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7章 消滅南明平定五省(11)

  “臣蒙簡命,司藩粵東,即星馳赴任,行至中途,聞靖南王耿繼茂、平南王尚可喜屬下官兵,有擄掠鄉紳婦女及占住藩司公署濫委署官等事。臣思自古親王藩封,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不得暴彼民也。二王不過以功受封,宜仰體聖明愛民至意,安地方以安百姓,斯為不負恩命,乃所為如是,臣安敢畏威緘然,自負厥職乎。況公署被占,臣蒞任無地,伏乞敕下二王,還官署以肅體統,釋虜俘以慰孑遺,官民幸甚”。《清世祖實錄》第76卷第10、11頁。

  藩王長期駐鎮一省,不僅官民遭殃,地方政出多門,易成分割之勢,損害了全國的統一局麵,削弱了皇權,而且潛伏著起兵叛亂的因素,時機一到,就會大動幹戈。

  順治帝更為欠妥的是委派吳三桂移鎮雲南,且授以管轄該省的政治權力。他非常重視對雲貴的統轄,收到三路大軍會師昆明,滇省大局已定的喜訊後,即於順治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諭告吏部說:雲貴地方初辟,節製彈壓,亟須總督重臣,貴州巡撫趙廷臣久曆岩疆,堪勝此任,著即升雲貴總督,其貴州巡撫一職,著以山西按察使卡三元升補。③《清世祖實錄》第123卷第11頁;第20頁。過了二十多天,二月十五日,議政王簡親王濟度等議奏:雲南既已收複,則貴州為腹裏地方,駐防之寧南靖寇大將軍羅托等官兵,勞苦日久,應撤回京。黔省係邊要地區,請敕經略洪承疇酌量鎮守,荊州乃適中之地,應令安南將軍明安達理等官兵駐防。帝允其議。③。

  五省經略洪承疇對此事也在反複思考,他於十六年正月上疏奏稱:貴州有大將軍羅托彈壓,巡撫趙廷臣綏輯,可無他慮。“惟雲南尤為險遠,土司種類最多,治之非易。故前元朝用親王坐鎮,明朝以國公沐英世守,乞敕議政王、貝勒、大臣為久長計,留兵駐鎮,俾邊疆永賴敉寧”。《清史列傳》第78卷,《洪承疇傳》。洪又奏稱:請議三路大兵作何分留駐防,貴州中路漢兵及廣西漢兵作何分布安設。經兵部議擬,以留撥大帥官兵鎮守滇南,事關重大,請旨定奪。帝召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三月二十三日,議政王貝勒大臣議奏:平西、平南、靖南三藩內,應移一王駐鎮雲南。漢中已屬腹裏,兼有四川阻隔,不必派藩王駐防,應移一王分鎮粵東,一王分鎮蜀中,何王應駐何省,共候上裁。帝命平西王駐鎮雲南,平南王駐鎮廣東,靖南王駐鎮四川(後移廣西,最後定下從廣東移鎮福建)。《清世祖實錄》第124卷第14、15頁。

  這是一個關係重大的戰略性決定,對當時及康熙前期的軍政局麵,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雲南需不需要藩王駐鎮,為什麽要命平西王去滇?這兩個問題值得深思。洪承疇素以擅長曆史殷鑒而著名,所舉元明之例,不無參考價值。不錯,元朝是命親王坐鎮雲南,而明朝為了防止故元遺王遺臣作亂,兼備土司,故派黔國公沐英家世代駐守。但是,元朝帝君乃係數百萬蒙古之可汗,擁有數十萬上百萬蒙古鐵騎,宗室諸王均皆能征慣戰,派出一位親王帶領一二萬蒙古騎士駐鎮滇省,在將帥人選和士兵數量上,都沒有問題,有這個能力。明之情與此類似,開國之初,雄兵百萬,大帥數十,猛將若雲。沐英少孤,被明太祖朱元璋收為養子,改姓朱,十八歲起轉戰四方,軍功卓著,甚受義父義母寵愛,封西平侯,征雲南,逼元梁王敗死,悉平滇省,又屢敗“諸蠻”。太祖曾親嘉其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沐英也。”沐英雖非太祖親子,但與親子無異,死後追封黔寧王,子沐昕娶成祖之女常寧公主。《明史》第126卷,《沐英傳》。有這樣一位開國元勳和皇親國戚坐鎮雲南,當然比派其他非親之帥將更為可靠。

