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章 磔迦國(1)

  磔迦國。

  磔迦國,方圓一萬多裏。東靠毗播奢河,西臨信渡河(即印度河)。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二十多裏。這裏適合種植晚稻,宿麥很多。出產金、銀、黃銅、紫銅、鐵。氣候炎熱,風暴很多。風俗橫暴凶惡,談吐粗野下流。他們好穿耀眼的白色衣服,即所謂“奢耶衣”“朝霞衣”等。信奉佛教的人很少,多數人信仰外道天神。有寺院十所,外道神廟數百座。過去這個國家有很多管施舍的寺院,用來贍養貧困的百姓,有的施舍給藥物,有的施舍給飯吃,資助人們各種飲食,讓遠遊的人都不會感到什麽不便。

  奢羅故城及大族王興滅故事。

  從磔迦國大都城往西南走十四五裏,就到了奢羅故城。城牆雖已倒塌,牆基還很堅固。故城方圓二十多裏。城中又建小城,小城方圓六七裏。居民富足。這座城,就是磔迦國的故都。

  幾百年前,有一個叫做摩醯邏矩羅大唐語言是大族的國王,以這裏為都城,統轄印度內各國。大族王很有才智,性格勇猛剛烈,鄰境各國無不臣服。大族王在處理國事之餘,想學習佛法,下令在和尚當中推選一位才德出眾的人[向他傳授佛法]。當時和尚們都不敢應命,因為這些和尚沒有什麽欲望,不求什麽聲名;博學高明的人又都懼怕大王的威嚴。這時候,王府的一個老仆人,出家已經很久。他言談清朗高雅,反應機智靈敏,大家一致推舉他前去應命。大族王說:“我敬仰佛法,到處訪求有名望的高僧,可你們竟推舉這樣一個奴才來和我談論教義!常說僧徒裏麵賢明的人比比皆是,如此看來,有什麽可尊敬的呢?”於是發布命令給五印度國:今後佛法都要消滅,要把和尚都趕走,一個也不能留。摩揭陀國的婆羅阿迭多王大唐語言是幼日崇敬佛法,愛護百姓。由於大族王濫施刑法,強行暴政,因此幼日王自守邊界,不再向大族王稱臣納貢。此時大族王訓練軍隊,準備討伐幼日王。幼日王得知大族王要對他聲討問罪,就對大臣說道:“現在聽說敵寇要來了,我不想傷害他的士兵。希望諸位大臣和百姓都能寬恕我的罪過,留我一條命,讓我躲到荒草野地中去吧。”說完他就走出王宮,托身山野之中。國內感恩和慕名追隨他的有幾萬人,他們一起逃奔到一個海島上。大族王把軍隊交給他弟弟,讓他渡海攻打幼日王。幼日王扼守在險要的地方,派輕騎誘使大族王前來交戰。戰鼓一響,奇兵四起,生擒大族。他被反綁雙手,押到幼日王麵前。大族王自愧失去了道義,用衣服蒙住自己的臉。幼日王坐在國王的獅子座上,群臣四麵保衛。幼日王命令侍臣告訴大族說:“露出你的臉來,我有話對你說。”大族回答說:“臣主的地位已經改變,現在是仇敵相見。既然不是什麽交好,何必麵談呢?”幼日王再三告誡他,但他始終不聽。於是宣布命令,列舉他的罪狀:“三寶的福田,是四生所依賴的地方,假如任憑你像豺狼一樣凶殘暴虐,很快就會敗壞祖上的光輝業績。上天都不容你。現在被我活捉,罪不能赦,理應砍頭。”那時,幼日王的母親是位學識廣博、記憶力很強的人。她通曉卜卦,擅長相麵。她聽說要殺大族,急忙對幼日王說:“我曾聽說大族外貌英俊,才智出眾,我想見一見他。”於是幼日王讓把大族帶到母親的宮中。幼日王母對大族說:“唉!大族,希望你不要羞愧難當啊!人世間的事物總是變化無常的,榮耀和恥辱也總是交替出現。我如同你的母親,你就像我的兒子。還是應該拿掉蒙臉的衣服,麵對麵地跟我說說吧。”大族說:“過去,我是同幼日王交戰的敵國君主,現在則是被他囚禁的俘虜。我敗壞了先王的家業,毀壞了宗祠,上對不起祖先的在天之靈,下對不住國家的黎民百姓。我實在沒有臉麵再見人,仰觀蒼天,俯視大地,恨不能自盡身亡。因此才把臉蒙了起來。”幼日王的母親說:“隨著時代的不同,國家有興有廢,存亡全憑命運。假如你心裏把萬事萬物榮辱得失都等同視之,那麽得失就都會忘記,假如你的心被事物所左右,個人的所謂榮辱毀譽也就相繼產生。你應該相信業報,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果你去掉蒙臉的衣服,當麵談談,也許可以保全一命。”大族回答說:“假如讓我這樣一個無德無才的人繼承帝王的事業,就會把國家治理得不成體統,弄得國破人亡。現在我雖遭囚禁,但還是貪圖短暫的活命。承蒙您勸告教誨,使我獲得重生,我自應麵謝您救命之恩。”於是拿掉蒙衣,露出他的麵孔。王母說:“你自重自愛吧,應該讓你善終。”隨後王母告訴幼日王說:“祖宗的法典中有訓示,做君主的應該寬恕他人罪過,珍惜眾生的性命。現在大族王雖然是長期作惡,但他的福分還沒到頭。如果殺了這個人,十二年中,人們看上去都將麵有菜色。不過,大族王雖有興邦複國的氣度,終究不能再當大國的君主。就讓他到北方去,做個小國的國王吧!”幼日王遵從慈母的意見,憐憫這個失去國家的君主,把小女兒許配給他,以特別優厚的禮節待他,集中大族的殘兵敗將,進一步加強了護衛,讓他們離開了海島。

