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先秦諸子筆下的蛇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空前繁榮,各種學術思想空前發展的時期。哲人輩出,學派紛呈,終於出現了戰國時期思想戰線上的百家爭鳴局麵。在儒家、道家、法家的著作中,蘊含了精深的思想、豐富的智慧。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先秦諸子常常提到蛇,這種現象也說明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的重要和聯係麵的廣泛。

(一)老子筆下的蛇

《老子》一書傳為春秋晚期的老聃所著,是頗受國內外學術界重視和稱讚的古代哲學典籍。書中的《德經》第五十五章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這一段論述的意思是:道深德厚的人,如同無思無慮的嬰兒,嬰兒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有厚德的人也是這樣,所以蜂、蠍、毒蛇不去螫他,猛獸和猛禽也不去傷害他。

有厚德的人,沒有什麽能夠傷害他。因為他像嬰兒一樣,柔弱不爭。

毒蛇本來極具危險性,但如果不去驚動它,確實不容易遭到它的主動攻擊。正因為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的事例,所以老子將有厚德的人比為赤子,他不犯眾物,毒蛇也不來咬他。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大偵探波羅在艙室裏遭遇了一條眼鏡蛇,波羅沉著不動,眼鏡蛇就沒有向他進攻。這是因為蛇的視力不好,對於遠處的和靜止的物體視而不見。

反之,前麵講過的五丁卻是主動向蛇進攻,結果山崩人亡。

老子的這段話體現了他的“柔弱勝剛強”的原則。他認為“有為”招致失敗,“無為故無敗”。“物壯則老”,事物壯大了就要走向衰老而接近死亡。所以保持柔弱,不轉化為強壯為最理想。因此老子深知什麽是雄強卻安於雌弱,深知什麽是榮耀卻安於卑辱,深知什麽是光明卻安於晦暗。柔弱不爭實際上是以柔克剛。

嬰兒是柔弱的,老子多次把有厚德的人比作嬰兒。如《道經》第十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二十八章:“常德不離,?歸於嬰兒。”

道德深厚的人和嬰兒,實際上也有被毒蛇傷害的可能。老子的哲學充滿了智慧,但它並不是鬥爭哲學。柔弱不爭是一種意境,達到了這種意境,就不會是真正的柔弱。老子的比喻,是要說明對於道深德厚的人,沒有什麽可怕的事物,柔弱不爭會帶來安全。

(二)莊子筆下的蛇

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周在他“汪洋辟闔、儀態萬方”的《莊子》一書中,常常寫到蛇。

《莊子?外篇?秋水》:“夔憐灶,蛇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灶曰:‘吾以一足?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灶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灶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肋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

這段文字講了一個寓言故事。隻有一隻腳的怪獸夔羨慕有上萬隻腳的灶,灶羨慕沒有腳而行走的蛇,蛇以小企大,羨慕無形而有力的風,風羨慕眼睛。眼睛外在、明顯,羨慕內在的心。夔對灶說:“我隻有一隻腳,一蹦一跳地行走,沒有比我更簡便的了。而你有上萬隻腳,又是怎麽樣呢?”灶說:“不是像你說的這樣。你沒有看到過吐唾沫的人嗎?噴出的唾沫大的如珠,小的像霧,紛雜落下,不可勝數。我的動作是天然的本能,不知道為什麽是這樣。”

灶對蛇說:“我用很多腳行走,卻不如你沒有腳走得快,這是為什麽?”蛇回答說:“這是天生的本能,怎麽可以改變呢?我哪裏用得著腳呢。”

蛇對風說:“我活動我的脊背和肋骨而行走,雖然沒有腳,卻還是靠形體行動。而你呼呼地從北海刮起來,呼呼地刮到南海,無形有力,這是為什麽呢?”風回答說:“是的。我呼呼地從北海刮到南海,然而人可以用手指我,用腳踢我,而我不能折斷人的手腳,這樣人就勝過了我。但是吹折大樹,刮倒大屋,隻有我能做到。因為我是用很多小的失利換取大的勝利,這是聖人才能做到的。”

《莊子?外篇?達生》中,講了齊桓公在沼澤中打獵時遇鬼,皇子告敖告訴桓公澤中之鬼就是委蛇的故事[見本書第一章、三、(三)、2]。

《莊子?外篇?山木》說:“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也。”這番話是莊子對他的弟子講的,意思是:“不求讚譽也不怕詆毀。顯則如龍,蟄則如蛇,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不要一成不變。或上或下,以和諧為度,漫遊於萬物之中並究其本源,要支配萬物而不為萬物所支配,這樣又怎麽會產生憂患呢?”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也認為無欲無為可以免除禍患。不過,莊子在這裏是以蛇來說明他屈從、安命以免禍患的主張。和前麵提到的老子將蛇作為傷害人的外物不同。

