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科學技術

  古代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發達國家一樣,科學與技術很早就產生和發展起來了。作為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我們的先祖天文知識積累之多、曆法頒行之早,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與之比擬。中國早期算學的優秀成果,在世界算學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中國古老的技藝諸如采礦冶金、絲綢染織、農作技術、傳統醫學都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特別是被譽為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是我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周、秦、漢、唐正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創造的全盛時代,在古代科技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周秦時期的科學技術

  天文與曆法天文與曆法,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悠久、最輝煌的成就之一。

  首先,我國古代有世界上最豐富、最係統的天象觀測記錄。古代認為天象有主宰人類的力量,天象的變化關係到政權的鞏固與否、人間的災禍、吉祥,所以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天文學就一直具有“官方”性質。夏代開始有了設在都城用於觀測天象的天文台,稱為清台;商代謂之神台;周代又稱為靈台。在西周時期,天文學有了相當的發展,傳說周公曾立土圭測日影於河南登封告成鎮。在《詩經》中就有火、箕、鬥、牛、室、昴、畢等星宿名稱。到戰國時,已有二十八宿之名,《呂氏春秋》與《禮記·月令》中均記有二十八宿的名稱和方位。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畫在漆箱蓋上的二十八宿圖,為迄今所見最早的二十八宿圖的實物資料,其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30年。二十八宿是我國最早的天文坐標圖,日、月、五大行星的運行,彗星、新星、流星的出現,都可以在這個坐標圖上標出方位來。而根據恒星的方位,又可以比較準確地推算出一年中重要的季節的到來,所以二十八宿的劃分與應用,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一項重大成就。《春秋》魯文公十四年(前611)秋七月有“有星孛入於北鬥”的記錄,被認為是“哈雷彗星”在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同樣《春秋》莊公七年(前687)又有對流星群的記載。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觀測星宿運行的占星家,齊人甘德著《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天文》八卷,是這方麵的代表作。其中測定的關於恒星的記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他們的著作後來被合編為《甘石星經》。日食也是當時非常重視的一種天象。《春秋》共記載了公元前722-前481年間的三十七次日食,經用現代方法核算,其中三十一次是確切無疑的。這些記錄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珍貴財富。

  作為以農立國的農耕民族,準確、精密的曆法對於農業生產的意義非同小可,對於朝代更替與確立,也需要以“改正朔”的方式來予以證明。中國古代有“三正”之說,即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西周時,曆法已比以前有進一步的發展。在周初,我國已開始用土圭觀察日影,測定冬至日和夏至日,還用刻漏來計時,土圭與刻漏這兩種古老的儀器在我國古代沿用了很長時間。至春秋時,已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氣,並能準確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西周曆法還很注重月相,《詩·小雅》中就有最早的朔日記錄。春秋後期出現了四分曆,即以一回歸年為365 14日,一朔望月為29 499940日,並使用19年7閏月的的置閏法。這種曆法比希臘人的應用早了一百多年。在商代甲骨文中已采用幹支紀日法,從有確切的記年考察,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910年,我國的幹支紀日從未間斷過,這是世界上迄今最長久最完整的紀日,而且沿用至今也沒有中斷。

  物理學《管子·地數》載:“山上有慈石(磁石)者,其下有銅金。”這是世界上有關磁石的最早記錄之一,說明春秋戰國時我國人民已對磁石的性質有所了解。

  《墨經》在物理學上也有許多重要成就,有關力、力係的平衡和杠杆、斜麵等簡單機械的論述;有關小孔成像和平麵鏡、凹麵鏡、凸麵鏡成像的觀察研究,提出了光直線傳播規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論述。

  在周代,我國人民已使用“陽燧”(即凹麵鏡)聚焦陽光取火,這是人類最早利用太陽能的一種方法。考古工作者已於北京昌平西周墓與陝西扶風西周墓中出土三件西周的陽燧實物。至於春秋與戰國時期的陽燧在考古發現也都能找到實物。在世界上其他地區如在地中海地區,一般認為陽燧形成反光鏡是羅馬帝國時代才發明的,比我國晚了至少半個世紀以上。

