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7章 消滅南明平定五省(1)

  第一節“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一、桂林兵敗定南王爺自殺。

  順治九年(1652)七月初四這一天,對剛親政一年半的少年天子福臨來說,是一個很不吉利的日子。因為,曾為金國――大清國的強大和清君入主中原建立了重大功勳的定南王孔有德,於這一天在廣西省會桂林遭到大西軍重重圍困,被迫自盡了。這是一件震驚朝廷轟動九州的大事,對清政府統一全國的計劃給予了重大打擊,也嚴重地威脅了清廷在華南地區的統治。

  孔有德並非庸帥懦將。他係行伍出身,幾經廝殺,從一名小小兵士升為明山東登州步兵左營參將,於明崇禎四年叛明,後金天聰七年(明崇禎六年,1633)偕耿仲明降金。天聰汗皇太極大喜,破格優遇厚賞,封孔為都元帥,耿為總兵官,統率舊部,號“天佑兵”,成為金國一支掌握火器和紅衣大炮的勁旅。孔有德、耿仲明率領部下征明攻朝,屢立軍功,於清崇德元年(1636)分別被封為恭順王與懷順王。

  順治元年(1644)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天佑軍隨攝政王多爾袞大戰李自成於山海關,乘勝追擊,同年十月起,又隨豫親王多鐸戰潼關,克西安,下江南,軍功卓著,順治二年底,奉命還駐遼陽。

  由於大順軍李錦等將率部數十萬至南明長沙、常德,為南明永曆帝之巡撫何騰蛟“招降”,南明聲勢大振,阻止了清軍的繼續南下,攝政王多爾袞乃於順治三年八月封授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與懷順王耿仲明、續順公沈誌祥、右翼固山額真金礪、左翼梅勒章京屯泰,“率滿洲蒙古漢軍官兵往征湖廣、兩廣”,不久又命智順王尚可喜率部從征。多爾袞明確宣布以孔為主帥,說:“爾等先定湖廣地方,次定江西贛南,由是入廣東,鎮守一方,奏報候旨。但爾等同爵,今在軍中,不可不立主帥,同去王公將帥等,凡事悉聽恭順王令行”。《清世祖實錄》第27卷第21、22頁。這是孔有德第一次擔任全軍統帥,也是此時漢人四王(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中第一位以漢王為主帥,統率滿蒙漢八旗和漢兵進行大的軍事進攻,可見攝政王對孔有德是何等的優遇,寄予的期望又是何等的大。

  孔有德竭力效忠,不負王之所托,統率大軍數萬,向南明永曆帝大軍猛烈進攻,先敗原大順軍將領王進才於長沙,殲其眾,又下湘潭,克衡州,取祁陽,占寶慶,逼近永曆帝之奉天府(武岡),永曆帝急忙與何騰蛟敗走桂林。緊接著清軍又取沅州、靖州、辰州,到順治五年初,占據了湖南全省,進取廣西全州,並招降興安、灌陽、銅仁、關陽苗三十一處及洞二百六十處,擒獲南明長沙王、南威王、榮王、貴溪王等四十一人及侯、伯、總兵與司道官員多人。孔有德奉詔班師,被帝賜宴厚賞,給予黑狐、紫貂、冠服、彩帛、鞍馬及黃金二百兩、白銀五千兩。《清世祖實錄》第38卷第5頁;《清史列傳》第78卷,《孔有德傳》。

  順治六年五月十九日,清帝改封孔有德為定南王,懷順王耿仲明為靖南王,智順王尚可喜為平南王。其賜孔有德的冊文說:“爾孔有德原係明臣,見明國之氣運衰微,遂起兵行元帥事,蹂躪山東地方,全攜所部將吏軍民,航海東歸,原給都元帥敕印”,後改封恭順王,入主中原有功,又統兵進取湖南,“攻克郡邑,招撫官吏兵民甚眾”,今加封為定南王,“爾其益勵忠勤,奉公守義,以報特恩,尚其欽哉!”《清世祖實錄》第44卷第7頁。

  同一天,清帝令孔有德率舊兵三千一百名及新增兵一萬六千九百名,共二萬名,往剿廣西,攜家駐防,其全省巡撫道府州縣各官並印信,俱令攜往。又賜孔敕諭說:“廣西逆賊嘯聚煽亂,斯民陷於水火,茲特命爾統領大兵,相機征剿,投誠者撫之,抗拒者誅之。若武官有功,核實題敘,有臨陣退縮,遲誤軍機,不遵號令,應行處分者,聽王便宜從事,若罪大不便自處者,指名參奏。地方既定之後,凡軍機事務,悉聽王調度,其一應民事錢糧,仍歸地方文官照舊料理。文武各官有事見王,俱照王禮謁見。王受茲重任,其益殫忠猷,禮以律己,廉以率下,務輯寧疆圉,紓朝廷南顧之憂,欽哉!”②《清世祖實錄》第44卷第9頁;第9、10頁。