《莊子?雜篇?寓言》寫了影的一段話。影子似形非形,所以它自己說:“我象蟬殼、蛇蛻一樣,似是而非。”蛇蛻是蛇蛻下的皮,是表皮性角質鱗,作整塊脫落。分為一條條圓筒形半透明的皮膜,背麵有菱形紋,腹麵有一排橫長的長方形紋。看似蛇形,卻又非蛇。蛇與蛇蛻的關係,真有些象形與影的關係。

《莊子?外篇?達生》中寫了扁子的一段話:“若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就是說“如果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應該把鳥放於深林、江湖,喂它委蛇吃”。有些大鳥是吃蛇的,但養鳥並非一定要喂蛇。前麵講過的委蛇是巨大的怪蛇,更不是鳥能吃得了的。所以有人認為,這裏所說的喂鳥的委蛇可能是泥鰍。

另外,《莊子?外篇?達生》中所說的“彷徨”,據說是其狀如蛇,兩頭五彩,也是一種傳說中的異蛇。

(三)孟子筆下的蛇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軻繼承孔子學說,後來被稱為“亞聖”。他在《孟子?滕文公》中記述了“堯之時,水逆行,汜濫於中國,蛇龍居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這樣一段人蛇之爭的史影。

孟子筆下的蛇侵入了人的生活環境,但他沒有說蛇是否傷人。禹也沒有斬殺蛇龍,隻是驅使它們回到自己的處所,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這與孟子的“性善說”、“仁政學說”是一致的。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行仁政,就是統治者以德服人,不使用暴力。這種理論對後世儒家影響很深,儒家認為,不僅要以德服人,而且可以將仁德施於禽獸。如史載商湯見到捕禽獸的網有四麵,便去掉其三麵,諸侯們對這種網開三麵的作法很讚同,說:“湯德至矣,及禽獸”。這個故事與禹驅蛇龍入菹的故事異曲同工,反映著儒家的理想和願望。

(四)荀子筆下的蛇

荀況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中的傑出思想家,著有《荀子》32篇。

《荀子?勸學篇》說:“騰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相傳騰蛇能興雲霧而遊於其中,這就是騰蛇無足而飛了。梧鼠又叫?鼠,據說它有五種技能,但能飛卻不能上屋,能緣卻不能窮木(能爬樹而爬不到樹頂),能遊卻不能渡穀,能穴卻不能掩身,能走卻不能先人(跑得不如人快)。這裏將騰蛇與梧鼠相比較,騰蛇無足,形不出眾,卻能飛升於天,梧鼠之技雖多卻無一精者。荀子在這裏講的是學習態度,顯然,他是主張用心專一,精於所學,不讚成像梧鼠那樣浮躁,華而不實,學無所成。

荀子反對迷信天命和鬼神,《勸學篇》中舉出現實中並不存在的、神話傳說中的動物騰蛇,是為了生動地講述學習的道理。

(五)韓非子筆下的蛇

韓非是戰國末年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一書。蛇在此書中也多次出現。《韓非子?五蠹》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這裏的蛇是和人敵對的。

《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凰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講的是黃帝召集的鬼神之會。六條蛟龍為黃帝挽車,蚩尤在前邊開道,風伯雨師灑掃道路,虎狼和鬼神前呼後擁。而騰蛇與鳳凰並列,一下一上,地位顯然比蛟龍還要高些,是神話了的蛇。

《韓非子?說林下》說:“蟲有?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遂相殺也。人臣之爭而亡其國者,皆?類也。”

?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一個身體,兩張嘴,與兩頭蛇差不多。兩張嘴為爭奪食物相咬,最後互相咬死,或者說自己把自己咬死了。韓非以?喻亂臣:由於內訌而亡國的人臣就是自己咬自己的?。

《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載:“?似蛇,蠶似燭?,人見蛇則驚駭,見?則毛起。然而婦人拾蠶,漁者握?,利之所在,則忘其所惡”。這是說:?是一種像蛇的魚,蠶的形狀像一種叫?的小蛇。人見到蛇會吃驚、害怕,見到?會毛骨悚然。但是婦女們養蠶拾蠶,漁人們抓?握?,忘記了蠶和?是自己所厭惡的東西,這是因為養蠶和捕?有利可圖。

《韓非子?難勢》載:“慎子曰: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則失其所乘也。賢人而詘於不肖者,則權輕位卑也,不肖而能服於賢者,則權重位尊也。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在這裏,韓非引了慎到的一段話,說飛龍能乘雲,騰蛇能遊霧,然而,一旦雲消霧散,龍蛇失去了憑借,就與蚯蚓、螞蟻一樣無能為力了。所以賢人屈從於不肖的人,是因為他們權輕位卑。不肖的人能控製賢人,是因為他們權大位尊。如果堯是個普通人,恐怕連三個人也管不了。而桀是天子,則可以亂天下。

