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傳播中華文明、構建友誼之橋的鄭和

個人檔案

姓名:鄭和

原名:馬文和

字:三保

世稱:三保太監

生卒:1371―1433

享年:63歲

著作:《鄭和航海圖》

名言: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鄭和像

鄭和,明初著名航海家,太監。自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間內,率眾七次遠航,最遠到達東非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途經30餘國。他的航行,是史無前例的一次壯舉,加強了中國與所到各地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使得各國政要相繼派使甚至親自訪華,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友好往來。

皇帝意欲耀國富宦官揚帆赴遠航

鄭和,原姓馬,名文和,字三保,洪武四年(1371)出生在雲南省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的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據傳,其三十七世祖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他的祖父及父親都曾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聖,這就使出身伊斯蘭教名門望族的鄭和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統一全國的戰爭。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隨後被閹割,在軍中做僮仆。洪武十八年(1385),雲南平定之後,鄭和又隨軍調往北方,先後轉戰於蒙古沙漠和遼東等地。19歲時,他被挑選送到北平的燕王府服役,從此追隨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邊,並逐漸得到朱棣的信任。建文年間(1399―1402),朱棣為了與他的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發動了“靖難之役”,鄭和為朱棣登上皇位立下功勞,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永樂二年(1404)正月初一,成祖為表彰他的功績,親筆賜其“鄭”姓,鄭和從此更名,世稱“三保太監”。

江山已定,國內歌舞升平。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的思想就暴露了出來。是啊,大明江山已在一人掌握之中,現在國庫充盈,百姓富足,還有什麽希求的呢?現在還應派人巡撫海外,揚我大明天朝的國威,讓那些蠻夷稱臣納貢,這樣才不失為天之驕子呢!再說,那個建文帝是生是死還不知道,萬一他死灰複燃,可就不好辦啦!

據《明史》記載,“靖難之役”之後,明惠帝(年號建文)朱允?在宮中舉火自焚。然而成祖懷疑燒死的並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又有人傳言,說惠帝已逃往雲南,出家為僧。成祖派人去找,卻一無所獲。又有傳言說惠帝已經逃到海外,那麽出海巡撫與這件事正好一起辦。然而派誰去好呢?成祖舉棋不定,便在朝會上,提出了這個問題。

“眾位愛卿!朕自即位以來,大明已一統江山,國富民強。然海外蠻夷不從教化,須派一幹得力人馬前往,以昭至德,並宣以禮教。不知哪位愛卿願替朕出巡?”眾臣麵麵相覷,許久,內閣中書舍人黃淮方出班奏道:“啟稟萬歲,臣以為,陛下登基之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實在先帝之上,何苦不辭辛勞,去宣撫荒蠻之地呢?”“四海之內,莫非王土,他們亦為朕之子民。朕豈忍他們久居水火之中?”

蒼茫大海之上,風雲變幻莫測,又是去那些孤島洪荒之地,不要說要受顛簸之苦,弄不好連命都要搭上,誰敢冒這樣的風險?所以等了許久,群臣都咬緊牙關,木偶似的站在那裏,大氣也不敢出一聲,生怕自己討得了這個苦差事。

成祖正想發怒,這時,從身邊轉過一人,跪倒在地,大聲道:“奴才願往。”聲音尖細,很明顯是個太監。成祖聞音大怒,道:“這是你說話之處嗎?”原來朱元璋稱帝後,為汲取之前各代宦官亂國的教訓,特鑄鐵榜立於宮門外,上書:“宦官參政者死”,使之成為子孫後代的鑒誡,成祖也不敢違背。

說話之人正是鄭和,隻聽他言道:“奴才自幼喜閱海圖,且祖、父均有航海經曆。奴才耳聞目染,也略知一二。故奴才鬥膽,請陛下恩準。”成祖沉默半天,揮揮手:“你先下去吧!”

