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五誌氏

  昔者聖王觀象於乾坤,考度於神明,探命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業,而賜姓命氏,因彰德功(二)。傳稱民(三)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聽其官者,而物賜之姓,是謂百姓。姓有徹品十(四),於王謂之千品(五)。昔堯賜契姓子,賜棄姓姬;賜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為薑,氏曰有呂(六)。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七)。後世微末,因是以為姓,則不能改也。故或傳本姓,或氏號邑諡(八),或氏於國(九),或氏於爵,或氏於官,或氏於字,或氏於事,或氏於居(一0),或氏於誌。若夫五帝三王之世,所謂號也;文、武、昭、景、成、宣、戴、桓,所謂諡也;齊、魯、吳、楚、秦、晉、燕、趙,所謂國也;王氏、侯氏、王孫、公孫,所謂爵也;司馬、司徒、中行(一一)、下軍(一二),所謂官也;伯有、孟孫、子服、叔子(一三),所謂字也;巫氏、匠氏、陶氏,(一四)所謂事也;東門、西門(一五)、南宮、東郭(一六)、北郭,所謂居也;三烏(一七)、五鹿(一八)、青牛(一九)、白馬(二0),所謂誌也(二一):凡厥姓氏,皆出屬而不可勝紀也(二二)。

  (一)鐸按:吹律定姓,肇自軒轅,胙土命氏,傳之唐世,由來尚矣。中葉以降,譜牒湮沉,溷冒因仍,昧其初祖;重以古今遞嬗,南北遷移,聲有轉訛,字多增省,重貤謬,治絲而棼。蓋在昔已病奇觚,後來幾成絕學。考姓氏之書,世本最古。繼是有作,則節信此文及應劭氏姓篇、賈執英賢傳之類,卓爾見稱。次則林寶元和姓纂、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王應麟姓氏急就篇、鄭樵通誌氏族略諸書,並傷齟齬。明季以還,又不下十餘部,群相蹈襲,自鄶無譏。淩氏統譜,更為妄作。清嘉慶中,武威學者張澍,尋潛夫之墜緒,慕仲遠之博聞,為姓氏五書,刊行者有尋源、辨誤二種,雖不無瑕纇,實洞見本原,李慈銘所謂涼士之傑出者也。今校正此卷,則有取其說焉。

  (二)白虎通姓名篇雲:"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為善也。"

  (三)"民"舊作"氏"。

  (四)"十"字舊空。

  (五)"傳稱"以下見楚語。"子弟"下"千"字、"世"字並衍。鐸按:"千世"當從楚語作"之質"。十二字為句。

  (六)舊脫"子賜棄姓"四字,據天中記廿四補。禮記大傳疏引鄭康成駁五經異義雲:"堯賜伯夷姓曰薑,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賜稷姓曰姬,著在書傳。"周語:'太子晉雲:"禹賜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嶽賜姓曰薑,氏曰有呂。"'(七)隱八年左傳。

  (八)"邑"字衍。

  (九)"國"舊作"爵",今移正,與下文相應。

  (一0)以上二十字舊脫。按禦覽三百六十二引風俗通氏姓篇序俱與此同,今據補。

  (一一)中行見下晉公族注。

  (一二)元和姓纂雲:"左傳,晉欒黶為下軍大夫,子孫氏焉。"按欒氏世將下軍。僖廿七年傳:"欒枝將下軍。"文十二年傳:"欒盾將下軍。"成二年傳:"欒書將下軍。"襄十三年傳:"欒黶將下軍。"

  (一三)"子"疑"孫",並見下。

  (一四)風俗通作"巫、卜、陶、匠",此亦當有卜氏。

  (一五)意林作"西都",通誌氏族略五、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四並同。廣韻十二齊"西"字注、通鑒一"西門豹"注又引作"西郭"。

  (一六)意林、廣韻、通鑒注並無"東郭",疑衍。鐸按:此所舉皆以四為率,又東、西、南、北亦順,則"東郭"不當有。

  (一七)氏族略三引風俗通雲:"有三烏大夫,因氏焉。漢有三烏群。"元和姓纂又雲:"三烏,薑姓,炎帝之後,為侯國,因氏焉。"

  (一八)氏族略三雲:"晉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五鹿,支孫氏焉。"按漢書有五鹿充宗。鐸按:姓纂十姥雲:"趙有將軍五鹿盧。"

  (一九)氏族略四雲:"魏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山東人也。"按王氏著書在初平前,是古有此姓矣。青牛先生見魏略,魏誌管寧傳裴鬆之注引之。

  (二0)氏族略四引風俗通雲:"微子乘白馬朝周,因氏焉。"

  (二一)"誌"意林作"地"。按風俗通作"職",誌、職聲相近。

  (二二)"出"當作"此"。漢書王莽傳雲:"如此屬不可勝記。"淮南子泛論訓亦雲:"凡此之屬,皆不可勝著於書策竹帛,而藏於官府者也。"

  衛侯滅邢,昭公娶同姓,言皆同祖也(一)。近古以來,則不必然。古之賜姓,大諦可用,其餘則難。周室衰微,吳、楚僭號,下曆七國,鹹各稱王(二)。故王氏、王孫氏、公孫氏及氏諡官(三),國自有之,千八百國,諡官萬數,故元不可同也。及孫氏者,或王孫之班也,或諸孫之班也(四),故有(五)同祖而異姓,有同姓而異祖。亦有雜厝(六),變而相入,或從母姓(七),或避怨讎(八)。夫吹律定姓,惟聖能之(九)。今民散久(一0),鮮克達(一一)音律。天主尊正其祖(一二)。故且略紀顯者,以待士合揖損焉。(一三)(一)春秋僖廿五年:"衛侯毀滅邢",左傳雲:"同姓也,故名。"哀十二年"孟子卒",左傳雲:"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論語:'陳司敗雲:"君娶於吳為同姓。"'禦覽引風俗通雲:"公羊譏衛滅邢,論語貶昭公娶於吳,諱同姓也。"

  (二)淮南子覽冥訓雲:"晚世之時,七國異族。"高誘注:"七國,齊、楚、燕、趙、韓、魏、秦也。齊姓田,楚姓羋,燕姓姬,趙姓趙,韓姓韓,魏姓魏,秦姓嬴,故異族也。"

  (三)"氏諡"舊倒。

  (四)"班"猶"別"也。

  (五)"有"舊脫。

  (六)漢書地理誌雲:"五方雜厝",晉灼雲:'厝,古"錯"字。'(七)漢書夏侯嬰傳雲:"初嬰為滕令奉車,故號滕公。及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更為孫氏。"

  (八)如下所雲智果、張良之類。鐸按:廣韻十二霽"桂"字下載後漢炅橫四子改姓桂、、炔,字皆九畫,亦其類也。

  (九)白虎通姓名篇雲:"古者,聖人吹律定姓,以記其族。"鐸按:"聖"即"聖人",詳德化篇"聖深知之"注。

  (一0)論語。鐸按:敘錄敘交際作"今民遷久",同。說詳彼。

  (一一)"達"舊作"遠"。

  (一二)"天主"疑"人生"之誤。毛詩序雲:"生民尊祖也。"王先生雲:'"天主"疑"定姓"之誤。'(一三)"士"當作"三","三合"即"參合"。韓非子主道篇雲:"以參合閱焉。"史記倉公傳雲:"參合於人。"後漢書文苑邊韶傳雲:"檢括參合。""揖"與"挹"同,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雲:"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