韓非讚同慎到的觀點,認為“勢”(指政權)是非常重要的。慎到以龍蛇比喻賢明的人,以蚯蚓螞蟻比喻一般的人和不肖的人。用雲霧來比喻勢。賢明者失勢就像龍蛇失去了雲霧,不能騰飛。韓非把這種思想加以發揮,他認為“飛龍乘雲,騰蛇遊霧。吾不以龍蛇為不?於雲霧之勢也。雖然,夫釋賢而專任,勢足以為治乎?則吾未得見也。夫有雲霧之勢而能乘遊之者,龍蛇之材美之也。今雲盛而?弗能乘也,霧?而?不能遊也。夫有盛雲?霧之勢而不能乘遊者,??之材薄也。今桀紂南麵而王天下,以天子之威為之雲霧,而天下不免乎大亂者,桀紂之材薄也”(《韓非子?難勢》)。看來,韓非雖然主張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強調勢的重要,卻也承認人力、人才的作用。他同意慎到認為龍蛇飛騰是憑借雲霧之勢,但不主張放棄賢能,僅憑“勢”行事。認為有雲霧之勢而能乘雲遊霧、駕馭局勢的是龍蛇之材,是賢能者。雲再厚,蚯蚓也不能騰雲;霧再濃,螞蟻也不能駕霧。有這麽好的機會而不能利用,是因為蚯蚓、螞蟻缺乏才能。夏桀、商紂稱王於天下,用天子的威勢為憑借,掌握著政權,然而天下仍不免大亂,就是因為夏桀、商紂缺乏才能。

龍蛇像堯舜那樣的明君,蚯蚓、螞蟻像桀紂一般的昏君,那麽,不如飛龍、騰蛇,又比蚯蚓和螞蟻強的可以叫做“中者”。韓非講勢主要講“中者”之得勢,“中者”是“上不及堯舜,而下亦不為桀紂”的大多數君主。

(六)《晏子春秋》中的蛇

晏嬰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戰國時期,有人根據他的言行,編成《晏子春秋》一書。《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記載了齊景公出獵,逢蛇虎,以為不祥,晏子勸諫齊景公的事:“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晏子認為一個國家有三種不祥,見虎、見蛇都不在其中。國家的第一個不祥是有賢能之士而國君不知道,第二個不祥是知道了誰是賢能之士而不能用他,第三個不祥是雖用了他卻不任命、信任他。而山是虎的天地,澤是蛇的家園,上山下澤見到了虎、蛇,就是到虎和蛇的住處去看到了它們,又有什麽不祥呢。

晏子是一位明智、務實的政治家,他明白國家的不祥主要是由人造成的。

晏子是一位明智、務實的政治家,他重視人的作用,懂得賢能之士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不能任用、任命和信任賢能是不祥,而這樣的不祥是國君或上層統治者造成的。國家的不祥與虎、蛇無關,根源在人。用了賢能,應該是國之大幸。

(七)《孫子》中的蛇

《孫子》十三篇是春秋時期軍事學家孫武所著。這部軍事名著在中外軍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孫子?地篇》說:“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這段文字以常山地方叫做“率然”的蛇來比喻軍隊,認為善於用兵的人,能使部隊像“率然”一樣,如果去打率然的頭,尾部就來救應,打它的尾部,頭就來救應,打它的腰,頭和尾一齊來救應。孫武設問:“可以使軍隊像‘率然’一樣嗎?”回答說:“可以”。接著就舉例說:吳越兩國的人本來是相互敵對的,然而當他們同舟渡河遇到風浪時,就會像一個人的左右手那樣互相援救。因而縛住戰馬,埋住車輪,防止士兵逃跑,是靠不住的。讓軍隊的將士一齊勇敢作戰,在於領導得法。讓軍隊強弱各部都發揮戰鬥力,在於合理利用地形。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使整個部隊攜起手來像一個人一樣行動,這是因為客觀形勢迫使部隊不得不這樣。

(八)“龜長於蛇”

戰國時期,由於百家爭鳴,儒、墨、道、法各家都要參加辯論,所以各家都出了一些辯者。《莊子?天下篇》記載了辯者們提出的二十一個論題,稱“二十一事”。其中有的論題可以確知是公孫龍提出的,有的可能是惠施提出的。還有一些就不知道是誰提出的了。“龜長於蛇”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情況下蛇比龜長,但是確實也有大龜比小蛇長的情況。

據說,辯者與惠施討論“二十一事”達到了“終身無窮”的程度。可見這些論題不是一駁就倒的毫無根據的謬論。不應該簡單地從常識的角度斥之為主觀片麵、違反常識的詭辯。這些命題中,可能包含著某些合理的邏輯思想,其中的詭辯命題,也可能包含著深刻的邏輯錯誤,而並非不值一駁的胡說。

提出“龜長於蛇”這個命題的辯者,看到了某些個別的情況。關於這個命題的辯論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辯者具有樸素辯證的自然觀,命題中可能包含某些合理的名實思想。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