  但是,平西、平南、靖南三王的情形,與元朝梁王、明朝黔國公沐英,就很不一樣了。平南王尚可喜早年降金,一向效忠朝廷,別無異心。靖南王耿繼茂之父耿仲明,雖也歸順很早,為主轉戰四方,但順治六年以隱匿逃人被部議削爵,攝政王多爾袞未允其請,僅令罰銀,仲明卻在未知王之令旨以前即自盡。父之慘死,不能不在耿繼茂心中留下陰影,對其是否忠貞不貳,難免不有所影響。平西王吳三桂之情又有不同。他任明平西伯、寧遠總兵時,堅守關外四城,抗拒清兵,多次拒絕清朝勸降之旨。隻是在大順軍領袖李自成統領大軍包圍山海關,欲盡殲吳軍時,他才向清朝求兵相援。且僅隻許諾事成之後,以關外封賜清國,仍要保全大明萬裏江山,後被大順軍猛攻,城將失陷時,他才被迫發降清。正因為有此一番曲折,故攝政王開始對其隻是利用籠絡,並不完全相信,派其隨英親王從征陝西、江西後,於順治二年夏即令其班師回京,率本部赴鎮錦州,從此一閑就是兩年多。順治五年四月,因川陝吃緊,攝政王才派其率部移鎮漢中,且命墨爾根侍衛、固山額真李國翰為定西將軍,率右翼漢軍官兵與吳同鎮,自此以後,吳、李二人一直同領本部征戰川陝,攻滇之時,亦是如此,十五年七月李病故後,吳才獨統軍行。

  為什麽這時順治帝要委任吳三桂移鎮雲南?顯然是出於需要和可能這兩方麵的因素。順治十六年三月,南明永曆帝雖逃入緬甸,但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仍分統軍隊活動於邊境地方,特別是李定國曾“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清廷對他不得不防。京城滿兵雖善征戰,可順治十四年滿洲八旗隻有四萬九千六百九十五丁,怎能派出數千或一萬士卒遠戍雲南,且八旗軍向來是出征一段時間即需回到京師“拱衛宸極”,不能長久在外,沒有八旗軍為主力,綠營兵雖號稱六十萬,亦無力擔此重任。平南、靖南二王兵力向不及吳,隻有平西王之兵參加了攻滇之戰,並曾立下大功,因此,滇省需要大兵駐戍,需有大帥坐鎮,環顧左右,確係舍吳不可。且皇上對吳三桂又一直比較賞識,比起攝政王多爾袞來說,世祖更加重視發揮吳之作用。

  順治五年四月攝政王命吳三桂率本部自錦州移鎮漢中時,隻是下了一道諭旨令其移鎮而已,並未詳細明確規定其應有之職權。順治八年九月初八,世祖賜平西王吳三桂金冊金印和敕書一道。金冊詳列吳三桂開關降清,“隨睿王破賊兵二十萬,底定中原,大功茂著”,在山西陝西斬殺、降獲、降服偽秦王、定遠侯、經略、總兵、副將、參將、遊擊朱生福等五百七十餘員和敵兵三萬餘人,攻克山西陝西二省五十八城等功,故“特授金冊金印”,封吳為平西王。敕書則詳述吳入川征剿之職權說:“四川逆賊盤聚,斯民陷於水火。茲特命爾統領大軍入川征剿,凡事與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計議而行,投誠者撫之,抗拒者誅之”。“地方既定之後,凡軍機事務,悉聽王調度,其一應民事錢糧,仍歸地方文官照舊管理。文武各官有事見王,俱照王禮謁見”。《清世祖實錄》第60卷第6、7、8頁。不久帝又賜敕諭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說:“茲特命爾統領漢軍及綠旗兵,入川征剿,凡事協輔平西王而行”,“地方既定之後,凡軍機事務,悉助王調度”。《清世祖實錄》第61卷第4、5頁。順治十年十二月初九,帝以吳三桂入川征剿有功,於藩俸六千兩外,每年又加俸一千兩。十四年五月又以吳平四川嘉定功,再加歲俸一千兩。《清世祖實錄》第79卷第19頁,第109卷第21頁。

  正可能是由於順治帝賞識吳之軍政才幹,予以重用,吳對平定川陝滇黔立下大功,且其非常積極地統兵攻滇,要消滅南明永曆權利,可見其對前明故君已經情盡義絕,今後自會永遠效忠清帝不懷二心了。因此,順治帝才決定派吳三桂移鎮雲南。

  順治帝頗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作風,他一決定委吳鎮滇之事後,就授以統軍治政大權。順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他諭吏兵二部說:

  “雲南遠徼重地,久遭寇亂,民罹水火,朕心不忍,故特遣大軍,用行吊伐。今新經平定,必文武百官同心料理,始能休養殘黎,輯寧疆圉,至統轄文武軍民,尤不可以乏人。前已有旨,命平西王吳三桂移鎮雲南,今思該藩忠勤素著,練達有為,足勝此任。當茲地方初定之時,凡該省文武官賢否,甄別舉劾,民間利弊,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俱暫著該藩總管奏請施行,內外各該衙門不得掣肘,庶責任既專,事權歸一,文武同心,共圖策勵,事無貽誤,地方早享升平,稱朕戡亂柔遠至意。俟數年後,該省大定,仍照舊令各官管理,其應行事宜,爾等即行議奏”。《清世祖實錄》第129卷第9、10頁。

  將此諭與順治八年命吳入川征剿及前述平南、靖南二王分鎮廣東、福建之敕書相比,顯然有著重大差別,那就是順治八年敕及平南、靖南二王之敕書,均規定地方平定之後,三王隻有處理軍機事務之權,而“一應民事錢糧,仍歸地方文官照舊管理”,三王隻有軍權,沒有權利、財權和用人之權,現在卻不一樣了,雲南省文武官員的“甄別舉劾”,民間利弊的“因革興除”,“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都由平西王“總管奏請施行”,平西王在雲南集軍政財權為一身,成為該省之“總管”了。

  帝又允吳之請,以投誠兵一萬二千名分十營,每營一千二百名,以投誠官統領,營之名為忠勇、義勇,各分中前後左右五營。原永曆之淮國公馬寶以右都督充忠勇中營總兵官,原公安伯李如碧以都督僉事充忠勇前營總兵官,原宜川伯高啟隆以都督同知充忠勇左營總兵官,劉之複以參將管忠勇右營總兵官事,塔新策以副將管忠勇後營總兵官事,王會以右都督充義勇中營總兵官,劉以副將管義勇前營總兵官事,原敘國公馬維興以左都督任義勇左營總兵官,原懷仁侯吳子聖以都督僉事充義勇右營總兵官,楊威以副將管義勇後營總兵官事。《清世祖實錄》第138卷第3、4頁。

  帝複允吳之奏,設雲南援剿四鎮,以四川右路總兵官右都督馬寧為雲南援剿前鎮總兵官,四川左路總兵官署都督僉事沈應時為雲南援剿左鎮總兵官,湖廣益陽總兵官署都督同知王大臣為雲南援剿右鎮總兵官,都督同知楊武為雲南援剿後鎮總兵官。《清世祖實錄》第141卷第11頁。雲南援剿四鎮之設,固然為防備李定國進攻,保護滇省,以及將來進攻緬甸逼索永曆帝,能起較大的支援作用,增強了滇軍,但是此舉也同時擴大了平西王的勢力。他可以指揮湖廣、四川的四位總兵官,他的評語對這四人的升降能起很大的作用,從而為他拉攏四將提供了方便,十幾年以後王大臣就是吳三桂起兵反清時的一員大將。

  帝又允吳之請,任用了一批雲南省的總兵官,以原任經略右標提督總兵官左都督張勇為鎮守臨元廣西等處總兵官,原任湖廣左路總兵官右都督張國柱為永順總兵官,原任湖廣中路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閻鎮為大鶴麗永總兵官,雲南團練火器總兵官王永祚為蒙景楚姚總兵官,原永曆之德安侯今三清抒誠侯狄三品為廣羅總兵官,祁陽總兵官都督僉事劉文進為曲尋武總兵官。《清世祖實錄》第141卷第11頁。

  這些援剿總兵、本省各鎮總兵、副將,皆係由吳三桂自己選擇後報請帝批,皆依議而行。雲南省的各級文官,亦以吳之意願為定。吳三桂還積極擴大屬下佐領數額,“其藩屬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設一佐領”,後竟多達五十三個佐領,轄以左右都統。

  從以上事實看來,吳三桂擁有藩下牛錄兵約一萬名、投誠兵一萬二千人,可以調遣雲南省已設六鎮之綠旗兵約二萬三四千名,還可征調援剿四鎮兵約一萬二千名,總兵力多達五六萬人,超過了任何總督、駐防八旗將軍和北京八旗的一旗都統,他又擁有統轄雲南文武官員大權和轄理滇省政務的大權,這樣強大的軍權利力集中於一人之手,固然有利於打壓反清武裝,徹底消滅南明和李定國大西軍,保證滇省的平定,但是,也易出現尾大不掉分割的局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