  春秋戰國時我國已開始使用天平和砝碼,在湖南長沙春秋至戰國的楚墓中出土過大量當時的天平和砝碼。

  醫學西周乃至以前,醫學尚從巫術中完全脫離出來,迷信的色彩更濃一些,到春秋時期,醫學進一步發展,並逐漸擺脫巫術而獨立。

  望、聞、問、切,合稱“四診”,是我國傳統醫學體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左傳·昭公六年》記醫和語五色與五聲即為後來治病時望與聞的內容。《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即記春秋時名醫齊國人扁鵲(秦越人)“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扁鵲應用這種方法周遊列國,治愈了許多疑難病症,他還兼通內、婦、五官、小兒等科。治病時而用湯(湯藥)、熨(藥物熨貼、按摩)、針石(針灸)、酒醪(藥酒)等。

  秦自春秋以來,醫學一直十分發達,始終名醫輩出。前文講到的那位醫和,便是秦的名醫,他所提出的富有辯證思維色彩的“六氣”平衡論,後經醫家發展,成為中醫臨床實踐的指導理論。醫和之前秦還出一位名醫緩,首次提出了“膏肓”這一醫學概念,對中醫理論做出貢獻。“病入膏肓”亦作為成語廣泛流傳至今。戰國時秦又出了位著名的外科醫生?。他的手術尤為高明,曾成功地為齊宣王“割痤”,為秦惠文王“療痔”,為張子治“背腫”。由於秦醫學發達,所以吸收了關東各諸侯國的名醫專家紛紛前來觀摩、切磋、交流。名醫扁鵲便曾兩度入秦,死後亦葬於秦地,遺址在今陝西臨潼東北之南陳村。相傳扁鵲還曾到達秦漢中地區,今陝西城固縣西南二十公裏處有一“扁鵲城”,多種文獻記載稱其即當年扁鵲居址遺存。

  雲夢秦簡中有不少材料,亦反映了秦醫學發達的情形。如《法律答問》記載秦對外來賓客車馬的轅軛均要用火燎燒,以達滅蟲防疫之目的。這表明,秦國已建立有嚴格的交通檢疫製度。而此類檢疫措施的設計與實施,顯然需要以較為發達的醫學為其前提。另外《封診式》記有許多對被害人或當事人進行現場法醫檢驗或訊問的報告——爰書。從中可知當時法醫屍檢已有相當完整的程序,法醫檢驗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這反映了秦不僅普遍醫學甚為發達,而且法醫學也十分發達。

  當戰國秦漢之際,古代醫學理論體係已逐漸形成,診斷之術也更趨係統化,這時出現了著名的醫書《黃帝內經》,該書分《素問》與《靈樞》兩部各九篇。《素問》主要論述脈理和病因,《靈樞》則主要論述經絡和針刺。全書還記載了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有關人體解剖和血液循環的概念,這對世界醫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考工記》與秦地圖《考工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總結手工業製作經驗的書,或可視為一部關於手工業技術的專著,為春秋末期齊國人所撰。

  該書以大量工藝技術方麵的內容為主,也包括與此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書中對當時的車輛製造、弓箭和樂器製作,染色及皮革加工、金屬冶煉、城市和宮室的規劃設計等,有非常詳細的記述,還記述了當時盛行的鍾、鼓、磬等樂器的製作技術,明確指出鍾聲來源為鍾的振動所致,鍾聲的頻率高低、音品則與鍾的厚薄、形狀、大小及合金成分有關,比歐洲同樣內容的論述要早一千五百年。所記載的絲麻毛紗等織物的多次浸染套色法,直到近代還在我國染色手工業應用。有關“金有六齊”規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經驗性總結,對後世金屬合金材料的定向生產和應用具有指導作用。《考工記》中所記載的城市規劃與宮殿建築,與近年發現的春秋戰國城市遺址基本相同,為研究古建築的珍貴資料。書中還提到當時工藝活動中所使用的數學知識,涉及到分數、角度、標準量器容積的計算等等,反映了當時應用數學發展的真實情況。

