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講 伊拉克戰爭及戰後的伊拉克重建

  一、伊拉克戰爭及其後果

  2001年小布什政府上台以後,新保守主義在美國政界的影響上升,表現為單邊主義傾向,強調以武力在國際上推行西方價值觀。尤其是在“9·11”之後,美國輕視國際準則、條約和安全合作關係,提出先發製人,認為美國可以不遵守他國主權,直接和不受約束地打擊恐怖主義。同時,美國在開始阿富汗戰爭之前,已經將伊拉克列為打擊對象。

  在阿富汗戰事基本結束後,美國開始將攻伊計劃付諸實施。華盛頓攻伊的主要理由為: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基地組織聯係密切,支持哈馬斯等巴勒斯坦的“恐怖組織”;薩達姆是獨裁者,對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但其真實目的包括:第一,攫取石油資源。這不但使一些美國政要從石油生意中受益,而且可以衝擊國際油價,削弱歐佩克。第二,鞏固在中東的影響,遏製伊朗、敘利亞等“邪惡軸心”國家,影響沙特、埃及等對美國日益疏遠的國家。第三,在伊建立民主櫥窗,推動中東的民主化和世俗化。第四,鞏固小布什在國內的地位。第五,加強美國的世界霸權,分裂歐洲。第六,布什家族的薩達姆情結。戰爭可以最終清算布什家族對薩達姆的仇恨。

  2002年11月,聯合國成立監核會,恢複對伊武器核查,但核查毫無結果。美國隨後於2003年組成核查小組重返伊拉克,同樣一無所獲。然而,這並未消除美國的戰爭決心。2003年2月,布什總統在美國企業研究所發表講話,提出了民主改造“大中東”的計劃,伊拉克顯然就是這一計劃的首要目標。美國從軍事和外交兩個方麵進行攻伊準備。在軍事方麵,早在開戰前的幾個月中,美英的飛機就大大加強了對伊防空設施等的打擊力度。在外交方麵,美國在各種場合不斷披露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所謂證據。根據計劃,攻伊的聯軍分南北兩支。在北方,由於土耳其拒絕聯軍使用其領土,聯軍不得不以少量特種部隊配合南線進攻,而將主力部隊集結於南線伊科邊境地區。

  伊拉克也在大力備戰。外交上,伊宣布繼續與聯合國合作,表示“無條件允許聯合國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同時積極與伊朗、科威特改善關係。在軍事上,巴格達對軍隊做了重新部署,將全國劃分為四個戰區,分別由薩達姆本人及其兄弟、兒子坐鎮。而且主力隱藏到洞穴、掩體等地下設施,重點防守巴格達等大中城市,努力延緩聯軍的進攻。然而,雙方懸殊的力量對比和美國暗中進行的收買高級軍官等等早已決定了戰爭的結局。

  在爭取聯合國授權攻伊決議失敗的情況下,美國開始組建“誌願者聯盟”。2003年3月18日,國務卿鮑威爾宣布該聯盟已有45個國家,包括英國、波蘭、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其中有不願透露國名的15國,多數為穆斯林國家。同時,法、德、俄等國堅決反對美國的戰爭選擇,前兩國也反對北約卷入這一軍事行動。

  伊拉克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3月20日至30日,其間聯軍展開了針對薩達姆及高級官員的“斬首”行動,針對伊首腦機關、指揮通訊係統和媒體的“震懾”行動及意在切斷薩達姆與軍隊聯係的“切斷蛇頭”行動。第二階段為3月30日至4月5日,主要是打擊包括共和國衛隊在內的伊重要目標,支援巴格達地麵作戰。第三階段為4月5日至5月1日,對南、北部城市進行空襲,打擊伊軍殘餘力量。在南部,聯軍在一些城市與伊軍展開激戰,如巴士拉、納西裏耶、庫特等地,但總的看進展順利。4月3日,聯軍進攻巴格達,於12日完全占領該城。4月9日,首都中心廣場上薩達姆的雕像被推倒。在北部,聯軍在庫爾德武裝的配合下,也順利地先後占領基爾庫克、提克裏特等地。5月1日,布什在林肯號航空母艦上宣布了伊拉克戰爭主要軍事行動的結束。

