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不斷發展壯大,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貢獻很大。根據汪海波先生的《新中國工業經濟史》(1979~2000),在1979~2000年間,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曆程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1979~1984年,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該階段以圍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在1979~1980年的調整階段,壓縮了部分基建投資,重點是調整製造業中輕、重產業之間的比例關係,主要強調加快輕工製造業的發展,在原料供給以及資金保障上,向紡織業和造紙業傾斜;在化學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業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主要是壓縮長線項目,轉向為衣、食、住、行服務,為輕工、紡織和電子等製造業服務。但是也導致了紡織業的重複建設,以及小酒廠、小煙廠和小絲廠的盲目建設;在新投產的製造業新項目中,以中小加工企業為主,擠占了本不富裕的經濟資源。在1981年繼續實施的調整過程中,著重解決經濟結構中消費品不足的問題,以及對能耗高、質量差和虧損大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注重控製投資規模,強調投資效益。1982~1984年,輕工製造業的投資持續增加,產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吃、穿、用三類消費品上,用的消費品比重上升;在耐用消費品上,高檔消費品的比重上升,特別是電視機、錄音機、電冰箱和照相機等產品的產能大幅增加,出現了城鄉市場供需兩旺的局麵,基本結束了消費品匱乏的狀態。與此同時,機械、化工、冶金等重型製造業也調整了產品結構,在節能降耗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方麵也有很大改進,出現了經濟效益好、發展勢頭快的特征。這也成為1984年經濟過熱的主要誘因之一。在技術改造方麵,重視通過技改提升技術水平和降低消耗,並將技改和經濟調整與企業改革結合起來。針對機械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重要地位,1983年國務院專門出台了《機械電子工業技術改造試行條例》,提出爭取在10~15年的時間,主要產品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強調重大關鍵產品國產化,希望將技術引進和加快技術改造結合起來,並明確提出了首批重點產品的具體條件。但隨後的重複引進和技改成效減弱也是不良後果。在企業製度改革方麵,機械製造業處於率先改革的地位,為加強對機械工業的統一領導管理,成立了機械工業部。改革的核心是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強調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全麵推行經濟責任製,希望企業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實施利改稅,並組建專業性公司,這對於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有很大推動作用。在整個經濟體製改革中,強調計劃和市場手段的互補,不再以指令性計劃為主,放鬆或放開了許多產品價格,擴大了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的比重。但是,條塊分割以及“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企業管理中注重專業管理和決策,大批任命“四化”經營管理者,健全經濟責任製。

  第二時期是1985~1992年,是市場化改革全麵發展階段。以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為標誌,我國進入了加快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製改革時期。由於投資過熱引發了經濟過熱,1985年加大了經濟調整的力度,采取了緊縮銀根的方針,希望1986年和1987年經濟“軟著陸”,但是調控效果不理想,沒能實現預期目標,從而1988年經濟再次過熱。在製造業的發展中,和整個工業發展形勢一樣,不僅投資增速過快,而且製造業結構失衡和區域趨同更加嚴重,技術升級步伐放緩。1989~1991年的治理整理,進一步控製社會總需求,製造業發展出現了市場疲軟,工廠處於停工和半停工狀態,潛在失業增加,企業嚴重拖欠,形成了“三角債”。在加工製造業的投資中,主要是技改投資,不再鋪新攤子,強調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加快開發新產品,尤其是增加短線產品的產能;為防止不必要的重複引進,注重技術消化能力和增強企業創匯能力。在企業製度方麵,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實行承包責任製,少數大中型企業試點股份製,組建企業集團,企業內部推廣廠長負責製。該期間製造業總產值和產品總產量高速增長,鋼材、水泥、純堿、乙烯、發電設備和汽車的增長幅度都很高,家電等耐用品的消費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1991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麵,銷售價格出現穩中趨降的情況。輕工製造業的產值比重開始下降,1985~1992年製造業工業總產值從183億元增加到8034.7億元,製造業的比重在重工業中由50.9%上升到53.7%。

