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理學大師朱熹

  程朱理學作為儒學的最大繼承和發揚影響了中國幾百年的時間,作為程朱理學的創始人。朱熹可以稱得上是繼孔子和孟子之後的又一位大師。

  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灝、程頤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創立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係,世稱程朱理學。朱熹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是世界的本原;隻有去發現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破壞這種真善美的是人欲,囚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要求人們放棄“私欲”,服從“天理”。他平生誌在樹立理學,其學術成果不僅在南宋以前的中同曆史上沒有,就是在此以前的世界曆史上也是罕見的,為此,他被譽為中國中世紀最大的學者,西方研究者甚至把他比肩於希臘的著名思想家亞裏士多德。

  朱熹一生悲哀多於歡樂。幼年失父,中年喪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去子,生活貧困到經常要借貸的地步。有陸遊的詩為證:“聞說平生輔漢卿,武夷山下啜殘羹。”朱熹一生中最大的機遇要算入朝擔任寧宗的侍講官,他想借這塊陣地,向皇帝灌輸自己的“帝王之學”,他滔滔不絕,四十餘天連講七次,寧宗裝做從善如流的樣子,朱嘉高興地認為“天下有望”,但皇帝接受批評是有限度的,當觸動到統治者根基時,一紙內批逐出經筵國門。雖然朱熹遵守師訓,自號“晦翁”,給自己立下“不遠複”的座右銘,但反道學家們的迫害一直不停。朱熹被斥為“偽師”,其理學被斥為“偽學”,加以嚴禁,他的許多學生遭拘禁流放。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朱熹憂鬱而死。

  死後的朱熹卻如孔子一樣,被封建王朝“禮遇有加”,朱熹溢號文公,後理宗即位,追贈他為太師,親筆禦書“宋代聖人”匾額,並封其為信國公(後改徽國公),從祀孔廟。朱嘉家埋祖墳之山被稱為文公山。山上建積慶亭並立石碑,上刻“枯枝敗葉不得挪動”,官府還派兵看守,保護山上墳瑩樹木,因而朱熹1176年春回家掃墓時手植的古杉,雖曆經800多年的風雨,至今還生氣盎然。

  在紫陽鎮的東門古城牆下,有朱嘉親筆手書的墨寶“廉泉”,該泉清澈見底,長年不涸。據婺源當地人介紹,在舉源為官的人,從未因貪汙失去烏紗帽的。這一“百官共廉”現象,有人試圖從“風水學”中找到注解,而社會學家則歸結於紫陽古鎮的理學淵源和傳統的人文環境。

  朱熹是一位一輩子都想做教師的大學者(餘秋雨語)。他的學術成就之高,可以用辛棄疾話來概括:“曆數唐堯千載下,如公僅有兩三人”。作為文人的朱熹,是不該從政,也不會從政。因而,朱熹一輩子未做大官,也鮮有顯著政績。朱熹一生,舉凡士子儒生、騷人墨客、羽士釋子、三教九流、巫醫百工,都有朋友,不少還情投意深。“野人載酒來,農啖日西夕”。朱熹為山路崎嶇,老農來往不便過意不去,一再叮嚀“歸去莫頻來,林深山路黑”。相傳在紫陽古鎮近郊的三都村(今縣城文公北路),朱熹與門人騰磷到此,見村內有好大一泓池水,能照見人影與天上的雲彩,便問此塘之名。村人答曰:朱緋塘。朱熹哦了一聲:“我倆神交也。”隨即吟詩道: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198年,朱熹避居(東)建陽石洞,但還不停止講學。1199年3月9日病死於建陽。他的遺體下葬時,他的學生不顧朝廷禁令從四麵八方趕來,官府怕學生議論生事,還特今加強戒備。不能來的也在各地聚會紀念:“訃告所至,從遊之士與夫聞風慕義者,莫不相與為位為聚哭焉。禁錮雖嚴,有所不避也。”陸遊、辛棄疾與朱熹神交已久,朱熹去世時,年邁的放翁用顫抖的雙手寫下悲痛的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傾長河注東海之淚,路修齒髦,神往形留。公歿不亡,尚其來享。”辛氏則作詞一首親往吊唁,哭之曰“所不朽者,垂百世名。孰謂生死,凜凜猶生。”

  如今,紫陽古鎮已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了,然而,大多數來這裏的遊客,都不解古鎮的命名,更對朱熹不甚了解。然而,隻要他們走近古鎮,就會走近文化、走近了文化,就會走近曆史,而走近曆史,就走近了朱熹。朱熹與其他曆史文人一樣,是願意被人遺忘的。但卻又不會被人遺忘!