  戰後,有38國在美國的壓力下,派兵參加了駐伊多國部隊,或從事人道主義工作,如日本、韓國、洪都拉斯、薩爾瓦多、菲律賓、泰國等。駐伊美軍有14萬,加上英軍1.2萬,其他國家的軍隊1萬,聯軍超過16萬人,此外美國承包商還提供了大批安全服務人員。

  二、伊拉克重建的第一階段(2003.5-2004.6)

  美國占領伊拉克以後,為實現其戰略目標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完全解散複興黨的國家機器。美國宣布取締複興黨,解散伊拉克政府機關及軍隊、情報機關、治安部隊和警察。一時間,伊拉克處於權力真空之中。

  第二,控製伊政府要害部門,同時聽任對其他部門和機構的大哄搶。美軍在進入巴格達後,立即控製了重要的石油部、國防部等政府部門。另一方麵,卻任憑大批社會閑雜人員對其他政府部門、博物館和一些國家的使領館進行公開搶劫,造成社會秩序的嚴重破壞。

  第三,設立美國對伊軍事和民政事務的雙重領導機構。軍事方麵由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總負責,由裏卡多·桑切斯中將擔任駐伊多國部隊最高指揮官。聯軍把全國劃為3個軍事管製區:以巴格達為中心的北方區,美軍控製;以巴士拉為中心的南方區,英軍管轄;中部區,波蘭將軍任司令,由波、澳等國組成的聯軍負責。美國設置的文職管理機構最初為“伊拉克重建和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由退休中將傑伊·加納負責;後由保羅·布雷默(5月6日)接管,其職務為總統特使、伊拉克最高文職行政長官。

  第四,成立完全聽命於美國的、以海歸派和反對派為主的伊拉克臨時權力機構。美國扶持成立了臨時管理委員會(簡稱“臨管會”)作為伊臨時政府。該委員會由25人組成,包括13名什葉派、5名遜尼派、5名庫爾德人、1名基督徒和1名土庫曼人,基本符合伊拉克的人口構成。臨管會根據民族、教派人口比例構成實行“三人輪值主席製”(後增至9人),輪值主席任期1個月。9月3日,臨管會推選出25名部長,其組成亦參照臨管會。

  第五,為進攻和占領伊拉克尋找合法性。戰爭結束後,美國在伊展開了積極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活動,依然沒有收獲。2003年秋,布什為攻伊提出了新理由,認為伊拉克是反恐戰爭的“核心戰線”,宣稱一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將為中東其他國家樹立楷模。

  第六,尋求國際社會對聯軍占領伊拉克的認可和支持。國際社會認為,伊拉克戰後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加上改善對美關係的考慮,因而也願意給予美國一定支持。2003年10月,在馬德裏召開的伊拉克重建募捐大會共籌款330億美元,而有專家預計最初5年的重建資金需求將高達1800億——2500億美元。2003年5月,安理會通過了第1483號決議,解除對伊拉克長達13年的製裁,廢除了製裁期間建立的一整套由聯合國主導的監督機製,同時設立“伊拉克發展基金”。當年10月,安理會通過了第1511號決議,強調對伊占領隻是暫時的,占領當局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交權。決議要求臨管會“不遲於”12月15日向安理會提出製定新憲法及舉行選舉的時間表。決議也授權組成一支由美國領導的駐伊多國部隊。