  第三時期1993~2000年,是市場取向改革基本完成的階段。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後,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2010年遠景社會發展綱要,確定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強調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新一輪發展熱情導致經濟再次過熱,金融秩序混亂,貨幣投放過多,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出現了雙膨脹。製造業投資增速過快,基礎工業和基礎社會實施的製約作用進一步趨緊,結果導致出口乏力、物價快速上漲。國務院1993年及時出台了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金融體製、投資體製和財稅體製的改革,1993年成為經濟“軟著陸”的起始之年。該期間,電子通信行業高速發展,發展速度大於傳統製造業,到1997年電子通信製造業的總產值比上年增加了24.9%,紡織業僅增加了13.96%。技術含量高、市場需求旺的製造業增長較快,程控交換機、電子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轎車等比上一年增長了22.4%~170%,而產能過剩的一般日用消費品及機電設備的生產繼續低速增長或下降,如金屬切削機床、拖拉機和木材生產都是負增長。同時,國產品牌的消費品在市場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等家電的市場占有率都在60%以上。但是總體上買方市場已經出現,在國家統計局1997年統計的900多種產品中有半數以上生產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其中105種重點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的格局是:輕工產品比重工產品低、生活用品比生產資料產品低、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低、普通製造業產品比精密製造業產品低。1998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困境進一步加劇,為應對國內市場消費低迷的情況,國家采取相關政策鼓勵加大出口,提高了紡織業、紡織機械、水泥、鋼材、船舶和部分機電、輕工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加大了對高科技製造業的投資以及傳統製造業的技改投資力度,推動製造業調整產品結構,改善居民消費環境和條件,擴大消費需求。在結構調整方麵,在機電、汽車、通信、生物和信息等重點產業中,培育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低成本優勢以及良好市場前景的產品生產,帶動製造業結構的合理化;加大了利用電子信息業改造傳統製造業的步伐,尤其是在紡織業的結構調整中,壓縮淘汰了512萬錠落後的棉紡錠,實現了行業扭虧;在石化冶金製造業中,加大了資產重組的力度。即便如此,由於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後果嚴重,製造業的產品積壓嚴重,經營效益下降,下崗職工增多。1999年,製造業調整加快,不僅嚴格控製總量,而且淘汰落後生產能力的力度也在增加。紡織業又壓錠1000萬錠,鋼鐵業淘汰了平爐煉鋼、模鑄鋼錠、多次成材等落後工藝和設備,冶煉行業重點是關閉小煉油廠,水泥和玻璃行業在兩年內淘汰落後小水泥生產能力1億噸和小平板玻璃生產能力3000萬重量箱;在機械製造業中積極推進重大裝備的生產能力,通過重組聯合,形成規模化產能。但是,結構過剩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國家內貿局對605種主要產品的統計顯示,1999年供過於求的商品比例仍高達80%。2000年,在集中控製總量的前提下,結構調整仍是重中之重,加快製造業新產品的供給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有效供給,加快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係。高技術製造業發展迅速,電子通信製造業成為工業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裝備製造業生產能力有所提高,紡織業在前幾年大幅壓錠的情況下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至今,可以說中國製造業進入了第四階段。中國經濟在經過了幾年的疲軟不振後,2001年開始穩步增長並不斷加速。特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投資增速很快,一改前幾年依靠政府投資來保持經濟一定發展速度的局麵。其中,製造業投資增加速度和規模都是居主導地位,在考慮價格因素的情況下,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從2001年的4436.3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7001.22億元,增加了5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加入WTO以後給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國際市場的大門全麵打開的背景下,製造業產品的低成本優勢得以顯現,在輕工和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中,產品出口增加很快,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從2001年的1520.64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7129.16億元,增長了將近3.7倍。在中國製造業成為世界加工廠的同時,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的升級,給製造業產品更新和技術升級也創造了條件,誘導了製造業投資的增加。另外城鎮化的迅猛發展,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有關製造業投資的擴張。因而在2004年開始的宏觀調控中,首先控製的就是鋼鐵、水泥以及電解鋁等高能耗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通過提高注冊資金比例以及控製銀行貸款和土地使用等措施,控製相關製造業投資的過快擴張,尤其是一些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和地方政府出於政績衝動的投資項目。由於製造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以及環保要求提高等帶來的貿易摩擦,再加上製造業投資增速過高引起的能耗大和環境汙染嚴重等問題,製造業投資增加過大、過快被認為是粗放式經濟增長的根源之一,甚至重化製造業的發展是否是不可逾越的工業化發展階段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在政策背景方麵,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業化的路徑,要求通過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為製造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相應的信息產業的投資和傳統製造業的信息化改造也受到了空前重視。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中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思想,對製造業投資而言,不僅需要從控製投資規模上避免速度型的粗放式外延擴展,而且在製造業投資中結構優化和效益提升方麵要向節能降耗和加強環境保護方麵轉移。對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裝備製造業,國家專門出台了相關政策,強調製造業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技術水平,並明確界定了需要完成技術攻關的具體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製造業投資的作用。總之,盡管該期間製造業投資產生了一些問題,該階段總體上是製造業總量持續增大,製造業的投資也是大幅增加,製造業大國的形象日益彰顯,其發展成績還是比較顯著:製造業增加值從2001年的21971.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57231.5億元,利潤從3088億元增加到9704億元,就業人數從8083萬人增加到9120萬人。