  朱熹於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曆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知南康軍、提舉漸東茶鹽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煥章閣待製兼侍講等職。平生不喜為官,“仕於外者僅九考(共九年),立於朝者四十日”(《宋無學案·元晦學案》上),一生主要的時間(約四十年)在福建講學。晚年卷入當時進行的政治鬥爭,被奪職罷祠,其學被定為“偽學”、其人也被定為“偽學首魁”,直到去世之時“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後不久,“黨禁”解除,朱熹的地位開始日漸上升,最終成為配享孔廟的“孔門十哲”之一,而其在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實際影響僅次於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學說從元代開始成為中國的官方哲學,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且還遠播海外,如李朝時期的朝鮮、德川時代的日本,“朱子學”在政治領域和思想文化領域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朱熹幼承家學,其父朱鬆是楊時弟子羅從彥的門人,少時又師從屬於“洛學”一派的胡憲、劉勉之。他早年為學博雜,泛濫詞章,出人佛老,對各種學問有著極為廣泛的興趣。從二十四歲起,他受學於羅從彥門人延平李侗。才開始真正走上理學的發展道路。在經過了長期的刻苦研究之後,朱熹終於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最大的哲學家、經學家。朱熹的學問淵博,於學無所不窺,在先秦諸子、佛道思想、史學文學、天文地理、文字音韻。訓詁考據、典章爾律等許多方麵,都有相當深要入的研究及不小的成就。更索要的是,朱熹以繼承二程“洛學”為己任,廣泛吸收了周敦頤、張載、邵雍等北宋理學家的思想養分,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說構建起一個規模龐雜而又不大縝密精致的思想體係。

  他的理學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

  朱熹初登仕途,任同安縣主簿,為官以教養為先務。他對同安故宰相蘇頌的道德學問深表欽佩,侶建蘇公調。走遍同安的山山水水,倡導植樹,並留下許多墨跡。日常公務,細致入微,對賦稅簿籍,逐日點對,以防吏青從中作弊,凡對百姓有利的事,必恪盡職守,不憚勞累。

  紹興二十二年(1162年),孝家即位,準備啟用張浚出兵抗金,並下詔征求內外朝臣陳述政見,朱熹立即上書陳事,在《壬午應詔封事》中指出:“今日之計,不過乎修政事,攘夷狄而矣”,並向皇帝提出三項重大措施:“夫講學所以明理而導之於前,定計所以養氣麵督於後,任賢所以修政而經緯乎其中。”第二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見朱熹,朱熹麵奏三紮:第一紮,建議皇帝博訪真儒,講明《大學》之道,以修身為本。第二紮,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張非戰無以複仇,非守無以製勝”,應當“合戰守之計以為一”第三紮,尖銳批評當時“諫諍之塗(途)尚壅(堵塞),幸(以謅媚而得寵幸)之勢方張,爵賞易致而威罰不行,民力已蟬(盡)而國用末節”,應當立即“修德業、正朝廷、立紀綱”。結果,皇帝不予采納。朱熹上諫被拒,遂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講學,探求學問,著書立說,自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的十五年間,他的學術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學體係,初步實現了集理之大成宿願,名聲頗大。

