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 對英雄人物和高尚情操的頌歌

  “一個偉大的戲劇體詩人如果同時具有創造才能和內在強烈而高尚的思想感情,並把它滲透到他的全部作品裏,就可以使他的劇本所表現的靈魂變成民族的靈魂。”(《歌德談話錄》)關漢卿筆下關羽的氣質,無處不鮮明地表現出我們民族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忠貞正義、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首先從喬公的口裏聽到了關羽的英勇行為:“他上陣處赤力力三綹美髯飄,雄糾糾一丈虎軀搖,恰便是六丁神簇捧定一個活神道。那敵軍若是見了,唬的他七魄散、五魂消。(雲:)你若和他廝殺嗬,(唱:)你則索多披上幾副甲,剩穿上幾層袍。便有百萬軍,當不住他不剌剌千裏追風騎;你便有千員將,閃不過明明偃月三停刀。”(第一折[金盞兒])接著我們又從司馬徽的口中聽到了關羽的英雄曆史:“關雲長千裏獨行覓二友,匹馬單刀鎮九州;人似巴山越嶺彪,馬跨翻江混海獸;輕舉龍泉殺車胄,怒扯昆吾壞文醜;麾蓋下顏良劍標了首,蔡陽英雄立取頭。”(第二折[尾聲])關羽的這些英雄行為,都是為了保衛漢家江山,所以當魯肅向他討還荊州,他立時怒氣填胸地道:“這荊州是誰的?”“想著俺漢高皇圖王霸業,漢光武秉正除邪,漢獻帝將董卓誅,漢皇叔把溫侯滅,俺哥哥合情受漢家基業。”(第四折[沉醉東風])他從曆史上證明,漢家的領土、基業應該由漢家繼承,不容他人侵犯。為了保衛壯麗的漢家江山,他明知魯肅為他安排下的並非“待客的筵席”,而是“打鳳牢龍”的圈套,毒人的“巴豆”、“砒霜”,“殺人的戰場”,但他卻以“大將軍智在孫、吳上”,“豪氣有三千丈”的英雄氣魄,偏要單刀赴會,表現了他那雍容鎮定、敢於出生入死的雄偉氣概和如貫長虹的浩然正氣。

  渡江時,關羽在大江中流觸景生情,抒發了他正義磊落的胸襟和勇敢無畏的英雄豪情:大江東去浪千疊,引著這數十人駕著這小舟一葉。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夫心別,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

  (第四折[雙調新水令])水湧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

  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汪水由然熱,好教我情慘切!(雲:)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四折[駐馬聽])在這裏,關漢卿借氣勢磅礴的江景,襯托了關羽雄強的氣魄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一路上麵對著滔滔的江水,他不以前麵等待他的“千丈虎狼穴”為意,而是以輕鬆的心情去欣賞江景、抒發豪情,追憶和緬懷二十年前叱吒風雲的戰鬥場麵。這種英勇威武,百折不回,知難而進的精神,真是氣壯山河,勢如破竹,所向無敵。關羽那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被濃墨重彩地渲染出來了。

  所以在宴會上,他的這股正氣完全壓倒了魯肅。他手把利劍對魯肅說:“則為你三寸不爛舌,惱犯我三尺無情鐵。這劍饑餐上將頭,渴飲仇人血。”(第四折[雁兒落])麵對著魯肅埋伏的甲兵,關羽更是無所畏懼,他手執利劍喝道:“卻怎生鬧炒炒軍兵列,休把我擋者!(雲:)當著我的,嗬嗬!(唱:)我著他劍下身亡,目前流血。便有那張儀口、蒯通舌,休那裏躲閃藏遮。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我和你慢慢的相別。”(第四折[攪箏琶])這是多麽鎮定自若,從容不迫!關羽忠貞不屈英勇無畏的舞台形象,正如前人所說:“侯單刀往赴,掀髯談笑,肅慴伏莫敢出氣,盡撤陸口伏兵,送侯還營。其詞發揚蹈厲,觀者鹹拊手擊節。”(錢謙益《重編義勇武安王集》)觀眾“拊手擊節”,說明觀眾的感情和劇中人物的感情產生了共鳴,也就是和劇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關漢卿如此動情地表現和歌頌關羽對蜀漢忠貞不渝的立場和大智大勇的英雄氣概,反映了他對曆史深沉的感受:通過對曆史英雄關羽的歌頌,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神火花;以關羽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火花,引導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我們從關羽登船離開東吳時對魯肅說的“百忙裏趁不了老兄心,急切裏倒不了俺漢家節”的話語間,可以體會到關漢卿追慕前朝曆史業績的民族感情和對故國山河強烈的眷念情懷。

  關漢卿筆下的英雄人物都具有時代的特殊意義,他不僅僅塑造了忠貞無畏的關羽。在《西蜀夢》中還塑造了一心報仇雪恨的張飛。關羽被東吳殺害,糜竺糜芳獻城降吳,張飛為部下張達暗害,關張鬼魂雙雙赴蜀,給劉備托夢,要求為他們報仇。在《西蜀夢》中,張飛要求報仇的願望表現得十分強烈:西蜀家氣勢威風大,助鬼兵全無坎坷,糜芳糜竺共張達,待奔波怎地奔波?直取了漢上才還國,不殺了賊臣不講和。若是都拿了,好生的將護,省可裏拖磨。

