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扶貧攻堅要兩個文明一起抓

耀縣地處關中渭北旱塬南緣,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貧困縣之一。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特別是1994年以來,中宣部把耀縣定為蹲點的扶貧縣後,先後派出幹部具體幫助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後又有陝西省和銅川市的41個單位派出68名幹部進駐耀縣26個貧困村,在耀縣26萬人民和全體幹部一致努力拚搏之下,終於在1997年全省第一批越過了貧困線。1986年,國務院確定耀縣為全國重點貧困縣時,全縣有貧困戶17007戶、85635人,到1997年,經省、市聯合驗收組實地查驗,貧困人口人均占有糧食及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62公斤和750元以上,超過了350公斤和600元的基本標準;人均基本農田麵積,解決人畜飲水、行政村通電、貧困戶掌握實用技術、計劃生育及貧困村班子情況等八項驗收標準總積分達111.6分,超過85分的越線標準,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扶貧攻堅先進縣”。1998年,經銅川市扶貧辦抽查驗收,剩餘貧困人口又有7100人的人均占有糧食及人均純收入達到“雙七百”標準,越過了溫飽線;已超過貧困線的鞏固提高對象4148人,人均占有糧食及人均純收入達到了“雙八百”標準;驗收內容總積分達107.1分,達到市上的鞏固提高標準。全縣自從1986年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到1998年底,共解決了80000人的溫飽問題,現在在貧困線以下的5000多人,多數是社會救濟對象,與此同時,耀縣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鄧小平理論不斷深入廣大,黨員、幹部和一部分積極分子的頭腦,農民科技素質大幅度提高,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地方病基本得到了控製,全縣上下人心思進、人心思改、人心思富,加快發展、時不待我的緊迫感、使命感空前強烈,抓經濟、促發展的巨大合力日益形成。所以,在1996年,耀縣被省、市授予“精神文明先進縣”的榮譽稱號。與精神文明建設密切聯係的雙擁工作,耀縣的成績也是顯著的,曾經兩次榮獲“雙擁模範縣”的光榮稱號。耀縣在扶貧攻堅中取得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勝利和雙豐收。他們是怎樣取得這些成績?據我們這次調查了解,有以下一些主要經驗:

一、始終有一個“兩手抓”的正確的指導思想。

縣委領導班子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牢記鄧小平教導:“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沒有這種精神文明,沒有共產主義思想,沒有共產主義道德,怎麽能建設社會主義?”他們認識到兩個文明建設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認為在貧困地區的扶貧攻堅,就是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的一個艱巨複雜的巨大的係統工程,不僅要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而且同時要扶誌,要治愚,努力提高群眾和幹部的思想、科技、教育和文化水平,這兩個文明建設如同人的兩隻手和兩條腿一樣,是密切聯係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缺了哪一個都不行。中宣部在扶貧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中明確提出:把扶貧工作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著力提高人的素質。縣委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具體化為全縣幹部和群眾都看得見摸得著的精神文明建設“八大工程”(如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的學習工程;加強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設工程;以創佳評差為重點,注重文明形象建設工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倡導和宣傳新人新風工程;以創建文明縣為目標,實施“耀州新貌”工程等),使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方法和措施得力,基本上克服了在一些幹部中存在的那種“硬任務(物質文明建設)爭著幹,軟任務(精神文明建設)繞著轉”的錯誤傾向,使黨中央確定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兩手都要硬”的正確方針落到了實處,變成了切切實實的行動。

二、緊抓一個中心——直接解決貧困農民群眾的溫飽問題,並為逐步奔向小康目標過渡。

在1986年國務院確定耀縣為全國的重點貧困縣時,耀縣的貧困人口占全縣人口總數的43.7%;1994年國務院再次確定耀縣為全國重點貧困縣時,耀縣的貧困人口下降到全縣人口總數的17%,但是耀縣縣委和縣政府並沒有為這種簡單的多數和少數的數字所迷惑,而是清醒地看到,全縣的貧困人口不論占多大比重,都應當作為重點,首先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這是社會主義要共同富裕的起碼要求,也是全麵發展全縣經濟的要求。他們還看到全縣那部分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的農民群眾的溫飽水平也是很低的,經不起天災人禍和其他重大事故。以扶貧攻堅為中心,必然會全麵帶動和加強農村工作,使全體農民群眾受益,使全縣的經濟發展受益。耀縣的原煤、石灰石等自然資源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所以以原煤和石灰石為主的工業基礎比較好,原煤年產量150萬噸,水泥年產量55萬噸。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8.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6億元,占80%,農業總產值1.6億元,占20%。耀縣縣委和縣政府的可貴之處是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忽視農業的落後,沒有因為城鎮的發展而忽視農村的落後,認為70%以上的人口還居住在農村,農業這個基礎不穩固,工業就不可能更大更好的發展,所以縣委和縣政府的主要精力,仍然要抓農村,抓扶貧攻堅。