過了幾日,聖旨下達,命鄭和出使西洋,由宦官王景弘為副使,率27800餘名士卒,乘坐高達44丈4尺、寬18丈的大船和長37丈、寬15丈的中船62艘,再加上其餘船舶,共計208艘海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出使海外。

永樂三年(1405)六月,鄭和自蘇州劉家港出發,開始了第一次遠航。隨行出使的人員除了水手外,有負責護航的將士,擔任翻譯的通事,對外交涉的行人,醫療保健的醫官,商貿交易的買辦、書算手,文化交流的教諭以及陰陽術士、軍匠、民匠、夥夫等。船上裝備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圖、羅盤針等設備。

船隊沿海南下,經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到達占城(今越南南部)。

上岸之後,鄭和便派人考察當地的風土民情,並在此進行貿易。當時中國的科技文化領先其他國家足有三個世紀,中國的商品,占城人別說見,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於是他們紛紛搶購。好在鄭和的船多物廣,足夠供應。

在占城盤桓了幾天,鄭和找來王景弘,與他商量道:“萬歲叫我等來宣化德教,這裏雖地屬荒蠻,然尚知禮儀。國王亦應允待時朝拜我主。依我之見,這裏沒有必要再住下去了。”鄭和寶船模型王景弘道:“若是如此,我們不如回京複命吧。”

鄭和搖搖頭:“此次出行,朝廷不知花了多少銀兩,動用了多少人力,若我們就此而歸,豈不令天下寒心?臨行之時,萬歲曾囑咐我,要耀兵威於異域,示中國之富強,我等下賤之人,敢不聽從?”“依三保之見,該當如何?”

“我想遍曆諸邦,招致蠻方,以我國之威,令他歲歲納貢,年年朝賀,方顯我大國本色。”

船隊由占城繼續南下,行至爪哇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在那裏與國王會晤後,留下了朝廷的賞賜,又繼續航行。

到三佛齊島國(古又稱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時,船隊遇到了一群海盜。海盜頭子名叫陳祖義,是廣東人,洪武年間跑到現在的南洋,召集一夥人占領了舊港,常常打劫路經此地的商船,許多國家的商人都深受其害。這一次,陳祖義見鄭和船隊船多兵眾,不敢貿然下手,就假意向鄭和投降,暗地裏卻準備打劫船隊。

鄭和念其為中國人,就欣然地接受了他的投降。他親自帶領100多名隨從,登島麵見陳祖義,並以朝廷的名義,賜給他金帛等物。陳祖義聽說賞賜豐厚,馬上親自出城相迎,設宴款待。

席間,鄭和道:“你雖身處海外,但終屬我炎黃子孫。何況你兼一島之主,理應向朝廷納貢稱臣。”陳祖義一笑:“大人說笑了。”鄭和正色道:“何笑之有?”“我陳某一不享明祿,二不居明土,三不食明糧,何須向朝廷納貢稱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別說你這一個小小孤島,就是海外諸國,依然須向朝廷稱臣。”“我陳某做的是沒本錢的買賣,你若是能把東西送到我手上,大家和和氣氣,交個朋友;若想向我索貢,戰場上見吧!”

鄭和聞言大怒,將酒杯狠狠摔碎在地上,道:“好,戰場上一決雌雄!”說罷,拂袖而去。鄭和下西洋圖回到船上,鄭和點起士兵,前去進攻陳祖義。陳祖義不敢怠慢,也聚起眾海盜,要與鄭和決一死戰。

畢竟陳祖義手下是一群烏合之眾,哪裏敵得過經過訓練的明朝軍隊。雙方交手沒有幾個回合,海盜就大敗,望北而逃。鄭和命令船隊封死入海口,讓陳祖義上天無路,入海無門。陳祖義萬分無奈,派人到鄰島去乞求援兵。可他沒想到,這片海域的各島都接到了王景弘的詔諭,已經歸順明朝,誰還肯對與明朝軍隊抗衡的海盜伸出援手呢?

陳祖義更加驚慌失措,索性帶上30來個人,乘著一條小船,趁夜潛逃。鄭和早預料到了他這一著,早已在四麵布下伏兵,等陳祖義一露麵,便將其擒獲。

鄭和帶領士兵上岸,安撫百姓,又另選一人作為島主,命他年年向明朝納貢,然後,留下許多賞賜,押著陳祖義,登船繼續航行。艦隊一路向西,途經蘇門答臘(今蘇門答臘)、南渤裏(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今斯裏蘭卡)、古裏(今印度科洋科德),所到之處,無不遍施賞賜,並將所擒的陳祖義向眾人展示,使得各國紛紛歸附,口口聲聲地答應向明朝納貢。

在古裏,鄭和進行了成功的訪問,並在此建立了交通、貿易中心轉運站,為後來的向更遠處進發準備了一個交通樞紐。

永樂五年(1407),船隊返航,在台灣稍作調整後,九月返回應天。鄭和將沿途經過一一稟報,並將陳祖義交給成祖發落。

再度揚帆除暴主三番出海平逆臣

鄭和第一次出海,就在與各國的交往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祖喜出望外。所以,鄭和回來的第十天,急不可耐的成祖再次派其出國門,開始二下西洋。