  (第三折[耍孩兒])關漢卿創造張飛強烈要求報仇雪恨的性格,是有著時代現實依據的。當時元蒙統治者在征服中原的戰爭中和入主中原後,對人民的殺戮是非常凶狠殘暴、駭人聽聞的。元太祖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無所逃命。”(《元史·邱處機傳》)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滅宋後,殺戮之風又遍及南方,“是時江南新附,諸將市功,且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為奴隸。”(《元史·雷膺傳》)廣大人民在統治者殘暴殺戮的腥風血雨之下,產生複仇心理是必然的,這就是現實主義劇作家關漢卿塑造張飛強烈報仇雪恨性格的現實依據。張飛的性格是直率的,請聽他的聲音:飽諳世事慵開口,會盡人間隻點頭。火速的驅軍校戈矛,駐馬向長江雪浪流。活拿住糜芳共糜竺,閬州裏張達檻車裏囚。杵尖上排定四顆頭,腔子內血向成都鬧市裏流,強如與俺一千小盞黃封頭祭奠。

  (第四折[尾])這種聲音是和元代統治者瘋狂殺戮有著深刻聯係的。我們從元代其他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這種聯係,如元遺山在他的詩中寫道:慘淡龍蛇日爭鬥,幹戈直欲盡生靈。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精衛有冤填瀚海,包胥無淚哭秦庭。並州豪士今誰在,莫擬分軍下井陘。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之二)關漢卿《西蜀夢》中張飛強烈的報仇雪恨願望,正表現了當時人民悲歌慷慨的思想感情,體現了關漢卿高昂的鬥誌。

  關漢卿將民族的希望寄托在這些英雄人物身上,“扶持宇宙,整頓江山,全憑著打將鞭”(《單鞭奪槊》第四折)。這些英雄人物被奸人陷害造成的悲劇結局,反映了關漢卿對那些奸邪人物的痛恨和鞭撻。《單鞭奪槊》中的尉遲恭是這樣一位英雄人物:他是那虎體鳶肩將相才,六蹈三略貯胸懷。遇敵隻把單鞭舉,救難慌騎剗馬來。捉將似鷹拿狡兔,挾人如母抱嬰孩。若非真武臨凡世,便應黑煞下天台。

  (第四折)尉遲恭這樣一員虎將,他對唐元帥李世民一片忠誠,但卻遭到了奸人李元吉、段誌賢的陷害,幾乎斷送了性命。如果說李元吉陷害尉遲恭未能得逞的話,那麽李存信害死李存孝那就更悲慘了。《哭存孝》中的李存孝武藝高強,勇敢善戰,多有戰功,曾經“擒拿了鄧天王,活挾了孟截海,撾打了張歸霸”,“治國以忠,教民以義”。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在奸人李存信、康君立的陷害下,慘遭“五馬分屍”。這是多麽令人憤慨的悲劇。英雄人物的被害,使得“無情草木改色,青山天地無顏”。從《西蜀夢》、《單鞭奪槊》、《哭存孝》中關羽、張飛、尉遲恭、李存孝等英雄人物被奸人陷害的悲劇中,反映了關漢卿匡國悲世的思想感情。

  在關漢卿睿智的精神領域裏,不僅閃耀著英雄人物的精神光芒,同時還閃耀著道德情操的燦爛火花。《裴度還帶》中不受不明之物、不取不義之財的裴度,和《陳母教子》中因兒子“貪圖財利,接受蜀錦”而打得兒子“金魚墮地”的陳母,都生動地體現了關漢卿對高尚品德的讚頌。未得誌時的裴度一貧如洗,窮困潦倒,但他抱德懷才,“胸次高傲”,他不肯為五鬥米折腰,有人勸他賣詩,好得些“滋潤”,但他哪裏肯“折腰屈脊的將詩賣”?

  連他的姨父勸他學做點買賣,給他本錢他都不受。雖然“一時間命運乖”,但他“胸次卷江淮,誌在青霄雲外”。白馬寺長老很敬重裴度“文武全才”,每天管待他三頓齋飯,裴度白天在寺中用了齋飯,晚上就住在城南山神廟裏。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到處奔波募化錢鈔救父的韓瓊英在山神廟中避雪,將一條化來的玉帶忘在廟中。晚上裴度回到山神廟,發現了玉帶,他“一夜未曾得睡”,為丟失玉帶的人擔心。他說:“小生雖貧,我可不貪這等錢物;明日若有人來尋,山神,你便是證見,我兩隻手便還他,也是好勾當。”次日裴度救了韓瓊英母女性命,送還了玉帶。這種不取不義之財的行為,正反映了關漢卿追求高尚情操的品德,正如通過裴度之口所說的:“我則待粗衣淡飯從吾樂,我一心待要固窮守分天之道,我則待存心謹守先王教,……可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第三折[塞鴻秋])頌揚這種道德情操對當時是有一定勸世作用的。

  《陳母教子》中的陳母,是一個治家有法,教子有方,非常賢良的母親。

  當他家從打牆處掘出一窖金銀來,大兒子陳良叟以為“這的是天賜與俺的錢財”,陳母卻叫還在原處“培埋了”。她認為“遺子黃金滿籝,不如教子一經”,她不枉求錢財,在她看來,那金銀朱翠,隻不過是身外之物,她“愛的是那《孝經》《論語》《孟子》”,“喜的是那《毛詩》《禮記》《春秋》”,希望兒子們“博一個今古名留”。她反對為官接受民財。她三兒陳良佐考中狀元後,經過西川綿州,當地父老送給他一段孩兒錦,他帶回來給母親做衣服。陳母見後,非常氣憤地斥責兒子說:“辱子未曾為官,可早先受民財,躺著須當痛快!”她不管兒子是新科狀元,直打得他“金魚墜地”。她這種清正廉明的道德情操,和那些勒索錢財的貪官汙吏,是多麽鮮明的對照!陳母治家教子的賢良行為,正是那個時代中廣大人民願望的反映,也是關漢卿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戲曲家對貪官汙吏的譏諷和對高尚道德情操的讚頌。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