劃分成15 個行政區。

  車臣獨立浪潮始於 19 90 年 9 月。在“八一九”事件之後,以杜達耶夫為首的民主派於 9 月6 日推翻了當地的政權機關,解散了當地的蘇共組織。他們於1 990 年1 0月召開了所謂的人代會,推選自己的政權機關。199 1 年6 月,他們又召開第二次人代會,推選車臣人、蘇聯空軍某師師長杜達耶夫少將為總統,起草“車臣獨立宣言”;199 2 年3 月,車臣拒絕在枟聯邦條約枠上簽字;19 93 年杜達耶夫又組建起非法武裝,對俄羅斯聯邦的統一和穩定造成極大的威脅。直到今天,俄羅斯最高當局不承認車臣的總統、議會及武裝,認為他們是在破壞枟聯邦條約枠條件下選出來的非法總統和非法武裝,並堅決反對車臣獨立,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與領土完整。

  在多次談判無效後,俄羅斯被迫動用武力來維護聯邦統一,這就是第一次車臣戰爭。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共轟炸和襲擊了車臣421 個居民區中的 300 個,其中50 多個被完全摧毀。近10 萬平民死亡,其中 8000 多名是兒童,25 萬人離開了車臣。1994 年12 月 1 日,4 萬俄正規部隊及內務部隊進入車臣,包圍車臣首都格羅茲尼。1995 年 4 月,俄軍已控製車臣8 0%地區,杜達耶夫率軍隊撤入山區繼續頑抗。199 5 年 6 月及1 99 6 年1 月,杜達耶夫製造了兩起人質事件,進行恐怖活動。這些活動促使俄部隊下決心除掉杜達耶夫。19 96 年 4 月 22日,杜達耶夫被導彈射中身亡,聯邦政權依靠武力,迫使車臣非法武裝回到談判桌旁。199 6 年 5 月2 7 日,俄政權與車臣非法武裝代表在莫斯科簽署停火協定。1 996 年9 月初,雙方又簽署了有關解決車臣危機的原則協議,協議決定:到 2001 年 12 月31 日再決定車臣是否獨立問題,協議還決定政府軍撤出車臣,雙方組建聯合委員會,以恢複經濟和打擊恐怖活動。19 97 年5月12 日,葉利欽與車臣新總統馬斯哈多夫在莫斯科簽署了枟和平與相互關係原則條約枠,宣布停止對抗與武裝衝突,車臣危機得到緩解。

  車臣問題的升級與激化是在 1 999 年俄羅斯多事之秋。1 99 9 年8 月以來,車臣武裝數次進入毗鄰的達吉斯坦。8 月 7日,約500 名車臣匪徒襲擊民警及武警部隊,占領村莊,扣押人質,局勢突變。尤其是從8 月31 日至9 月16 日,在短短十幾天時間裏,莫斯科等地就有5 座居民樓房被炸成平地,接二連三的恐怖爆炸案已造成3 00 多人死亡,遠遠超過前線作戰將士陣亡人數,還有數千名平民受傷。就連為慶祝中俄建交50 周年而赴莫斯科演出的中國煤礦文工團的汽車,也遭到車臣恐怖分子炸彈襲擊,人心惶惶。全俄上下一致要求徹底清除車臣恐怖主義禍患。國際輿論也一致支持俄政府的軍事行動,車臣匪幫的末日到了。俄羅斯利用這一難得的機遇決心徹底解決車臣問題。1 99 9 年9 月17 日,俄方派飛機轟炸車臣恐怖分子基地。10 月1日,俄羅斯精銳地麵部隊進入車臣。俄總理普京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無論誰掌權,都必須鏟除恐怖主義禍患。”“哪裏有匪徒,我們就打到哪裏。如果我們在廁所裏抓到匪徒,就直接把他們塞進糞池裏。”

  兩個多月的剿匪戰鬥,第二次車臣戰爭表現出與科索沃戰爭相似的特點:一、采用北約打擊科索沃模式,先利用空中打擊及高科技武器對攻擊目標進行遠距離、高精度、無地麵人員接觸、盡量減少人員傷亡的作戰方式。二、消滅匪徒的活動基地,摧毀其通訊、交通、經濟設施。對主要目標實施晝夜不息的連續轟炸,數十個大油井井口被炸毀,格羅茲尼石油加工廠被炸後火舌高達50 米,滾滾濃煙籠罩了整個城市。已查明車臣的經濟已完全癱瘓。三、嚴密封鎖車臣邊界,防止車臣恐怖分子再潛入俄腹地搞恐怖報複活動。四、在俄各大中城市加強治安管理,搜捕各類嫌疑分子。五、在軍事上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不與對方對話。

