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吳王夫差矛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這是楚國詩人屈原《九歌·國殤》中的著名詩句,詩中描寫了楚國戰士奮勇殺敵的戰爭場麵。既然是楚國士兵,何以卻用“吳戈”?這是因為當時吳國製作的青銅兵器其精良冠絕天下,所以詩中用吳戈來形容製作精良的武器。曆史上還有吳太子季劄掛劍的故事:季紮出使晉國時,路經徐國,徐國國君很喜愛季劄所佩寶劍,雖有所流露,但未明言。季劄心知其意,但因要出使晉國,一時不能將此劍獻給徐君。待他返回再過徐國時,徐君已死。他仍將佩劍掛於徐君墓樹上,以示不違背自己心諾之意。由此可見吳國兵器在當時為人所珍愛的程度。

  吳國的實用青銅兵器,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屢有發現,但少有王室用器。1983年,湖北江陵馬山發掘了一座楚國貴族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件裝飾華美,完整如新,鋒刃銳利的矛狀兵器,通長29.5厘米,寬3厘米,鋒部呈弧線三角形,骨交內中空,有殘竹木必。器身兩麵中脊和骨交部有黑色米花形暗花,在其一麵有兩行錯金的銘文:“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借為矛昔,即矛。)”吳王夫差矛的出土使我們有機會一睹吳國精良兵器的風采。

  吳王夫差矛作為吳王專用的兵器,應當反映吳國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這一時代兵器的登峰造極之作。這件矛在工藝上的特點是將美觀與實用二者統一在一起,它的脊部有血槽,可以提高殺傷力。全器中空,壁薄而刃鋒利,對鑄造工藝要求很高。它的表麵的米字形暗紋與越王勾踐的暗紋相同。經測定:越王勾踐劍的暗紋是用硫化銅特殊工藝加以處理的結果,吳王夫差矛應該也是采取了同樣的工藝。這種處理方法既十分美觀,又可防鏽。矛身還裝飾了浮雕的獸頭和錯金的銘文,使這件銅矛成了一件精美無比的藝術品。

  吳、越原是處於長江下遊的小國,與中原各國交往不多,中原各國視之為蠻夷。春秋時期,先是晉聯吳以拒楚,後楚又聯越以製吳。吳越兩國迅速強大,吳國曾屢敗楚軍,打到了楚國的郢都。到吳王夫差時,吳國國力發展到了頂峰,成為五霸之一。春秋以前的吳器出土不多,春秋時的吳國青銅器出土的數量與質量也均不及同時期的中原各國。唯有吳、越的青銅兵器的製造,一枝獨秀,名匠輩出,其原因是什麽,還有待於今後的繼續探討。

  吳王夫差矛的出土地湖北江陵,是楚國郢都所在。1965年,在江陵望山發現了越王勾踐劍,在江陵藤店也曾發現越王朱钅句劍,三地距離均不超過一公裏。吳、越兵器如此集中地在楚國都城出土決非偶然。春秋晚期的吳越爭霸,以越王勾踐滅吳而告終,到了戰國中期,楚國滅越,吳、越的珍寶盡數流入楚國是必然的事,因此,以上三器很可能是楚滅越的戰利品。吳王夫差矛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