  伏羲姓風,其後封任、宿、須朐、顓臾四國,實司大與有濟之祀(一),且為東蒙主(二)。魯僖公母成風,蓋須朐之女也(三)。季氏欲伐顓臾,而孔子譏之(四)。

  (一)見僖廿一年左傳。"朐"作"句"。按僖廿二年公羊傳作"朐",文七年傳同。鐸按:僖廿二年左傳亦作"句"。

  (二)論語。

  (三)左傳。

  (四)論語。

  炎帝苗胄,四嶽伯夷,為堯典禮(一),折民惟刑(二),以封申、呂(三)。裔生尚(四),為文王師(五),克殷而封之齊(六),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七)。申(八)城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九),故詩雲:"亹亹申伯,王薦之事,於邑於序,南國為式(一0)。"宛西三十裏有呂城(一一)。許在潁川,今許縣是也(一二)。薑戎居伊、洛之閑,晉惠公徙置陸渾(一三)。州、薄、甘、戲、露、怡(一四),及齊之國氏(一五)、高氏(一六)、襄氏(一七)、隰氏(一八)、士強氏(一九)、東郭氏(二0)、雍門氏(二一)、子雅氏(二二)、子尾氏(二三)、子襄氏(二四)、子淵氏(二五)、子幹氏(二六)、公旗氏(二七)、翰公氏(二八)、賀氏(二九)、盧氏(三0),皆薑姓也。

  (一)書堯典。

  (二)書呂刑。

  (三)史記齊太公世家雲:"其先祖嚐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詩崧高毛傳:"堯之時,薑氏為四伯,掌四嶽之祀,述諸侯之職。於周,則有甫,有申,有齊,有許也。"按"甫"與"呂"通。書呂刑,孝經、禮記並引作甫刑。史記周本紀亦雲:"甫侯言於王,作修刑辟。"

  (四)"裔"上疑脫字。齊世家雲:"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

  (五)世家雲:"西伯獵,遇太公於渭之陽,載與俱歸,立為師。"

  (六)世家雲:"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邱。"

  (七)水經注廿三陰溝水篇引世本雲:"許、州、向、申,薑姓也,炎帝後。"

  (八)"申"舊脫。

  (九)漢書地理誌南陽郡宛注雲:"故申伯國。縣南有北筮山。"又育陽注雲:"有南筮聚,在東北。"鐸按:北序山又名北筮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踵括地誌之謬,謂申城在南陽縣北,皆由誤讀此句,以"宛北"連文。陳奐詩毛氏傳疏已糾之。

  (一0)與今詩不同,說見三式篇。

  (一一)"城"舊作"望"。史記齊世家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水經注淯水篇雲:"梅溪又徑宛西呂城東。"

  (一二)漢書地理誌:"潁川郡,許故國,薑姓四嶽後太叔所封。"

  (一三)僖廿二年左傳:"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襄十四年傳以為薑戎氏,謂"諸戎是四嶽之裔胄",杜注:"四嶽之後皆姓薑,又別為允姓。"昭九年傳雲:"允姓之奸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按僖傳杜注:"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縣。"據疏,陸渾是敦煌之地名,徙之伊川,複以陸渾為名,非本居伊、洛徙置陸渾也。僖十一年傳"伊、雒之戎同伐京師",杜注:"雜戎居伊水、洛水之閑者。"此又先居伊、雒,非秦、晉所遷者。

  (一四)"怡"舊作"帖"。史記索隱:'三皇本紀雲:"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薑姓之後。"'路史後紀四雲:"黃帝封參盧於路",注:'亦作"露"。'又雲:"伊、列、舟、駘、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薑國也。禹有天下,封怡以紹烈山,是為默台。"

  (一五)"氏"字舊空,據程本補。昭四年左傳杜注:"國氏,齊正卿,薑姓。"廣韻二十五德"國"字注雲:"太公之後。"

  (一六)"高氏"舊空,據程本補。唐書宰相世係表雲:"齊文公赤生公子高,孫傒以王父字為氏。"按高傒見左傳。

  (一七)"襄"字舊空,據程本補。"氏"字各本並脫。襄廿三年左傳齊有襄罷師,廿五年傳齊有襄伊,二襄皆齊公族。

  (一八)氏族略三雲:"齊莊公子廖封於隰陰,故以為氏。"齊語隰朋,韋昭注:"齊莊公之曾孫,戴仲之子成子也。"鐸按:齊有兩莊公,此春秋前之莊公贖。

  (一九)舊作"士氏、強氏",據後紀四改。按"士"下"氏"字即"襄"字下所脫,今移正。鐸按:作"士氏、強氏"是也。成十八年左傳有士華免,杜注:"齊大夫。"又齊策一、呂氏春秋知士篇有士尉。東觀漢記有強華,"強"與"強"同。路史合二氏而一之,蓋不足據。

  (二0)襄廿五年左傳:'東郭偃曰:"臣出自桓。"'(二一)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門為雍門氏。"按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雍門,齊西門也。"

  (二二)氏族略三雲:"齊惠公之孫公孫灶字子雅之後。"鐸按:亦見呂氏春秋慎行篇注、襄三十年左傳注、姓纂六止引英賢傳。

  (二三)氏族略三雲:"齊惠公之孫公孫蠆字子尾之後。"按公孫灶、公孫蠆見襄廿九年左傳,子雅、子尾見襄廿八年傳。昭十年傳疏雲:"齊惠公生子欒、公子高。高生子尾,欒生子雅。"鐸按:亦見呂氏春秋注、姓纂六止。

  (二四)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齊惠公子子襄之後。""惠"舊作"桓",據氏族略三改。

  (二五)古今姓氏書辨證子泉氏引世本雲:"齊頃公生子泉湫,因氏焉。"按"子泉"即"子淵",唐人避諱改。昭廿六年左傳齊有子淵捷子車,八年傳杜注:"子車,頃公之孫捷也。"鐸按:氏族略亦作"子泉",避唐諱相沿未改。

  (二六)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齊頃公子子幹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有子幹。"按昭十四年左傳作子韓。氏族略三引世本雲:"公子都字子幹。"

  (二七)廣韻一東"公"字注雲:"齊悼子公旗之後。"按"悼子"當是"悼公子"。鐸按:亦見姓氏書辨證一東、氏族略三。

  (二八)後紀四作"公翰"。鐸按:廣韻一東載齊公族又有公牽氏、公紀氏、公牛氏,"公"字並在前,此"翰公"蓋誤倒。

  (二九)元和姓纂雲:"齊公族慶父之後慶克生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後漢慶儀為汝陰令,曾孫純避安帝父諱,始改賀氏。"氏族略四雲:"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

  (三0)元和姓纂雲:"齊文公子高,高孫傒食采於盧,因姓盧氏。"鐸按:廣韻十一模同,亦見唐書宰相世係表。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蒧、任、拘、厘、姞、嬛、衣氏也(一)。當春秋,晉有祁奚,舉子薦讎,以忠直著(二)。莒子姓己氏(三)。夏之興,有任奚為夏車正,以封於薛,後遷於邳,其嗣仲居薛,為湯左相(四)。王季之妃大任,(五)及謝、章、昌、采、祝、結、泉、卑、遇、狂大氏,皆任姓也(六)。姞氏女為後稷元妃(七),繁育周先(八)。姞氏封於燕,(九)有賤妾燕姞,夢神與之蘭曰:"餘為伯鯈(一0),餘爾祖也。是以有國香,人服媚(一一)。"及文公見姞,賜蘭而禦之。姞言其夢,且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征蘭乎?"公曰:"諾。"遂生穆公(一二)。姞氏之別,有闞、尹(一三)、蔡、光、魯、雍(一四)、斷、密須氏(一五)。及漢,河東有郅都(一六),汝南有郅君章(一七),姓音與古姞同(一八),而書其字異,二人皆著名當世。