  也就是六月十九日這一天,攝政王諭靖南王耿仲明率舊兵二千五百名及新增兵七千五百名,平南王尚可喜率舊兵二千三百名和新增兵七千七百名,共二萬名,往剿廣東,攜家駐防,所賜敕書及委付之職權,與孔有德基本相似。②。

  攝政王多爾袞加封孔、耿、尚三王遣其出征一事,表明了朝廷的用兵方略有了很大的改變。其一,三王單獨統兵征戰駐防。三王於天聰七年、八年相繼降金後,一直是統兵隨同滿洲王貝勒所領大軍出征,順治三年才第一次以孔有德為主帥,耿、尚二王率部同行,但這時還有固山額真金礪、梅勒章京屯泰率八旗軍同征,這一次卻是三王分剿二省,各領本部軍行,沒有滿洲將領偕同征戰,顯然是朝廷對他們十分相信,委以方麵重任。就這事而言,孔、耿、尚三王此時比平西王吳三桂還更受到朝廷的信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為清帝入主中原建立了遠遠超過孔、耿、尚三王的特大功勳,且其本部兵力亦超越三王數倍,但卻一直有固山額真李國翰率領漢軍旗士卒及綠營兵與吳一同出征駐防。

  其二,增兵之多,前所未有。孔、耿於天聰七年,尚可喜於天聰八年降金時,各率將士、家眷、民人一萬餘人,自那以後,相繼征戰十四五年,三王各自始終隻有士卒二三千名,不能大量擴編隊伍。其中奧妙,不難理解,那就是朝廷一直以滿洲八旗軍為主,輔以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兵,孔、耿、尚三王之兵隻允許起配合的作用,不能當主力,也不允許三王當主力軍,故征戰十餘載,兵仍舊額。這次不同了,孔有德從三千一百名舊兵一下擴充到兩萬名,增加了五六倍,耿、尚亦各增兵三倍餘,總數共達四萬,幾與滿洲八旗軍總數相等,這最清楚地顯示了朝廷對三王的重視和倚賴,尤其是對孔有德更是萬分信任和倚賴。孔有德雖在爵職上仍與耿仲明、尚可喜相同,都是王爺,但從此顯然便高於二王,因為他的部隊分別超過尚可喜一倍和耿仲明一倍,他又獨剿一省,獨鎮一省,耿、尚二王卻合征一省合駐一省。

  其三,攝政王之所以這樣安排,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多方麵的因素。一係朝廷顯然對全國軍情有了更深刻更合乎實際的了解。想當初,順治元年四月山海關大敗大順軍,二年定秦陝甘川,下江南,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全國幾已一統,不料發令下,全國大亂,義軍紛起,降將提督李成棟、總兵金聲桓、薑等複叛,兵火連年,看來需打一場較為持久的戰鬥了。八旗軍不僅長期征戰,不得休息,且多年廝殺,傷亡眾多,順治五年才有滿洲男丁五萬五千三百三十丁,經過征剿李、金、薑叛將,鏖戰年餘,人丁又減,怎能擔負起統一全國的艱巨任務!二是孔、耿、尚三王隨征十餘年,盡心竭力,效勞朝廷,忠心可靠,功勳又著,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且兩廣閩湘,氣候酷熱,雲雨煙瘴,道路崎嶇,江湖沼澤,八旗軍不習水土,易病易傷,更需三王之兵相助。因此,攝政王才在用兵戰略上作了很大的改變,委任三王去奪據兩廣,鎮守華南。順治帝親政後,繼續並發展了充分利用和倚任三王平定南方的用兵方略。

  三王確也不負朝廷厚望,各統本部將士奮勇廝殺。定南王孔有德於順治六年十月至湖南衡州,遣副將董英等斬南明將鄭恩受於燕子窩,自督兵永州,“擊走賊眾數萬,俘斬過半”。七年正月,攻據武岡、靖州,生擒及斬殺敵將劉祿、胡光榮、林國瑞、黃順祖等人,向文明率眾五萬投降。十二月克桂林,永曆帝先逃,擒斬其“靖江王、並偽世子、將軍、中尉、閣部、總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員,招撫二百四十七員,獲馬騾器物無算”,桂林、平樂二府俱定。八年又克柳州、梧州二府,象州、馬平、雒容、柳城、融縣、懷遠、蒼梧、藤縣、容縣、岑溪、懷集、北流諸縣及思南、南寧、慶遠諸府悉平,悉占廣西全境。《清世祖實錄》第52卷第15頁,第64卷第6頁;《清史列傳》第78卷,《孔有德傳》。尚可喜、耿繼茂(繼其父耿仲明領軍)二王亦於順治七年八年基本上奪據了廣東省,順治帝對三王之功大加褒獎,從優賞賜。由攝政王多爾袞製定、順治帝又予以發展的新的用兵方略,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統一戰爭的順利進行。