為把以上這些正確思想落到實處,耀縣實行了“三製”:一是實行黨政一把手扶貧工作責任製。縣、鄉、村層層簽訂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責任狀,壓實擔子,強化領導。二是實行一票否決製。縣委、縣政府把扶貧攻堅列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對於無正當原因完不成任務的鄉(鎮),扣發單位所有人員的兩個月工資,連續兩年工作無起色的鄉(鎮),主要領導就地免職,不得易地安置。三是實行部門與所包鄉(鎮)連帶責任製。年終同考核,同獎懲。

耀縣總結了過去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扶體(經濟實體)不扶戶,扶企不扶村”的問題,提出了“真扶貧、扶真貧”,扶貧要直接到村到戶,要把貧困人口是否真正擺脫了貧困,作為檢驗是否完成了扶貧攻堅任務的主要標準。所以,他們調整了扶貧資金投資方向,著力把資金投向種植業和養殖業方麵。1984-1986年扶貧貸款3755萬元,用於加工業的占78.8%,用於種養業的隻占21.1%;1997-1998年扶貧貸款2288萬元,用於加工業的隻占28%,用於種養業的占了72%。省、市扶貧辦於1996年在耀縣進行了扶貧到戶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向貧困戶直接發放小額貸款,使貧困戶,戶戶有發展項目,有發展資金,較好較快地解決了溫飽問題。

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是扶貧攻堅中物質文明建設的主要標誌。到1998年底,耀縣基本農田麵積達到31.74萬畝。人均1.67畝,這是解決糧食問題和開展多種經營的基本條件,也是解決溫飽並逐步向小康過渡的基礎。全縣修建的引水工程,解決了19萬人,2.74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全縣實現了村村通電,鄉鄉通柏油路,村村通沙石路。並且開通了5000門程控電話,實現了農村電話自動化,縣城廣電傳輸光纜化。

耀縣在扶貧攻堅中還有兩個很大的物質文明建設工程。這就是“全國山區林業綜合開發示範縣”的建設工程和山坡地改造成梯田(簡稱“坡改梯”)的建設工程。

耀縣森林資源比較多,全縣現有森林麵積57萬畝,還有荒山坡麵積13萬畝,在中宣部的幫助協調下,經林業部批準,已把耀縣列為“全國山區林業綜合開發示範縣”。從1998年開始啟動,實施年限5至7年,每年注入資金1500萬至2000萬元,現已落實到位資金900萬元。該項目主要從事名優經濟林基地建設,香山森林公園和林業科技培訓中心項目建設。項目實施後,可以優化大農業經濟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於耀縣脫貧致富奔小康,創造優美的生態環境,發展旅遊業和促進其他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都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耀縣的60萬畝耕地中,就有山坡地3.6萬畝,如何結合退耕還林,把25度以下適宜改造的山坡地改造成為水平梯田,是耀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又一個大課題。在中宣部的協調幫助下,省水保部門已把耀縣列入“坡改梯”重點項目縣之一,目前項目已經批準,現已落實資金1200萬元。這一項目對於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增加和提高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將會起重大作用。

三、緊抓一個基礎——以科技和教育為中心,著力提高人的素質。

扶貧攻堅的物質文明建設,種植地膜玉米和地膜小麥,栽植蘋果等經濟林木和經濟作物,種植大棚蔬菜,飼養良種家畜家禽,興修水利和水保工程等,必然要求用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武裝勞動者的頭腦。不解決這個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扶貧攻堅的物質文明建設,隻能停留在原有的落後的水平上,根本不可能加快脫貧致富步伐。耀縣依托縣廣播電視學校(也是農業技術培訓學校)和縣、鄉農業技術推廣站,近幾年就舉辦了各種農民培訓班300多期,發放各種農業技術資料4萬多份,培訓農村勞動力1600多名,基本上達到了每個貧困戶有一名勞動力掌握一門以上先進適用技術的目標。耀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省教委和農業廳聯合評估驗收後批準的合格的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先後為農村培訓農學、農技推廣、畜牧獸醫、果樹、農業經濟與管理、淡水養魚、農產品貯藏與加工等和會計、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類人才,共510多人,成為推廣農業科技的骨幹和帶頭人。

教育是科技的基礎。耀縣在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的過程中,注重希望小學的興辦和教師隊伍的提高。幾年來中宣部協調各方為耀縣貧困鄉鎮建起了七所希望小學。省、市、縣扶貧單位都為貧困山區維修校舍、購置課桌凳、電教器材和其他設施。中宣部還捐資11.78萬元,救助耀縣貧困學生276名,結對救助50名貧困失學兒童。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中宣部在每年的暑假期間,組織耀縣貧困鄉鎮的優秀教師到北京參觀學習教學改革和管理經驗,提高覺悟,增長知識。在中宣部的聯絡下,還設立了耀縣華光教育基金會,已為100多名山區優秀教師頒發了資金,穩定了山區教師隊伍。