  (一)"滕蒧任"舊作"勝藏伾",據晉語四改。"拘"晉語作"荀",廣韻四十五厚引晉語作"苟",路史國名紀一、後紀五並作"苟",以為作"荀"者非。元和姓纂"苟姓"亦雲:"國語黃帝之後。"按拘、苟並從句得聲。"厘"、"衣",韋昭本作"僖"、"依",史記五帝紀集解引虞翻注與此同。"嬛"字舊脫,亦依虞注補,韋本作"儇"。經義述聞卷廿一王引之曰:'路史"荀"作"苟"是也。廣韻:"苟姓出河內、河南、西河三望。"國語雲:"本自黃帝之子。漢有苟參。古厚切。""荀本姓郇,後去邑為荀,今出潁川。相倫切。"是荀姓為文王之後,苟姓為黃帝之後。軒轅黃帝傳亦作"苟"。潛夫論"苟"作"拘",古聲相近。又案"依"當作"衣",潛夫論正作"衣",史記五帝紀集解、單行本索隱引國語並作"衣"。鄭注中庸曰:"今姓有衣者。"廣韻"衣"字雲:"姓,出姓苑。"而"依"字不以為姓,則國語之本作"衣"明矣。'張澍養素堂文集十五與王伯申書雲:'山海經大荒國北"毛民之國,依姓。"是古有依姓也。蓋衣為殷姓之後,齊人有之,見鄭康成禮記注、高誘呂氏春秋注。依則黃帝之後,各不相蒙。唐書孝友傳,梓潼有依政,可證已。廣韻於姓氏遺漏甚多,不得以其不載,遂謂無依姓也。'鐸按:張說是,此文"衣"當據晉語改"依"。"蒧"當作"葴"。

  (二)襄三年左傳。按氏族略三以奚為晉獻侯四世孫。晉語韋昭注雲:"晉大夫高梁伯之子。"此以為黃帝後,蓋誤。下晉公族有祁氏,奚之所自出也。鐸按:祁奚事亦見晉語七、呂氏春秋去私篇。

  (三)按文八年左傳雲:"穆伯奔莒,從己氏。"隱二年左傳疏稱,譜雲:"莒,嬴姓,少昊之後",引世本:"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是莒本姓嬴,改己,非黃帝之後己姓矣。

  (四)定元年左傳"任奚"作"奚仲",""作"虺"。"邳"舊作"祁",據傳改。鐸按:奚仲作車,見世本作篇。

  (五)詩大明:"摯仲氏任",毛傳:"摯國任姓之中女也。"周語:'富辰曰:"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韋昭注:"摯、疇二國,任姓,奚仲、仲虺之後。大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也。"

  (六)隱十一年左傳疏雲:'世本氏姓篇雲:"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路史後紀五黃帝紀"謝、章"下"昌"上有舒、洛二國,又八高陽紀注雲:"舒又自一國,乃黃帝之後任姓,見潛夫論。"國名紀一同。國名紀又雲:"采,紀姓。王符以為任姓,非。"又雲:'遇,宜即番禺。王符作"卑過",訛。'後紀五又雲:'遇見潛夫,或作"過",非。'今按"采"即世本"舒","結"即世本"終"。國名紀"結"亦作"終",其作"洛"者誤。洛見鄭語,韋昭以為赤狄隗姓也。昌、呂,卑、畢,遇、過,皆字形相近,傳本各異。惟"狂大"不載世本,後紀五、國名紀一並作"狂犬",疑即太戎氏,見下。鐸按:姓氏急就篇亦作"呂、畢、過","昌、卑、遇"蓋訛。

  (七)"姞"舊作"台"。說文雲:"姞,黃帝之後百姓,後稷妃家也。"宣三年左傳雲:"姞,吉人也,後稷之元妃也。"百傳作伯鯈。

  (八)昭元年左傳雲:"蕃育其子孫。"繁、蕃古字通。禦覽八百廿二引春秋元命苞雲:"周先薑嫄履大人跡生後稷,""周先"用彼文。

  (九)隱五年左傳疏引世本雲:"燕國,姞姓。"漢書地理誌東郡南燕注雲:"南燕國,姞姓,黃帝後。"王先生雲:'後漢書郅惲傳注引潛夫論以"周先姞氏封於燕"為句。'鐸按:章懷讀"周先"屬下,不可從。

  (一0)"鯈"舊作"儵"。

  (一一)"媚"下脫"之"字。

  (一二)宣三年左傳。

  (一三)詩都人士:"謂之尹、吉",鄭箋:'吉,讀為"姞"。尹氏、姞氏、周室昏姻之舊姓也。'後紀五、國名紀一"尹"並作"允",誤。

  (一四)桓十一年左傳:"宋雍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姞",杜注:"雍,氏;姞,姓。"鐸按:隱五年左傳疏引世本:"燕國,姞姓。"秦嘉謨世本輯補據之,謂此"燕"誤作"蔡"。又引"光"作"先",謂與侁、姺同。複據文六年左傳:"杜祁以君故,讓偪姞而上之",杜注:"偪姞,姞姓之女",訂"魯"為"偪"。蓋可從。

  (一五)周語韋昭注引世本雲:"密須,姞姓。"鐸按:詩韓弈傳:"姞,蹶父姓也。"秦氏據訂"斷"為"蹶",宜亦可從。

  (一六)漢書酷吏傳。

  (一七)後漢書:"郅惲,字君章。"

  (一八)鐸按:郅、姞同質部,音相近也。

  少氏之世衰,而九黎亂德,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複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一)。夫黎,顓頊氏裔子吳回也(二)。為高辛氏火正,淳耀天明地德,光四海也,故名祝融(三)。後三苗複九黎之德,堯繼重、黎之後不忘舊者,羲伯複治之。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別其分主,以曆三代,而封於程。其在周世,為宣王大司馬,詩美"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其後失守,適晉為司馬,遷自謂其後(四)。

  (一)"少氏"至此,本楚語。

  (二)按大戴禮帝係篇:"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史記楚世家雲:"帝嚳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複居火正。"徐廣注引世本亦雲:"老童生重黎及吳回。"是吳回與黎非一人。而高誘注淮南時則訓雲:"祝融,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也。一名黎,為高辛氏火正,號為祝融。"與此同。是古有此說也。鐸按: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楚世家索隱引劉氏說。

  (三)"夫黎"以下本鄭語。"顓頊氏"八字,鄭語所無,蓋據他書。鐸按:此上"顓頊受之"至"絕地天通"本楚語。

  (四)"三苗"至"為司馬"本楚語。按楚語雲:"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史記自序本之,又雲:"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此雲"適晉為司馬",蓋誤。詩,常武詩。鐸按:此疑當作"適晉焉。司馬遷自謂其後。""焉"誤作"為",因以"司馬"帶上讀,而與楚語相違矣。古書焉、為二字多相亂,楚語上篇:"胡美之為?"下篇:"何寶之為?"今本"為"並誤作"焉",猶此文"焉"訛作"為"也。