  朱熹在學術上的成就,使朝廷感到為難,若不任用,會招棄賢之嫌;如加任用,又恐其“十擾”朝政。經過一番研究,決定差遣他遠知偏僻之地南康軍。清熙六年:(1179)年三月,朱熹到任,治所在今星子縣。他到任之初“考按圖經,詢究民間疾苦”,貼出《知南康榜文》:第一,為解決南康“民力日困,無複安上樂生之心”的社會問題,望士人、父老、憎道、民人有能知道利弊源者,悉具以陳。第二,請士民鄉鄰父老、每年集會,教戒子弟,使“修其孝第忠信之行,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敦厚親族,和睦鄉鄰,有無相通、患難相恤”,以成風俗之美。第三,鄉黨父老,推選子弟,入學讀經。是年,朱熹又奏請免除賦稅,並派司戶參軍與“逐縣知縣親指旱傷四段地頭,對帳檢視”。秋後又下發《勸農文》,勸農民“趁此大時多種蕎麥及大小麥”度過災荒。又極力推行王文林所作《耕田法》與《種種桑法》。翌年九月,發起重修城南湖畔石堤,“允晦間亦躬行其上、勞苦勤恤者甚眾”;

  朱熹在南康任職期間,曾親至白鹿洞書院視察。眼見這座曾經與嶽麓、睢陽、石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的遺址,棟宇不存,毀於兵火的一片廢墟,感到極其傷心,然又為書院的優美自然環境讚不絕口。他說;“觀其四壁,山水清邃環合,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真群居講學、遁跡著書之所,”因“念廬山一帶,老(老子、道家)佛之居以百之計,其廢壞無不興一葺至於儒生舊館隻此一處,而一廢累年不複振起,吾道之衰即可悼懼,而太過皇帝敦化育才之意亦不著於此邦,以傳後世”,“其廬山白鹿書院合行修立”,遂再三向朝廷請求,孝宗皇帝終於批準重興白鹿書院。書院落成之日,他飲酒賦詩:“重營舊館喜初成,要共群賢聽鹿鳴。三爵何妨莫萍澡,一編詎敢議明誠。深源定自閑中得,妙用元從樂處生。莫問無窮庵外事,此心聊與此山盟。”並作《白鹿洞成告先聖文》),還屢次請求孝宗皇帝為白鹿洞書院題匾、賜太上皇帝禦書石經、監等九經流注疏。他根據多年的教育經驗,親自製訂了《白鹿洞書院教規》,即:1、教育目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2、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3、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憤窒欲,遷善改過。4、處事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5、接物之要: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已。以及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熟讀精思的學習原則。這是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的典型的教育綱領。這個教規,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製度這一,它不僅為後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模式圖,而且為世界教育界所注目,國外很多教育家把它當作研究教育製度的課題,而且為世界教育界注目,國外有很多教育家把它當作研究教育製度的課題,他不隻興書院,訂規章,經常親自授課講學,每逢休沐,即親至書院與學生一起質疑問難。朱熹對教學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在赴白鹿洞書院講學時,曾寫過一首詩贈給學生:諸郎有誌須精學,老子無能但欲眠。多少個中名教樂,莫談空諦莫求仙。以告誡弟子精學儒家名教,因是白鹿洞書院規模和教學質量均為全國之冠,四方好學之士,負發裹糧,前來求學。建昌人胡泳。李燔、呂炎和呂濤兄弟,都昌人黃灝、彭潯和彭方父子,彭蠡(今彭澤縣)人馮倚,星子人周穎等,均學有專攻,後來都成為傳播理學的重要人物。

  朱熹在南康任職期間,在推行教化、整頓吏治、興利除弊等方麵政聲顯著,於淳熙八年(1181年)任滿,暫回崇安故裏。光宗時,趙汝愚奏為待製、侍講。時韓胃擅權,排斤趙汝愚。慶元年(1195)年,趙汝愚罷相。朱熹、彭龜年指責過韓,均得罪。三年,將趙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著於“偽學逆黨藉”,而朱熹被定為“偽學之首”史稱“慶元黨禁”。兩年後,朱熹病逝,享年72歲。理宗時,贈太師,追封信國公,從祀孔廟。

