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古典小說中的蛇

我們對古典小說中的蛇已經不陌生了,因為在前麵引用的《搜神記》、《拾遺記》中蛇的傳說,就應該屬於小說。這類小說起先是群眾創作的民間故事,後來經文人加工,情節漸趨細致、生動。

小說中的蛇有蛇神、蛇妖、人與蛇的後裔,怪蛇、孽蛇等等。蛇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也有時隻是露一麵。有的小說中以蛇喻人,有的以蛇為綽號,還有的蛇化為物品。蛇生肖與其他生肖,也是小說中常常出現的。

(一)《三國演義》中的蛇

長篇曆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就出現了一條不祥的蛇: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禦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隻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這件事本來在《後漢書?五行誌》中記載很簡略,經《三國演義》的作者渲染,變得有枝有葉,迷信色彩更濃,帶給讀者一種神秘的不祥之感。

(二)《水滸傳》中的蛇與蛇綽號

《水滸傳》第一回也出現了一條怪蛇:

洪太尉奉詔到龍虎山請張天師祈禳瘟疫,在山中先遇到一隻猛虎,又遇到一條大蛇,大蛇出現之前,先有一陣風。

吹得毒氣直衝將來。太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裏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太尉見了,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望後便倒在盤砣石邊。微閃開眼來看那蛇時,但見:

昂首驚飆起,掣目電光生。動蕩則折峽倒岡,呼吸則吹雲吐霧。鱗甲亂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銀。

那條大蛇徑搶到盤砣石邊,朝著洪太尉盤做一堆,兩隻眼迸出金光,張開巨口,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蕩蕩,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太尉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

等洪太尉見到了“真人”,才知道“這是祖師試探太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並不傷人。”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有兩位以蛇為綽號:白花蛇楊春、兩頭蛇解珍。英雄的蛇綽號沒有貶義,與《水滸後傳》中的“巴山蛇”不同。

(三)《西遊記》中的蛇

神話小說《西遊記》裏,有蛇精,有一般的毒蛇,有“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占路程”的陰森場麵,有名為蛇盤山的地方。

唐僧在收孫悟空之前,路過雙叉嶺,遇到兩隻猛虎,後邊還有幾條長蛇盤繞。幸虧獵戶劉伯欽來到,毒蟲奔走,妖獸飛逃,猛虎潛蹤,長蛇隱跡。

師徒四眾經過駝羅莊,聽一位老者說,當地出了一個妖精,吃莊上的牛馬、豬羊,見雞鵝囫圇咽,遇男女夾活吞。是駝羅莊五百多戶人家的禍害。孫悟空說能拿住這個妖精,眾位老者都說:那妖大得很,上拄天,下拄地,來時風,去時霧。擔心孫悟空鬥它不過。正說著,妖精就挾著風雲來了,那風倒樹摧林翻江擾海,一時黑雲漠漠,燈火無光。八戒嚇得伏在地上,用嘴拱開土,埋在地下,沙僧蒙著頭臉,眼也難睜。

等風過了,天上出現“兩盞燈光”,原來是妖精的兩隻眼睛。

孫悟空跳到空中,和妖怪打在一處。那妖怪並不答話,隻將一根長槍亂舞。兩個一直鬥到三更時分,不分勝敗。八戒也跳上雲頭助戰。那怪物又使一條槍抵住八戒的耙。兩條槍,如同飛蛇掣電。八戒不由得說:“這妖精好槍法!不是‘山後槍’,也不是‘馬家槍’,卻叫做個‘軟柄槍’。”原來妖怪的槍隻見槍尖,不見槍柄。

直打到東方發白,那怪不敢戀戰,回頭就走,孫悟空和八戒一齊追上去,忽聞得汙穢之氣逼人,那怪攛過山去,現了本相,原來是一條紅鱗大蟒:

眼射曉星,鼻噴朝霧。密密牙排鋼劍,彎彎爪曲金鉤。頭戴一條肉角,好便似千千塊瑪瑙攢成;身披一派紅鱗,卻就如萬萬片胭脂砌就。盤地隻疑為錦被,飛空錯認作虹霓。歇臥處有腥氣衝天,行動時有赤雲罩體。大不大,兩邊人不見東西;長不長,一座山跨占南北。