  俄總理普京作為這次行動總指揮,除了在軍事上采取行動之外,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係列果斷措施:他宣布1 99 6 年俄聯邦與車臣簽署的停戰協議無效,即不承認存在車臣獨立的可能性,並宣布馬斯哈多夫政權非法,因為這個政權不是按俄羅斯法律選出來的,也就是說,非徹底推翻摧毀車臣的政權不可,扶持親莫斯科的勢力。俄羅斯目標已非常清楚,這次行動不僅是消滅車臣的恐怖分子,而且要徹底消滅車臣境內民族極端分子及鬧獨立的力量,徹底把車臣從分裂祖國的斜道上拉回來,並且在那裏要形成使恐怖主義、分裂主義無法生存的新環境。據20 02年12 月11 日枟參考消息枠資料講,第二次車臣戰爭已持續近4年,和平解決這場危機的希望越來越小。2 002 年普京提出武力是解決車臣問題的唯一手段。這是因為僅在2 002 年俄至少有7 架直升機被車臣分裂分子用最先進的便攜式地對空導彈擊落。其中最驚人的是2002 年8 月 19 日,車臣恐怖分子擊落了一駕載有14 7 名俄羅斯軍人的米 -2 6 型直升機,造成 11 9 人死亡的悲劇。據俄國防部統計,自199 9 年8月第二次車臣戰爭以來,俄方陣亡的軍人已達4500 名,但有人估計實際陣亡人數是這個數字的兩三倍。而俄方擊斃的車臣武裝分子達 1暢4 萬名,大約有8 萬車臣平民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還有3暢6 萬名車臣人在戰爭中失蹤。至今車臣人質事件不斷,已引起全球關注與不安。

  對於俄羅斯在車臣的行動,隻有美國及西方個別國家表示反對,支持的國家占絕大多數。尤其是在 1999 年8 月後,恐怖事件使車臣問題的性質更加明朗,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表示理解與支持。各國政府支持俄維護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努力,不幹涉其內政。這實際上已確定了車臣問題的性質與實質,無可非議。個別國家的反對意見已不足取。現在讓我們認真思考一下,為什麽會發生車臣危機,這場危機為什麽又會演變成局部戰爭,車臣為什麽能以彈丸之地與強大的俄羅斯對抗,並成為俄聯邦內民族分裂、地方分立浪潮的“領頭羊”。對車臣危機深層次原因的探討,會有助於我們對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道路、改革大業的重新理解。

  首先是政治因素,車臣危機實際是俄羅斯社會總危機的一個重要表現。而俄羅斯社會總危機又是俄羅斯改革失敗造成的。改革成功,必然會出現一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的好局麵。而俄羅斯情況正相反。19 86 年以來,戈爾巴喬夫推行了5 年的“民主、人道的社會主義”,葉利欽推行 8 年的“資本主義試驗”,結果均以失敗告終。19 90 年的“八一九”事件標誌著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1 99 8 年6 月,俄羅斯金融危機實際上已宣告葉利欽的試驗破產,盡管他還沒有下台。1 998 年10 月,美國專家就說,“草率的改革已將俄羅斯經濟徹底搞垮了,俄經濟已跌入崩潰邊緣。”到1998 年年底,俄羅斯人口隻剩下前蘇聯人口的一半多,領土麵積縮減近半,俄國民總收入僅占世界總額2%,在世界總貿易額中隻占1%。1 99 8年與1 990 年比,工業產值減少了70%,農業產值減少了 50%,國內產值減少了一半。1 99 9年9 月,聯邦政府收入僅50 億盧布,且已大幅貶值。不包括各銀行與公司所欠500 億美元的債務,俄外債已超過1550 億美元。平民百姓收入大減,銀行儲蓄損失大半。俄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俄國力虛弱已成不爭事實。俄國際地位下降,威風不再,改革全麵失敗。國力衰弱,改革失敗,在國內引起的負麵影響就是中央政權的凝聚力減弱,離心力加強。俄社會總危機給各地民族分裂主義者以可乘之機,再加上曆史原因及民族因素,車臣就成了俄聯邦內民族矛盾的突發點。蘇聯解體使一些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其後果就是導致地方分裂主義抬頭,車臣就是明顯的例證。

