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言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是中國詩歌的巔峰,巔峰時期的那個黃金時代十分令人神往。詩歌是當時文學的最高代表,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靚麗的風景線。唐詩與宋詞、元曲並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曆朝曆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範。

  從公元7世紀孫季良開始編纂唐詩選本開始,到辛亥革命前,在一千二百餘年間,每兩年就有一本唐詩選本問世。在眾多選本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風行海內,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最經典的選本之一。

  《唐詩三百首》以成功務實的編法、簡易適中的篇幅、通俗大眾的觀點打動著讀者,成為千百年來廣大兒童最成功的啟蒙教材和了解中國文化的模範讀本,對中國詩歌選編學、中國人的心理構成都有很大影響。

  本冊《唐詩三百首》選本是以清代沈德潛編選的《唐詩別裁》為藍本,其選詩“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其標準是“易於成誦”者,作為兒童的啟蒙讀物,“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解廢”。

  《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0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其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等。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在南北朝時期,鮑照致力於七古創作,將之衍變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詩體。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韓愈。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製、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不勝數,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在唐代,七律聖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華絕代,輝映古今。

  五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都是古典詩體中絕句的一種。五絕起源於漢,七絕起源於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維、王昌齡、韋應物、杜牧、劉禹錫等人。

  本書在注釋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簡要詳明,賞析能抓住作品特點,簡明扼要,便於廣大讀者充分領會唐詩。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詞是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詞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裏,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曆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宋詞”是宋代作家創作詞作的總稱,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麵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依調填詞叫“依聲”。

  “詞”的全稱叫“曲子詞”,是一種依據一定音樂曲詞填詞,並能加以歌唱的詩歌形式。在我國文學史上,詞的產生年代雖然很早,其創作在宋代卻最為繁榮,“宋詞”遂成為宋代文學的代表。

  詞在形式上很有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如“水調歌頭”、“滿江紅”等。在結構上常分上、下兩片,句式長短不齊,參差錯落。

  宋詞的作者很多,並且形成了不同流派。若大致歸類,則可分為“婉約”與“豪放”兩家。前者多歌唱風花雪月,離人憂傷,情人相思;後者多抒發濟世報國之誌,或議論古今,感歎人生滄桑。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後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薑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各個方麵承受其影響。

  豪放派的特點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宋由於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到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曆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為了讓時人,也為了讓後人,認識宋詞,掌握宋詞,先賢們在編選、校注宋詞上費了不少心血。在宋之後,尤其是清代以後,當時的詞壇名人編選了為數相當多的宋詞選本,上彊村民編選的《宋詞三百首》就是其中頗有影響的一本。雖因注重詞的“體格”、“神致”而選周邦彥、吳文英之作過多,對蘇軾、辛棄疾一派詞人之作有所忽視,但仍不失之為一個好選本,入選的大多是宋詞的精品,特別是藝術上的精品。

  本書在注釋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簡要詳明,賞析能抓住作品特點,簡明扼要,便於廣大讀者充分領會宋詞。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元曲又稱詞餘、樂府,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是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裏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兩者都采用北曲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學的主體。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為舞台上演出的雜劇。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元曲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靈活性。所以讀者可以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

  元曲有著獨特的魅力,一方麵它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另方麵它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其鋒芒直指社會弊端,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出璀璨奪目的異彩。

  元曲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初期從元朝立國到滅南宋的階段。此時元曲剛從民間的通俗俚語進入詩壇,具有鮮明的通俗化和口語化特點,情致獷放爽朗而質樸自然。此時作者多為北方人,其中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王小軍、白樸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關漢卿的雜劇寫態摹世,曲盡其妙,風格多變,小令活潑深切,晶瑩婉麗,套數豪辣灝爛,痛快淋漓。馬致遠創作題材寬廣,意境高遠,形象鮮明,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被譽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中期從元世祖至元年間到元順帝後至元年間。此時的元曲創作開始向文化人、專業化全麵過渡,散曲成為詩壇的主要體裁。重要作家有鄭光祖、睢景臣、喬吉、張可久等。末期從元成宗至正年間到元末。此時的散曲作家以弄曲為專業,他們講究格律詞藻,藝術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代表作家有張養浩、徐再思等。

  總之,元曲的興起與發展,有著複雜的原因。首先,是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眾,為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了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在規律及文學傳統繼承並發展的必然結果。

  元曲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和文化繁榮有著深遠影響和卓越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它藝術之花一樣,便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誌抒懷並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為了讓讀者很好地欣賞元曲,本書遴選了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比較全麵地展示了元曲的風貌。每首元曲除了具備原文外,還附有注釋、譯文等欄目,將元曲清新的曲調、率真的內容、無窮的生機進行了完美地詮釋。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第一章 唐詩鑒賞辭典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