  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薑、妘、曹、斯、羋(一)。己姓之嗣飂叔安(二),其裔子曰董父(三),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焉(四)。乃學擾龍(五),以事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朡川。朡夷、彭姓豕韋,皆能馴龍者也(六)。豢龍逢以忠諫,桀殺之(七)。凡因祝融之子孫,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溫、董(八)。

  (一)鄭語"禿"作"董","薑"作"禿","斯"作"斟"。按史記楚世家索隱引世本"斟"亦作"斯"。董、禿詳下。鐸按:作"斟"是也。路史國名紀三雲:"斟,己姓。北海斟縣有斟亭。"漢書地理誌作"",音斟。玉篇作""。張澍姓氏尋源十二侵亦據鄭語列斟氏,雲:'他書引國語雲:"黎後有斟姓",蓋以祝融即重黎也。'其四支斯氏,與此無涉。鄭語雲:"斟氏無後。"故下文不複出。

  (二)鐸按:漢書人表作廖叔安。論衡龍虛篇作飂叔宋,洪亮吉及孫蜀丞先生並謂"宋"字誤。

  (三)鐸按:昭廿九年左傳"其"作"有",論衡同。

  (四)鐸按:"焉"傳作"之",論衡同。"焉"猶"之"也。

  (五)鐸按:傳作"乃擾畜龍",論衡同。上文雲:"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則已無待於學。此蓋因畜、學音近,又涉傳下文"劉累學擾龍"而誤。

  (六)"飂叔安"以下,本昭廿九年左傳。按傳雲:"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賜氏曰禦龍,以更豕韋之後。"蓋孔甲以豕韋國封累,非豕韋本能馴龍,而以累代之。此文蓋誤會傳意。"朡"傳作"鬷"。

  (七)荀子宥坐篇:'孔子曰:"以忠者為必用耶?關龍逢不見刑乎!"'韓詩外傳四:"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邱足以望十裏,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諫,桀囚而殺之。"按關、豢聲相近。黃生義府:'他書多作關龍逢,予乃知"關"當讀為"豢",即古豢龍氏之後也。若不讀潛夫論,鮮不以"關"為姓,以"龍逢"為名矣。'(八)鄭語雲:"己姓,昆吾、蘇、顧、溫、董。"按借、蘇字形相近,往往致誤。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江陽侯蘇嘉,徐廣曰:'"蘇"一作"籍"。'晉世家獻侯籍,索隱雲:'係本及譙周皆作"蘇"。'鐸按:下文"周武王時有蘇忿生"雲雲,即承此言,則本作"蘇"明矣。

  禿姓朡夷、豢龍,則夏滅之(一)。彭(二)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三)。薑姓會人,則周滅之(四)。

  (一)鄭語"禿"作"董","朡"作"鬷"。鐸按:此承上八姓言,則作"禿"是。

  (二)"彭"舊作"祖"。鐸按:箋重出,當刪。

  (三)"彭姓"舊作"祖姓",據鄭語改。

  (四)舊脫"周"字。鄭語雲:"禿姓舟人,則周滅之。"按史記楚世家雲:"陸終生子六人,四曰會人。"索隱引係本作鄶人,即下妘姓之會也。此"會人"蓋"舟人"之誤。國名紀六引潛夫論:"曹有薑姓者。""曹"又"會"之誤。

  妘姓之後封於鄢、會、路、偪陽(一)。鄢取仲任為妻,貪冒愛,蔑賢簡能,是用亡邦(二)。會在河、伊之間,其君驕貪嗇儉,減爵損祿,群臣卑讓,上下不臨。詩人憂之,故作羔裘,閔其痛悼也;匪風,冀君先教也。會仲不悟,重氏伐之,上下不能相使,禁罰不行,遂以見亡(三)。路子嬰兒,娶晉成公姊為夫人,酆舒為政而虐之。晉伯宗怒,遂伐滅路(四)。荀罃武子伐滅偪陽(五)。曹姓封於邾(六);邾顏子之支,別為小邾(七),皆楚滅之(八)。

  (一)鄭語"鄢"作"鄔","會"作"鄶"。按韋昭注周語雲:"鄢,妘姓之國。"鐸按:姓氏急就篇下亦據周語作"鄢"。鄭語"鄔"字訛。姓纂十四泰雲:"鄶仲之後,避難去邑為會氏。"

  (二)周語雲:"鄢之亡也,由仲任。"

  (三)鄭語雲:"濟、洛、河、潁之間,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逸周書史記解雲:"昔有鄶君,嗇儉,減爵損祿,群臣卑讓,上下不臨,後小弱,禁伐不行,重氏伐之,鄶君以亡。"按重氏滅鄶,在高辛十六年,見竹書紀年,非鄭語及詩所雲也。此合言之,誤。後紀八高陽紀亦誤仍之。詩檜風釋文:'"檜"本又作"鄶"。'此說羔裘、匪風,蓋本之三家詩序。鐸按:陳氏魯詩遺說考七以此本魯詩說。又鄶國為鄭武公所滅,見鄭康成詩譜,自與重氏滅鄶無涉。

  (四)宣十五年左傳。"路"今作"潞","成公"作"景公","虐"作"殺",又雲:"虐我伯姬。"虐、殺義同。宣十八年傳雲:"凡自虐其君曰弒。"俞樾群經平議三十一雲:'"殺"與"虐"同義,故尚書呂刑篇:"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墨子尚同中篇作"唯作五殺之刑曰法。"'鐸按:此說本惠棟春秋左傳補注。

  (五)襄十年左傳。

  (六)鄭語雲:"曹姓鄒、莒。"鄒、邾聲相近。隱元年左傳杜注:"邾,今魯國鄒縣也。"史記楚世家雲:"陸終生子六人,五曰曹姓。"集解引世本雲:"曹姓者,邾是也。"

  (七)莊五年左傳疏引杜世族譜雲:"小邾,邾俠之後也。夷父顏有功於周,其子友別封為附庸,居唷?又引世本注雲:"邾顏別封小子肥於是友有二名也。

  (八)漢書地理誌雲:"魯國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隱元年左傳疏引世族譜雲:"邾文公遷於繹。桓公以下,春秋後八世而楚滅之。"續漢書郡國誌江夏郡邾縣,劉昭注引地道記曰:"楚滅邾,徙其君此城。"水經注卅五江水篇:"又東過邾縣南",注雲:"楚宣王滅邾,徙君於此。"

  羋姓之裔熊嚴,成王封之於楚,是謂粥熊,又號粥子(一)。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二)。紃嗣為荊子,或封於夔,或封於越(三)。夔子不祀祝融、粥熊,楚伐滅(四)。公族有楚季氏(五)、列宗氏、鬥強氏(六)、良臣氏(七)、耆氏、門氏(八)、侯氏、季融氏(九)、仲熊氏(一0)、子季氏(一一)、陽氏、(一二)無鉤氏(一三)、蒍氏(一四)、善氏、陽氏(一五)、昭氏、景氏(一六)、嚴氏(一七)、嬰齊氏(一八)、來氏(一九)、來纖氏、即氏、申氏(二0)、氏(二一)、沈氏(二二)、賀氏、鹹氏(二三)、吉白氏、伍氏(二四)、沈瀸氏、餘推氏、公建氏(二五)、子南氏(二六)、子庚氏(二七)、子午氏(二八)、子西氏(二九)、王孫、田公氏(三0)、舒堅氏(三一)、魯陽氏(三二)、黑肱氏(三三),皆羋姓也。