  周秦時期,用於表達和傳播地理概念的工具——地圖,其繪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時的地理學的進步。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天水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的秦地圖,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時代最早的古地圖。圖共七幅,均墨線繪在四塊大小基本相同的鬆木板上,其中三塊兩麵繪製,一塊一麵繪製,有一幅圖為半成品。從繪製技術來看,晉代著名地圖學家裴秀提出的製圖六原則(製圖六體),放馬灘秦地圖除沒有明確的分率(比例尺)外,其他準望(方位)、道裏(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等五項皆備。這些地圖相當準確,是經實地測量後繪製的。這充分顯示了當時秦在地圖繪製方麵所達到的水平,由此也可窺見其地理學所取得的長足發展。

  二、兩漢時期的科學技術

  天文與曆法西漢時期天文學已經非常發達,對於星象的觀測和認識都有著驚人的成就。西漢在長安築有天文台,稱靈台,又稱候景之台。台上置渾儀、銅表及相風銅鳥等。漢武帝時落下閎造渾天儀,立日晷儀下漏刻等,都旨在觀測天象,尤其是求二十八宿的位置。當時的天象記錄相當豐富,《淮南子》《漢書·五行誌》關於太陽黑子的記載,是現今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黑子記錄。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中記載了五百多顆恒星的位置、顏色以及各種雲狀、雲速、雲距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星占》後附《五星行度表》中有五大行星運行的記載,它成書於西漢初年(前170左右),是現存最古的一部天文書。其中記載金星會合周期584.4377日,比現在測值小1.09日;恒星周期三十年,較現在測值29.46年僅大0.46年。在漢墓中也可看到許多星圖,最典型的是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學所發現一座西漢墓中畫於墓室穹頂上的二十八宿天象圖,圖中有象征方位的四神龍、鳳、虎、蛇,還有牽牛、畢宿等單個星宿的象征圖,還有白色外加黑圈的星點,星點之間以黑線相連,是一幅以寫實為主的二十八宿圖。

  兩漢時期,關於天體結構,有三種說法,一是“宣夜說”(已經失傳);二是以《周髀算經》為代表的“蓋天說”。三是落下閎、張衡等人總結出的“渾天說”。其中第三種說法,當時人們認為對於天體結構的解釋比較接近實際,多被史官采用。

  東漢時觀天象的靈台建於洛陽南郊(今河南偃師),作為國家觀象台,後來在曹魏、西晉時期一直沿用,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裏發掘,現在尚存有高出地麵8米的夯土台。1965年在江蘇儀征一座漢墓中出土了東漢時銅製的袖珍圭表。至於用以計時的銅製漏壺,也在考古中多有發現,比如在河北滿城漢中山王劉勝墓中便有出土。

  東漢安帝時的太史令張衡,撰有《靈憲》一書,比較正確地闡述了許多天文現象,記載了星座和微星數量。張衡還主持製作了“水運渾天儀”,是一種以水為動力的由複雜的齒輪係統轉動的天文儀器,可以準確地自動演示天體運行的情況,是現代天體儀的前身。張衡又著《渾天儀圖注》,解釋渾天儀的製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天文學的發展給曆法的進步提供了條件。漢初,沿用秦的《??曆》,以十月為歲首。然而這種曆法並不精確,它一回歸年為365 14,一朔望月為29 499940日,十月為歲首,閏月置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至漢武帝時,此曆已用百餘年,出現了“朔晦月見,弦望滿虧”的錯亂現象。於是漢武帝令司馬遷、落下閎、鄧平等人改《??曆》而作《太初曆》正式頒行,以元封七年(前104)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將二十四節氣入曆,廢除年終置閏,而依氣候冷暖入閏月,朔望晦弦較為正確,此曆一直沿用至今,稱為“夏曆”。

  東漢末,劉洪製造《乾象曆》,於公元223年三國時在吳國頒行。劉洪發現了白道與黃道約六度的交角和日月食的食限,並提出計算合朔(日月相會)、滿月和上、下弦時刻的方法。

  算學我國算學的萌芽可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到西漢時開始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算學著作和學者,標誌著中國算學的正式形成。

  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周髀算經》成書,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曆算著作,使用了相當繁複的分數算法和開平方法,並最早引用勾股定理。

