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教子格言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讓他學會自理自立:

  (1)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

  孩子從出生到一點一點長大,家長逐漸掌握了孩子冷暖、饑飽的規律,懂得了孩子需要什麽的種種表示。然而就在孩子一切都變得“敏銳”時,家長卻應該變得“遲鈍”些,應該給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努力地教會孩子,冷了、熱了、渴了、餓了該怎麽辦,讓孩子想要什麽東西,想要什麽幫助,主動告訴家長,不能什麽事情都替孩子辦周全了。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需要成人對自己的“自然反應”加以控製,“懂裝不懂”,把成人已經習慣了的快速反應放慢半拍。

  (2)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耍

  我們都知道,親子遊戲在嬰幼兒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關係到孩子的情緒、認知甚至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但我們也不能忘了,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讓孩子自娛。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玩得高興,或與別的小夥伴玩得高興,他就不會過於依賴成人的關注。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獨自玩耍的機會。

  比如,做飯的時候,家長可以都到廚房去幹活,而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做飯,特別忙,你去陪小白兔玩,給她講講故事,講完哄她睡覺。等她睡著了,爸爸媽媽就把飯做好了。”或讓孩子自己畫畫,看書,幹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孩子要求家長陪伴,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正在切菜呢,等媽媽切完就去。”幾次下來,孩子就會漸漸習慣。孩子自己玩的時候,要確保周圍環境的安全,並抽空去看一下,對孩子玩出的花樣給予誇獎和鼓勵。

  (3)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或請他的小夥伴到家裏來玩。把孩子送到鄰居家的時候,要事先跟孩子講好,爸爸媽媽有點事要出去,一會兒就來接他回家。剛開始時間最好短一些,別讓孩子久等,並對孩子的合作行為給予熱情的鼓勵:“你在小姐姐家玩得真好。咱們下次請小姐姐到家裏來玩吧!”“兩個小朋友釣了這麽多魚呀!”

  串門不僅可以讓孩子和小夥伴一起玩,還能在一種較寬鬆的氣氛中讓孩子適應別人的教育方法,了解一些和自己家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並且學會在爸爸媽媽來接他之前必須等待。

  (4)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首先要著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孩子穿衣、吃飯、上廁所都不需要大人操心,到幼兒園後對老師的依賴性就小,就不那麽容易感到失落,也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另外,要提前按照幼兒園的情況調整孩子的生活。比如自己睡小床、習慣喝白開水等。

  還應該提到的是,如果家長自己心情沉重、憂慮,談論之間流露出對幼兒園的種種擔憂,敏感的孩子也將把幼兒園看成一個不快樂的地方,這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將會產生負麵影響。如果家長對這件事感到向往和喜悅,這種心情將感染孩子,使孩子感到上幼兒園是件快樂的事。

  上幼兒園是孩子走進真實社會的第一步。在那裏,孩子要開始脫離家長溫暖的目光。在孩子走出這一步之前,如果家長有意識地“減少”關注,他們將更容易適應未來生活的變化,走得更快、更好。當然,這裏講的“減少”,並不是不關注孩子了,而是要減少那些表麵的、外顯的關注行為,而轉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注,這種內在的關注將有力地支持著孩子的成長。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