  朱熹一生勤奮好學,關心國事民情,曾立誌報效朝廷,獻身國家民族。然而南宋王朝政治極端腐敗,統治階級內部不斷爭權奪利,使他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挫折,不能得誌,終於絕意於官場,潛心學術,致力於著書立說,教書育人,成為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教育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思想上,他從二程關於理氣關係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係,世稱朱程學派、又稱閩學、考亭學派。他認為“理在先,氣在後”,但其宇宙形成說卻能接受古代科學成果,主張陰陽二氣的演化論,如從高山上殘留蚌殼論證地質變遷(原為海洋)說等。在人性論上,他強調“天理”和“人欲”的對立,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以緩和社會矛盾。其社會曆史觀,又主張恢複三代之治,願“周孔之道常在”。他的理學,一直成為後來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人民的理論工具,在明清兩代被奉為儒學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覽和精密分析的學風,對後世學者很有影響,日本在德川時代,“朱子學”也頗流行。他進行學術研究和講學緊密結合,師生共同研究著述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他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對後代書院的發展、自由講學風氣的提高、學術研究空氣的濃厚都有影響。他的學術著作很多,有《四書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詞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在同“兼領學事”,直接管理地方教育。他積極擴建縣學,在明倫堂左邊建教思堂,又增設誌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在文廟大成殿後倡建經史閣,多方征集圖書900多卷藏於其中。在城隅隙地開辟射圃。他不辭勞苦,足跡遍金廈,采風勸學。還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訪得本縣徐應中、王賓“位進土善於講學,且德行誠實,就向縣令舉薦,聘二人到縣學任教,同時”選秀民充弟子員,一時從學者眾。在學校管理方麵,朱天認為要以理喻人,他說:“學校之政,不患法製之不立,而患理義之不足以悅其心。”但他對違法亂紀的生員,也決不姑息遷就。他看到有些生員學習不認真,或投機取巧,或未到散學時間就回家,就專門寫了,《同安縣沂學者見洲諸生》、《補試榜湖等文告,要大家學習古人“愛日不倦,而竟尺寸之陰”,仿效“君子之學,以誠其身,非特為觀聽之美而已”,能“致思於科舉之外”、“使學者有成材,而庫序有實用”,堅決反對假手程文,以欺罔有司的市儈作風。

  朱意在同安雖然隻有5年,但他的誨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對同安文化卻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他一生講究讀書方法,曾極有見地的指出:“讀書負多,最是大病,下相都理會不得。若到閑時,無書讀時,得一件書看更仔細。”他培養了許升、王力行等門徒及許許多多的“再傳弟子”。同安縣的講學之風,正是從朱房簿同才興起的。元至五十年(135年)建的“文公書院”供奉著朱熹畫像,既是後代傳道授業的場所,也表達了後學對這位先賢的敬仰與懷念。

  朱熹的學說為:

  1、理氣論:朱熹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理”和“氣”兩方麵構成的,氣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現實世界中,理、氣不能分離,但從本原上說,理先於氣而存在,這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由理氣論引申到理事論,朱熹進一步發揮了程頤關於理事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認為一切事物中都有理,理雖無形跡,但卻包含了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的可能性。朱受又發揮了程頤關於“理一分殊”的思想,他把“理”之全體稱為“太極”,這個太極就是一,是宇宙的本體;就每一事物來看,它們都完整地稟受了這個理(太極)人微言輕自己的本性,就像天上的月亮隻有廠個,卻完整地映現在每條江河之上。

  2、心性論:朱熹曾認真地研究了《中庸》關於“已發”、“未發”的思想,以及二程以來諸儒對此問題的討論,其觀點在四十歲前後有所不同,前期認為“心為已發,性為未發”,這個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響;後期則修正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已發”、“未發”提心理活動的不同階段或狀態,並以“未女”為性,“已發”為情。在心性論方麵,朱高提出了重要的“心統性情”的理論,這是他對張載思想的發展,認為性是心之體,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體用的總體。對“性”的概念,朱熹又區分了“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兩個層麵,前者指人稟理而生、專以理而言。純粹至善的性;後者指人稟氣而有形的、有清濁偏正善惡的性,這是他對程頤思想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範疇,認為道心即“天理”,惡的人心就是“人欲”。