  大族王的弟弟返回他的國土,自立為王。大族失掉王位,就在荒山野嶺裏東躲西藏,四處逃竄。以後他到北方投奔迦濕彌羅國。迦濕彌羅國國王對他厚禮相待,很同情他失掉王位,分給他土地城邑。時間久了,他卻帶領本封地的人,用奸詐欺騙的手段殺死了迦濕彌羅王,自立為王。他又利用打完勝仗的威風,派兵向西征討健馱邏國,埋伏下兵士和武器,殺害了健馱邏王,王族大臣也被斬盡殺絕。他搗毀佛塔,廢除寺院達一千六百處。除了打仗死的人以外,還剩下九億(古代的億與今天我們習用的不同,有大小二種,一種十進,一種倍進,這裏的億大概是等於萬。――譯者注)人,大族王要把他們都殺掉,不留一個活人。當時輔佐他的大臣都勸諫說:“大王的威嚴懾服了強大的敵人,兩軍還沒交戰就殺死了他們的首惡,但是黎民百姓有什麽罪過呢?我們願意以我們卑賤的性命替他們死。”大族王說:“你們敬奉佛法,崇重冥福。你們想成佛做祖,廣泛宣傳本生故事,是想把我的罪惡傳給來世嗎?你們應該回到自己的職位上去,不要再多嘴了。”於是把三億上等家族的人帶到印度河畔殺害;三億中等家族的人扔到河裏淹死;三億下等家族的人分別賜給士兵[充當奴隸]。大族王滿載著健馱邏國的財物,凱旋而歸。過了不到一年,大族王就突然死去。死的時候,雲霧昏暗,大地震動,狂風大作。當時,得到功果的人哀憐而歎息地說:“屈殺無辜,毀滅佛法,結果墜入了無間地獄,在輪回中流轉不息。”

  世親製論及其他遺跡。

  奢羅故城中有一所寺院,有和尚一百多人,都學小乘法。世親菩薩過去曾在這裏撰寫《勝義諦論》。寺院旁有塔,高達二百餘尺,過去四佛曾在這裏說法,還有四佛散步場所的遺跡。寺院西北五六裏,有塔,高二百多尺,是無憂王建造的,也是從前四佛說法的地方。

  從新都城往東北走十多裏,到石塔,塔高二百多尺,無憂王建造的,是如來往北方傳經化度中停留的地方。《印度記》一書中說:佛塔中有很多舍利,倘或有齋戒的日子,時時放出光明。

  從這裏向東走五百多裏,到達至那仆底國在北印度境內。

  至那仆底國。

  至那仆底國,方圓二千餘裏。此國大都城方圓十四五裏。莊稼生長茂盛,果木稀少。入了戶籍的平民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國家財力富足雄厚。氣候溫暑,風俗怯弱。真俗二諦同時學習,佛教、外道一樣信仰。有寺院十所,外道神廟八所。