這次鄭和帶去了大量的中國瓷器、銅器、鐵器、金銀和各種精美的絲綢、羅紗、錦綺、蠶絲等絲織品,打算一麵與各國進行貿易往來,一麵對其進行賞賜。

鄭和寶船使用的鐵錨使團依舊從劉家港出發(七次均由此地入海)。由於上次出使順利,此次出海,沿途各國,均將鄭和等人視作天朝上國的神明,紛紛以最高的禮儀來接待。而鄭和的賞賜也頗為豐厚,更讓這些海外國度對大明王朝產生了敬仰之心,願意按時納貢,聽從意旨。

在滿剌加(今馬六甲)停留後,鄭和又率隊繼續航行,來至錫蘭。上次來時,由於準備得並不充分,所以沒停留太長時間,對該國的認識也較淺。這次到來,鄭和準備在此地賞賜頒旨,同時再廣泛開展貿易活動。

錫蘭酋長亞列苦柰兒聽說鄭和來訪,率眾出城相迎。由於身邊帶有翻譯,溝通並無障礙,鄭和隻覺得這位酋長太過殷勤了,還以為是當地好客的風俗,也沒在意。酒宴之後,亞列苦柰兒贈送了很多禮物給明朝,以示兩國修好。同樣,鄭和也回贈他很多東西,數量卻是這位酋長的幾倍。

亞列苦柰兒陪同鄭和四處遊覽。來到飼養動物的林苑,鄭和發現在一間小屋裏關著很多人。他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就問亞列苦柰兒。亞列苦柰兒不屑地一笑:“這些人身犯重罪,囚於此,是用來喂養園中猛獸的。”

鄭和大吃一驚,道:“不知他們所犯何罪,必施以此等殘酷之刑?”“大多數人竟然直陳我的過失,豈不是大逆不道?還有偷雞摸狗、打架鬥毆,不一而足。”

鄭和變色道:“你這樣做,未免太殘忍了吧!”亞列苦柰兒哈哈大笑,道:“我等小國,豈敢與君之天朝上國相比?如不使用此種手段,我的那些虎豹獅狼,豈不都要餓死?”

鄭和強壓怒火,道:“難道天下百姓,還不如你所飼養的畜生重要嗎?”亞列苦柰兒冷笑一聲,道:“化外之民,不入大人青眼。上國手伸得再長,也難管我這海外孤島吧。”

鄭和默然不語,當天就回到了船上。

第二天一早,亞列苦柰兒就派人前來邀請鄭和。鄭和心想,昨天不歡而散,今日之邀,若非鴻門宴,也必定有詐。於是便對來人道:“煩請轉告令主,鄭某昨日不勝酒力,今日仍餘醉未解。待得來日,鄭某必定登門謝罪。”

來人剛走,鄭和便派人去打探實情,果然不出所料:亞列苦柰兒見鄭和船上金銀滿載,便動了貪婪之念,想將鄭和引入宮中殺掉,搶劫船隊,現在大軍已傾巢出動了。

鄭和聞訊,知道城內兵防空虛,馬上帶領2000將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錫蘭的都城,生擒了亞列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領兵打劫船隊的將領聽說明軍進攻都城,趕忙下令撤兵回救。鄭和的軍隊乘勝殺了個回馬槍,又把敵兵打得潰不成軍。他們隻得向明軍投降了。鄭和當場釋放了投降的將士兵卒,隻把亞列苦奈兒和幾個重要官屬扣留在船上,然後繼續訪問其他地區。

鄭和船隊一路又走過了古裏、柯枝(今印度柯欽)、暹羅(今泰國)等國,於永樂九年(1411)六月返回應天。

成祖見鄭和再一次成功而歸,心中大喜。聽聞鄭和僅以2000士兵就攻陷了一個國都,更是得意非凡,連稱鄭和不辱使命。召見亞列苦奈兒之後,成祖將其訓斥一番,然後放他回國,命其不得再當國王,讓其子繼承了王位。