  《九章算術》是西漢以來許多算學家研究的結晶,其成書時間大約在西漢中期,到東漢時已在社會上通用。全書收集了二百四十六個應用問題的解法。書分九章:(1)方田章,(2)粟米章,(3)衰分章,(4)少廣章,(5)商功章,(6)均輸章,(7)盈不足章,(8)方程章,(9)勾股章。《九章算術》與當時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聯係密切,解決了當時許多實際問題。特別是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記載了負數概念和正負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而印度數學家到了公元7世紀以後,歐洲則到了16世紀以後,才開始有比較明確的負數概念。有關聯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法國數學家到16世紀才得出同類解法。所以,《九章算術》不僅是我國數學史上的一部傑作,而且在世界數學史上也非常重要。

  1983年底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中發現了竹簡《算術書》。“該《算術書》的體裁和《九章算術》有不少共同之處”,“以同時出土的曆譜看,屬於呂後時期,所以《算術書》比《九章算術》的成書要早得多”;“《算術書》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數學史上的空白,為追溯《九章算術》的淵源提供了條件。對數學史的研究來說,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發現。”

  地學西漢時,我國地學已有相當的發展。揚雄的《蜀郡賦》中記載了當時蜀地有“火井”,表明時人已發現天然氣井。

  在四川成都和邛崍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上的煮鹽圖,表明當時已用天然氣煮鹽,這都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

  西漢時成書的《爾雅》中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篇,對地理和地質現象做了一些記載和分類,反映了當時的地學知識,其中一些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帛書中有三幅地圖,是中國地圖史上非常重要的發現。其中長沙國南境(今湖南、廣東和廣西交界地區)地形圖中的主要城市、河流、水脈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山脈采用類似現代等高線的畫法,圖還有一定的圖例,和現代地區相比,可以看出這幅圖具有相當高的精確性。

  公元1世紀末成書的《漢書·地理誌》記載了漢以前疆域政區的變遷概況,是我國最早的沿革地理著作。其中記載:“高奴(今陝西延長縣),有洧水(即石油),可燃。”這是我國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

  公元2世紀,張衡主持創製“地動儀”,是這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設在當時首都河南洛陽,曾準確記錄了公元138年甘肅東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

  醫學《漢書·藝文誌·方技》有“醫經”與“經方”二家。醫經以針、灸、本草為用,而經方以(經典的)方劑為準。經方著錄今皆不存,醫經著錄惟獨《黃帝內經》18卷流傳於世,為曆代醫藥方技所承襲。

  西漢時,名醫淳於意,“為人治病,決生死多驗”,“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脈,乃治之。”他還作“診籍”,此為病曆記錄之始。可見當時醫療技術已很高,脈學也很精通。針灸療法這時也得到一定的發展,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中,不僅發現了“醫工”用的銅盆、銅藥匙等醫療器械,而且還有四根金針、五根銀針,保存完好。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和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屍體保存至今仍十分完整,說明當時已有相當先進的屍體防腐技術。

  近若幹年來,我國屢有不少古代醫書被發現,如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和帛書、武威旱灘坡墓出土的醫方木簡等。其中像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收集諸傷、傷痙、嬰兒索痙等五十二種疾病的處方,是極其珍貴的我國最古老的醫方。其《導引圖》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健身圖譜,在醫學史、體育史上都有很大意義。張家山漢簡《脈書》,則是一部以診斷為主的醫書。武威醫方簡牘中所載的藥物已有膏、湯、丸、散、醴、滴、栓等許多劑型,反映了當時我國藥劑學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東漢時期的醫學更為發展,是我國傳統醫學創立的重要時期。最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公元150—219),名機,河南南陽人。所著《傷寒雜病論》對病理、診斷、療法、方劑等作了全麵的論述,比較係統地總結了“辨證施治”的原則,把中醫臨床治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至今仍然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是中醫學的重要典籍。

  與張仲景同時,另一位著名醫生華佗(公元141-203),精於方藥、針灸,尤其精於外科手術。他成功地運用口服全身麻醉藥“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作腹腔外科大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傑出成就。他還創“五禽戲”,是一種以體育活動為主,與氣功結合的健身運動。

  東漢時期在藥物學方麵也獲得了出色成就。東漢初年編成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365種藥物的性能和用途,還有一些有關植物學、動物學和化學的知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較完整的藥物學著作。