  國號由來。

  從前,迦膩色迦王在位時,聲勢震動四鄰各國,盛名遠及境外的民族。當時在我國河西,有個民族因為敬畏迦膩色迦王的聲威,曾送人質到他那裏去。迦膩色迦王得到中國作為人質的王子,給予優厚的賞賜和隆重的接待:一年之中,按熱、雨、寒三時,調換賓館,並派步、馬、車、象四兵種擔任警衛。這裏是質子冬天居住的地方,所以叫至那仆底大唐語言是漢封。因為質子住在這兒,國外也就叫做至那仆底國。以前,這地方和其他印度各國都不種梨桃。質子來了以後,才開始種植,他們管桃叫至那你大唐語言是漢持來,管梨叫至那羅弗邏大唐語言是漢王子。因此,這個國家的人民十分敬重唐王朝。指著我說:“這是我們先王的同國之人。”

  暗林寺院及迦多衍那論師遺跡。

  從大城往南走五百多裏,來到答秣蘇伐那寺大唐語言是暗林。這裏有和尚三百多人,學習說一切有部。眾僧儀表肅穆,德行清高。對小乘學派理論有特別深入的研究。這個劫的一千個佛都聚在此地為天神、眾人說深妙法。釋迦如來佛涅後三百年中,有位叫迦多衍那舊時叫迦延,訛的論師,在這裏寫了一本《發智論》。暗林寺中有一座塔,高二百餘尺,是無憂王建造的。塔旁邊有過去四佛的座位和散步場所的遺跡。小塔和各大石窟鱗次櫛比、遙遙相望,不計其數,都是很久以來,證果聖人在這裏去世以後才一一興建的。現在難於一一列舉,證果聖人的齒骨還在。寺院周圍的山,長達二十裏。供奉佛陀舍利的塔有千百座,一座挨著一座,塔影都互相連接。

  從這裏往東北走一百四五十裏,來到爛達羅國在北印度境內。

  爛達羅國。

  爛達羅國,東西長千餘裏,南北寬八百多裏。此國大都城方圓十二三裏。這裏適宜種植穀物,多產晚稻,樹木枝葉扶疏,花果繁茂,氣候溫熱,風俗剛強暴烈。人的容貌庸俗醜陋,家家戶戶十分富有。寺院五十餘所,和尚一千餘人。大小二乘專門學習。有外道神廟三所,外道五百餘人,都是在身上塗灰之輩。這個國家的先王推崇外道教派,後來遇見羅漢,聽他講述佛法,信佛悟道。因此中印度王(戒日王)體察到他的信佛真誠,就把五印度國有關三寶之事,全部委任他監管。他打破國家界限,不受過去人們之間愛憎恩怨的約束,嚴格監督考察僧徒,哪怕是很微小的優點或過失也善於窮究。所以,德高望重的僧徒受到誠心誠意的敬重;對違反戒律的僧徒則加以嚴厲的懲罰。凡是有聖人遺跡的地方,都有紀念性的建築,有的是塔,有的是寺院,這類建築遍及印度境內。

  屈露多國(附見洛護羅國及秣羅娑國)。

  屈露多國,方圓三千餘裏,四境群山環抱。此國大都城方圓十四五裏。這裏土地肥沃,莊稼按時播種,花果茂盛,花木繁多。因為它靠近雪山,所以珍貴藥材很多,還出產金、銀、赤銅及火珠、黃銅等。氣候漸冷,微降霜雪。人的相貌粗陋,患大脖子病的人很多。性格剛強猛烈,崇尚勇敢和氣力。有寺院二十餘所,和尚千餘人。大部分和尚學習大乘,少數學習其他部派。外道神廟十五所,異教徒雜居。依山靠嶺,石屋相連,有的供羅漢居住,有的是仙人修行的地方。國中有塔,是無憂王建造的。從前釋迦牟尼曾經來過這個國家說法超度俗人,這裏的遺跡都有記載。

  從這裏往北走一千九百裏,道路危險,穿越高山狹穀,到達洛護羅國。

  從洛護羅國往北二千多裏,路途艱難險阻,頂寒風,冒飛雪,到達秣羅娑國也叫三波訶國。

  從屈露多國往南走七百多裏,越過高山,渡過大河,到達設多圖盧國在北印度境內。

  設多圖盧國。

  設多圖盧國,方圓二千多裏。西臨設多圖盧河。此國大都城方圓十七八裏。各種穀物豐盛,果木繁茂。盛產金、銀、珍珠。人們穿的衣服和使用的器具鮮明素淨,衣裙華麗。氣候炎熱,風俗純樸溫和,性格和善順從,上上下都很有規矩。他們虔誠地、真心實意地信仰尊敬佛法。

  王城內外有寺院十所,庭院荒涼,和尚很少。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