  (一)按史記楚世家,鬻融子事文王,蚤卒,成王封其曾孫熊繹於楚。熊嚴則熊繹六世孫也。此合熊嚴、粥熊為一人,誤矣。

  (二)鄭語。

  (三)鄭語雲:"羋姓夔、越,不足命也。"僖廿六年左傳:'夔子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杜注:"熊摯,楚嫡子,有疾不得嗣位,故別封為夔子。"'楚世家正義引宋均樂緯注,以熊摯為熊渠嫡嗣。世家又雲:"熊渠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此文似以封夔、越者為伯霜、仲雪諸人。

  (四)僖廿六年左傳。"滅"下當脫"之"字。鐸按:傳作"楚人讓之",當據補"之"字。

  (五)下雲:"楚季者,王子敖之曾孫。"元和姓纂引世本雲:"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鐸按:氏族略四同。

  (六)氏族略五引世本雲:"若敖生鬥強,因氏焉。"

  (七)"良"舊作"艮",據後紀八改。鐸按:秦氏世本輯補引正作"良臣氏"。

  (八)後紀八有耆門氏。鐸按:此疑當作"鬥耆氏"。氏族略四引英賢傳雲:"鬥伯比之孫鬥耆仕晉,因氏焉。"

  "鬥"或作"鬥",因誤作"門",又倒在下。

  (九)元和姓纂引世本雲:"楚鬥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一0)後紀八"熊"作"雄",注雲:'潛夫論作"熊",非。'鐸按:姓纂一宋、氏族略四並作"仲熊氏"。

  (一一)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楚公族。"鐸按:姓纂六止同,脫"世本"二字。

  (一二)昭十七年左傳"楚陽為令尹",杜注:"陽,穆王曾孫令尹子瑕。"疏引世本:"穆王生王子揚,揚生尹,尹生令尹。"按"揚"蓋"陽"之誤,以王父字為氏。鐸按:廿七年傳有陽子陽令終。

  (一三)"鉤"舊作"鈞",據氏族略三、後紀八、廣韻十虞"無"字注改。無鉤即薳章字,見下。

  (一四)左傳亦作"薳"。氏族略三雲:"薳章食邑於薳,故以命氏。"鐸按:蒍、薳同字,歌、寒對轉。

  (一五)陽氏已見上,此誤。

  (一六)離騷序雲:"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屈、昭、景。"

  (一七)元和姓纂雲:"楚莊王支孫以諡為姓,避明帝諱改為嚴氏。"

  (一八)氏族略四雲:"楚穆王之子公子嬰齊之後。"按公子嬰齊字子重,見左傳。鐸按:見宣十一年傳杜注。

  (一九)氏族略三引風俗通雲:"楚有來英。"

  (二0)申氏見下。

  (二一)""後紀八作"鈞"。按廣韻十八諄"鈞"字注引風俗通雲:"鈞姓,楚大夫元鈞之後。"元和姓纂、氏族略四並同。

  (二二)氏族略二雲:"楚有沈邑。楚莊王之子公子貞封於沈鹿,故為沈氏。"

  (二三)"鹹"疑"箴"。元和姓纂雲:"箴氏,楚大夫箴尹鬥克黃之後,子孫以官為氏。"按箴尹克黃見宣四年左傳。

  (二四)宣十二年左傳楚伍參,杜注:"伍奢之祖父。"

  (二五)"公"疑是"子"。元和姓纂有子建氏,楚平王太子建之後。按太子建見昭十九年左傳。鐸按:氏族略四引風俗通有公建氏。

  (二六)氏族略三雲:"楚莊王之子公子追舒之後,為子南氏。"公子追舒字子南,見左傳。鐸按:襄十五年傳杜注。

  (二七)氏族略三雲:"楚公子午字子庚,其後以王父字為氏。"按襄十二年左傳杜注:"子庚,莊王子午也。"

  (二八)元和姓纂引世本雲:"楚公子午之後。"

  (二九)舊脫"子"字,據後紀八補。氏族略三雲:"楚公子申字子西之後。"按昭廿六年左傳杜注:"子西,平王之長庶。"

  (三0)荀子非十二子篇楊倞注引世本雲:"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按"王孫"下疑脫"氏"字。哀十一年左傳雲:"子胥使於齊,屬其子於鮑氏,為王孫氏。"

  (三一)元和姓纂雲:"潛夫論楚公族有舒堅文叔為大夫。"氏族略四同。按潛夫論無"文叔為大夫"之文,當別引他書,而傳寫失之。

  (三二)楚語:"惠王以梁與魯陽文子",韋昭注:"文子,平王之孫,司馬子期子魯陽公也。"

  (三三)氏族略四雲:"楚共王之子公子黑肱之後。"按公子黑肱字子,見襄廿七年左傳。

  楚季者,王子敖之曾孫也。蚡冒生蒍章者,王子無鉤也(一)。令尹孫叔敖者,蒍章之子也(二)。左司馬戍者,莊王之曾孫也(三)。葉公諸梁者,戍之第三弟也(四)。楚大夫申無畏者,又氏文氏(五)。

  (一)"蒍章"左傳作"薳章","鉤"舊作"鈞"。元和姓纂引雲:"楚蚡冒生薳章,為王子無鉤氏。"氏族略三同。書唐宰相世係表雲:"王子蒍章字無鉤。"

  (二)僖廿七年左傳蒍賈,杜注:"孫叔敖之父。"宣十一年傳疏引服虔說同。高誘注呂氏春秋情欲篇、異寶篇、知分篇並雲:"賈子",其注淮南子泛論訓則雲:"孫叔敖,楚大夫蒍賈伯盈子。或曰章子也。"以叔敖為蒍章子,蓋古有此說矣。

  (三)昭十九年左傳沈尹戍,杜注:"莊王曾孫葉公諸梁父也。"廿七年傳稱左司馬沈尹戍。

  (四)"弟"當作"子"。元和姓纂引風俗通雲:"楚沈尹戍生諸梁,食采於葉,因氏焉。"呂氏春秋慎行論高誘注、定五年左傳杜注、楚語韋昭注並以諸梁為戍之子。哀十九年傳稱沈諸梁。

  (五)文十年左傳文之無畏,宣十四年傳稱申舟。鐸按:淮南子主術訓稱文無畏,呂氏春秋行論篇注:"無畏申周,楚大夫也。""舟"與"周"同。

  初,紂有蘇氏以妲己女而亡殷(一)。周武王時,有蘇忿生為司寇而封溫(二)。其後洛邑有蘇秦(三)。

  (一)文有脫誤。晉語:'史蘇曰:"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韋昭注:"有蘇,己姓之國。"'按此節即上文昆吾之後籍國也。

  (二)成十一年左傳。

  (三)史記雲:"蘇秦者,東周雒陽人。"索隱雲:"蓋蘇忿生之後,己姓也。"鐸按:"初"至"蘇秦"三十三字當在上文"昆吾、籍、扈、溫、董"下,今錯在此,語脈斷矣。

  高陽氏之世有才子八人,蒼舒、隤凱、擣戭、大臨、降、庭堅、仲容、叔達,天下之人謂之八凱(一)。

  (一)注見五德誌。

  後嗣有皋陶,事舜。舜曰:"皋陶!蠻夷滑夏,寇賊奸宄,女作士(一)。"其子伯翳,能議百姓以佐舜、禹(二),擾馴鳥獸,舜賜姓嬴(三)。

  (一)書堯典。"滑"今作"猾"。錢宮詹雲:'說文無"猾"字。史記酷吏傳:"滑賊任威",漢書亦作"猾"。蓋篆體從水從犬之字,偏旁相涉而誤。'繼培按:敘錄作"猾夏"。鐸按:此後出分化字,非偏旁涉誤。