  第七,由美國獨占伊拉克重建的利益。美國石油公司壟斷了伊拉克的重建項目,工程總金額達500億美元。其他重建項目也基本由美國公司壟斷。

  美國的上述舉措終結了複興黨的一黨政治,確立了戰後伊拉克的基本政治經濟框架,其目標是建立市場經濟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即建立一個“民主”、世俗、分權的伊拉克,阻止遜尼派力量的複蘇和維持伊拉克政治的平衡。美國的占領受到了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的歡迎。但是,美國完全沒有考慮到伊拉克的複雜現實和曆史傳統,因而遭遇到嚴重的困難。

  首先,反美活動愈演愈烈。麵對美國的占領,複興黨人、以基地為主的從國外進入的激進伊斯蘭組織和不滿於占領的伊民眾紛紛展開反美活動,尤其是在遜尼派地區,而且聯合國和國際救援組織也成為襲擊對象。聯軍對簡易的路邊炸彈手足無措,傷亡不斷,壓力沉重。美軍濫殺無辜、隨意抓人、擅闖民宅等行為激起了民眾進一步的憤怒和不滿。戰後駐紮在南方的是比較講究統治策略的英軍,因而什葉派地區相對平靜。

  2004年初以來,伊拉克形勢有所好轉,對聯軍襲擊次數大大減少,但針對伊拉克軍隊、警察、平民及外國非軍事“軟目標”的襲擊上升,襲擊死亡人數增加。3月,什葉派清真寺在齋月期間遭係列襲擊,271人死亡。這表明反美組織的策略發生變化。為6月即將來臨的權力移交考慮,美軍於2004年4月初向遜尼派抵抗的中心費盧傑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同時與薩德爾派發生兩輪大規模衝突,直到10月後者才與政府達成停火協議,以交槍換取參加2005年1月伊拉克大選的權利。

  其次,社會治安混亂。美軍占領後,大批刑事犯從監獄中獲釋,加上大量槍支流落民間,美軍無力控製局麵等原因,刑事犯罪活動迅速上升,包括搶劫、殺人、綁架、強奸等等。

  再次,經濟重建步履維艱。反美武裝對輸油管頻繁地進行襲擊,使石油產量呈現波動。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水、電無法正常供應,水處理設施不能運作,國內2/3的居民麵臨溫飽問題,人均收入僅為幾美元,失業率高達50%,兒童死亡率持續上升。戰爭帶來的貧鈾彈還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嚴峻的治安局麵和經濟蕭條造成大批人口外逃,形成難民潮。

  在庫爾德地區,當地的庫爾德民兵有效地維持了治安,庫爾德人的兩大政黨愛國聯盟和庫爾德民主黨維持了海灣戰爭後建立的自治政權,前者的領袖巴爾紮尼任自治區首腦。自治區成為伊拉克政治穩定、經濟恢複的唯一地區。

  在南方,什葉派恢複了宗教活動,各類政治組織紛紛湧現,主要的什葉派力量包括:

  ①與聯軍合作的海歸派。包括流亡海外多年的國民大會領導人沙拉比和流亡倫敦的胡伊。沙拉比是美英矚意的領袖,在國內影響不大,歸國後加入了臨時管理委員會即臨管會。胡伊家族過去在國內什葉派群眾中頗有影響,而阿卜德·馬吉德於2003年4月初回國後旋即遇刺。②溫和的本土力量。均有代表參加臨管會,包括西斯塔尼(伊拉克的什葉派精神領袖)派、號召黨和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其中最後一個組織擁有1萬民兵,其領袖哈基姆於2003年8月在一次炸彈事件中遇難。③激進的本土反美力量,即薩德爾二世運動,掌握有名為“邁赫迪軍”的5000名民兵。他們的勢力迅速壯大,拒絕與當局合作,未參加臨管會。美國指控薩德爾派是胡伊和哈基姆遇刺案的凶手。

  總之,什葉派激進派勢力在戰後急劇上升,與溫和派的關係惡化。各派為在戰後確立什葉派的政治地位及自身在什葉派中的影響而相互競爭。美國主要依靠庫爾德人和什葉派確立其在伊的影響,但對什葉派的宗教傾向也持懷疑態度,尤其是對薩德爾。

