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節 中共定下“和平解決”、“放蔣”方針

  12月19日,在保安那孔(陝北人以“孔”為窯洞的量詞)石窯洞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圍坐在一起,召開會議。依然由張聞天主持會議,依然由毛澤東作報告,會議氣氛卻與六天前——13日的會議截然不同。那次會議,議論紛紛,意見分歧;這次會議,眾說一致,作出了明確的決策。其中的原因,如張聞天所言,“在六天中,這事件的現象與本質都(顯露得)更充分”。

  前文曾提及,周恩來告訴過王炳南:“我們有一星期沒睡覺……這是我們一生巾最困難的決定。”周恩來所說的“一星期”,也就是12月12日至19日。在19日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終於作出了“最用難的決定”,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

  毛澤東喜歡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問題。二十多年後的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中,曾說及“亂子有二重性”。此時,他也談“二重性”,說兩安事變有“二重性”:一方麵是光明的方麵,“能更促進抗日與親日的分化,使抗日戰爭更為擴大”;另一方麵是黑暗的方麵,因為捉蔣,南京“把張、楊一切抗日主張都置而不問”,“更動員所有部隊討伐張、楊”,內戰有大爆發和延長的危險。

  毛澤東以為,西安事變有兩種前途,即勝利的前途和失敗的前途。

  為了爭取勝利的前途,毛澤東提出,中共應該“分兩手”:一是“反對內戰要求和平”,二是“把陣線整理好,打擊討伐派”。

  通過對“二重性”、“兩種前途”、“分兩手”的分析,毛澤東最後提出中共的方針是“和平調停,使內戰結束”。

  這一回,張聞天的講話與毛澤東完全一致。他明確地說:“要求把蔣介石交人民公審的口號是不妥的。”顯而易見,他批評了毛澤東在上次會議上的意見。

  這次會議產生了兩個文件,即《通電》和《指示》。

  《通電》由毛澤東起草,《指示》由張聞天起草。毛澤東作了說明:“現在發表的《通電》與前次的《通電》是有區別的,更站在第三者立場上說公道話。”

  《通電》,即《中共蘇維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對西安事變通電》,於當日發出。《通電》提及蔣介石時,不像前幾天直呼“蔣介石”或“蔣氏”,而是稱之為“蔣介石先生”。

  《通電》建議“由南京立即召集和平會議”,明顯地不再強調“以西安為中心”了,而且所開的是“和平會議”,不是“抗日救國代表大會”。《指示》,即《中共中央關於西安事變及我們任務的指示》,是中共黨內指示,不公開發表,亦於當日發出。由於係內部文件,《指示》寫得更為明白,提出中共“反對新的內戰,主張南京與西安間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提及蔣介石時,稱之為“南京最高負責人蔣介石”。

  1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核心,便是確立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當天,毛澤東便致電潘漢年,全文如下:漢年同誌:

  請向南京接洽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之可能性,及其最低限度條件,避免亡國慘禍。

  毛澤東

  皓

  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的翌日上午10時,宋子文飛抵西安,張學良和端納前往機場迎接。穿了一身筆挺西裝的宋子文,戴著黑框眼鏡和花領帶,見到了蔣介石,使蔣介石大為激動。

  宋子文帶來宋美齡致蔣介石的信,其中寫道:“如果三天之內子文不回南京,我必定到西安跟你共生死。”此信表明,宋美齡仍把西安事態看得頗為嚴重,連蔣介石讀到這裏都哭了!

  宋子文得知周恩來已在西安,便道:“周恩來一來,事情就難辦了。”

  周恩來馬上托人轉告與他一晤。和宋子文同來的郭增愷,也建議他與周恩來一談。可是,宋子文生怕跟周恩來見麵會給何應欽抓住把柄,就派郭增愷去見周恩來。

  郭增愷向周恩來轉達了宋子文的話,說宋子文早就認為:“共產黨不是武力所能消滅的,蔣想靠武力滅共,才有今天。”

  周恩來則請郭增愷向宋子文傳話:“隻要蔣先生抗日,共產黨當全力以赴,並號召全國擁護國民政府,結成抗日統一戰線。”

  宋子文原本最為擔心的是中共不肯饒蔣,聽了傳來的周恩來的話,大為興奮,認為和平談判就有了指望。宋子文在西安隻逗留一夜,21日中午,他和端納急急飛往南京。

  也就在2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周恩來,又進一步放寬了處置蔣介石的“尺寸”。中共中央書記處的電報,提出了五項條件,請周恩來與張、楊商談,作為與蔣介石談判的條件。電報指出:“在上述條件有相當保證下恢複蔣介石之自由”。

  這表明,如果蔣介石答應五項條件,便放蔣!