孫悟空說:“那軟柄槍乃是兩條信?。我們趕他軟了,從後打出去”。那怪物一頭鑽到窟裏,露了七八尺長的尾巴在外邊,八戒去扯,但扯不動。就撒手讓怪物鑽進去了。悟空料想這個窟還有“後門”,就叫八戒到山那邊去攔堵,自己守住“前門”。八戒到山後,悟空在山前用金箍棒往窟中一搗,怪物疼得從後門攛出,把八戒一尾巴打倒。悟空趕過來同八戒追過澗去,怪物盤成一團,豎起頭來,張開巨口,要吞八戒,八戒退走,悟空反迎上前,被怪物一口吞下。悟空在怪物肚子裏,支起鐵棒,那怪物躬起腰來,“就似一道路東虹”。悟空又在怪物肚裏將鐵棒撐著肚皮,那怪物肚皮貼地,翹起頭來,就像一條船。八戒說:“雖是像船,隻是沒有桅逢,不好使風。”悟空說:“等我叫他使個風你看。”又在裏麵盡著力把鐵棒從脊背上搠出去,約有五七丈長,就像一根桅杆。那蟒蛇精忍疼掙命,往前一攛,比使風的船還快。沿著舊路下了山,走了二十多裏,才死在地上。

悟空和八戒為駝羅莊除了大害,大家十分感激,留他們師徒住了好幾日,他們走時,有七八百人送行。

這個故事寫得生動風趣。蛇精的形象既有出人意表的驚人之處,又具備蛇的許多特點。在《西遊記》眾多的妖怪中,這個蟒蛇精的特征較為鮮明,是一個成功的妖怪形象。

(四)《聊齋誌異》中的蛇

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中,也有不少蛇的故事。

1.螳螂捕蛇

這個故事講一個姓張的人,在溪穀中聽到崖上有聲音,上去一看,見有一條巨蛇,碗口粗細,在叢樹中擺撲掙紮,用尾巴擊打柳樹,柳枝都折斷了,好像有什麽在攻擊巨蛇,但一時又看不到。慢慢地近前,才看見有一隻螳螂在蛇的頭頂上,用螳臂上的刀割蛇的頭。蛇擺動著也甩不掉螳螂。過了好長時間,蛇竟然死了,鼻根上的皮肉都已經破裂。

2.蛇人

東郡有個以弄蛇為業的人,曾經馴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額頭上有紅點兒,尤為靈馴,盤旋行動都如弄蛇人之意。弄蛇人格外喜歡它。一年後,大青死了,蛇人想再養一條補它的缺,但還沒來得及養。一個夜晚,蛇人寄宿在山寺中,天亮時發現二青也不見了。蛇人悵恨得想去死。怎麽尋找,也找不到二青。不過,從前每到草深林密的地方,蛇人就放二青到草木間去,一會兒二青還會回來。所以蛇人這次也希望二青自己回來。就坐等到太陽升得很高的時候。但二青沒有回來,蛇人絕望了,怏怏地起身趕路。出門沒走幾步,聽見草木錯雜之處??作響,原來是二青來了。蛇人喜出望外,停下來休息,蛇也停下不走。看二青的後邊還有一條小蛇跟著。蛇人說:“我以為你丟了,是你薦引的這個小夥伴的嗎?”取食喂二青,也喂小蛇。小蛇雖然不跑,卻蜷縮著不敢吃東西。二青就含食物喂它,好像主人在讓客人吃飯。蛇人再喂小蛇,小蛇就吃了。蛇人喂完蛇,把小蛇和二青都裝入竹笥中。後來訓練這條小蛇,小蛇也很靈馴,和二青差不多,於是蛇人給它取名叫小青,到四方賣藝,獲利無數。

大凡蛇人弄蛇,以二尺長為限,再大了就過重,蛇人就換一條小一點的。然而二青聽話,所以蛇人沒有馬上舍棄它。又過了兩三年,二青長到三尺多長,臥在竹笥裏,竹笥就滿了。於是蛇人決定放走它。一天,到了淄邑東山間,蛇人喂它好的食餌,祝禱後放它走。二青走了又返回來,蜿蜒在竹笥外。蛇人揮趕它說:“去吧,世上沒有百年不散的筵席。從此以後,你隱身大山穀中,會成為神龍,怎麽能久居在竹笥中呢?”蛇就走了。蛇人目送它遠去。一會兒,蛇又回來了,趕也趕不走,並用頭觸碰竹笥。小青在裏邊也震動著。蛇人明白了:“是不是要和小青告別啊?”就打開竹笥,小青出來,和二青交首吐舌,像在說話。然後扭動著一起走了。蛇人以為小青會一去不返,但一會兒小青獨自孤零零地回來了,進了竹笥臥在那裏。蛇人隨時隨地物色代替二青的蛇,卻總也沒找到好的。小青也漸漸長大了,不能再耍弄,後來得到一條蛇,也很聽話,但總不如小青好。