  曆史上車臣這個民族曾經經曆了種種磨難:13 世紀他們曾受蒙古人毀滅性打擊,14 世紀又遭受鐵木兒軍隊的蹂躪。直到16 世紀,車臣人才從山區遷到平原,改變了山民的身份。但這時他們在政治上是氏族體製,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十分落後。幾百年中許多車臣人占山為王,以搶劫作為致富手段。車臣民族上層部分人有其劣根性。1 850 年時,一位沙皇將軍曾把車臣叫做“匪巢”。當然,他並不是指所有的車臣人民,而是指車臣上層人物中部分民族極端分子及地方政權體製。在沙俄幾百年曆史上,車臣獨立及分裂活動從未停止。俄羅斯與車臣之間的恩恩怨怨有40 0 多年,從1 559 年俄羅斯開始征服高加索算起,雙方均以武力決勝負,分分合合達 3 00 多年。其中以1 86 4 年雙方戰爭最為慘烈。

  曆史上有三件大事驗證了這位沙皇將軍的說法:一次正是1817—1864 年高加索戰爭。沙俄為征服車臣“獨立性”,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鬥爭,車臣戰敗後僅被流放的車臣人和外高加索人超過70 萬。最後是車臣沙米爾教長認識到頑抗無用,主動與俄羅斯友好,以發展本民族經濟,才結束了這場戰爭。第二次是1 920 年蘇俄的三年內戰時期,車臣教長納日利特金· 戈欽斯基率車臣人起義,建立起山地共和國,反對蘇俄政權,蘇聯紅軍地方部隊無法戰勝他們,最後派遣紅軍中央部隊才鎮壓了這場所謂的起義,但其餘部一直在活動。第三次是在 194 1—19 45 年衛國戰爭時期,車臣殘匪組建了一個“高加索特別兄弟黨”,與德軍聯係,準備裏應外合,推翻蘇聯政府。這個黨後被斯大林及肅反委員會殘酷鎮壓。194 4 年 2 月2 3 日起,蘇聯政府發布第5 07 3 號決定,將38暢7 萬名車臣人及 9暢1 萬印古什人統統以不可靠分子名義被迫遷往自然條件惡劣的中亞及遠東地區,集體監控在類似集中營的農莊裏,部分喪失自由。直到195 7 年時赫魯曉夫才為他們平反,部分車臣人又遷回高加索地區定居。但車臣總人口減少 60%。斯大林肅反擴大化對少數民族問題處理不當,整族人被迫遷徙,死人不少,車臣事件成了典型。而這次極“左”行動就成了車臣獨立思潮形成的曆史根源,怨恨極深,這個教訓十分深刻。蘇聯解體先從否定斯大林開始的,這正迎合了車臣人想擺脫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要求。故杜達耶夫、馬斯哈多夫是有群眾基礎的,了解這些曆史背景就能夠加深我們對車臣危機的深層次理解。

  車臣危機的發生、發展、不斷升級,其國際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西方及美國一些人始終把削弱俄羅斯當成既定目標。是誰在支持車臣分裂分子,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幹?他們支持車臣的後果是什麽?這些問題隨著事態的發展而初顯端倪,我們也能從有關現象及材料看出一些眉目。現在已經看到,美國、西歐、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國都在插手獨聯體及高加索地區的事務。他們各有各的目的,但共同目標就是削弱俄羅斯,想在俄羅斯版圖上挖個黑洞,以打通通往裏海的通道。阿富汗、巴基斯坦及某些中東國家積極向車臣匪徒提供資金及武器裝備,甚至還出入車臣(被打死的匪徒中就有外國雇傭軍),其目的就是希望擴大在俄羅斯的原教旨主義勢力,馬斯哈多夫常稱自己是虔誠的教徒,到處聲稱自己遵循的是伊斯蘭教義,實際上他們的所作所為與伊斯蘭教義毫無共同之處。歐美插手車臣主要目的是石油因素。裏海石油出口僅次於中東。車臣自己就產石油。1 89 3 年車臣就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 19 14 年,車臣開采的石油占到了當時俄國石油總量的18%。20 世紀80 年代,車臣已擁有相當雄厚實力的大型石化企業。今天,僅格羅茲尼一處就有1 000 多口油井。1 99 7年車臣官方的石油產量就有 200 多萬噸(人口總數僅32 萬,人均產油近6 噸),1998 年車臣加工石油所得收入達30 0 萬美元。美國也想通過支持車臣獨立再創立科索沃模式:以民族宗教等敏感問題為切入口,在各地扶持分裂主義者,以削弱對方來壯大自己。

