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獨行在心靈的荒原——衛學昌詩作集《心靈獨語》序

  朱海燕

  衛學昌先生的詩稿在案頭已久放多日,細讀數遍,卻不敢匆促地提筆熏我感覺為衛學昌所寫的這篇小序,可能會成為一個“難產的嬰兒”。案邊文債堆積如山,何嚐不想一揮而就,像摘掉一個成熟的瓜果一樣,將這篇短文打掃出心靈之門,可是我做不到,衛學昌的詩給我太多的感受,這種感受豐富龐雜得使我無法梳理。

  從學昌那樂觀豁達的外在氣質上,很難想象他會負載如此沉重的靈魂和如此沉重的思想。1999年春夏之交,我去新疆采訪,在那裏認識了他。他給兩首小詩讓我看,因為時過境遷,故忘記了那兩首小詩。那時,他是做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工作的,單調枯燥且忙忙碌碌,就他個人的言行舉止來說,絕少富有“詩意”的孤獨。絕少富有孤獨感的人,能否寫出好的詩來,我是持有懷疑的。

  當係統、全麵地閱讀了學昌先生的詩後,我打消了以前的疑慮。我感到詩人所表現出來的外在的“詩感”,不一定就是寫好詩的核心因素,詩人與詩人不同,李白可鬥酒詩百篇,而另一位詩人內向、不夠豪放,或者不會飲酒,依然能創造出傳世的佳作。外在的“詩感”,是表象形式,不是寫好詩的絕對因素。能否寫出真正的好詩來,而是靠感情、靠思想、靠心智。“詩感”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感情心理機製,猶如一個特殊的信息場,以極為活躍又十分隱秘的方式,作用於心靈與世界之間,使遙遠、縹緲、若即若離的意緒,同可聞可視可感的景象在瞬間完成了同步共振。人們常說的瀟灑、豪放絕不等同於“詩感”。若以後者為衡量詩人的標準,恐怕衛學昌以終生的努力也不能邁入詩人的行列中。

  衛學昌的詩有明確的是非,有熱烈的好惡,而又的確“是其真是,非其真非”。此也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那是糊塗話。所謂是非自有公論,就是說公論並非是空的,它要代表人民的意願,要經得住客觀事實的證明。詩要敢作曆史的裁判,要敢於揭露假象,要敢於為真理而呐喊,要從真情、正義中尋找“詩感”,這才是詩人的必需和時代的必需。請看他的《主人的獨白》:

  ……

  我是主人

  麵向黃土背朝天的情結

  粒粒都是風調雨順的渴望

  一項免除稅賦的決策

  足使我感恩戴德

  熱淚盈眶

  不願去追趕

  公仆們年薪的一路瘋長

  我是主人

  脫貧解困是我盈盈期望

  精神上先富起來的群體

  總被媒體放在心上

  逢年過章我總是得到惠顧

  影像上的救濟金支撐起公仆的責任

  聲淚俱下的慰問

  衝淡法定十多倍的收入落差

  淹沒了我羞澀的衣囊

  ……

  有時候也百思難解

  這個世界為什麽會變得這樣

  明明我是主人

  卻配置的是手推車輛

  而公仆們卻在攀比

  財大氣粗的排氣量

  人行路口我要耐心等候綠燈亮起

  更不敢逾越“肅靜”“回避”

  三步一崗的警戒長廊

  主人要主動給仆讓路

  而仆的車隊一路暢通

  趾高氣揚

  我一直懵懂迷茫

  我是主人

  這個家

  該如何來當

  我想如果沒有對生活美的向往和對生活中醜的憎惡,衛學昌是不能吐出這樣的詩句的。詩的美學觀點,絕不是讓詩人去歌頌一些生活的現象,更主要的,是讓詩人去揭示生活的本質和思想的本質。我們絕不排斥單純的歌頌,但是,當單純的歌頌到了與客觀事物不符合的地步,讀者和時代就會以十倍、百倍的逆反心理去排斥詩,去排斥這種歌頌。詩的使命,既有歌頌的使命,又有譴責和批判的使命。而那些詩人要歌頌的,要是真的在天平上稱過的,在烈火裏煉過的,是真金的東西,而絕不是表麵上發光的東西。