原先,二青在山裏,砍柴的樵夫常見到它。又過了幾年,二青已身長數尺,粗如碗口,漸漸出來追逐行人。所以行人們害怕,不敢到二青所在之處。有一天,蛇人經過這裏,蛇突然像風一樣衝出,蛇人很害怕,就逃跑,蛇追得更緊,回頭看時已追上自己了,看蛇的頭,有個紅點,這才知道就是二青。放下挑子喊:“二青,二青!”蛇馬上停下來,昂起頭,好久,縱身繞著蛇人,像當年弄蛇時那樣。蛇人感覺它一點也沒有惡意,但它的身軀太重,蛇人承受不了它的盤繞,跌倒在地呼喊,蛇就放開了他,又用頭碰竹笥。蛇人明白它的意思,打開竹笥放出小青,兩蛇相見,交纏著如同飴糖粘在一起,好久才分開。蛇人便向小青祝賀說:“我早就想和你相別,今天你有同伴了。”又對二青說:“小青原是你引薦來的,現在可以再領它走了。再囑咐你一句:深山裏不缺飲食,不要驚擾行人,免遭天罰。”兩蛇低著頭,好像聽進了這番話。然後,大的在前、小的在後,急急地走了,所經過之處,林木都為它們分開一條路。蛇人站在那裏,一直到看不見它們才走。從此行人平安無事,不知二青和小青到哪裏去了。

這個故事裏的二青和小青並非神蛇,但通人性。作者在最後說:“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這些長處正是二青和小青的可愛之處。

3.斫蟒

胡田村裏一對姓胡的兄弟進山砍柴,遇到了巨蟒。哥哥在前邊,被蟒吞吃。弟弟開始想跑,但看到哥哥被蟒吞了,憤怒地舉起砍柴斧,劈砍蛇頭。蛇頭受傷就不能再吞,哥哥的頭部已被吞,幸好肩部卡在那裏吞不下去。弟弟急得沒辦法,用兩手拉住哥哥的腳和蟒相爭奪,竟把哥哥曳出來了,蟒也負痛逃走。弟弟一看哥哥,鼻子耳朵都化了,已經奄奄一息。弟弟背著哥哥走,路上休息了十幾次才到家。醫養了半年,哥哥才痊愈。到後來還是滿臉瘢痕,鼻耳隻剩了孔。弟弟對哥哥的手足之情,是很感人的。有人說:“蟒沒有害死哥哥,是被德義感動的結果。”

4.豢蛇

泗水山中,舊有一座寺院,四周沒有村落,人跡罕至,有和尚住在其中。有人說寺院內多大蛇,所以遊人更要避開這裏。有一個少年進山捕鷹,到這裏投宿,和尚吃驚地說:“你從哪裏來?幸虧沒有被我的兒輩看見。”就讓他坐,為他做粥飯。飯沒吃完,有一條巨蛇進來,有十餘圍粗,昂首對著客人,憤怒的目光像閃電一樣。少年非常懼怕,和尚用手掌拍打巨蛇的額頭,嗬斥說:“去!”蛇就俯首進了東屋,它蜿蜒爬行了好一會兒,身體才全都進去,盤伏在東屋,整個屋子都被它占滿了。少年很害怕,身子發抖。和尚說:“這是我平時豢養的,有我在,不妨事,所怕的是客人自己遇到它。”少年剛坐好,又有一條蛇進來,比前一條略小,約五六圍粗。見有客,突然止住,閃爍著吐舌像前一條蛇一樣。和尚又嗬斥它,它也進了屋,屋子裏沒有臥的地方,就半繞在房梁上,牆上的土被搖落,發出聲響。少年更害怕了,整夜沒有睡覺。早晨起來要走,和尚送他出門,看見牆上和階下有許多蛇,有粗大如盅盞的,有爬行的,有靜臥的。看見生人,都有想吞吃的樣子。少年懼怕,依著和尚的肘腋前行。讓和尚送他到了山穀口,才自己回去了。