精神文明建設還須有“硬件”建設作載體、作保證,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除了上麵所說的建築學校以外,經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誌的協調,文化部出資100萬元,幫助耀縣建起一個高標準的圖書館(每天有200多人進館閱覽),並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宣部捐贈圖書九萬餘冊,並裝備了書架和電腦。圖書館建成投入使用後,已接待了讀者數萬人,在群眾中產生了較大影響。由國家計委和中央電視台出資83萬元,修建了電視差轉台和接受設備,使耀縣廣播電視覆蓋率由原來的40%提高到95%以上,使山區群眾看到了外麵的世界,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

耀縣還創造了精神文明的一個全國性的典型——孫原村。這個總麵積有7.34平方公裏、有876戶、3287口人的村莊,是我國唐代偉大醫藥學家孫思邈的故裏。孫原村多年來一直堅決貫徹執行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兩個文明建設上取得優異成績。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麵,孫原村已有相當發展的工業(耀縣東風水泥總廠,耀縣孫思邈保健品廠等六個村辦企業,一家台商投資企業,四家民營企業),還建成一個基礎設施比較好的3平方公裏的工業小區和集貿市場。在全村6081畝耕地上,已建成了1355畝優質蘋果園,1100畝花椒園和150畝銀杏基地。199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056萬元,人均純收入2190元,超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347元的62.5%,被省政府授予“省級小康示範村”的光榮稱號。孫原村富裕起來,不是片麵追求給村民多分錢,而是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麵大投資。他們建立了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完善了農村小學,建立了農村幼兒園,建立了中心活動室,村廣播站,有線電視台,電影放映隊,圖書館,檔案館,村史館、藥王文博點,辦了《藥王故裏報》,並且建立農村合作醫(藥)療基金,實行了比較完善的合作醫療製度。孫原村藝術團組建了百人鑼鼓隊、百人秧歌隊、百人合唱團、百人走馬隊,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全村湧現出十星級文明戶342戶,加上九星級、八星級和七星級文明戶,精神文明戶占了全村總戶數的絕大多數。村風民風淳樸,社會治安良好。被省上評為“省級文明示範單位”,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創建全國文明村工作先進村”。這個重大成績的取得,主要是因為孫原村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改革開放十幾年,孫原村黨委一班人,在各級黨委的關懷和支持下,帶領全村黨員、團員、幹部和群眾,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動力,堅持“加快工業,大辦農業,開發旅遊,全麵發展”的經濟發展路子,以共同致富奔小康統攬全村工作,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使集體經濟日益壯大,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以,孫原村黨委被省上評為“先進黨總支”,“全省農村先進基層組織紅旗單位”。丁關根同誌來孫原村視察工作時說:“如果我們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都能像孫原村那樣,國家的麵貌將會有很大的改觀”。……

在孫原村的帶動和影響之下,經過耀縣各級幹部和群眾的努力,全縣已湧現出省、市、縣三級文明單位147個,文明村31個,小康村78個,文明村和小康村兩者共占全縣191個行政村的57%。

四、緊抓一個關鍵——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在於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耀縣縣委對於這個問題認識是明確的。因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是近幾年來年年都要抓的重要工作,所以有些同誌產生了一些鬆勁厭戰情緒,縣委常委首先統一思想,並教育各級黨委,堅定了全麵、深入、紮實、持久地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信心。他們首先落實黨委抓黨建的責任。縣委書記負總責,主管書記,組織部長是第二、第三責任人,鄉鎮黨委書記是鄉鎮黨的建設的直接責任人。提出不抓或抓不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就是失職。縣委還把加強鄉鎮黨委建設工作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龍頭來抓。從上到下,把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列入重要議程,並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建立並經常堅持縣級領導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聯係點製度,全縣共建立縣級六大班子領導聯係點25個,縣委整建領導小組成員聯係點16個,這些領導同誌以身作則,經常深入聯係點檢查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起了模範帶頭作用。

他們把學習宣傳黨的十五大精神,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耀縣在學習宣傳黨的十五大精神和鄧小平理論上,注重聯係當前農村工作實際,搞好三個結合:一是把學習活動同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相結合,突出抓了土地延包、減輕農民負擔、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糧食等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學習和貫徹落實。二是把學習活動同農村經濟的發展相結合,把黨的十五大精神和鄧小平理論作為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發展的法寶,明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總攬全局的工作思路,明確本鄉和本村經濟發展的具體路子。三是同樹立群眾觀點相結合,教育基層幹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今年3月份以來,耀縣按照省委在農村幹部中開展“四教育”(理想、宗旨、政策、法製)活動的部署,又在九個鄉鎮開展了“四教育”活動,使學習黨的十五大精神和鄧小平理論進一步具體化,並向深入發展。

