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向生父叫舅舅的故事

  常言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對於杭州之美,作為浙江人的張曼新早有耳聞。

  杭州不僅是浙江省的首府,並且也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五代時的吳越和南宋在此建都。

  杭州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名聞遐邇的西湖十景,與頗負盛名的錢塘江十景,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人文景觀畫廊。

  可是,一九七二年張曼新來到杭州,卻無暇遊覽向往已久的名勝,直奔一個名叫陳熙榮的人的家。他的杭州之行,是特地為陳熙榮平反的。

  這是一個與杭州之美頗不相符的狹街窄巷裏的一間充其量隻有八平方米的陋室。

  這間陋室為三口之家。

  陳熙榮、陳熙榮的妻子和兒子。

  張曼新專程從銀川來到杭州,是為陳熙榮平反和落實政策的。

  陳熙榮是一九六○年的浙江杭州支寧青年,在寧夏紡織廠當技術員。在開展“雙反”運動期間,由於他在繪圖時出了點差錯,便以破壞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當時,陳熙榮的母親和妹妹也已經來到寧夏支邊。

  陳熙榮入獄後,他的妹妹被辱。他母親怕女兒尋短見,便拋下在監獄服刑的陳熙榮,含悲忍辱地帶著女兒回到了杭州。

  一年後,陳熙榮出獄。

  寧夏紡織廠已把陳熙榮開除公職。他隻得孑然一身地返回老家杭州。

  那年月,杭州的山依然美,水也依然美,但人情世故卻不盡完美。

  陳熙榮回到杭州,因蹲過大獄而備受歧視。戶口上不上,工作找不到,連街道居民委員會的負責人見到他都遠遠地躲著走。

  為此,心靈受到巨大傷害的陳熙榮幾次悲憤地來到錢塘江大橋,想一頭紮下去,與這多舛的人世訣別,了此一生。

  但是,陳熙榮最終沒有輕生。

  他想到了母親。

  妹妹從寧夏回到杭州後和一個鄉下人結了婚,使她那破碎的心得到些許修複。

  如果自己撒手人寰,拋下年邁的母親由誰撫養?

  那豈不是大逆不道?

  “為了母親,我也要活著!”陳熙榮撫摸著淌血的心,咬牙吼一聲。

  從此,他幹了臨時搬運工。

  決定過死的人,就不再留戀生命。陳熙榮幹起活來不要命,越是重的活,他越幹,活活一個拚命三郎。

  搬運隊長總是誇獎他。在工作單位誇,在家裏也斷不了誇。

  於是,搬運隊長的女兒便從父親的嘴裏知道了他,後來從結識他到愛上了他。

  曾被社會遺棄的他又被一個姑娘所愛,他那死了的心又複蘇了。

  他感激她。

  尤其是在姑娘的母親嫌棄他曾是個罪犯又是個窮光蛋而不同意他們的婚事時,她毅然決然地與他結了婚。

  他更感激她。

  結婚之初,他們如漆似膠,終日似飲醇醪。

  誰知,結婚不久,姑娘卻嫌棄他了,厭煩他了。

  為什麽?

  他心裏明白:是自己不是個真正的男人,如同一個他媽的太監!

  女人與男人結婚,不是把男人當畫看的。

  如同男人娶女人一樣,不能幹那事兒,要女人幹什麽?

  “沒用的東西!”他氣自己,恨自己,罵自己。

  他一連跑了幾個醫院,都說治不了他陽萎的頑症。

  他絕望了。覺得自己對不起妻子,耽誤了妻子的青春,使妻子守著自己如同守著一個木頭人。這太不道德了!

  他時時譴責自己,似乎自己在妻子麵前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

  可是,過了一年多時間,他的妻子卻突然懷孕了。

  他先喜後驚,進而憤怒了。

  “這顯然是個野種!”

  可是,家醜不外揚,這是古箴。

  他看著妻子一天天鼓起來的肚子,覺得頭上戴的“綠帽子”也一天天大,直撞腦門子的怒火又一次次悶在肚子裏。

  “誰叫你那玩藝兒不頂用呢!”夜晚,他狠狠地揪自己的頭發,有時背地裏還“啪”“啪”地抽自己的嘴巴子。

  “這是哪個狗日的雜種?”他想找那個混賬男人去拚命,不把那個狗日的打個半死也要扇他幾個耳光。

  可是他又一想,既不能怪妻子,也不能怪那男人,要怪隻能怪自己。因此,他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也說不出來。

  “你就是個當王八的料兒,還他媽的怕戴綠帽子?”

  他沮喪極了。

  妻子進了產房,居然生了個胖小子。

  可是,這孩子卻不是他的骨血呀!

  怎麽能把別人的野種當成自己的兒子撫養呢?

  他一狠心,到醫院趁護士不備,把孩子偷出來,攔了輛出租汽車,到錢塘江大橋,想把這個野種扔到大江裏淹死。

  可是,當他正欲把孩子往下扔時,一看那孩子可愛的笑靨,心一下子軟了。

  這孩子,不管是誰的種,也是一條生命呀!

  孩子是無辜的!

  自己要是把孩子扔到江裏,純屬殺人行為,將罪大惡極!再說,這孩子是妻子生的,誰知道不是自己的兒子呢?

  “對,這是我的兒子!是我的兒子!”

  於是,他把孩子送到他鄉下的一個親戚家裏。

  妻子見孩子沒有了,又聽說他到醫院來過,斷定是他把孩子抱走了,找到他哭著喊著要他還給她的孩子。

  “你告訴我,這孩子是誰的野種?”他逼問。

  妻子怕他幹出蠻事來,無奈,隻得如實地告訴了他。

  “既然你知道我外麵有了男人,又生了他的孩子,你要容忍不了,那咱們就離婚吧?”