  造紙術根據考古發現,可以肯定地說,至遲在西漢時期,我國人民已經發明了造紙術。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就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遺址中發現了一片古紙。西安灞橋出土的公元前118年的古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的植物纖維紙,原料中還有廢麻,表明當時已用破舊麻布造紙。1990年至1992年在甘肅敦煌發掘的漢代懸泉置遺址中發現數量相當可觀的紙,它向世人證明,紙在中國西漢時期確已存在。東漢時期,蔡倫總結以前造紙的經驗,用樹皮、破布、廢麻等造出了質量更好的紙。之後蔡倫又首創以樹皮(楮皮)造紙,擴大了原料。被民間頂禮膜拜為“紙神”。漢代以後,造紙工藝日臻完善,但主要步驟並未改變,現代濕法造紙工藝基本上仍然是沿用中國古代造紙法的主要工藝流程。造紙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做出的重大貢獻。造紙術在8世紀傳入阿拉伯,12世紀傳入歐洲。

  三、隋唐時期的科學技術

  天文曆法唐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行和尚(公元683-727),姓張名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人。公元724年,他與梁令瓚主持製造了一架黃道遊儀,用以觀測日、月和五星的運動情況,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運動的規律,並且發現了恒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公元724-726年,一行還倡議在全國二十四個地點測量北極高度和冬夏至日、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並設計了一種叫做複矩圖的儀器,用來測量北極高度。這種用科學方法實測子午線的工作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公元727年,一行根據實測的結果製定了《大衍曆》,是當時先進的曆法。後來的曆法家幾乎都按它的結構來編寫曆法,直到明代末年吸收西洋編曆法後才有所改變。一行還和梁令瓚主持建造了渾天銅儀。其以水力運轉,通過複雜的齒輪係統,可以顯示天象運行的情況,還可自動報時,為古代天文儀器的傑出成就。

  在敦煌石窟中發現唐代(約公元940年左右)的星圖,繪有一千三百五十多顆星,而西方在公元1608年發明望遠鏡以前的星圖最多隻有一千零二十二顆星,所以它是目前發現的全世界最早的全天寫實星圖之一,極其珍貴。遺憾的是這幅圖已在清代末年被外國人盜走,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算學隋朝劉焯在製定《皇極曆》時,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等間距二次內插公式,這在數學史上是一項傑出的創造。

  隋朝興建大運河等巨大土木工程,這在數學上的反映即是三次方程求根的問題。唐朝初年王孝通著有《緝古算經》,其中討論到築堤上下寬窄與兩頭高低不一致之類堤壩的體積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王孝通引入了一般三次方程的解法,解決了三次方程求根問題。

  在國力鼎盛的唐朝,算學的教育受到重視,李淳風等人注釋《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書,並選定十種算書集成《算經十書》,作為當時數學的教科書。這十種算書包括《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綴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為算學典籍之集大成,它的成書對保存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做出了貢獻,其中許多當時提出的數學名詞,如分子、分母、開平方、正負、方程等,一直沿用至今。

  醫學隋朝時有著名的醫學家巢萬元,著有《諸病源候論》,記載各種疾病病源與征候一千七百二十種,對醫學貢獻很大,是我國第一部詳論疾病病源和症狀的著作,書中“金瘡腸斷候”一節所記載的腸吻合手術,是外科學上的重要創造。

  唐代初年,政府就設立了較完善的醫學校太醫署,分科很細,還設有“藥園”以培養藥學人才。之後各州都相繼設立了醫學校,可見當時醫學教育也有一定的發展。

  這一時期最值得稱道的是敕編本草、方書的出現。唐顯慶四年(659)頒行《新修本草》,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藥典,比歐洲最早的佛羅倫薩藥典早了八百多年。其中包括藥圖、圖經、本草三個部分,開世界藥學著作圖文對照之先例。書中還載有用白錫、銀箔、水銀合成銀膏,作為牙科填充劑,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汞合金補牙的記錄,先西方一千多年。

  唐朝醫學的發達還體現在名醫輩出這一點上。孫思邈(公元581-682),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一生專門研究醫學,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書。書中總結了唐以前曆代醫學家的醫學理論和治療經驗,收集了五千三百多個藥方,主張婦科和兒科獨立設科,並列於書之卷首。由於他對藥物學和醫學所做的巨大貢獻,博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被後世尊稱為“藥王”,他居住和采集過藥物的五台山也被稱為“藥王山”。王燾於公元752年編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也是一部綜合性醫學著作,收集藥方六千九百多個,不僅整理保存了古代醫書,而且對臨床治療至今仍有指導意義。還有藺道人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一卷,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傷科專書。昝殷著《經效產寶》,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書。

