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歌樂侑酒之俗

  據文獻所記,早在周代的宴席上就已經盛行歌樂侑酒的禮俗了。《周禮·天官》中有“以樂侑食”記載,《詩經·賓至初筵》:“賓至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肴核維旅。酒既和旨,飲酒孔諧。鍾鼓既沒,舉疇逸逸。”這種鍾鼓齊鳴,其樂融融的酒宴氣氛是熱烈的。自周代起,歌樂侑酒之俗一直傳到近代而經久不衰。它是受人們歡迎的一種侑酒方式。

  不同時代、不同規格的酒宴,其歌樂侑酒的形式和內容也是有別的。如封建時代的國宴或官方舉行的大型宴會,曆代基本上是沿用周禮的歌樂形式(中國曆代也多有變異的現象,如隋唐時多用西域胡樂胡舞侑酒)。現以鄉飲酒為例:樂工入而升堂後,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然後再由吹笙的樂工在堂下奏《南陔》、《白華》、《華黍》等曲。接著堂上歌《魚麗》,堂下吹笙奏《由庚》;堂上接著歌《南有嘉魚》,堂下笙奏《崇丘》;堂上再歌《南山有台》,堂下笙奏《由儀》。此後,堂上堂下歌瑟一起合作;樂工唱《關雎》,笙奏《鵲巢》合之;唱《葛覃》,笙奏《采蘩》合之;唱《卷耳》,笙奏《采萍》合之。

  古代北方兄弟民族也盛行歌樂侑酒的習俗,其歌樂與中原地區不同。《遼史》所載的“曲宴宋國使樂次”是這樣的:酒一行,觱篥起歌;酒二行,唱歌;酒三行,歌手伎入;酒四行,琵琶獨彈,雜劇入等;酒五行,闕;酒六行,笙獨奏,合法曲;酒七行,箏獨奏;酒八行,唱歌,出架樂;酒九行,唱歌,角觝。

  這樣大型宴會上,侑酒歌樂的特點是莊重而典雅,但是繁文縟節的禮樂,歌功頌德的讚歌是沒有新內容的。除了盛大典禮時按規矩演奏演唱外,在較隨便的場合,人們是不用這些歌與曲的,這就使曆代酒宴上侑酒的歌樂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局麵。

  在我國古代官宦文人酒宴上,歌舞侑酒之風很盛。歌舞者多是官妓、營妓和家妓。官妓、營妓都是公屬的,是供地方官和武官飲酒取樂的。《輟耕錄》說:“漢武帝設營妓,為官奴之始。”豪門之家私養家妓的風氣從戰國始直至唐代,一直很盛行。她們大多色藝俱佳。“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詩歌中提到的幾個能歌善舞的家妓名字,即善於歌唱的樊素、紫綃和長於舞蹈的小蠻、紅綃。這些家妓大多是主人用金錢買來的,加以訓練而成。“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白居易《感故張仆射諸妓》)官妓、營妓雖屬公有,但是一些文武官離任時常常把這些善於歌舞的官、營妓帶走而變成自己的家妓。在宴會歡飲之時,家妓常常被作為禮物用於相互饋贈。據《本事詩》所說:李司空慕劉禹錫名,常邀請他到家中飲宴。“酒酣,命妙妓歌送之。在豔歌曼舞,美酒佳肴的酒宴上,劉禹錫即興作詩:礒鬌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李司空見劉禹錫喜歡歌舞侑酒的妙妓,就慷慨地相贈了。再如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當禦史官時,李司徒正退居家中,“聲伎豪華,為當時第一。”家中歌舞妓達百餘人,都是技藝超群的絕色美女。有一次杜牧到李司徒家赴宴,他一麵飲酒,一麵注視著那一群舞興正酣的家妓,忽然問道:“聽說有個叫紫雲的,是哪個?”李司徒指給他看。杜牧凝視了好一會兒,說道:“名不虛傳,宜以見惠。”直言不諱地要李司徒把紫雲送給他。由此可見當時相互贈送家妓之風。