這個故事的後邊又附了作者聽到的一段傳聞:一個人寄居在中州蛇佛寺,寺裏的和尚做晚餐,肉湯特別香美,而肉一段段渾圓,像雞脖子。客人奇怪地問和尚:“殺多少雞才能有這麽多雞脖子?”和尚告訴他說:“這是蛇段。”客人大驚,出門就吐了起來。晚上睡覺,覺得胸上蠕動,一摸是蛇,馬上起來驚呼。和尚說:“這是常事,不足懼也不足怪。”於是點火燭照亮屋裏,大小蛇爬滿牆,床上床下都是。第二天,和尚引客人到佛殿內。佛座下有一口巨井,井裏有蛇,粗得像大甕,在井邊探頭卻不出來。點火照亮井下,見其中蛇子蛇孫幾百萬條,族居在裏邊。和尚說:“過去蛇出來為害,佛坐在上邊鎮著它們,才平了蛇患。”

5.青城婦

《青城婦》寫了一個關於人蛇交合所生之女的傳聞。

費縣高夢說在任成都府同知時,當地發生一件奇案。先前有個西邊的商人客居成都,娶了個青城山的寡婦,後來商人因事回西邊,一年多以後再返成都。夫妻相聚而商人暴死,和這個商人一起的其他商人有懷疑,告到官府,高夢說也懷疑婦人有私而謀害丈夫,便嚴厲審問,但也沒有得到供詞,這就成了一件積案。後來高夢說的衙署裏有人患病,請了一位老醫生,聽到這件案子後,老醫生問:“那婦人嘴尖嗎?”問老醫生何出此言,老醫生先不肯講,經再三追問,才說:這裏繞青城山有幾個村落,其中的婦女有不少與蛇交合,生出的女子尖嘴,生理上也與常人不同,體內有像蛇舌一樣的東西可以致丈夫死命。高夢說開始不太相信,後經巫婆檢驗,那婦人果然如老醫生所說,於是具備公文上報到郡,上級官員也如法檢驗,青城婦被無罪釋放。

6.義鼠

這是一個義鼠鬥蛇救友的傳聞:

據楊天一說,他曾看見兩隻鼠出洞,一隻被蛇吞吃,另一隻小眼睛瞪得溜圓,像是很憤怒,但遠遠望著不敢近前。蛇吃下了鼠,蜿蜒進洞,剛鑽進一半,那隻鼠跑過來,奮力嚼蛇的尾巴。蛇發怒,退著出了洞。鼠本來是靈活的,一下子跑遠了,蛇追不上隻好返回,等蛇再進洞時,鼠又跑來,像上次一樣咬蛇。蛇進洞鼠就來,蛇出洞鼠便走,這樣反複了許久。最後蛇出洞把死鼠吐在地上。鼠來聞聞它的夥伴,像是悲傷歎息,把死鼠銜走了。友人張曆友為之作《義鼠行》。

故事末尾提到的張曆友是蒲鬆齡的詩友,著有《昆侖山房集》,集中有《義鼠行》一詩:

莫吟黃鵠歌,不唱猛虎行。請為歌義鼠,義鼠令人驚。今年禾未熟,野田多??。荒村無餘食,物微亦惜生。一鼠方覓食,避人草間行。饑蛇從東來,巨顙資以盈。鼠肝一以盡,蛇腹脹膨亨。行者為歎息,徘徊激深情。何期來義鼠,見此大義明。意氣一為動,勇力忽交並。狐兔悲同類,奮身起鬥爭。螳臂當車輪,怒蛙亦崢嶸。此鼠義且黠,捐軀在所輕。蝮蛇入石窟,蜿蜒正縱橫。此鼠齧其尾,掉擊互?訇。觀者塞路隅,移時力猶?。蝮蛇不得誌,竄伏水苴中。義鼠自茲逝,垂此壯烈聲。

7.海公子

《聊齋誌異》中的花妖狐媚,多形容姣好,而蛇的形象一般不佳,《海公子》中的女蛇精是一個例外。故事是這樣的:

東海有座古跡島,島上生長著五色耐冬花,四季不凋謝。而島中自古以來沒有居民,人們也很少到這裏來。

登州有一位張生,好奇,喜歡遊獵,聽說島上有美景名勝,就備下酒食,自己駕著小船來到古跡島。他來的時候花正繁盛,香飄數裏之外。樹木有大到需十幾人合抱的。張生流連忘返,對島上的勝景非常滿足。打開酒尊自斟自飲,遺憾的是良辰、美景而沒有同遊的良伴。忽然看見花叢中走來一位美麗的女子,身著紅色衣裳,令人眩目,漂亮得沒有可以與之倫比的。女子見到張生,笑著說:“我自謂自己興致不凡,不想還有誌趣相投的人先到此地。”張生驚問:“你是什麽人?”女子回答說:“我是膠州的妓女,剛從海公子那裏來,海公子要自由自在地遊覽勝景,我因為步行艱難,所以留在這裏,沒有同去。”張生正苦於寂寞,見到美人,非常高興,便請她一起飲酒。女子言詞溫柔委婉,蕩人神誌。張生很喜歡她,又擔心海公子回來,就不能與她盡歡,便挽著她求愛,女子欣然相從。