  西方插手使車臣逐步成為一個國際主義恐怖中心。在這裏,販賣人口、綁架人質、販賣軍火、敲詐勒索、毒品交易等犯罪活動已十分猖獗。據查,1996—1999 年每年車臣出售毒品所獲利潤都在8 億美元以上。僅在 1997—1998 年中,車臣有 60 支非法武裝共綁架了 1094 名人質,1999 年又綁架了 270 多人。直到今天仍有5 00 名人質尚未獲救。又據一家西方報紙報道,海外一些原教旨主義團體在 199 9年就向車臣武裝提供了50 00萬美元的援助。

  車臣危機給我們的啟示及教訓十分深刻:一個國家首先要把自己的經濟實力搞上去,而且必須樹立國家統一的政治權威,形成一個極富凝聚力的社會主體。對民族分裂勢力及恐怖活動苗頭絕不能手軟,穩妥地處理好民族宗教方麵的任何一個問題,把任何細小的宗教民族問題都要當成大事來抓。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多民族國家的長治久安,才能保證多民族國家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以及改革大業的順利進行。

  車臣危機在俄羅斯產生一係列嚴重影響。此前,19 91 年9月28 日,達吉斯坦自治共和國就宣布要恢複曆史上舊稱別茲金國。1990 年6 月 30 日,韃靼自治共和國發表主權宣言。在車臣事件發生之後,這兩個自治共和國公開支持車臣,反對俄羅斯。一些民族主義者十分活躍,其民族獨立運動進入高潮。解體之後俄羅斯共有89 個主體,形勢十分嚴峻。在俄羅斯聯邦裏民族衝突熱點有北高加索地區、遠東地區、伏爾加河中遊地區等。據俄情報機關分析,1 99 2 年以來,美國一直在不擇手段地瓦解俄聯邦。從外部上講,美國對北約東擴表示極大關注,並盡力使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烏克蘭早日加入北約。華盛頓還準備采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方案搞亂白俄羅斯,顛覆盧卡申科政權。美國竭力想挑起分裂主義及俄聯邦的混亂局麵。在高加索地區,美國及西方一些大國全力支持車臣武裝分子,其頭目馬斯哈多夫於1993—1996 年不止一次地訪問了土耳其、英國和美國。近日,阿布哈茲地區局勢又緊張,這更有利於搞亂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美國破壞中亞穩定局麵。由美國情報局及巴基斯坦特工隊扶植的阿富汗原教旨主義塔利班運動,將使大批難民湧入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這就容易引起中亞族際之間矛盾,進而搞亂哈薩克斯坦,直接威脅俄羅斯。

  為了緩和民族矛盾,維持俄羅斯聯邦的統一,使俄羅斯避免再次被肢解的災難,俄羅斯領導人作了許多努力。19 92 年 3月,在俄第六次人代會討論國名時發生激烈爭吵。有的代表提議恢複曆史上舊稱“俄羅斯”,但那些來自各自治共和國的代表堅決反對。認為俄羅斯這一國名,不能反映多民族國家共同組成聯邦這一事實,他們希望再不要出現沙俄時代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情況。他們提出以雙重國名方式來解決這一矛盾。最後,大會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俄羅斯”、“俄羅斯聯邦”(簡稱俄聯邦)這兩個國名具有同等意義,同時並用。這樣,在這個國家曆史上就出現雙重國名的奇特現象,並且被人代會通過了。雙重國名並沒有完全消除俄聯邦內部錯綜複雜的民族問題。在俄羅斯主權戰與獨立潮愈演愈烈。俄領導人及立法部門決定用讓步和分權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矛盾與糾紛。19 92 年,俄議會決定將16 個自治共和國和4 個自治州升格為共和國,這些共和國的權力與地位相當於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可以製定自己的憲法,建立自己的立法機構。此外,1 992 年 3 月 13日,俄聯邦中央政權與 18 個民族共和國的代表在莫斯科討論枟關於劃分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版圖內各加盟共和國權力機關之間管轄範圍和權限條約枠草案。3 月 14 日該文件正式發表,3 月23 日正式在莫斯科草簽了文件。這份規範莫斯科與各共和國新關係的法律文件簡稱為枟俄聯邦條約枠。該文件宣布,尊重俄羅斯各族人民的曆史、傳統、文化、語言及民族個性。對維護俄聯邦各族人民曆史上形成的統一國家並保持各共和國領土完整負責,以實現族際和諧、信任和相互理解為目標,不論民族屬性及居住區域,俄聯邦保證公民的權力與自由,實現聯邦版圖內的民族自決權,在自願劃分權力、有效實施權力的基礎上根本革新聯盟關係。