  (二)"姓"當作"物"。鄭語雲:"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

  (三)史記秦本紀雲:"大費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柏"與"伯"通。

  後有仲衍(一),鳥體人言(二),為夏帝大戊禦(三)。嗣及費仲,生惡來、季勝(四)。武王伐紂,幷殺惡來(五)。

  (一)秦紀"仲"作"中"。鐸按:趙世家同。

  (二)"言"舊作"元",據紀改。趙世家又雲:"人麵鳥噣。"

  (三)"夏"當作"殷"。秦紀雲:"帝大戊聞而卜之使禦,吉,遂致使禦。"趙世家雲:"降佐殷帝大戊。"

  (四)按秦紀,仲衍玄孫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惡來、季勝。費仲乃費氏費昌之後,出柏翳子若木。中衍則柏翳子大廉玄孫鳥俗氏也。

  (五)秦紀。

  季勝之後有造父,以善禦事周穆王。穆王遊西海忘歸,於是徐偃作亂,造父禦,一日千裏(一),以征之。王封造父於趙城,因以為氏。其後失守,至於趙夙,仕晉卿大夫,十一世而為列侯,五世而為武靈王,五世亡趙(二)。恭叔氏、邯鄲氏(三)、訾辱氏、嬰齊氏、樓季氏(四)、盧氏、原氏(五),皆趙嬴姓也。

  (一)意林作"造父主禦,日行千裏。"趙世家作"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裏馬,攻徐偃王,大破之。"索隱引譙周曰:"徐偃王與楚文王同時,去周穆王遠矣。且王者行有周衛,豈聞亂而獨日行千裏乎?"鐸按:據此文作亂者乃徐偃,諒是另一人,史記"王"字衍,亦可解譙周之惑與?

  (二)以上本趙世家。漢書地理誌雲:"自趙夙後九世稱侯,四世敬侯徙都邯鄲,至曾孫武靈王稱王,五世為秦所滅。"

  (三)文十二年左傳疏雲:"趙穿別為邯鄲氏,趙旃、趙勝、邯鄲午是其後。"按定十三年傳晉邯鄲午,杜注:"午別封邯鄲。"魯語:"與邯鄲勝擊齊之左",韋昭注:"邯鄲勝,晉大夫趙旃之子須子勝也。食采邯鄲。"

  (四)氏族略四雲:'樓季氏,潛夫論:"晉穆侯庶子樓季之後。"'古今姓氏書辨證引同,而駁之雲:"謹按晉趙衰少子嬰齊謂之樓季,而穆侯之後無聞,豈節信討論未審乎?"今按節信本書正列樓季於趙宗,並未雲出穆侯。鄧氏不檢原文而妄訾之,呂氏春秋當務篇所謂"辨若此,不如無辨"也。

  (五)僖廿四年左傳雲:"文公妻趙衰,生原同、屏括、樓嬰。"杜注:"原、屏,樓,三子食邑。"按宣十二年傳稱趙同、趙括、趙嬰齊。鐸按:秦嘉謨據左傳改"盧氏"為"屏氏"。又雲:"按左傳稱原同、屏括、樓嬰,又趙嬰齊稱同、括為二昆,則其兄也。而王符敘嬰齊氏於屏、原二氏之上,未知何據?"

  惡來後有非子,以善畜,周孝王封之於秦,世地理以為西陲大夫,秦亭是也(一)。其後列於諸侯,世而稱王(二),六世而始皇生於邯鄲,故曰趙政(三)。及梁、葛、江、黃、徐、莒、蓼、六、英,皆皋陶之後也(四)。鍾離、運掩、菟裘、尋梁、修魚、白寘、飛廉、密如、東灌、良、時、白、巴、公巴公巴、剡、複、蒲,皆嬴姓也(五)。

  (一)舊脫"王"字,"亭"作"高"。按秦紀雲:"非子好馬及畜,善養息之。周孝王召使主馬於、渭之間,馬大蕃息,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地理誌雲:"今隴西秦亭秦穀是也。"紀又雲:"秦仲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長者曰莊公。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複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邱幷有之,為西垂大夫。"正義引括地誌雲:"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裏漢隴西郡西縣是也。"此雲:"非子為西陲大夫",蓋誤。"世地理"三字未詳,上下疑有脫文。鐸按:據秦紀及地理誌,此當雲:"四世,宣王以為西陲大夫,地理誌秦亭是也。"脫誤無疑,而其舊不可考矣。

  (二)按漢書地理誌雲:"莊公破西戎有其地,子襄公時,幽王為犬戎所敗,平王東遷雒邑,襄公將兵救周有功,賜受、酆之地,列為諸侯。後八世,穆公稱伯,以河為竟。十餘世,孝公用商君,製轅田,開仟伯,東雄諸侯。子惠公初稱王,得上郡、西河。孫昭王開巴、蜀,滅周,取九鼎。昭王曾孫政,幷六國,稱皇帝。"空格程本作"五"字,誤。鐸按: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自襄公為諸侯,至穆公凡九世,自穆公至惠文王稱王,凡十八世。地理誌襄公後數文公至穆公為八世,又穆公後數康公罃至惠文王駟為十七世,合之為二十五世。程本作"五世",蓋上脫"二十"二字耳。

  (三)史記秦始皇紀。

  (四)並見左傳。英,傳稱英氏。鐸按:僖十七年春秋經:"齊人、徐人伐英氏。"傳:"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黃生義府雲:'史記夏本紀:"封皋陶之後於英、六",索隱引地理誌:"六安國,六縣,偃姓所封國。英地闕,不知所在。"予謂英即偃,二字音相近而轉。舜妃女英,大戴記作女匽。故皋陶之後有英氏,又有偃氏。'(五)秦紀論雲:"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徐廣曰:"終黎,世本作鍾離。"此文與世本同。又以"將"為"尋","冥"為"寘",蓋誤。"密如"以下,訛錯不可讀。國名紀二、後紀七並本此立說,然所見已是誤本,複以己意分合,不可據也。鐸按:"尋"當作"將","寘"當作"冥"。張澍雲:"白冥氏,路史以為非複姓,誤。""良"程本作"梁",蓋即將梁,故秦氏世本輯補不引,自東灌下獨列時、白、巴、剡、複、蒲六氏,又謂"公巴公巴"四字衍,皆勝舊說。今據定十五氏如文。

  帝堯之後為陶唐氏(一)。後有劉累,能畜龍,孔甲賜姓為禦龍,以更豕韋之後(二)。至周為唐杜氏(三)。周衰,有隰叔子違周難於晉國,生子輿,為李(四),以正於朝,朝無閑(五)官,故氏為士氏;為司空,以正於國,國無敗績,故氏司空;食采隨,故氏隨氏。士蒍(六)之孫會,佐文、襄,於諸侯無惡(七);為卿,以輔成、景,軍無敗政;為成率,居傅(八),端刑法(九),集(一0)訓典,國無奸民,晉國之盜逃奔於秦。於是晉侯為請冕服於王,王命隨會為卿(一一),是以受範,卒諡武子。武子文(一二),成晉、荊之盟,降(一三)兄弟之國,使無閑隙,是以受郇、櫟(一四)。由此帝堯之後,有陶唐氏、劉氏、禦龍氏、唐杜氏、隰氏、士氏、季氏(一五)、司空氏、隨(一六)氏、範氏、郇氏、櫟氏、彘氏、(一七)冀氏、縠氏(一八)、薔氏、擾氏(一九)、狸氏、傅氏。(二0)楚(二一)令尹建(二二)嚐問範武子之德於文子(二三),文子對曰:"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陳信不媿,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建歸,以告,康王(二四)曰:"神人無怨,宜夫子之股肱(二五)五君,以為諸侯主也(二六)。"故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於世,莫若範會之最盛也。斯亦有修己以安人之功矣(二七)。武王克殷,而封帝堯之後於鑄也(二八)。

