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0、謝玄與魚鮓

  魚鮓是中國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傳統佳肴,兩千多年間一直是人們下酒佐飯的美味,魏晉至隋唐時期尤為盛行。東晉名將謝玄於軍務之餘釣魚,自製成魚鮓,遠寄給他的愛妻,遂被傳為風流佳話。《大業拾遺記》載,隋大業間,吳郡官員曾向隋煬帝進貢過鯉魚鮓,煬帝對此味很感興趣。唐、五代時,人們可用魚鮓做成花式菜肴。《清異錄》記述吳越地區有一種玲瓏牡丹鮓,就是用魚鮓片拚成的,由於加工後的魚鮓色澤微紅,猶如初開的牡丹,不僅滋味甚美,而且有觀賞價值。

  史料中記載的製作魚鮓之法有七八種之多,現根據《齊民要術》記載的一種略述如下:

  作魚鮓的時間,一年四季都可,但以春秋兩季最合適。因為冬季氣候寒冷,不易發酵;夏季天氣太熱,容易生蛆。魚鮓的正統原料是鯉魚。魚越大越好,以瘦為佳。肥魚雖好,但不耐久。凡長到一尺半以上,皮骨變硬,不宜作鱠的魚,都可以作鮓。取新鮮鯉魚,先去鱗,再切成二寸長,一寸寬、五分厚的小塊,每塊都得帶皮。其所以要將魚塊切得這麽小,是因為魚塊過大,則外部發酵過度,酸烈難吃,而靠近骨頭部分卻生而有腥氣,塊小則發酵比較均勻。切好的魚塊可以隨手扔到盛著水的盆子裏浸著。切完後,整盆漉起來,再換清水洗淨,漉出放在盤裏,撒上白鹽,盛在簍中,放在平整的石板上,榨盡水。燒一塊試試鹹淡。接著將粳米炊熟當做糝,連同茱萸、橘皮、好酒等原料在盆裏調勻。取一個幹淨的甕,把魚擺在甕裏,一層魚、一層糝,裝滿為止。把甕用竹葉和菰葉或蘆葉密封好,放置若幹天,使其發酵,產生新的滋味。食用時,最好用手撕,如用刀切則有腥氣。

  從以上記述中可以看出魚鮓屬於生食的菜肴,但又不是通常所說的生魚。它不用火來烹、煮、煎、炒,而是經過特別工藝調製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