  伊拉克的混亂局勢迫使美國改變初衷,決定提前移交主權。2003年11月中旬,布雷默與臨管會簽署協議,規定在2004年6月底之前組建過渡政府,占領當局將向其移交政權。

  2004年3月8日,伊拉克各派簽署了臨時憲法,其要點如下:一是政治重建。在從2004年6月30日到最遲於2005年12月31日結束的“過渡期”內,由獨立的伊過渡政府從美英當局接收政權,舉行大選,再由選舉產生的國民大會起草永久憲法草案,成立新政府。憲法草案應交付全民公決;3個省的否決即不能通過(此舉意味著庫爾德人可以否決憲法)。二是政治體製。實行聯邦製;庫爾德族有充分的自治權,庫爾德語與阿拉伯語同為官方語言;總統為禮儀性的國家元首,總理掌握實權。三是公民權利。明確規定了公民各項權利;國民大會中至少要有1/4婦女代表。四是世俗體製。伊斯蘭教為國教,是立法淵源之一。

  以聯邦製為特點的新憲法是各派妥協的結果。對於未來的國家體製,什葉派希望確保自己的主導地位,並使國家具有明顯的伊斯蘭色彩。遜尼派對於失去以往的政治主導權十分不滿,希望盡可能地擴大自己在新政權中的地位和影響。兩派中的多數組織或信徒一致反對美國的占領,什葉派要求通過直選產生過渡政府,由聯合國接手伊拉克事務;許多人也對美國提出的聯邦製持保留態度,反對臨時憲法中關於全民公決的規定;什葉派還要求憲法將伊斯蘭教列為唯一的立法淵源。文件簽字當天,臨管會13名什葉派成員中的12人發表保留聲明。

  為了進一步改善形勢,聯軍當局於2004年4月宣布,取消對原複興黨官員擔任公職的禁令。2004年5月,布什提出一項五階段過渡計劃,包括選舉過渡國民議會,起草新憲法,並據此組建永久政府。他承諾幫助伊拉克重建民用基礎設施。

  三、伊拉克重建的第二階段(2004.6-2006.1)

  2004年6月1日,伊臨時過渡政府宣告成立。6月28日,聯軍當局提前兩天向伊拉克移交主權,從而在形式上結束了占領。過渡政府開始實施新的聯邦製政治製度,出任臨時過渡政府總統的是臨管會提名的遜尼派穆斯林加齊·亞瓦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分別出任副總統。總理由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海歸派什葉派人士伊亞德·阿拉維出任,副總理為庫爾德人。顯然,什葉派在政權中占有優勢,而伊拉克的教派政治由此固定化了。

  6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1546號決議,此決議是根據美英有關向伊移交主權的要求而製定。決議宣布結束聯軍對伊拉克的占領,認可伊臨時過渡政府,並授權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繼續留駐伊拉克。它為美國駐軍提供了合法依據。

  為了加強主權移交的印象,6月30日,占領當局將薩達姆(他於2003年12月被捕)的“司法羈押權”移交臨時政府,後者展開了審判薩達姆的準備工作。然而,過渡政府無論在行政、財政,還是在立法、司法等方麵都不享有實權。美國新設置了一個監督委員會,它對過渡政府的行動享有監督權和否決權,另有一個新建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為政府提供建議,同時設立一個有3000多人的駐伊大使館全盤負責伊拉克事務,取代了聯軍占領當局,內格羅蓬特出任大使。同時,喬治·凱西接替桑切斯擔任駐伊多國部隊最高指揮官。美國對撤軍含糊其辭,始終不提最終撤軍時間。

  伊拉克人對臨時過渡政府成立和其接管主權反應冷淡。西斯塔尼在臨時過渡政府剛成立時就發表聲明,指責新政府缺乏合法性。

  8月15日至18日,伊拉克舉行千人國民政治會議,會議產生了由100名議員組成的臨時議會,其主要使命是對臨時政府進行監督,並負責籌備2005年1月過渡議會選舉事宜。