  下麵從製造業的具體統計資料的角度,詳細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情況。

  一、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情況

  自1978年以來,製造業的就業人數逐年增加,從1978年的5332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9120萬人,增長了將近72%,平均每年的增長率為2.63%,表現出了製造業在吸納就業方麵的基礎產業地位。整個時期的製造業就業人員的變化情況又分為三個時期:在1995年之前,基本上是每年持續增加,到1995年達到最多的9803萬人,該期間正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製造業迅猛發展的曆史時期,整個國家的經濟體製逐漸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摸索著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給製造業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活力。同時,計劃經濟時代的長期物資匱乏造成了該時期的製造業產品的市場快速膨脹,一些緊俏的家電產品也是風靡一時,因此在就業上表現為就業人數的持續增加。1995年以後,製造業就業人員逐年下降,到2000年下降到8043萬人,該期間恰好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在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後,進入了相對衰退的階段,經濟治理整頓,企業麵臨的市場環境開始發生變化,很多商品進入了買方市場狀態,大部分製造業的產品不再供不應求,出現了結構性過剩,造成製造業開工率不足,經營中出現了困難。特別是在經濟“軟著陸”以後,1998年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結果是就業人員呈現下降的態勢。2000年以後,製造業經過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產品結構和市場需求的吻合程度提高,加上中國加入WTO等因素的影響,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日趨興旺的背景下,中國製造業開始為世人所矚目,從就業人員上看,2000年以後又呈現出震蕩攀升的趨勢,到2005年達到9120萬人。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該期間非公有製經濟的製造業的發展環境日益規範,各項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加,導致非公製造業的發展速度加快,投資規模也隨之增加,因此製造業吸納的就業人員增加較多。

  從製造業的職工數來看,具有不同的變化特征:在1992年之前,每年的職工數量在持續增加,從1978年的3595萬人,增加到1992年的5508萬人;此後開始逐步下降,2003年達到最低點2899萬人,而後開始緩慢回升,到2005年達到3097萬人。這種變化趨勢與製造業的退休人員增加以及企業改製後的政策性失業人員增加有很大關係。尤其是為了使國有企業在三年內脫困采取的減員增效的政策措施,使很多國有製造業企業出現了買斷工齡等方式的提前退休和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重大變化。這點在製造業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中變化就更加明顯,1978~1992年,國有製造業職工數量從2449萬人增加到3526萬人,此後開始持續下降,到2005年降低到599萬人。其根源除了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的職工人員減少等因素外,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造後的職工身份變化導致的統計數據的口徑發生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非公有製企業的大力發展,職工就業渠道不斷拓寬,也是國有製造業職工不斷減少的重要誘因。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製造業的從業人員和全國就業總體對比情況大致如下:1978~2005年,製造業一直是就業的重要產業之一,平均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3%左右;從圖中看又可以細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在1985年之前連年增加,最高比例將近16%,隨後顯著下降後連續幾年緩慢上升,到1995年將近15%左右;自1995~2004年一直下降到10%左右,2005年又回升到12%左右。這種情況說明,除了製造業本身的發展變化導致就業人員在全國的比例逐漸減少以外,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這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變化以及產業結構變化的現實情況是吻合的。另外,除了製造業本身吸納就業的絕對能力在減少以外,即通過製造業擴張增加就業,製造業吸納就業的相對能力也在下降,主要表現在由於製造業投資的增加,製造業資本密集程度在提高,製造業的技術含量在增加,尤其是很多傳統製造業經過技術改造以後提高了生產效率,很多高科技製造業資本密集程度大等因素,都是製造業就業人員比例降低的原因所在。