  3、認識論:朱熹發揮了《大學》關於“格物致知”的思想,對“格物”的解釋,朱熹認為,一是“即物”即接觸事物,二是“窮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極”即窮理至其極;對“致知”的解釋,朱熹認為是“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即擴展、充廣知識,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結果。總的說來,朱熹的理論是對程頤“格物窮理”認識論的發展。朱熹為了發揮其思想,提出《大學》篇中缺失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於是還專門作了《補格物致知傳》。與認識論相關的,在知行觀上,朱熹提出了“知先行後”的觀點,認為知的目的在行,即實地踐履,若想踐履,必須先知,不過朱熹也強調知和行不能偏廢,“知行學相須”;與傳統儒家的觀點一致,朱熹的知行觀主要強調的也是道德的踐履問題,而不是認識的來源問題。

  4、功夫論:在修養功夫方麵,朱熹主張“主敬涵養”,他不僅發展了程頤“涵養須用敬”的思想,也吸收了程門弟子及他自己的修養體驗。朱熹的“主敬”理論突出強調了“未發”,即人在無所思慮及情感未發生時,仍須保持一種收斂、謹畏和警覺的知覺狀態,最大程度地平靜思想和情緒,這樣就可以涵養一個人的德性;此外,朱熹也注意人在動的狀態中的“主敬”,這是貫穿於“未發”和“已顯、知和行的全過程。而人們學習和道德修養的目的,朱熹認為就在於”存天理,去人欲。這一結論一方麵有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意味,但另一方麵,在倫理學上則有用理性原則來作為社會普通道德法則的意義。

  在經學方麵,朱熹有許多著作,如:《易》有《周易本義》、《易啟蒙學》、《耆卦考誤》、《易傳》、《古易音訓》、《損益象說》、《易答問》、《朱文公易說》等;《書》有《書古經》、《書傳緝說》、《書說》、《文公書說》、《書經問答》等;《禮》有《儀禮經傳通解》、《儀禮經傳圖解》、《朱子井田譜》、《禮記辯》、《儀禮經傳通解續》、《朱子禮纂》等;《孝經》有《考經刊誤》、《考經存異》;《四書》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論孟精義》、《中庸輯略》、《大學集傳》、《大學詳說》。《大學啟蒙》、《論語要義》(兩種)、《論語訓蒙口義》、《論語詳說》、《孟子集解》、《孟子問辨》、《四書音訓》等。以上還是不完整的統計,但僅從以上這個數目就足以說明朱熹在經學上的成就。在這些著作中,影響最巨的無疑當推《四書集注》。自元朝中期後,此書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解釋,一直到清末廢除科舉為止。朱熹於《四書》幾乎用了他畢生的精力,他早年著力於《論語》、《孟子》,晚年尤工於《大學》、《中庸》,辨析毫厘,遠在《易本義》和《詩集傳》(這兩書也為明清科舉功令)之上。至於對《大學》分經傳、補“格致”,那是出於其經學中的“宋學”之主觀立場,此點雖有論辯之餘地,卻也屬可以理解的舉措。

  朱熹治經,艱苦重漢唐注疏,又不一味推尊,其方法如其在《論語訓蒙口義》中所說的:“本之注疏以通訓詁,參之釋文以正其音讀,然後會之於諸老先生之說,以發其精微。”自義理之學興,學者多以為得孔孟不傳之統,對漢儒經注頗為鄙薄,朱熹認為這是不恰當的。所以,他努力把訓詁與義理結合起來,這是朱熹對經學的一大貢獻。正如錢穆指出的:“朱子於經學,雖主以漢唐三注疏為主,亦采北宋諸儒,又采及理學家言,並又采及南宋與朱子同時之人。其意實欲融貫古今,匯納群流,采擷英華,釀製新實。些其氣魄之偉大,局度之寬宏,在儒學傳統中,惟鄭玄堪在伯仲之列。惟兩人時代不同,朱子又後鄭玄一千年,學術思想之遞衍,積愈厚而變益新。朱子不僅欲創造出一番新經學,實欲發展出一番新理學。經學與理學相結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學。”

  朱熹一生著述極豐,是中國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學者之一,《宋史·藝文誌》中著錄者有四十餘種,未著錄的尚有二十餘種,另外由其弟子或後人編纂的著作也有二十餘種。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稱他“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並非溢美之虛語、朱熹著作中最重要、最有影響的,除《四書集注》外,當推《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朱子家禮》。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