  2005年1月30日,伊舉行過渡國民議會選舉。15萬美軍、3萬英軍和10多萬政府軍警參加了安保工作。來自全國75個黨派、9個政治聯盟以及27名獨立候選人在內的共計7471名候選人參與了275個議席的角逐。許多遜尼派組織和群眾進行抵製,而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十分積極。大選能夠相對順利地舉行,主要是因為伊拉克人民已經厭倦了一年多來的暴力衝突,包括反美武裝的濫殺亂炸。

  根據公布的結果,有850萬選民參加大選投票,占登記選民的58%。什葉派政黨聯盟“伊拉克團結聯盟”獲407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約為47%;其次是一個庫爾德政黨聯盟,得票217萬多張,得票率25%;阿拉維領導的什葉派組織獲116萬多張選票,得票率13%:遜尼派得票率僅為2%。4月,過渡國民議會選舉遜尼派人士哈桑尼為議長,庫爾德領導人塔拉巴尼為新總統。同時,總統委員會提名號召黨總書記易卜拉欣·賈法裏為過渡政府總理。盡管遜尼派抵製選舉,但希望參與政權,因而直到5月3日才正式組成臨時政府。而且,遜尼派十分不滿,認為自己得到的均非要職。

  8月28日,過渡議會聽取並接受了憲法起草委員會提交的憲法草案,伊戰後首部正式憲法草案出台。9月18日,過渡議會批準了最終的憲法草案,並將其提交聯合國。10月15日,伊拉克就新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草案以78%的支持率勉強通過。事實上,憲法草案受到遜尼派代表抵製,結果全民公決中草案在兩個遜尼派省份遭到徹底否決,從而嚴重加劇了各族群的對立局麵。

  遜尼派始終反對實行聯邦製,認為這將導致國家分裂。新憲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各省的地方權力。各地區在國家重建初期可以保留其建立在政治勢力或種族派別基礎上的民兵武裝。新憲法還規定保留地方議會的權力,由地方議會來規劃各地區的日常事務。

  為了籠絡人心,美國在伊拉克進行了一係列活動,包括開辦電視台、發行報紙、恢複學校、修複油井和輸油管、重新發行和印製貨幣等。另一方麵,美國由於情報門、虐囚門等醜聞而遭受國際形象的重大挫折。2004年7月,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了一份關於戰前伊拉克情報的報告,宣稱當時關於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或者誇大其詞,或者缺乏關鍵的情報報告的支持”,而基地與薩達姆之間也沒有“正式關係”。同年4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率先披露了美軍虐俘事件,引起國際社會震驚,伊拉克民眾更是義憤填膺,推動了反美組織的報複。虐囚事件揭露了美國無視人權的真麵目,進一步打擊了美國所謂推動中東民主的目標,促進了“誌願者聯盟”的解體。在此背景下,同年11月,布什又出台一項名為“為在伊拉克獲勝的國家戰略”的政策,但他沒有為“獲勝”列出一個時間表。

  2005年12月,伊拉克舉行戰爭結束後第一屆任期4年的正式議會的選舉。

  四、伊拉克重建的第三階段(2006.1至今)

  2006年1月,官方公布了議會選舉的結果。名為“伊拉克和諧陣線”的遜尼派政黨聯盟獲得44個議席,而什葉派的伊拉克團結聯盟得票最多,但仍無法單獨組閣。伊拉克團結聯盟推出賈法裏為總理人選,但遜尼派、庫爾德黨派和世俗派政黨均表示反對,美國也擔心他無法駕馭武裝組織。直到4月下旬聯合政府才告組成,另一位號召黨領導人努裏·馬利基出任總理。