  (一)襄廿四年左傳。

  (二)昭廿九年左傳。鐸按:史記夏本紀集解引賈逵曰:"劉累之後,至商不絕,以代豕韋之後。"訓"更"為"代",本方言三。夏本紀"更"作"受",李富孫春秋左傳異文釋雲:"字形相似而亂。"

  (三)襄廿四年左傳。

  (四)"李"晉語作"理"。理、李古字通。鐸按:韋注:"理,士官也。""理"之為"李",猶"行理"之為"行李"矣。

  (五)"閑"晉語作"奸"。鐸按:國語多以"閑"為"奸",周語中:"神無閑行",韋注:"閑行,奸神淫厲之類也。"是其例。證以此引,則今本晉語"奸"字為後人所改明矣。

  (六)士蒍,即子輿。鐸按:韋注:"子輿,士蒍之字。"

  (七)晉語作"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按昭廿六年左傳雲:"王甚神聖,無惡於諸侯。"鐸按:"無惡"與"無二心"雖同義,然恐"惡"字是"二心"二字誤合。晉語上文雲:'司馬侯見,曰:"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怒和大夫,非子(謂範宣子)之任也?"'韋注:"二心,欲叛晉。""無二心"與"有二心"相反,言弗叛也。"二心"字亦見成三年左傳。又按:"於"猶"為"也,"諸侯"二字似當重。襄廿七年左傳疏引晉語作"武子佐文、襄,諸侯無二心",下句"諸侯"不省,義較明矣。古文有承上賓語省下主語之例,然亦有省之而義不顯者,此傳上文:"皆取其邑,而歸諸侯,諸侯是以睦於晉。"定本如是,古本無下"諸侯"二字,亦此類也。

  (八)晉語作"為成師,居太傅",韋昭引唐尚書雲:"為成公軍師。"按"師"當作"帥",帥、率古通用。襄廿七年左傳疏引晉語作"為元帥"。鐸按:"師"當為"帥",經義述聞卷二十一王念孫說同。王氏又雲:'"為成帥"者,為成公之中軍帥也。左傳正義引作"及為元帥","元"字蓋後人所改。'此"元帥"即"中軍帥"也。此傳上文:"作三軍,謀元帥",杜注:"中軍帥",疏雲:"晉以中軍為尊,而上軍次之。其二軍則上軍為尊。"是凡為晉中軍帥者,即元帥矣。惟士會在晉成公之世實未將中軍,景公三年尚將上軍,見宣十二年左傳。至七年,即魯宣十六年,晉侯始命之將中軍,且為太傅。然則晉語"為成帥",本當言"為景帥",以二君相接,故記之稍不審耳。

  (九)舊重"法"字,衍。

  (一0)"集"晉語作"緝"。鐸按:並"輯"之借。

  (一一)按宣十六年左傳雲:"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太傅,於是晉國之盜逃奔於秦。"即晉語所雲"居太傅,國無奸民"也。此文兼采左、國,分為二事,誤矣。

  (一二)"武子文"當作"武子子文子"。晉語韋昭注:"文子,武子之子燮也。"

  (一三)"降"晉語作"豐"。王侍郎雲:'"降"疑"隆"。'鐸按:降,讀為"隆"。說文:"隆,豐大也。從生,降聲。"故二字通用。墨子尚賢中篇:"稷隆播種",書呂刑"隆"作"降"。禮記喪服小記注:"不以貳降",釋文:'降,一本作"隆"。'魏策四:"休祲降於天",曾、劉本並作"休烈隆於天。"荀子天論篇:"隆禮尊賢而王",韓詩外傳一"隆"作"降"。尚書大傳禹貢:"隆穀元玉",鄭注:'隆,讀如"厖降"之"降"。'史記司馬相如傳:"業隆於繈褓",漢書"隆"作"降"。其例不勝枚舉。

  (一四)"隰叔"以下本晉語。

  (一五)"季氏"當作"士季氏"。古今姓氏書辨證雲:"士蒍之後,貞子士渥濁生莊子士弱,弱生士文伯瑕,瑕生景伯彌牟,別為士季氏。"亦見氏族略五、後紀十一。

  (一六)"隨"舊作"趙"。

  (一七)"彘"舊作"嬴"。國名紀四郇、櫟下有彘。後紀十一雲:"士魴受彘,故氏為彘。"今據改。按成十八年左傳,士魴稱彘季。襄十四年傳彘裘,杜注:"士魴子也。"

  (一八)後紀十一雲:"士蒍生士縠,為縠氏。"按士縠見文二年左傳。

  (一九)"擾氏"當作"擾龍氏"。元和姓纂雲:"劉累之後。"

  (二0)"狸"舊作""。按周語,丹朱之後狸姓,在周為傅氏。

  (二一)"楚"下舊有"氏"字,衍。

  (二二)建,屈建。

  (二三)文子,趙武也。

  (二四)當重"康王"。鐸按:此讀"建歸以告"句,"康王曰"句,上"康王"二字探下省,而傳不省。

  (二五)"股肱"傳作"光輔"。

  (二六)"楚令尹"以下,本昭廿年左傳。鐸按:此襄廿七年晉、楚盟時範武對屈建語,而晏子述之,其辭微多於彼。

  (二七)論語雲:"修己以安人。"漢書高帝紀讚雲:'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範氏其後也。"而大夫範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範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於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雲:"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雲:"漢帝本係,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按蔡墨事見昭廿九年左傳,範宣子事見襄廿四年傳,歸晉事見文十三年傳。

  (二八)"鑄"舊作"社",據五德誌篇改。"社"或為"祝"之誤,注見前篇。鐸按:此當作"祝"。若本是"鑄"字,則無緣誤為"社"矣。汪改非。

  帝舜姓虞,又為姚,居媯。武王克殷,而封媯滿於陳,是為胡公(一)。陳袁氏(二)、鹹氏(三)、舀氏、慶氏(四)、夏氏(五)、宗氏(六)、來氏、儀氏(七)、司徒氏(八)、司城氏(九),皆媯姓也。

  (一)史記陳世家。

  (二)"袁"舊作"哀"。廣韻二十二元"袁"字注雲:"袁姓本自胡公之後,或作爰。"唐書宰相世係表雲:"陳胡公滿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聖伯順,順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仲爾金父,金父生莊伯,莊伯生諸,字伯爰,孫宣仲濤塗,賜邑陽夏,以王父字為氏。"按僖四年左傳陳轅濤塗,釋文雲:'"轅"本多作"袁"。'鐸按:公、穀並作"袁"。隸釋袁良碑雲:"周之興,虞閼父典陶正,嗣滿為陳侯,至玄孫濤塗,立姓曰袁。"急就篇顏注:'爰氏之先,本與陳同姓,其後或為"轅"字,又作"袁"字,本一族也。'史記齊世家作"袁",陳世家作"轅",並古字通用。