消息一出,立時引起震動,前來進朝納貢者日益增多,遠遠超過了鄭和出海以前的數量。

鄭和在南京休整了一年多,永樂十年(1412)十一月,成祖又令他第三次啟帆遠航。

船隊一路航行,在占城、爪哇、滿剌加訪問後,來到了蘇門答臘。

蘇門答臘剛剛經過一場大的事變,給鄭和的訪問添了麻煩。原來,蘇門答臘的西麵有個那孤兒國(今屬蘇門答臘)。永樂六年(1408),那孤兒國和蘇門答臘打了一仗,蘇門答臘國王中箭身亡。王子年齡尚小,不能替父王報仇。王後卻複仇心切,她曉諭全國:誰能領兵打敗那孤兒國,替先王報仇,我就嫁給他,並請他當國王。一個有本領的漁夫奮勇領兵打敗那孤兒國的軍隊,殺了他們的國王。漁夫娶了王後,當上了蘇門答臘國王。老國王的兒子很不甘心,他培植了一夥心腹勇士,乘機殺死了漁夫,自己登上王位。鄭和到達蘇門答臘後,向新國王贈送了許多禮品。漁夫有個兒子蘇幹剌,想替父親報仇,發兵攻打蘇門答臘,企圖爭奪王位,卻被新國王所敗,隻得逃到一個叫鄰山(今地不詳)的地方,自立一寨。鄭和到訪,蘇幹剌滿以為也會贈給自己一些寶物,然而,這隻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鄭和以國家使臣的身份訪問諸國,哪裏會理會一個山大王?國家的政權交迭是他們自己的內政,儒風漢雨禮製熏陶下的中國人又怎好插手?鄭和的目的是交往海外各國,是國家之間的行為,所以,他沒給這個“山大王”一個銅板。

當得知鄭和厚禮相贈蘇門答臘新國王,而對自己不屑一顧時,蘇幹剌心中又忌又恨,便帶領幾萬士兵,前去襲擊鄭和的船隊。

鄭和得知軍情後,忙告訴了蘇門答臘國王。國王答應派兵援助。

鄭和帶領兩國兵將,布下埋伏,待蘇幹剌來到,立時將其包圍。蘇幹剌的士兵本為一群烏合之眾,又沒打過什麽大仗,蘇幹剌本人對兵法也一竅不通,幾萬人馬很快便全軍覆沒。蘇幹剌帶領殘兵敗將,殺出一條血路,突圍而出。鄭和乘勝追擊,追至南渤利,活捉了蘇幹剌和他的妻子、兒子,押解在船。

離開蘇門答臘後,船隊又繼續前行,到阿魯(今蘇門答臘島日裏河流域)、錫蘭山、小葛蘭(今印度柯欽南)、柯枝、甘巴裏(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科因巴托爾)、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達巴德附近)、古裏等國進行訪問。然後折回滿剌加,在那裏修築城塞後,於永樂十三年(1415)七月返回應天。

成帝厚賞鄭和及其手下將士,殺掉了被俘的蘇幹剌。

四下西洋行遠海三保太監葬異鄉

鄭和三次出海揚威後,各國紛紛派使者甚至由國王親自帶團來中國訪問。

永樂六年(1408)八月,位於今加裏曼丹島北部的渤尼國(今文萊)國王麻那惹加那率領其王妃、子女150餘人來華。當訪問團到達福建時,成祖即派遣中官杜興等宴勞之,並命令所過諸郡設宴招待。到達應天後,成祖更是“優待禮隆,賜予甚厚”。渤尼國王染疾,成祖關懷有加,他逝世後成祖深感悲痛,宣布輟朝三日誌哀。渤尼國王臨終前囑咐其妃將其“體魄托葬中華”。

永樂九年(1411)七月,滿刺加國王拜裏米蘇剌率領540餘人來華訪問,成祖聞訊後,即派遣中官海壽、禮部郎中黃裳等人前往設宴慰問。到京後,又親自在奉天門設國宴招待,賜給國王金繡龍衣兩襲、麒麟衣一襲及金銀、器皿、帷幔、被褥,還賜給王妃們大批禮品。

在外交上的巨大成功,讓成祖認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不需要再次下海了,於是產生了解散船隊的想法。鄭和得知後,馬上上諫,請求保留船隊。諫書中說道:“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

鄭和認為,海權是一個國家能否富強的一項重要因素:通過與外國通商,可以使國家變得富足;而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又能阻止其他心懷叵測之國通過海路犯我邊疆。成祖聞言,頗以為然。