  參加上述文件簽字的 18 個共和國(已不稱自治共和國)有:阿迪格、巴什基爾特斯坦、布裏亞特、戈爾諾 -阿爾泰、卡拉恰伊 -切爾克斯、卡巴爾巴爾卡爾、卡爾梅克、達吉斯坦、卡累利阿、科米、馬裏、莫爾多瓦、北奧塞梯、薩哈(雅庫特)、圖瓦、烏德穆爾及楚瓦什。這18 個共和國就是解體後俄羅斯的主權主體。1992 年3 月31 日,葉利欽、俄議長哈斯布拉托夫,上述18 個共和國領導人,各州、各邊區、自治州領導人以及莫斯科市長、聖彼得堡市長共 88 名代表正式在莫斯科共同簽署了這份枟俄聯邦條約枠。但是,車臣及韃靼共和國拒絕在這個條約上簽字。這說明,俄羅斯中央政權與這兩個共和國的關係並未改善,俄羅斯民族矛盾與對抗仍未解決。在1 992 年3 月枟俄聯邦條約枠正式簽字時,葉利欽曾講:“這是俄羅斯走向全國和睦的重要步驟”,這“確定了俄羅斯不可分割原則”,“俄羅斯不會麵臨分裂的威脅”。但事實上,一些共和國正在緊鑼密鼓地繼續推行分離及獨立運動,俄羅斯民族關係與聯邦製結構還沒有完全擺脫深刻的危機。

  最早掀起獨立浪潮的是韃靼自治共和國(其領土麵積近7萬平方公裏,人口346 萬,其中韃靼族164 萬,俄羅斯族15 1 萬,楚瓦什族 15 萬人,莫爾多瓦族 3 萬人,位於伏爾加河中遊北部)。其總統沙伊米耶夫始終不同意在枟俄聯邦條約枠上簽字,並決定要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來確定這個穆斯林共和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這個決定實質上是想利用民族感情形成全民意誌,擴大與中央政權的距離,擴大勢力,爭取獨立。盡管葉利欽公開譴責沙伊米耶夫此舉的目的是想“退出俄聯邦”,但他們仍堅持進行了公決。公決結果要求沙伊米耶夫簽訂有利於韃靼的雙邊條約。

  伏爾加河流域另一個自治共和國巴什基爾(現已改成巴什基爾斯坦)也不願意在枟俄聯邦條約枠上簽字。巴什基爾斯坦位於烏拉爾山北麵,麵積1 4 萬平方公裏,人口 38 7 萬。首都烏法有近百萬人。在葉利欽就主權問題了一係列讓步之後,他們才在條約上簽了字。除了韃靼及巴什基爾之外,伏爾加河流域還有個德意誌(又稱日耳曼人)的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斯大林下令撤銷了日耳曼自治共和國,將大約78 萬日耳曼人遷至遠東及中亞地區,並撤銷了一些少數民族自治共和國,這就大大傷害了這些少數民族的感情。近年來德意誌人要求重建伏爾加德意誌共和國,並且得到了德國的支持。葉利欽為了取得德國的財政支持,曾表示支持建立這個共和國,遭到了當地俄羅斯居民們的強烈反對,並集會遊行表示抗議。1 992 年 3 月,葉利欽頒布了為俄羅斯德意誌人恢複名譽的命令,並決定在伏爾加格勒州和薩拉托夫州設立德意誌民族專區。當地居民仍然反對,族際之間矛盾及對立情緒仍未消除。