耀縣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對幹部和黨員進行實事求是的教育,教育各級幹部和黨員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縣委書記對各級幹部和黨員的講話中說:“縣委憑政績用人”,希望大家出政績,讓群眾盡快富起來。要出政績,留政聲,給老百姓辦實事。但是要防止片麵追求政績,為創政績而做表麵文章。不要一上任就否認前任,脫離實際,滿腦子新點子,遍地新花樣,造成“現任的政績,後任的包袱,老百姓的苦果”的現象。也不要不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調整一次產業結構,加重一次農民負擔”。“在經濟工作中,不要搞短期行為,不要搞個人說了算,不要做表麵文章,勞民傷財。”這些切中時弊的實事求是的講話,真是入木三分,擲地有聲,有力地教育了幹部和黨員,也鼓舞了廣大群眾。

經過學習和教育,在全縣群眾和黨員中,已開始形成這樣一些共識:“不學鄧小平理論,一點進步也沒有;不幹工作,一點理由也沒有;不懂市場經濟,一點本事也沒有;不關心群眾疾苦,一點威信也沒有;不廉潔自律,一點黨性和公仆意識也沒有。”

耀縣按照中央提出的“六好”鄉鎮和“五好”村的目標,采取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辦法,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1999年初,經縣上初步驗收,市上抽查,有7個鄉鎮和77個村達到了“六好”和“五好”的目標,分別占鄉、村總數的43.8%、40.3%。在鞏固提高這些達標鄉、村的同時,還有60%的鄉、村,需要繼續開展“六好”和“五好”的創建活動。所以耀縣縣委提出,對於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要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經常抓,抓經常”的思想,做到思想不放鬆,工作不鬆勁,力度不減弱;努力在近幾年內,把農村絕大多數的鄉鎮黨委和支部,建設成為抓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的戰鬥堡壘。

五、成績麵前不自滿。

耀縣縣委並沒有在以上所說的這些成績麵前表現出自滿情緒,而是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他們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麵看到全縣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經濟結構矛盾突出,企業適應市場能力差,產品市場占有率不高,企業效益低下;相當一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給經濟生活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農業基礎脆弱,農業效益不高,地處旱原,旱災頻繁發生,嚴重影響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縣財政困難,財力緊張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麵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是不小的。例如耀縣縣城的髒、亂、差問題還未根本解決,全縣眾多水泥廠和煤礦對於環境的汙染問題,還比較嚴重。幹部的思想作風上還存在許多問題。縣委書記常煥良同誌在1999年2月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認真分析我縣幹部隊伍工作作風的現狀,按照《黨章》和中央、省、市委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領導幹部的作風,群眾還不滿意,集中在兩個方麵:第一,講政策、講法製、講原則的正氣不足。遇事講個人義氣,講抹平的現象在一定範圍內存在。這些問題導致把一些正確的東西看成不正確的東西,把一些不正確的東西看成正確的東西。衡量判斷是非的標準被扭曲。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同誌不講學習,不思進取,自以為是;二是一些領導同誌脫離群眾,手中有點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個別同誌重哥兒們義氣,吃吃喝喝,與社會閑散人員攪在一起;四是某些同誌好大喜功,愛做表麵文章,工作一塌糊塗,自我感覺良好,自吹自擂;五是少數人目中無組織,個人英雄主義嚴重,搞“家天下”、“一言堂”。第二,講全局、講發展、講奉獻的風氣不濃。遇事先講個人得失、講名利的不良之風仍然存在。這些人,不是把“三個有利於”標準用於判斷我縣整個工作的得失之中,而是錯誤地用在了自己的名利得失之中。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同誌不關心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專門傳播小道消息,熱衷於說長道短;二是一些領導同誌不懂市場經濟,愛投機鑽營,專當事後諸葛亮,自以為聰明;三是個別同誌對縣上的重大利益得失漠不關心,但為自己的一點小利益敢於鬧破天;四是某些同誌把手中的權力變成群眾的“鬼門關”。不給好處大講原則,給了好處敢於頂風違紀;五是少數執法、執紀的幹部,用法律和原則做交易,拿了人的手軟,成了個別大款的“跑腿人”。以上表現雖然發生在少數幹部身上,但危害很大,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嚴重阻礙著全縣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這樣明確地指出問題,在一些人中有一定的觸動,也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1999年11月12日

(此文係劉邦顯與王伯惠、王耿臻三人合寫而成。報送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誌與相關部門的領導與單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