  藏醫學在唐代時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公元753年成書的《據悉》,是一部重要的藏醫學文獻。此書分一百五十六章,有大約一千張色彩鮮明、描繪精致的附圖,包括人體解剖圖、藥物圖、器械圖、尿診圖、脈診圖和飲食衛生防病圖等六個部分,對以後藏醫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雕版印刷術最早的印刷術是雕版印刷。對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年代至今尚無定論,但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物卻是唐代的作品。目前已知唐代的雕版印刷品首推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唐鹹通九年(868)的《金剛經》。其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印刷清晰,說明印刷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1907年該物被斯坦因盜往英國倫敦。1944年在成都市內唐墓出的《陀羅尼經》(704-751),現為國內最早的印刷品。在當時,雕版印刷多用於佛教經書和占星術、占夢術等書籍。到文宗大和年間(公元827-835)四川和江淮一帶民間已經每歲“以板印曆日”,在市場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頒下新曆,“其印曆已滿天下。”可見唐後期雕版印刷已相當發達。

  火藥的發明火藥發明在世界範圍的兵器史上,是人類從冷兵器時代向使用火器的全新時代過渡的重要開端,對於人類的偉大意義,已被全世界所公認。

  最早的火藥是人們在煉製丹藥時無意配製出來的,所以說火藥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煉丹術的發達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一般認為,火藥是在公元9世紀後半期唐末宋初問世的。然而在唐代初年,大約7世紀時,名醫孫思邈就在研究煉丹術的過程中於《丹經內伏硫磺法》一書中敘述了把硫磺、硝石和含炭植物皂角及生、熟木炭放在一起燒的硫碘伏火法,此藥方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火藥配方。成於中唐的煉丹書《真元妙道要略》,就已非常肯定地宣布:以硝石、雄黃(三硫化二砷)、硫磺和蜜相合點燃,會引發強烈的火焰。這段記載被認為是已知的第一個“原初火藥”的配方單。從唐末到宋初之間,這種能引起火焰的藥方,從術士之手傳到了兵器家的手中,並很快被用於實踐,火藥的名字亦在民間被廣泛認知,而第一次完整地記載火藥配方和製造工藝的是成書於北宋時期的《武經總要》。至此,火藥正式登上了人類社會的曆史舞台,並對人類文明的進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建築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趙州(今河北趙州)氵交河之上,是我國現存最古的拱形大橋,也是古代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橋。

  唐朝土木建築的成就十分突出。首都長安就是一個規模宏偉、世界僅有的建築群。據考古工作者實測,長安城南北長8651米,東西寬9721米,周長35.5公裏,麵積達83平方公裏。城內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個宮殿區,建有雄偉的宮殿和亭台樓閣。此外還有皇城和外郭城,皇城是官署衙門、宗廟社稷的所在地,外郭城由一百零八坊組成,是達官貴人、城市居民的住宅區。各類建築排列有序,整齊劃一,街道亦寬闊繩直,還有兩個最大的商業市場東、西市。城中寺院道觀、公卿官員府第林立,組成這座宏偉壯觀的大都城。長安城的建築設計對國內外的城市建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當時國內各州城和日本國的都城設計皆相仿效。

  現存的唐代重要建築共有九處,其中山西五台縣境內的南禪寺大殿與佛光寺大殿為國內僅存的兩座木結構古建築,西安市的大、小雁塔則在唐塔中最負盛名。南禪寺大殿建於公元872年,麵寬、進深均為三間,平麵略呈方形。佛光寺相傳為北魏孝文帝創建,公元857年又重建。寺內東大殿麵寬七間,進深四間,規模較大。

  大雁塔始建於永徽二年(652),是唐代高僧玄奘藏經之處。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塔毀,又精工重修,後代屢經修葺,保存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之久。小雁塔是唐中宗景龍年間(707-709)修建的,塔高43米,原為十五級,其上層二級已塌毀,其餘十三層尚完好。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