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青銅車馬

  古代帝王的車駕稱為鑾駕。鑾駕有大駕、小駕、法駕之分,它們各有不同的用途,數量也各不相同,並由不同官員來執馭。這均可見於文字記載。至於實物,過去很少見到過。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秦陵青銅車馬,一睹始皇帝鑾駕的風采。

  震驚世界的秦兵馬俑出土後,考古探查工作仍在不斷進行。1980年12月,又一個驚人的消息從這裏傳出:秦陵發現了青銅車馬!它位於秦陵墓塚西側的一個陪葬坑內。這個陪葬坑有五條通道,分別置放著木車馬或青銅車馬。這次發掘出的銅車馬便是其中的一組。這組銅車馬共有二乘,前麵的青銅車稱作高車或立車,也叫戎車。車輿前掛一銅弩機,車輿左角的長方形箭中裝有弩矢,車的左騎內有一個盾袋,內裝一麵銅盾。車輿中立一圓形銅傘。銅鑄的馭官頭戴冠,穿長襦,挎長劍,站立車中,雙手執馭。車前駟馬,蹄欲奔,後麵的銅車稱作安車,或叫。它也是單轅駟馬,隻是長方形車輿較寬大,上麵有一橢圓形車蓋。車廂兩側有窗,車門在後。

  這兩輛銅車馬一前一後,合為一組。它們的大小相當於真實車馬的一半。按照漢代蔡邕在《獨斷》中的說法,這組銅車馬屬於帝王法駕的五色立車和五色安車,被稱為“五時副車”,也就是鑾駕隊伍中帝王乘輿的隨駕車輛。始皇帝二十九年(統前218年),張良在河南陽武行刺始皇帝。當始皇帝車隊過境時,他們用大鐵柱遠遠投向車隊。結果“誤中副車”,行刺未成。當時使用的副車當是這類車子。這些陪葬的銅車馬是地上王國的帝王乘輿製度在地下王國的形象體現。

  這組銅車馬的驚人之處,在於形體高大,製作精美。兩車長達5米多、寬近2米,高2米,重2噸多,這樣大的青銅器,在國內外均屬罕見。因而被學術界稱為“青銅之冠”。古代匠師將鑄造、焊接、鑲嵌、嵌鑄以及子母扣、開合口等機械製造連接技術綜合運用。製成了這兩乘完整的銅車馬。其工藝之精,令人歎為觀止。馬絡頭是用金管、銀管套接的,至今靈活如初。銅車在表麵以彩繪裝飾成仿衣被形狀。即在車輿四周、車蓋、傘蓋上,用朱砂、桔紅、蘭、天蘭、綠、白等顏料,堆繪成夔紋,流雲紋,方格紋,菱形紋等花紋圖案,不但色彩豔麗,且具有淺浮雕的效果,表明車是用絲織品作飾物的,顯得雍容華貴,美觀氣魄。這樣豪華富麗的車駕,難怪能驚動當時的兩位名人的欣羨和凱覦。劉邦驚呼:“大丈夫當如是乎!”項羽則豪邁地說:“彼可取而代也”!同時令人聯想起秦始皇以鐵腕統一中國以後,五次出巡,馳騁萬裏,射魚交於東海,封禪於泰山的故事。

  秦陵青銅車馬將兩千多年前冶鑄工藝與彩繪、雕塑完美的融為一體,給人以多方麵的知識和啟示,確為稀世之珍。現藏於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