  詩應該具有契訶夫所說的“一下打進人的腦筋裏去”的力量。題材要找生活中最突出、最打動人的東西。一首好詩讀後要能沉甸甸地壓在讀者的心裏,或者纏綿綿地縈繞在讀者的心靈裏,這才能算為好詩。詩,是以抒情為特點的,尤其是應該能搖撼人們的心靈。繞梁三日,餘音不絕,這是一種境界;狂風暴雨,威力懾人,這又是一種境界。這兩種境界,都是詩的最高境界,而現在的許多詩人似乎都未能達到。不敢譴責,不敢批判,也就罷了,即便是歌頌,也歌頌得羞羞答答,扭扭捏捏。詩,嚴重地脫離了時代,脫離了生活,純粹是窮酸文人提籠架鳥時哼唱的酸溜溜的小曲;有的詩人,詩寫得雖不算高明,但表演技巧卻很高明,在時代和讀者麵前,虛晃一槍,好像要拿出什麽驚天之作似的,結果拿出的卻是讀者理也不理的狹隘的詩人們自得其樂的雕蟲小技。

  更有甚者,是一些既不了解時代,也不了解生活,隻是在酒桌上、朋友圈內與所謂的詩人們結成“小幫派”的詩評家們,居然昧著良心,肉麻地吹捧那些廣大讀者根本不屑一顧的垃圾。用他們編撰出的所謂文學新理念,把詩說得玄乎其玄。對群眾讀不懂的詩,不是讓詩人檢討自己,從擴大生活、深入生活,貼近群眾、走進實際,加強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提高思想修養去著手,以提高詩歌的公認度和藝術水平,而是一味地批評譴責讀者的拙笨。托爾斯泰說:“藝術如果不能感動人,那麽我們不能說,這是由於觀眾和聽眾不理解的緣故;而從這裏隻可能並且隻應該做出這樣的結論:這是一種壞的藝術,或者根本不是藝術。”

  對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觀點,參照中國詩壇這些年的荒蕪,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些詩歌評論仍處在“詩歌零論”的位置上呢?流氓哲學與政治哲學之間,相隔不是萬重山而是一張紙。存乎其人,存乎其心而已。我想,對詩歌的認識和對哲學的認識應該是同理的,不公正的詩評和公正的詩評,相隔的也不是萬重山而是一張紙,關鍵能否存乎於讀者中間,讀者心間。群眾不滿意、不接受的詩作,任憑詩評家捧到天上,那詩仍然輕若鴻毛。

  我無意把詩與政治拉得太近,也不想藉此肯定學昌已如何如何,有時候被我們忽略的正是最簡單的事實。當一些詩人以先鋒為時髦的食洋不化,導致千篇一律的符咒式的偈語,歐化的意象,歐化的情調,幾乎完全是以中國的漢字寫的西化的現代派的詩時;當一些詩人張揚個人內心的發掘,遠離現實、乃至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時;當新的假、大、空,媚權、媚勢、趨俗、迎合,不惜作昧心語時;當一些詩人躲避崇高、嘲弄思想,漠視現實的冷暖炎涼,結成哥兒妹兒的小圈子派時,學昌能夠貼近現實,吐出百姓的心聲,這就非常的可貴。

  衛學昌的詩,不像葉文福,不像北島筆下奔騰著驚人之語。細讀他的詩,誰都可以發現,他在尋秘探幽時,已進入人物兩忘的境界。他進入的詩境,是屬於他的那一片心境;他寫出的詩,是屬於他心靈的獨語。之所以這樣,我們才視他的這本詩集,是他在心靈荒原中一次獨行遠征。那思緒的鬱結和彌散,那意象的隱匿和顯致,均錯落有致,虛實相間,空靈而不乏凝重,真切而不乏邈遠。不論他擷取什麽,褒貶什麽,那感覺、那表述都是詩的。

  請看,學昌吐露的這些心靈之語:

  如果能夠挽留春的腳步

  我願把永恒和唯一

  裝滿愛的春天

  涅在不覺曉的春眠

  ——摘自《春夢》

  一陣微風吹來

  搖曳起小草的稚嫩

  輕撫臉龐未幹的淚珠

  拔高了幾分童真

  徹夜不歸的朝陽

  瞳孔裏布滿了血絲

  染紅一方天河

  噴濺出絲絲暖意

  ——摘自《晨》

  前方也是雨

  因此我寧願滯留曠野

  采一頂荷葉為傘

  品茗這一份酣暢淋漓

  隻是讀不懂你

  怎麽說走就走

  ——摘自《夏雨》

  誰能悟透這高亢的嘶鳴

  是流淌豐收入倉的喜悅

  還是宣泄久遠深埋的蒼涼

  在這簡單重複的枯燥中

  有許多謎在其中深藏

  似有段段炙手可熱的故事

  似有曲曲催人淚下的悲壯

  似有腔腔熱情洋溢的呐喊

  似有頁頁湮沒時空的詩行……

  ——摘自《知了的歌》

  ……

  哪怕是一場遲到的邂逅

  足以冷卻喧囂的浮躁

  慰藉孤獨的靈魂滋潤許多

  荒蕪的愛情

  這片不夠潔淨的土地

  堆積了過多幹渴的相思

  走失了很多冷峻含蓄的思考

  當愛的衣襟在飄灑中踏歌而來

  曾經相戀的純潔銀裝素裹

  覆蓋裸露的赤誠

  親吻一個永恒的誓言

  在融入未來的夢醒時分

  春色悄然而起

  有雪的日子

  是活著的冬

  ——摘自《盼雪》

  好了,我必須勒住情感的韁繩,戀戀不舍地停止這種摘引了,要摘引這種好的句子,恐怕將這篇文章拉長數倍,也不能達意。對於學昌的詩所達到的這種藝術成就,我想,僅用“詩藝”、“技巧”是不能全部說明問題的。他的心在感情的駕馭之下,始終漫遊在屬於他的情感的荒野裏,收獲著“風景這邊獨好”的“風景”,而不是屬於他人的“風景”。

  學昌的詩使人感興趣的另一個方麵,是它對心靈的觸動,不管你喜不喜歡。讀這些詩,你會被一種生命意識所觸動的,不得不拋開“詩歌價值觀”的襲擾,隻能麵對詩,麵對詩所提供給我們的認識空間,卻聯想更加廣闊的生活層麵,從各自不同的對生活的感受,再去品味詩的內涵,這就是學昌的詩與讀者之間的同頻共振。學昌的詩中有一種鮮明的生命衝突,無論流光逝去時的惆悵,還是詩人特有的孤獨都集中到美好憧憬與多舛命運的直接衝突上。學昌的詩很少有“時代”的痕跡,但卻穿越時代,有較深的人生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正是這一點,拓展了詩在生活中的空間。往往人們以思想內容如何作為文學作品價值取向的依憑,而這種“思想內容”的積極或消極,又被“純政治”的因素所淹沒。其實,詩自身的命題遠比“純政治”豐富和嚴肅得多。當然,我們不能抽掉“思想內容”,僅從“純藝術”的角度去談詩,但也能僅從“思想內容”的政治角度去讀詩,如果那樣的話,即便是放射巨大光芒的唐詩宋詞也會被否定。如果把“思想內容”完全照搬到文藝體製的構建,那麽,詩的興、觀、群、怨的獨立品格,自由意誌,就會把政治霸勢語境倭化、馴化、工具化。於是,持有政治通行證的詩歌在人民的眼中成為假話、謊言的同義語,詩人的形象在人民的心中,就完全淪為政治的奴仆。我以為,各類生命狀態,一旦進入詩中,我們要在文學空間尋找它的坐標。任何生命體驗一旦轉換為藝術感覺,它就成為一種典型,為我們認識世界提供一種可能。學昌的詩不回避原本存在於人類的那種生命的本質,他真誠地歌唱,而不故弄玄虛,也不無病呻吟,他寫出他自己的個性,寫出了他的那份真情。

  一首詩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於中然後形於外,不容有絲毫假借。情趣本來就是物我共鳴的結果。景物變動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個性,物有物的個性,這種個性又隨時地變遷而生長發展。在這種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們可以見出的生命造化。把這種生命流露於語言文字,就是好文章,就是好詩;把它流露於言行風采,就是美滿的生命史。我以為學昌的詩,就是他生命情感的流露。

  衛學昌的詩,不是標語口號式的詩。他的詩是富有“詩性”的詩。詩性,是一切文學、藝術的江河源,擴而大之,舉凡有形和無形,有聲和無聲,已知和未知不可窮盡的宇宙本體,無不充溢詩性的美的神秘。唯其如此,詩,對宇宙而言是天籟,對曆史而言是性情肝膽,對人生而言是道德文章,對詩人而言是智慧品格的結晶,對文化人而言是素養的修齊。在詩的世界裏,學昌已入路徑,且前幾步邁得非常瀟灑。我想,若是他不懈地走下去,詩的廣袤星空中,是會有他的一席之地的。

  學昌說,詩是他遊牧心靈的牧場,陶冶情操的陣地,升華精神的通道。於是在那清夜有月的牧場上,在那硝煙彌漫的陣地上,在那漫漫無盡的通道上,我看到孤獨的他,苦思著,行走著。他在苦讀著詩,苦讀著生活,苦讀著自己,思考著明日的續筆。

  20006年10月17日

  §§第一輯 不老的四季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