  國有製造業企業占製造業全部職工數量的比例基本上也處於不斷減少的趨勢,從將近70%下降到20%左右。這種在國有製造業職工絕對數量持續減少的狀況下所占比例也持續下降的現象,進一步說明了在國有製造業企業就業人數大量減少的同時(主要是由於下崗分流政策的推行),非國有製造業企業成為吸納製造業就業人員的主渠道,到2004年,非國有製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占製造業從業總人數的比例高達67%。總之,製造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麵是主導產業之一,雖然由於第三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就業人員的分流,國有製造業的改製和政策性變革導致了從業人員數量變化,但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製造業仍將是就業的主渠道之一。隨著製造業結構的優化和高級化,將來製造業就業人員的服務化趨勢將日漸明顯,就業內容和形式可能會有別於傳統的生產領域。

  二、製造業的經營情況

  在1995~2005年,製造業的經營狀況是比較好的。製造業的生產總值不僅持續增長,而且還在全國的比例中穩定在87%左右。製造業的增加值和製造業銷售收入由於國內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在1998~2000年連續萎縮,達到了最低點43939億元,從2001年又開始逐年大幅增加,這與經濟景氣狀況波動是一致的,也正是由於整個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投資的疲軟,政府才加大了公共投資支出,利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保持經濟的一定增速。從製造業的利潤變化情況能更加明顯地看出製造業與國家總體經濟變化的趨勢。製造業利潤自1995年開始逐年下降,最低點出現在1998年,為955億元,次低點出現在1996年,為969億元,隨後在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係列政策幫助下以及債轉股等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製造業逐漸增強了獲利能力,利潤也逐年快速增加,到2005年已經將近萬億元,是1998年最小值的10倍多。

  製造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除了1997~2000年的比例在20%以下以外,其餘時間的比例都在20%以上,顯示出了製造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彰顯無遺。但是從1995年以來的變化情況來看,基本上是V形走勢:1995年以後,從20.00%一路下滑到1998年的17.78%,此後逐年增加,到2005年增加到31.26%,其中2002年之後所占的比例提高速度加速,最高比例是2004年的32.37%。這個時期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的開始,加入WTO後,在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知識化的雙重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加快的趨勢,製造業的加速發展也是必然選擇,同時帶來了煤電油運的全麵緊張。但是,製造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卻在不斷增加,經濟增長引擎的產業定位進一步得到加強。

  目前,各工業發達國家均從戰略高度關注製造業的發展大計,優先發展各自確立的關鍵技術,相繼實施一係列先進製造技術發展計劃,並研究和應用麵向21世紀的現代製造模式,以振興和提升其產業競爭力。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製造業一直是其主導產業之一。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製造業產值比重一度下降,但是最低點也在20%左右。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美國不可能完全依靠出口服務來換回所需要的進口,當製造業轉到其他國家時高工資的非製造業產出也將轉移出去,製造業企業幾乎囊括了美國產業所進行的所有研究與開發,國家的製造業對國防至關重要,因此21世紀美國必須重視製造業。因此,中國在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應積極借鑒各國的經驗,通過製造業技術結構的提升,使本國基礎工業擴大規模和升級,以推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推動我國製造業的變革與發展。