永樂十四年(1416),滿剌加、古裏等共有19個國家的使臣奉命入京朝貢。成祖在大加賞賜的同時,又派鄭和出海,送他們回去。於是當年十一月,鄭和第四次揚帆出海。

此次出海,航線較長,途經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臘、南?裏、彭亨(今屬馬來西亞)、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哥達巴魯)、錫蘭山、加異勒(今印度南部的卡異爾)、甘巴裏、柯枝、古裏、沙裏灣泥(今地不詳)、溜山(今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直至非洲東岸木骨都束(今肯尼亞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索馬裏的布臘瓦)、麻林迪(今肯尼亞的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達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庫裏島)、孫剌(今地不詳)等亞非國家。這次出使開通了中非航路,麻林迪還向中國獻來“麒麟”(長頸鹿)。說明鄭和使團對東非沿岸國家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也成為明朝鼎盛時代在外交上取得重大進展的標誌。

永樂十七年(1419),鄭和使團回國。

同年九月,鄭和再次起航,第五次出海。這次出使期間,明王朝已決定遷都北京,需要各種珍禽異獸來充實內苑。於是鄭和船隊帶回了忽魯謨斯國的獅子、金錢豹,阿丹國(今南也門首都亞丁)的麒麟、長角馬哈獸,木骨都束國的花福鹿、獅子,卜剌哇國的千裏駱駝、駝雞,爪哇、古裏國的縻裏羔獸等。這些珍貴禮品象征著亞非國家同中國的真摯友誼。次年八月鄭和返航。

永樂二十二年(1424)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派人向明朝請旨,想承襲宣慰使一職。成祖欣然批準,讓鄭和第六次出海,帶著款印前去賞賜。此次途經忽魯謨斯、阿丹、南渤利、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甘巴裏等16國,對所到達國家和地區又進行了友好訪問。鄭和使團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往來也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洪熙元年(1425)二月,鄭和回國,成祖已經駕崩,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派鄭和及其手下使臣領軍守備應天。仁宗在位時間不長,當年五月,便暴病身亡,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次年改元宣德。

在鄭和第四次到第六次下西洋期間,各國又相繼來訪,其中國王親自來華的有以下幾位:

永樂十五年(1417)八月,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剌卜各率其家屬、頭目及隨員共340餘人來華訪問。成祖以接待滿剌加國王之禮接待他們。三王在返國途中,東王不幸病逝於山東德州,成祖聞訊後,不勝痛悼,以王禮厚葬,設祭壇,並親撰碑文。

永樂十七年(1419)九月,拜裏米蘇剌的兒子亦思罕答兒沙即位滿剌加國王後,仍率領其王妃、王子訪華。亦思罕答兒沙的兒子西裏麻哈剌者即位後,也同樣領其王妃、頭目訪華。

永樂十八年(1420)十月,古麻剌朗(今菲律賓棉蘭老島)國王幹剌義亦敦奔率領其王妃、王子、陪臣,隨太監張謙來華訪問,成祖命禮部按蘇祿國王的規格接待。

宣德五年(1430),登基已久的宣宗見還沒有其他國家前來訪賀,心下十分不快,於是派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敦促他們來華朝貢。是年六月,鄭和踏上了他最遠的也是最後的一次航程。此次航行,鄭和率領船隊來到了好望角,比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早了50多年。然後,轉途向北,經由印度西海岸進入波斯灣,其派出去的支隊則到達了阿拉伯的麥加。由於此次經過國家較多,且路線較長,所以直到宣德八年(1433)鄭和才踏上歸程。

同年夏季(具體時間不詳),船隊行至古裏,年已63歲的鄭和因多年海外航行,積勞成疾,不幸辭世。消息傳開,全團大慟,王景弘以及船員如喪考妣,所有的船隻都揚起白帆。古裏酋長聞訊後,親率百官前來憑吊。

王景弘命人把鄭和的遺體妥為裝殮,準備回國安葬。

然而夏季氣溫正高,航行路線又屬熱帶,氣候酷熱,當船隊航進爪哇時,鄭和的遺體已出現腐敗的征兆,眼看難以保存。無奈之下,王景弘與眾人又再次大哭一場,將鄭和埋在當地。一生漂泊海外的鄭和,從此長眠於異鄉。

鄭和在28年間,創下七下西洋的壯舉,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在曆史上都是空前的。直到80多年以後,歐洲才開始了一輪以資本原始積累為目的的掠奪航行。而鄭和的出航,是以友好各國、互通貿易、開辟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為目的的,其動機遠比歐洲光明得多。經過他的友好出訪,各國均與中國建立或加強了外交友好關係,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而且,他將中國先進的文明和科學技術輸入他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