  遠東地區過去一直被人們看成是俄羅斯穩定的後方,但在聯盟解體及激進改革影響下,該地區民族分裂活動十分活躍。遠東地區民族分裂運動的最後目標是想重新恢複遠東共和國。該共和國是蘇俄內戰時建立起的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首都在上烏金斯克,後遷赤塔。該共和國隻存在了兩年多時間(1920 年4 月6 日—1922 年11 月15 日)。後由遠東紅軍團(團長瓦· 康· 鮑柳赫爾)推翻,該地區並入俄聯邦,加入蘇聯。但在1 992 年之後,在俄聯邦地方分立運動浪潮中,全俄許多州和邊區籌建的共和國,都如曇花一現,到 1994 年之後基本上都銷聲匿跡了。隻有恢複重建遠東共和國口號經久不衰。這與1 99 0 年成立的遠東共和國黨有關。他們製定了恢複遠東共和國的綱領,並提出“迄今為止,在俄聯邦還沒有找到遠東共和國自願加入蘇聯的法律文件。我們是被用武力入侵方式吞並的”。1995 年4月6 日,是遠東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紀念日,他們又提出“不再當末等公民,結束看莫斯科臉色行事,要終止守著金飯碗挨餓的曆史”。在遠東經濟改革成效不大的形勢下,這些宣傳頗具煽動性。由於俄聯邦中央采取一係列措施,尤其是葉利欽連任總統後,撤換一大批搞地方分立活動的領導人,再加上近兩年俄經濟形勢好轉,俄聯邦的地方分立運動才轉低潮。還有一點就是俄聯邦各地人民看到西方企圖肢解俄聯邦的狼子野心,俄各地群眾從獨立熱情中逐步清醒過來了,獨聯體及俄聯邦的向心力凝聚力又有回升。

  俄羅斯聯邦民族危機及地方分立浪潮的形成與發展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有曆史的、現實的,也有政治的、經濟的原因。從曆史上看俄羅斯是靠武力征服擴展而成的,因而構成各共和國邊界過去往往是任意劃定的,邊界與領土爭議很多。在政治上俄聯邦存在地緣政治風險。經濟上的原因又十分突出。在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各邊遠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難度更大,問題更多。過去幾十年裏,這些地區大企業少,基本上是中央企業的原材料供給地。在改革開放之後,像莫斯科、聖彼得堡這樣的政治中心受到政府的保護,像烏拉爾、西伯利亞這樣的鋼鐵巨人、石油巨人則受到重視及優待,隻有邊遠地區供血不足,嚴重缺氧,發展滯後。最典型的例子是在1 995 年,日本為發展與遠東貿易向這裏提供5 億美元的貸款,但俄聯邦中央卻把這筆款的大部分撥給了聖彼得堡,名義上開發西部經濟自由區,給遠東隻留下了2000 萬美元。另外,由於運費大幅度上漲(1991—1996 年鐵路運費上漲16000 倍,飛機票上漲 9500 倍),原材料運不出去,莫斯科離遠東群眾更遙遠了。這種狀況無疑給地方分立思潮提供了土壤。經過邊區不斷努力,他們也取得了許多優惠政策及經濟利益。許多地方從聯邦中央那裏獲得了10%原材料、礦產資源的開采分配權,享有 45%地方稅收留權。遠東地區還獲得20%海關關稅留成,這些優惠在世界許多國家與地區都不多見。俄中央給地方了不少優惠條件,以提高中央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還應該看到俄羅斯聯邦中央權力鬥爭也為俄地方分立活動提供了機會。俄羅斯獨立之後,中央內部權力鬥爭十分激烈,聯邦主體成為各派政治力量爭取的對象。葉利欽在競選總統時曾多次許諾給邊區以更多自主權,以拉選票。1993 年之後,由於總統和議會之間權限不清,造成政出多門、政策多變的局麵,極大地削弱了聯邦中央的權力及威信,使聯邦中央失去凝聚力。曆史已證明,隻要中央政治鬥爭和權力鬥爭不止,邊遠民族地區就很難穩定,一些分裂傾向及獨立運動就很難完全控製住。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正說明朝十八臣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