  2006年5月,新政府宣誓就職,6月布什飛往巴格達,參加新政府施政方案的發布會。這項新計劃目的是改善國內安全,實現全國和解和經濟改革。新方案名為“共同行動向前進”,計劃增加在巴格達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人數。計劃施行6周後即告失敗(原定12周)。

  2月,位於薩邁拉的什葉派聖地金頂清真寺被炸,爆炸對清真寺造成重大破壞,它標誌著伊拉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更加血腥的以教派屠殺為特點的準內戰時期。在隨後的一個多月裏,遜尼派與什葉派展開了相互的仇殺,死亡人數已達千人。教派屠殺加深了教派矛盾,使大批居民逃往本教派居住區。4月,伊拉克內政部副部長侯賽因·卡邁勒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說,“在過去的12個月中,伊拉克事實上已發生了未經宣布的內戰”。根據聯合國的統計,2006年平民死亡人數較上年增長77%。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文指出,死於戰亂的伊拉克人超過10萬,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開戰以來死於戰亂的伊拉克人已超過65萬。此外,到2007年初,約有200萬伊拉克人逃到鄰國,逃到國內其他地方的難民有190萬。

  2007年3月美國五角大樓公布的一份關於伊拉克安全與穩定的季度評估報告,也首次使用“內戰”一詞描述伊拉克境內的暴力活動。報告指出,2006年第四季度是伊戰爆發以來駐伊聯軍、伊安全部隊和平民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個季度,認為“伊拉克局勢的某些因素完全可以稱為內戰,如教派隔閡加深、暴力活動性質轉變以及大量人口流離失所。”2006年9月,一位西方政治學家指出,伊教派暴力的“烈度已超過1945年以來的大多數內戰”。

  而且,無論是美軍還是伊拉克軍警對此都無能為力,部分警察甚至直接卷入仇殺,而遜尼派對以什葉派為主的警察也全然缺乏信任。美國對馬利基政府感到失望,認為他無法擺脫與薩德爾的聯係,從而對什葉派的暗殺小分隊采取有力措施。

  但對美國也有好消息。2006年6月9日,伊拉克基地組織頭目阿布·穆薩·紮卡維在美軍對巴古拜發動空襲時被炸死,紮氏以對美軍和伊平民發動血腥襲擊而著稱。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對涉及杜賈爾村案的薩達姆作出判決。法官以反人類罪和故意殺人罪的控罪,判處薩達姆及其同母異父兄弟巴爾讚·提克裏提絞刑。12月30日,薩達姆被執行絞刑。參與審理案件的許多法官和檢察官都接受過聯合國的培訓,經費由美國提供,據說在美國使館還集中了一批美國律師在幕後指導,這充分顯示了美國對審判的影響。但這兩件事均未對反美活動產生大的影響。2005年10月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的評估認為,伊境內反美武裝的人數在5000人至2萬人之間,伊情報部門則認為伊境內反美武裝人數高達20萬,其中至少有4萬人是核心。

  2006年7月,布什與馬利基總理製訂了一項新安全計劃,旨在讓更多美軍專家協助培訓伊安全部隊,同時對巴格達周圍的美軍進行重新部署。10月,美軍承認這一行動宣告失敗。進入2007年以後,出現了有關伊反美武裝與基地組織發生衝突及美國與遜尼派反美武裝進行談判的消息,但迄今為止尚沒有明顯結果。

  另外,伊拉克新軍隊目前的人數、紀律、裝備和訓練水平及後勤供應能力都很低,不足以完成維持治安和國防的任務,需要美軍的支持。而且,軍隊中存在不同民族和教派,並受到反美武裝的滲透。同時,各政黨均有自己的民兵,包括海歸派政黨,這些民兵控製了他們所在地區的形勢。2003年8月以後,聯軍正式授權各民兵組織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從而承認了他們的合法地位。這在事實上削弱了中央權威。