  但是,正當順治帝為兩廣統一歸己轄屬而歡欣萬分之時,突然於順治九年六月底得到駐守寶慶的“欽命掛剿撫湖南將軍印、鎮守東南地方、駐紮湖南寶慶府的續順公”沈永忠急報:寶慶已失,敵兵勢大,退守湘潭,乞發大兵。帝大驚,立於六月二十九日降旨諭告沈永忠說:“覽卿奏逆賊猖獗,我兵退保湘潭,朕已悉知。爾率部下將士,可鼓勵同心固守,勿輕戰失機,今已發大兵,星馳援剿,不久即至。如現處之地,難於據守,相度險要,並力堅防,內斂兵勢,外禦賊氛,勿輕舍疆土,退縮貽誤,可同督撫鎮按定議之。”《清世祖實錄》第65卷第21頁。

  此諭剛發,急報又至,偏沅巡撫金廷獻奏報:“逆賊孫可望陷廣西桂林府,定南王孔有德自縊。”《清世祖實錄》第66卷第2頁。這更使他大驚失色,憂慮萬分。為什麽這位馳騁疆場三十年勇猛善戰軍功累累的大帥,竟會被敵軍逼得自縊身亡?敵軍如此可怕,又派誰去承擔擊走敵軍收複桂林綏靖南方的重任?震驚稍定之餘,他諒必會回憶起三道奏折。第一道奏折是兩個多月前定南王、平南大將軍孔有德的奏請退任歸京疏。

  順治九年四月,孔有德呈上一道在他說來是十分奇特和難以啟齒的奏疏,要求退任養老,奏疏說:

  “臣荷先帝節錄微勞,錫以王爵。恭遇聖主當陽,正四海永清之日。南粵東西、八閩尚未全歸版圖,臣謬辱廷推,駐防閩海。同時有固辭粵西之役者,蓋因其地最荒僻,民少山多,百蠻雜處,諸孽環集,底定難驟期也。臣自念受恩至渥,必遠辟岩疆,始敢伸首丘夙願,故毅然以粵西為請。受命以來,道過湖南,伏莽猶蔓延六郡,拮據一載,鹹興掃除,乃進征粵西,仰藉威靈,所向克捷,賊黨或竄或降,雖土司、伶、、僮古稱叛順靡常者,亦漸次招徠,受我戎索,粵西業已底定。臣生長北方,與南荒煙瘴不習,每解衣自視,刀劍瘢痕,宛如刻劃,風雨之夜,骨痛痰湧,一昏幾絕。臣年邁子幼,乞聖恩垂鑒,即敕能臣受代,俾臣得早覲天顏,優遊綠野。”《清史列傳》第78卷,《孔有德傳》。

  這道奏疏的中心思想是乞請解任還京優遊林下,但也突出了孔之忠心耿耿和勞苦功高。群臣皆以粵西為難征之地,有人堅決推辭掉委任往征之旨,隻有他思念蒙受聖恩而毅然請命,統軍出征,曆經艱苦,終於盡定廣西。奏疏中以水土不適、傷痕累累、體弱年老為辭,請求歸京休養,理由不能說是不充分,陳述也頗動人,“風雨之夜,骨痛痰湧,一昏幾絕”,閱讀至此,能不令人感動!

  但是,孔之辭請歸休的真正理由,還不是上述所雲,因為,他並非“年邁”之人,此時他剛及知命之年,正是既能勇猛衝殺又善於指揮千軍萬馬的最佳年歲,怎能說是“年邁”無用!他之所以要歸隱,與他及沈永忠以前所上的幾道奏疏,有密切關係。

  沈永忠統軍駐守湖南,為孔有德之左右臂和廣西之門戶。沈於順治八年閏二月初六上了一道“征師需餉最殷”的奏疏。他奏稱:臣“不以兵單為慮,而以餉缺為憂”。“據鎮臣郝效忠報稱:馬逆肆虐,奉命截殺。兵丁上風摩嶺喊叫:我等殺賊,錢糧不給,口糧又無,眼前餓死。即從荒山逃去三十七人。又據鎮臣許天寵報稱:遊擊黃家棟兵到靖,無糧,餓死兵楊龍等二十九名。又惠文觀兵赴綏寧,五日絕糧,饑餓難忍等情”。順治八年七月十一日他又上疏,報告“湖南之門戶,滇、黔之咽喉”要地沅州失守,求解軍糧,以便收複說:“惟是用兵絕糧,乃兵家大患。今漕糧不繼,不得不設處於彼地州縣,奈彼地迭遭蹂躪,農業久廢,田野荊蒿,是無升合之望矣。”“臣計窮心悸,何術以飽士馬之腹,而致之用命哉!”②《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6輯第168、172頁;第178、179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