  宴會上侑酒的歌舞因時代不同,也多有變化。三國以前,酒宴上的歌舞多是中原各地的樂舞,這些歌舞聲緩舞慢。東晉以後,風格各異的兄弟民族樂舞大量湧入中原,使人耳目一新,於是侑酒的歌舞多改為胡樂胡舞了。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等風靡一時。以旋轉疾速為特點的胡旋舞在白居易《胡旋女》中是這樣描述的:“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以急騰環行的舞姿,伴以橫笛琵琶之樂的胡騰舞在李端《胡騰兒》中是這樣描敘的:“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絲桐忽奏一曲終,嗚嗚畫角城頭發。”尤其是柘枝舞,以它多變的節奏,柔軟的下腰,繽紛的腳步,急速的旋轉,緊密地應著鼓聲而博得了人們的喜愛,在中原非常流行。許多舞妓因跳柘枝而出名,被人們稱為“柘枝妓”。唐代中後期,柘枝舞盛行在達官貴人士大夫的酒宴上。唐代柘枝妓韋氏原是蘇州太守韋某的千金小姐,因父兄早亡而淪為歌妓。她在酒席筵前獻舞侑酒,命運很悲慘。一天,潭州刺史李翱大宴賓客,命一舞妓跳柘枝舞。在席上飲酒觀舞的殷堯藩侍禦史突然認出這個滿臉愁色,眼裏含淚而舞的少女正是已故韋太守的千金小姐韋氏。他感慨萬千,即席贈了一首詩給韋氏:

  姑蘇太守青娥女,

  流落長沙舞柘枝;

  滿座繡衣皆不識,

  可憐紅臉淚雙重。

  李翱看到這首詩,就把這柘枝妓叫到近前問起她的身世。韋氏含淚把她的境遇告訴了李翱。李翱感歎了半天說:“我和韋家是親戚。”便讓韋氏脫下舞鞋換上襪襦,並引到後庭和他的夫人韓氏相見。後李翱把她嫁給了一位士人。

  除歌舞侑酒外,雜耍百戲也常在一些酒宴上獻演,“繡段裝簷額,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劍,百戲後歌□。”(杜甫《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廊下禦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張籍《寒食內宴詩》)歌舞百戲雜耍侑酒之俗曆代皆有沿襲,到宋代以後,商賈富人,市井之民的酒宴上也多有此舉。《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寫西門慶在家請客吃會親酒時,就請了唱曲的和演雜耍的來侑酒:

  話休饒舌,不覺到二十五日,西門慶家吃會親酒,插花筵席,四個唱的,一起雜耍步戲……(酒宴開始後)樂人撮撮,弄雜耍回數,就是笑樂院本。下去,李銘吳惠兩個小優上來彈唱,間省請吹下去,四個唱的出來,筵外遞酒……

  這樣的雜耍雖無法和漢唐時的聖上賜宴或官宦酒宴上的雜耍百戲相比,但是可見這種侑酒的習俗和歌樂侑酒之習一樣,很受人們的歡迎,在曆代各種規模的酒宴上流行。明清以來,平民百姓的酒席上也常有飲酒者即興表演一些雜耍小節目以侑酒的故事。這些即興表演雖簡單些,但可說明這種侑酒的風習的普及程度。

  唐代酒宴上盛行歌以送酒的習俗。送酒即勸酒,唐代人勸酒用歌,這一習俗至今仍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盛行。唐代送酒的唱歌者多是陪酒的姬妾歌妓,但也有主人唱歌為客人送酒或主客相互送酒的形式。

  姬妾歌妓送酒,唐代文人士大夫盛行攜妓飲酒,“使君雖老頗多思,攜觴領妓處處行”(白居易《題靈岩寺》);“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裏醉,芙蓉帳底奈君何”(李白《對酒》)。在酒席上,姬妾歌妓就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唱歌勸客(或主人)飲酒的職責了。唐傳奇《韋鮑生妓》有這樣的送酒場麵:一天鮑生設宴請韋生飲酒,酒酣時,韋生提出要用良馬換鮑生的家妓(唐代士大夫階層普遍養著一些家妓,其地位相當於妾婢,但多數都能歌舞),鮑生也同意了。為了盡歡,鮑生叫一個歌妓帶著樂器到酒宴上,“命捧酒勸韋生,歌一曲以送之”。韋生在歌聲中飲了酒,歌妓又唱歌送鮑生酒。由此可見,歌以送酒的順序是先客人後主人。