  三、我國主要製造業產品的產量

  製造業的生產規模在逐年擴大。作為家電產品的主要品種的代表——電冰箱、洗衣機和彩電,自1989年以來,產量都大幅增加。1989年電冰箱產量是670萬台,洗衣機是825萬台,彩電是940萬台,到了2005年,產量分別是2987萬台、3035萬台和8283萬台,增加了3.4倍、2.7倍和7.8倍,不僅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技術引進,逐步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生產能力,還不斷適應市場要求生產出了具有中國技術特色的產品係列,並且大量出口,提升了家電製造業的產業水平;作為基礎材料,鋼鐵和水泥的產量也逐漸增加,分別從4859萬噸和21029萬噸增加到37771萬噸和106884萬噸;作為工業母機的機床產量,從1989年的17萬台增加到2005年的51萬台,體現了製造業的裝備能力的提升;作為消費升級標誌的汽車產量,從58萬輛增加到570萬輛;作為高科技製造業產品的代表,電腦的產量從7.54萬台增加到8084萬台,集成電路從13156萬塊增加到2699729萬塊,移動電話從2000年的5248萬部增加到2005年的30354萬部。這些成就表明,中國製造業不僅在日常消費品生產方麵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在適應消費升級方麵也具備了相當的產能基礎;高科技製造業在中國也在不斷壯大,為今後的跨越式發展和新型工業化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從生產規模分析,中國製造業作為世界工廠是有一定基礎的。這一點從主要製造業產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

  雖然在這些產品的生產產量上我們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反映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發展壯大的曆程。但是,在產品結構、質量以及技術含量等方麵,中國製造業還存在眾多的問題,尤其是很多產業的核心技術還處於落後狀態,不僅處在全球製造業分工的低端,而且市場競爭能力還不夠強。現階段,中國製造業仍然以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且製造業的高成長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來推動的,2003年中國的工業消耗占全世界鋼產量的20%,水泥產量的50%,煤炭產量的30%,發電量的13%。這種產能的高增長背後是代價的高付出,反映出來一種粗放式的速度型發展軌跡。這固然是發揮現有資源稟賦的現實選擇,但不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長久之計,中國製造業變強比增大更重要。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5年的結論,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焦炭、電石、汽車以及銅冶煉等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產能過剩在不同行業相繼出現,20世紀80年代,家電行業產能過剩;90年代,紡織業產能過剩;2005年,又出現了上述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可以說,產能過剩基本上是有一定階段性的,不同產業之間此起彼伏。現階段的產能過剩大多集中在產業上遊,和中國的消費結構升級與調整有關,也和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有關。另外,結構性過剩比較明顯,基本上都是低端過剩,而高端產品的產出嚴重不足,如鋼鐵行業中冷軋矽鋼片、轎車用鋼、高檔家電板等高附加值產品仍需大量進口。2002年開始的新一輪經濟增長中,地方政府幹預投資,包括“大力支持”部分民營企業的投資行為,上馬了一些本該淘汰的高能耗、高汙染和低質量的投資項目,對本輪產能過剩有重大影響。同時,產能規劃的預見性不高、產能信息不對稱的幹擾等因素,也影響了對產能過剩的正確認識。為化解產能過剩的負麵後果,一方麵需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發展的規模和集中度;另一方麵,轉變調控方式,保壓結合,減少行政幹預和處於政績衝動的過度支持。同時,注意引導終端需求,解決好產能過剩的連鎖反應。

  在出口結構中,工業製成品的增長不僅較好地滿足了國內需求增長的需要,而且在出口總額中的比例大幅上升,並導致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所占的比例大幅下降。到2005年,工業製成品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93.56%,絕對金額是1989年的十多倍。其中,輕紡產品、橡膠製品、礦冶產品及其製品的出口在2005年達到1291.21億美元,機械及運輸設備的出口則達到3522.34億美元,分別是1989年的12倍左右和91倍左右。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我國製造業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說明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聯係日益緊密。

  總之,結合前麵的數據可以發現,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成績斐然,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中國製造業的規模都達到了一定程度。“但中國製造業總體上還處於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效率低、汙染重、附加值低的階段;主動參與全球分工不夠,沒有完全融入全球產業鏈;國際競爭力欠缺,仍處於全球製造產業鏈的低端。”因此,加快發展中國現代製造業,需要在提高市場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技術水平等方麵下工夫,使得中國製造業不僅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速度上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更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貢獻力量,通過內涵式的發展不斷提高產業素質來推動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應該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按照專家的測算,中國製造業在2014年之前,還處於較快發展階段,但是加速發展的勢頭會放緩。2014年之後,發展趨於平緩。可見,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

  §§第三章 中國製造業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規模角度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