  他不吭聲。

  “你為什麽不講話?”

  他不答。

  “那我的孩子呢?”

  “先不告訴你,但你放心,我不會傷害孩子。”

  “你打算怎麽辦?”

  “我打算把這孩子養大。”

  妻子明白他的心意,哭了,哭得很傷感,又很無奈。

  “你不提出離婚我提出離婚。”她狠狠心說。

  “那孩子呢?”他悶著頭問。

  “既然他不是你的骨血,你還要他幹什麽?”

  “他是我的兒子,我要他。”他淒厲地吼一聲,像一頭被猛地刺了一刀的獅子。

  在這之後,陳熙榮與妻子的裂痕越來越大,漸漸發展到無法彌合的程度。

  因為,他妻子與那個男人的關係公開化了。

  恰在這時,張曼新為陳熙榮平反來到他的家。

  他與陳熙榮袒胸吐腑地交談寧夏曾開展的“雙反”運動的荒誕無稽。

  他不辭辛勞地向杭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反映陳熙榮的冤情。

  他主動為陳熙榮聯係工作單位。

  很快,陳熙榮的冤案得到了徹底平反,並在一家電機廠當上了工程師。

  從而,陳熙榮與張曼新情同手足,稱兄道弟,毫無保留地向他講出了自己那羞於對任何人講的隱情。

  於是,張曼新問他:“你愛不愛你妻子?”

  “愛。”他答。

  張曼新說:“你既然愛她,就應該給予她你不能給予的愛。”

  陳熙榮領悟道:“你是說,愛情不是索取,而應該是給予。”

  “對。”

  “那我應該同意與她離婚?”

  “我看應該這樣做。”

  “那這個孩子呢?”

  “你喜歡這孩子麽?”

  陳熙榮告訴張曼新,自孩子從鄉下抱回來,吃、喝、拉、撒、睡都是他管。所以,他與孩子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這麽說,你很想要這孩子?”

  “是。”

  “那我負責給你妻子去說。”

  “能行麽?”

  “我看能行。”

  於是,到杭州以後還沒有遊覽過享譽中外的西湖美景的張曼新特地將陳熙榮的妻子邀到“蘇堤春曉”的一個僻靜處。

  這被稱之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的蘇堤,相傳為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元祜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知府的,為造福一方百姓,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堤的兩邊遍種花草樹木,春季和風徐徐,桃紅柳綠,美景盎然。漫步堤上,喜看曉霧中的西湖蘇醒,花韻悠揚,新柳如煙,鳥雀婉唱,給人以勃勃生機和生命的張揚之感。

  張曼新與陳熙榮妻子的交談,情景交融,開誠布公。

  他問她過去是不是愛過陳熙榮?

  她答愛過。

  他問她現在還愛不愛?

  她沉思片刻,臉上呈淒然之色,說還愛,但她又說自己畢竟是個活生生的女人。

  他稱讚她說的是實話。

  她反而露出幾分羞澀。

  他又問她希望不希望陳熙榮今後幸福?

  她說那還用問。

  他說她要希望陳熙榮幸福就必須舍得給予。

  她一聽頓時緊張,問給予指的是什麽?

  他講應該把孩子交給陳熙榮撫養。

  她問為什麽?

  他講我們都是過來人,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她說有話你就直說。

  他坦率地講,陳熙榮已失去性功能這你知道。經過這一次的婚姻離異,他已認識到結婚不是給心愛的人帶來幸福反而是製造痛苦,這痛苦既指的是你也指的是他。因此,他不會再由於自己的生理缺陷製造第二次失敗婚姻。所以,他如果失掉這個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鰥夫,在孤獨中活著,在孤獨中死去。相反,如果他能得到這個兒子,他將會燃起生活的希望之火,他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生活一定很充實。將來,他老了,兒子也大了,兒子娶妻生子,兒孫繞膝,他不僅有依靠,而且還享受天倫之樂,這豈不是他終生的幸福,你說是不?

  她靜靜地聽完,點了點下頦兒。

  張曼新又說,可你呢,現在還年輕,新婚後,可以要一個生育指標,再生一個孩子。這樣,別人是獨生子女,你卻可以賺一倍的便宜。

  她聽了張曼新詼諧的話語,板不住“撲哧”一樂,滿臉的沉重之色隨之散去。

  她知道陳熙榮不會慢待這孩子。她畢竟和陳熙榮恩愛過那麽多年呢!

  她說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那我就代表陳熙榮謝謝你!”張曼新說完站起身來,放眼長空,山巒疊翠、湖光瀲灩的西湖,盡收眼底,不禁心潮起伏地想到陳熙榮一家的憂憂喜喜和人世滄桑,思緒縈懷,情感跌宕,一首早年熟讀的蘇軾的詩詞《水調歌頭》湧上胸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陳熙榮與他的妻子離異後,女人提出,將她母親留給陳熙榮,以便照料他和孩子。她還說,讓孩子向他的生父叫舅舅,陳熙榮永遠是孩子惟一的父親。

  “謝謝你。”陳熙榮感激地對曾是他妻子的女人說。

  那女人一笑:“你要真感謝的話,就感謝那個叫張曼新的人吧,是他使我明白了應該這麽做。”

  “我知道,張曼新是個好人,可今後不知道怎麽報答他。”陳熙榮說。

  “報答不一定非要給錢給物,心裏常念叨人家的好也是一種報答。”

  “好!”陳熙榮實實地一點頭,那力度仿佛與空氣磨擦出聲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