兩人正在親近時,忽然聽到風聲肅肅,草木被刮倒,發出折斷的聲響。女子推張生急急起身,說:“海公子來了!”張生忙著束衣裳,驚慌中回頭看時,女子已不見蹤影。

頃刻間,見一條大蛇從樹叢中出來,這條蛇粗過了巨筒。張生害怕,藏到一棵大樹後,希望大蛇不要發現自己。蛇到了張生麵前,用蛇身把張生和大樹纏繞在一起,連纏了好幾圈。張生的兩臂被直束到胯間,一點兒也不能彎曲。蛇昂起頭來,用舌刺張生的鼻子,頓時鼻血直流,流在地上成一血窪,蛇俯下身子就喝那血。張自己以為這下是死定了,忽然又記起腰間佩帶的荷包,那裏邊有獵狐用的毒藥,就用兩根手指夾出荷包,摳破荷包把毒藥堆在手掌中,又掉轉頭來對著手掌,讓鼻血滴在毒藥上,不一會兒就滴了滿把血。蛇果然來吸飲掌中毒血,沒有飲完就猛然伸開軀身,尾巴搖擺震動,聲如霹靂,碰到樹上,樹身崩落一半。蛇臥在地上,直挺挺地像一根巨大的屋梁,死了。張生也暈眩得爬不起了,過了些時候才緩過勁兒來。張生用船裝載著大蛇返回家中,大病了一個多月。猜想那美女也是一個蛇精。

故事中的大蛇就是“海公子”。那可能是蛇精的美女究竟是善是惡還不清楚。她沒有傷害張生,但也沒有幫助張生去和“海公子”鬥爭。“海公子”到來時她倏爾而逝,不知所終,使故事又多了幾分神秘。

8.濟南道人

這個故事的開頭,講述了濟南道人以蛇的幻術而揚名的事:

濟南道人不知是什麽人,也不知姓什麽。他無論冬夏都穿著一件單薄的夾衣,腰間係一根黃帶子,不穿套褲和短襖。常用半梳梳頭發,把梳齒插在發髻上,如同一頂帽子。白天赤腳走在集市上,夜裏露宿街頭,身體周圍幾尺之外的冰雪全都溶化。剛來的時候,給人們表演幻術,市人爭著送他東西。有一個無賴子送他酒,請他傳授幻術,道人沒有答應。一次,道人在河邊洗澡,無賴子抱走他的衣服相要挾。道人請他先歸還衣服再傳授本領,無賴子怎麽也不肯答應。道人就不再和他費口舌,一會兒,見道人平時係的黃帶子變成一條蛇,有好幾握粗,把無賴子纏繞了六七圈,怒目昂首,吐出舌來對著他。無賴子非常害怕,跪在那裏,臉色發青,呼吸急促,隻求饒命。道人便取過黃帶子,那就是帶子,並不是蛇。另外倒有一條蛇,蜿蜒爬進城去了。從此以後,道人的名氣更大了。

故事的後半段與蛇無關,這裏就不介紹了。

9.三仙

三仙是蟹、蛇、蝦蟆三種神仙。

一位書生到南京趕考,途經宿遷縣,遇到三位秀才,大家高談闊論,於是買酒共敘,十分親切。三秀才各表姓名:介秋衡、常豐林、麻西池。大家高高興興,不覺天色已晚。介秋衡說:“我們未盡地主之誼,卻承蒙款待,這說不過去,茅舍不遠,請到我家去住。”常、麻兩位都起身,牽衣挽手,呼喚仆人,大家一起走到邑北山,見有一庭院,清清的流水繞門,進去見到房舍很清潔。主人讓童仆點上燈,又安置了從人。四人以文會友,各擬一題著文,約定寫成後飲酒。二更未盡時均已脫稿,書生見三秀才的文章甚好,草錄而放入懷中,暢飲之後,書生醉臥,醒來時紅日已高。自己和仆人在山穀中,旁有一洞,並有涓涓流水。懷中還有他草錄的文章。下山問當地人,知道這洞叫“三仙洞”,洞中有蟹、蛇、蝦蟆三仙。書生考試時,試題正是三仙寫過的三題,於是書生考中了舉人。