  各種情況妨礙了伊拉克的經濟重建。伊石油官員透露,2005年全國各地發生了186起針對石油設施的破壞活動,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2.5億美元。戰前,伊原油日產量為280萬桶,而2006年僅有200萬桶。到2006年9月,在2003年美國國會批準提供的伊拉克重建資金中,使用的僅有10億美元(占6%)。同時,美軍於2006年1月2日宣布,在本年最後一筆援助資金到位後,美國政府將不再追加對伊重建的援助。另一方麵,已提供的援助經費也被大量挪用。據報道,在美國國會批準向伊提供的184億美元緊急重建資金中,有56億美元被挪用於治安等項目。許多完成的項目,因為勘測失敗、電力不足、管理不善、公開掠奪和設備閑置而無法使用。此外,還存在著美國公司濫用資金的情況。2006年4月,美國特別總檢察官對參與伊重建的公司展開了72項調查。

  由於局勢持續動蕩,民眾的生活水平反而低於戰前。《紐約時報》2006年2月援引美國參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伊拉克目前的石油生產、電力供應、供水和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比戰前更差。目前,伊全國日平均供電不到12小時,住房、供水和醫療都無從保障,半數以上居民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2006年7月,國內的通貨膨脹率接近70%。

  戰爭對伊拉克社會也產生了負麵影響。由於惡劣的安全環境,學生上學和婦女外出都成問題,大批知識分子出逃,加上其他因素,教育醫療的發展受到很大限製。同時,反美武裝的興起也使保守思想流行,並通過武裝組織強加給社會。伊拉克的文物在戰爭中損失慘重,而戰後什葉派控製的政府對前伊斯蘭的上古文明缺乏興趣,使情況更不容樂觀。當然,新的環境也確實促進了思想的自由,戰後出現了大批新報刊。

  正如許多觀察家所指出的,伊戰改變了地區格局,伊朗是戰爭最大的受益國。它為伊朗除去了薩達姆這個死敵,同時伊朗通過伊拉克的什葉派得以對伊拉克的局勢進行控製,以致有人驚呼在戰後中東出現了一個“什葉派新月”(包括黎巴嫩的真主黨在內)。盡管美國一再指責伊朗和敘利亞在幕後支持伊拉克的反美活動,並進行公開的威脅,但收效不大。同時,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對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十分擔憂,有媒體報道沙特曾向伊的遜尼派組織提供援助,而土耳其則對庫爾德自治區未來的獨立前景倍感警惕。因此,伊戰使伊拉克成為危及地區穩定的重要因素。

  到2007年年中,美軍陣亡人數達到3705人(CNN公布數據);受傷人數接近3萬。據美聯社報道,4年裏美國在伊拉克的開銷將近5000(一說為3250)億美元,除去通貨膨脹幾乎接近在越南12年的花費。因此,布什和共和黨在國內的威望日漸低落。早在2003年10月,反對布什對伊政策的人數已超過支持人數。民主黨的支持率相應上升,後者在2006年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後一舉控製了國會參眾兩院。

  麵臨巨大壓力的布什不得不尋找出路。共和黨中期選舉失敗後,伊戰主要策劃兼指揮者、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黯然下台,隨後羅伯特·蓋茨出任國防部長。此前,白宮成立了由前國務卿貝克和民主黨議員漢密爾頓共同牽頭的“伊拉克研究小組”,探討擺脫困境的良策。12月6日,伊拉克研究小組經過數月調研後,提交了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其主張是:伊政府應擴充軍隊,承擔起保衛國家安全的責任;美國應向伊軍大幅增派軍事人員,而美軍的主要任務將轉變為向伊軍提供支持。

  但布什反其道而行之。2007年1月10日,布什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了美國對伊拉克的新政策。內容包括將向伊拉克增派2.15萬(後增至約3萬)名軍人,要求伊政府盡快承擔起更多責任,以及尋求美國中東盟友的支持等。此外,美國還將斥資10億多美元振興伊拉克經濟,重點為創造就業機會,並向海灣地區派遣一艘航母,以“警告敘利亞和伊朗”。布什也要求在2007年年底之前,伊政府必須能接管所有省份(目前僅有3省的安全控製權掌握在伊政府手中)。但是,許多美國議員對新政策持懷疑態度,其中包括共和黨議員。另外,國會和一些學者開始討論通過伊拉克三個地區自治實現安全的可能性。