  這樣,毛澤東由“審蔣”、“罷蔣”轉到“逼蔣抗日”,轉到答應條件可以“放蔣”了!宋美齡終於飛往“虎穴”12月22日下午,上海的《大美晚報》剛在報攤上露麵,便銷售一空。

  這一天,晚報占了“大便宜”——因為頭版頭條要聞發生在這天上午,所有的當天的日報都已來不及刊登。

  《大美晚報》的大字標題,引人注目:

  宋子文宋美齡

  今晨離京飛陝

  徑赴西安過洛不停

  行前孔邸曾有會議

  宋子文21日匆匆飛回南京,帶回周恩來的口信,使宋美齡打消了疑慮。

  也就在21日,潘漢年收到毛澤東電報,要他迅告陳立夫。宋美齡馬上從陳立夫那裏,得知毛澤東的意見。

  毛澤東電報原文如下:

  漢年同誌:

  即向陳立夫先生等提出下列要求,征其同意。

  目前最大危機是日本與南京及各地親日派成立聯盟,借擁護蔣旗幟,造成內亂,奴化中國。南京及各地左派應速行動起來,挽救危局。共產黨願意讚助左派,堅決主張在下列條件基礎上和平解決,一致對付日本與親日派:

  (甲)吸收幾個抗日運動之領袖人物,加入南京政府,排斥親日派。

  (乙)停止軍事行動,承認西安之地位。

  (丙)停止剿共政策,並與紅軍聯合抗日。

  (丁)保障民主權利,與同情中國抗日運動之國家成立合作關係。

  (戊)在上述條件有相當保證時,勸告西安恢複蔣介石先生之自由,並讚助他團結全國一致對日。結果如何,速以電報答複。

  毛澤東

  來自周恩來一宋子文以及毛澤東一潘漢年一陳立夫的重要信息,匯聚到宋美齡那裏。宋美齡下定了飛往西安的決心。

  22日上午11時30分,兩架三引擎的飛機從南京起飛,機上載著宋美齡、宋子文、端納、戴笠、蔣鼎文。這天天氣格外晴朗,仿佛意味著好兆頭。

  上穿銀狐領大衣、下穿高跟皮靴,宋美齡在飛機上不時觀看著艙外。當飛機經過洛陽上空時,她見到機場上停著一排轟炸機,頓時收緊了心。飛機在洛陽降落時並非如《大美晚報》所稱“過洛不停”,宋美齡再三關照洛陽空軍將領,未得蔣委員長命令,不能派飛機去西安轟炸。飛機再度起飛,當她見到被晶瑩的冰雪覆蓋著的華山時,知道離西安不遠了。

  飛機在西安上空盤旋了一會兒。宋美齡拿出手槍交給端納。她說:“如果下了飛機,遇軍隊嘩噪無法控製時,即以此殺我,萬勿遲疑!”

  飛機降落後,剛一停穩,便見張學良登機迎接,宋美齡的臉上浮現了笑容。

  宋美齡一到,便驅車前往高公館,探望蔣介石。那時,蔣介石尚不知宋美齡來,正臥床養傷。當宋美齡人內,蔣介石驚呼:“餘妻真來耶?君人虎穴矣!”

  宋美齡的到達,開始了西安和平談判。用宋美齡後來的話來說:“西變局勢是端納奠了基,宋子文起了牆,而我蓋上了頂。”

  蔣介石對宋美齡、宋子文談了關於談判的意見:“改組政府,三個月後開救國會議,改組國民黨,同意聯俄聯共。”

  蔣介石的這些意見,表明他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不過,他又附加了兩個條件:第一,他本人不出頭,由宋氏兄妹代表他談判;第二,商定的條件,他不作任何書麵簽字,而是以“領袖的人格”來保證。

  第一條表明蔣介石很注意保持最高領袖的架勢。倘若他出麵談判,勢必降低了他的身份。第二條則表明了蔣介石政治手腕的老練,不願留任何文字性東西在對方手中,以免日後成為把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