10.蟄蛇

本篇收入《聊齋誌異?附錄》:

有一位郭生,在東山和莊教私塾。有剛剛入學的孩子五六人。書房南邊有廁所,本是牛欄,靠山、石牆,牆壁上雜草叢生。學童們上廁所,常常好半天才回來,郭生斥責他們,他們解釋說:“我在廁所裏騰雲。”郭生懷疑,等學童入廁時從旁窺探,見學童升起在空中,離地麵兩三尺,一會兒升,一會兒降;多時不動地方。郭進去細看,見壁縫中有一條蛇,昂著的頭比盆還大。吸氣就把孩子吸上去。於是告訴莊裏人,大家一起去看,用火把燒牆壁,蛇死壁裂。蛇不太長,但粗如大桶,蟄伏於壁縫中而出不來,已有多年了。

(五)《虞初新誌》中的蛇

清代編成的《虞初新誌》是一本文言小說集,卷十七《事觚》中,收入了一個蛇化為龍的故事:

會稽東南有座山叫平水。康熙初年,有樵夫經過山下,看見一條大蛇如蟒,在澗泥中扭動著身子,過了很長時間,將泥塗附在身上。樵夫放下擔子觀看,澗旁有個洞,蛇曳泥進入洞中。樵夫用泥封上洞口返回,從此就不會說話了,和別人酬對,隻能張手比劃而已。這樣過了三年,又來到以前遇到蛇的地方,陰雲乍合,雷雨驟來,隻聽一聲霹靂,有一條龍從洞中出來,騰空而去。樵夫不禁大呼道:“以前我卷著舌頭不能出聲,正是它弄的!”於是就能像三年前一樣講話了。

(六)《鏡花緣》中對蛇生肖的議論

清代李汝珍在《鏡花緣》第十二回中,借君子國兩位宰輔之口,批判生肖迷信,說到羊生肖、虎生肖、鼠生肖和蛇生肖:

……俗傳女命北以屬羊為劣,南以屬虎為凶。其說不知何意,至今相沿,殊不可解。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至於羊?寅年而生,又何至竟變為虎?且世間懼內之人,未必皆係屬虎之婦。況鼠好偷竊,蛇最陰毒,那屬鼠、屬蛇的,豈皆偷竊陰毒之輩?……此皆愚民無知,造此謬論。往往讀書人亦染此風,殊為可笑。

生肖與人的命運、道德、性格、為人並沒有直接的聯係,同一生肖的人千差萬別,以生肖論命、論人、論婚姻、論事業都毫無道理。不過,我們中國人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生肖是某種動物,自然也常常聯想到那種動物的特征,別人也會以各種方式提示我們生肖的特點,這樣長期自我暗示並接受別人的暗示,使我們可能對自己的生肖產生偏愛,或常常想起那種動物的長處,如想到虎的勇猛,牛的勤勞,蛇的靈活等等。這或許會增強我們在某些方麵的自信,保持和發揚某些好的品質、特長。

(七)其他古典小說中的蛇

其他著名古典小說中,關於蛇的描寫、蛇的典故、蛇的比喻、蛇的神話也屢見不鮮,比如,《紅樓夢》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寫“黛玉不見寶釵,越發起疑心,索性不要人來看望,也不肯吃藥,隻要速死。睡夢之中,常聽見有人叫寶二奶奶的。一片疑心,竟成蛇影。”就用了《晉書?樂廣傳》中“杯弓蛇影”的典故。

《說嶽全傳》中,嶽飛的兵器“瀝泉槍”,就曾是一條大蛇的樣子。嶽飛去取泉水,見大蛇踞於水源,便與之爭鬥,抓住蛇尾,隻聽一聲響亮,再看手中,蛇已經變成了槍。

《封神演義》中,紂王使用的刑罰有讓群蛇把人活活咬死的殘酷手段。

這麽多的小說寫到蛇,聯係到蛇,說明蛇與古代中國人的生活關係的密切。蛇以不同的麵目、地位出現,顯示出人們對蛇的態度、情感都十分複雜,僅用崇蛇、畏蛇或厭蛇來解說已經遠遠不夠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