  民主黨人不斷在國會裏為布什的增兵計劃設置障礙。眾議院於7月通過兩項法案,分別要求布什政府在2008年4月1日前從伊拉克撤出所有作戰部隊及禁止美軍在伊拉克建立永久性基地。但民主黨在參議院通過撤軍法案的努力宣告失敗。

  2007年1月,戴維·彼得雷烏斯出任新的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同時,美軍的增兵開始,到6月結束。新增的美軍主要加強巴格達的安全,他們從2月開始在巴格達實施新安全計劃,投入了對反美武裝的攻勢。盡管伊拉克整體的安全形勢沒有改觀,彼得雷烏斯在9月11日提交給國會的伊形勢評估報告中卻指出,增兵伊拉克的目標大部分已實現。9月13日,布什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在2008年7月前將駐伊美軍兵力由目前的20個旅減為15個旅,使其恢複至增兵前的13萬人。布什的計劃顯然旨在謀求共和黨贏得2008年大選。

  2006年10月,馬利基政府提出了一項法案,正式確立了國家實行聯邦製的具體方案,立即遭到遜尼派和部分什葉派的反對,盡管法案在國會勉強獲得通過。2007年4月,薩德爾集團的6名部長宣布退出馬利基政府。8月,遜尼派的伊拉克和諧陣線的6名部長也掛冠而去。一周之後,阿拉維領導的跨教派政治聯盟“伊拉克名單”的5名部長也宣布抵製政府。馬利基政府已經陷入合法性危機之中。不過,7月政府通過的石油法草案得到了各派支持,該草案的目的據說在於以“公平原則”確定各省對油田的控製權和石油收入的分配、吸引外資,以及籌建一家國有石油公司。草案將為外國石油巨頭提供30年的石油開采合同。

  在國際上,美國也被迫展開與敘利亞、伊朗的溝通。2007年3月,有上述三國和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等參加的伊拉克安全問題國際會議在巴格達舉行。會議達成的一個共識是,實現伊拉克的安全與穩定符合各國利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與伊朗副外長第一次進行了直接交談。

  美國的盟友也在逐漸離去。英國首相布萊爾於2007年2月宣布大幅削減駐伊英軍人數,給予美國新的沉重打擊。2004年以來,先後已有西班牙、荷蘭、意大利、日本等14國撤軍。

  總之,美國的伊拉克戰爭和重建基本上是失敗的。從伊拉克國內的情況看,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確實擺脫了薩達姆時期遭受的壓迫,但最終形成一個民主、穩定、平等的多元政治結構還需要相當一個時期。戰後伊拉克形勢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化”:越南化,黎巴嫩化,波黑化,阿富汗化,伊拉克化。越南化,指美國在伊拉克駐軍長期化,戰爭大量消耗美國的人力財力,從而使伊拉克成為陷阱;黎巴嫩化,指伊拉克新的政權結構是黎巴嫩式的教派政治,具有潛在危險,同時各教派之間存在尖銳矛盾,政黨以教派為基礎並擁有自己的武裝,形成地方割據,並與外國建立密切聯係;波黑化,指伊的教派矛盾已發展為教派清洗和大規模的強製人口遷移,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並危及國家認同;阿富汗化,指伊拉克像阿富汗那樣成為為伊斯蘭國際極端力量反美的重要基地;伊拉克化,指美國推動伊拉克軍隊和警察的擴編,實現戰爭“伊拉克化”,同時,它未來也可能指伊拉克在國際政治中的獨特經曆:在外來軍事打擊之下,一個主權國家發生政權更迭,陷入極端無政府狀態,麵臨解體前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