  在盛行歌以送酒的唐代,不但士大夫家的歌妓姬妾如此,在妓院酒肆裏,妓女和當壚的酒家女也是如此;不但內地人如此,就連從西域來的胡姬也是如此。楊巨源《胡姬詞》有這樣的詩句:“妍豔照江頭,春風好客留。當壚知妾慣,送酒為郎羞……”就描寫了胡姬在酒肆裏為酒客們送酒的情景。為此,許多豪家少年紛紛到有胡姬當壚送酒的酒肆飲酒宴歡。李白《少年行》之二是這樣描寫的: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遊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歌妓姬妾歌以送酒的習俗在唐詩中多有描述,“處處聞弦管,無非送酒聲”(劉禹錫《路傍曲》),“最憶過時留宴處,豔歌催酒後庭深”(呂溫《道州奉寄襄陽裴相公》)等皆說此。

  主人親自唱歌送酒勸客,是表示對客人特殊的禮遇。例如《舊唐書》卷二百上記載了身為節度使的安祿山為了安撫部下親自歌以送酒的事:“祿山自唱歌以送酒,待之如初。”

  主人為客送酒,客人一般也起身唱歌為主人送酒。唐傳奇《崔玄微》:“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有紅裳人與白衣人送酒,歌曰:‘……’又白衣人送酒,歌曰:‘……’”就說此俗。如主人勸客人飲酒,無歌來送酒,客人便可請主人先唱歌後再飲杯中酒,“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白居易《勸我酒》)就是這種習俗的展現。

  唐代歌以送酒有清唱,有邊歌邊舞,也有伴著樂器而唱歌的。唐代送酒的歌詞多是當時流行的詩作,如王昌齡、王之渙、白居易、李益等人的詩就很受歡迎。另外在村民市井中,送酒時多唱鄉土小調,並以簡單的樂器伴奏。唐代歌以送酒往往還是人們表達心願的一種方式。白居易《贈夢得》詩就是在酒宴上送酒時唱的: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

  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麵。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

  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

  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馮延巳《長命女》也屬於這一類: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歌以送酒之習在五代以後仍盛行,宋代酒肆歌妓(或娼妓)多唱豔詞小曲送酒,《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宋代文獻多有描述。這一習俗也傳到女真人那裏,《堅瓠集》裏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宋徽宗被金兵押著到燕京途中,在平順州的一個驛舍裏住下了。這天正值七夕,金兵便在驛舍裏大擺酒宴。酒宴開始後,隻見一個胡婦帶著幾個豔麗俊秀的女子進來。這幾個女子“或歌或舞,或吹笛持酒勸客。所得錢物,率歸胡婦”。這時,胡婦看見宋徽宗在一旁飲酒,也派了一個吹橫笛的女子來到他跟前勸酒。這個女子麵勸宋徽宗嗚咽不成曲,宋徽宗悄悄問她:“聽你口音像是東京(今開封)人,不知是誰家的女兒?”吹橫笛女子等到那個管她們的胡婦走遠後,小聲對宋徽宗說:我本是魏王的孫女,嫁給了欽慈太後的侄孫,東京陷落後被金兵淩辱,後被擄到此地,賣給豪門作婢女,又被豪門轉賣給這個胡婦,自此後整天在酒宴上強作歡顏,歌舞勸酒,稍有閃失,便遭到那胡婦的杖擊。接著她又問宋徽宗:聽口音,官人也是東京人,想來也是被金兵擄到此地的吧?宋徽宗隻是暗暗流淚,無話以答。後來,這個“宋室宗姬”因色藝雙全,被獻給粘罕。有人曾在雲中府粘罕的酒宴上看到她吹橫笛勸酒,於是感歎不已,作詞一首。詞中有“勸人飲酒,旋旋吹橫竹。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舊日榮華,如今憔悴,付與杯中緣”句。

  歌以送酒之習經元明兩朝至清,一直盛行。送酒之歌多是民歌小調和市井之謠。蒲鬆齡《聊齋誌異·鳳陽士人》中有這樣的描寫:一個美婦人斟了一大杯酒勸鳳陽士人喝下去,“士人以醉辭。勸之益苦,士人笑曰:‘卿為我度一曲,即當飲。’”於是美婦人就撫琴歌唱,唱完後說:“此市井之謠,有汙君聽。然因流俗所尚,故效顰耳。”從文中“市井之謠”、“流俗所尚”的評價中,可知當時送酒風氣的概況。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