  (三)"鹹"疑當作"針"。古今姓氏書辨證雲:"陳僖公之孫針子,以所食邑為氏。"按針子見隱八年左傳。襄廿四年傳陳針宜咎,杜注:"針子八世孫。"疏雲:"世本文也。"鐸按:秦嘉謨輯補世本定為針氏。

  (四)襄七年左傳陳有慶虎、慶寅。世族譜雲:"慶虎,桓公之五世孫。"鐸按:姓氏書辨證同。

  (五)氏族略一雲:"陳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孫征舒以王父字為氏。"按夏征舒見宣十年左傳。昭廿三年傳疏引世本雲:"宣公生子夏,夏生禦叔,禦叔生征舒。"鐸按:姓纂六止、三十五馬分列子夏氏、夏氏,非也。

  (六)哀十四年左傳陳有宗豎,世族譜雲:"宣公六世孫。"

  (七)宣九年左傳陳有儀行父。

  (八)氏族略四雲:"陳有司徒公子招,其後為司徒氏。"按招見昭八年左傳,杜注:"哀公弟。"鐸按:亦見姓纂之七。

  (九)氏族略四雲:"哀公之子公子勝之後。"按勝見昭八年左傳。世族譜雲:"司城氏公孫貞子,哀公孫。"按公孫貞子見哀十五年左傳,孟子所謂司城貞子也。

  厲公孺子完奔齊,桓公說之,以為工正(一)。其子孫大得民心,遂奪君而自立,是謂威王,五世而亡(二)。齊人謂陳田矣(三)。漢高祖徙諸田關中(四),而有第一至第八氏(五)。丞相田千秋(六)、司直田仁(七),及杜陽田先、碭田先(八),皆陳後也。武帝賜千秋乘小車入殿,故世謂之車丞相(九)。及莽自謂本田安之後,以王家故更氏雲(一0)。莽之行詐(一一),實以田常之風。(一二)敬仲之支(一三),有皮氏、占氏(一四)、沮氏(一五)、與氏(一六)、獻氏(一七)、子氏(一八)、鞅氏(一九)、梧氏(二0)、坊氏(二一)、高氏(二二)、芒氏(二三)、禽氏。(二四)(一)莊廿二年左傳。鐸按:亦詳史記齊世家、田完世家。

  (二)按史記田完世家,陳氏自立,始於太公和,威王則和之孫也。漢書地理誌雲:"九世至和而篡齊,至孫威王稱王,五世為秦所滅。"元後傳又雲:"十一世田和有齊國,三世稱王。"

  (三)句有脫誤。田完世家雲:"敬仲之如齊,以陳氏為田氏。"索隱雲:"陳、田二字聲相近。"鐸按:古讀"陳"如"田",說見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五。此言齊人謂"陳"為"田",似無脫誤。

  (四)史記高祖紀在九年。鐸按;貨殖傳雲:"關中富商大賈大抵盡諸田。"

  (五)後漢書第五倫傳雲:"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元和姓纂引風俗通雲:"第八氏亦齊諸田之後。田廣弟英為第八門,因氏焉。"氏族略四雲:"廣孫田登為第二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又雲:"廣孫田癸為第三氏。"

  (六)田千秋,見下。

  (七)漢書田叔傳雲:"其先齊田氏也。"仁,叔少子。

  (八)漢書儒林傳雲:"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又雲:"丁寬授同郡碭田王孫。"此"杜陽"乃"杜陵"之誤。漢時稱先生或單言"先",或單言"生"。史記晁錯傳雲:"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先所。"徐廣曰:'"先"即"先生"。'漢書錯傳作張恢生。又雲:"上招賢良,公卿言鄧先。"顏師古注:"鄧先猶言鄧先生也。"史記叔孫通傳:'諸弟子以製禮,皆賜為郎,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漢書梅福傳雲:"叔孫先非不忠也。"叔孫先與稱叔孫生同。此言田先,漢書言田生,其稱一也。鐸按:漢書叔孫通傳:"生何言之諛也?"史記"生"作"先生"。其例不勝枚舉。

  (九)漢書車千秋傳雲:"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年老,上優之,朝見得乘小車入宮殿中,故因號曰車丞相。"

  (一0)漢書元後傳雲:"王建為秦所滅,項羽起,封建孫安為濟北王。至漢興,安失國,齊人謂之王家,因以為氏。"

  (一一)論語:'子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漢書敘傳答賓戲雲:"呂行詐以賈國。"鐸按:漢書王莽傳讚雲:"乃始恣睢,奮其威詐。"

  (一二)鐸按:"以"猶"有"也。風俗通窮通篇:"貢士恩親,經傳無以也。""無以"即"無有"。古讀"有"如"以",說見顧炎武唐韻正。

  (一三)"支"舊作"又"。上文雲:"邾顏子之支,別為小邾。"今依例改之。

  (一四)廣韻二十四鹽"占"字注雲:"占姓,陳大夫子占之後。"後紀十二占氏以下並加"子"字,氏族略三同。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陳桓子生子占書,書生子良堅,堅子以王父字為氏。"按子占,昭十九年左傳稱孫書,哀十一年傳稱陳書。

  (一五)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陳烈子生子沮與,後為子沮氏。"

  (一六)元和姓纂作"子輿,陳桓子生子石難,為子輿氏。"按子輿以字為氏,"子石"當是"子輿"。

  (一七)元和姓纂子獻氏引世本雲:"陳桓公孫子獻之後。"按"桓公"當作"桓子"。鐸按:秦氏輯補世本氏姓篇注雲:"姓纂稱陳桓子作桓公,僖子作僖公,皆出於世本,乃齊史之舊稱。"

  (一八)"子"字誤,或當為"宋"。元和姓纂雲:"陳宣公生子楚,其後為子宋氏。"按"宣公"當為"宣子",即僖子子夷也。見下。鐸按:當作子宋氏,傳寫脫"宋"字耳。宣子稱公,說見上注。

  (一九)元和姓纂雲:"陳僖子生簡子齒,為子鞅氏。"

  (二0)元和姓纂作"子寤,陳僖子生宣子,其後為子寤氏。"按哀十四年左傳杜注:"宣子名夷",疏引世本作其夷。

  (二一)元和姓纂作"子枋,陳僖子生穆子安,為子枋氏。"

  (二二)元和姓纂作"子尚",引世本雲:"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按廩邱蓋所食邑,子尚字,意茲名。哀十四年左傳杜注雲:"廩邱子意茲",疏引世本作廩邱子鑿茲。鐸按:國名紀一注引世本雲:"廩邱,齊大夫廩邱子邑。"氏族略三同。

  (二三)元和姓纂子芒氏引世本雲:"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按哀十四年左傳杜注作芒子盈,疏引世本同。

  (二四)古今姓氏書辨證雲:"陳僖子生惠子得,為子禽氏。"按惠子得亦見哀十四年傳杜注及疏引世本。

  帝乙元子微子開,紂之庶兄也(一)。武王封之於宋(二),今之睢陽是也(三)。宋孔氏(四)、祝其氏(五)、韓獻氏(六)、季老男氏(七)、巨辰、經氏、事父氏、皇甫氏(八)、華氏(九)、魚氏(一0)、而董氏(一一)、艾、歲氏、鳩夷氏(一二)、中野氏、越椒氏(一三)、完氏、懷氏、不第氏(一四)、冀氏、牛氏(一五)、司城氏(一六)、氏(一七)、近氏、止氏、朝氏、氏(一八)、右歸氏(一九)、三氏、王夫氏(二0)、宜氏、徵氏、鄭氏(二一)、目夷氏(二二)、鱗氏(二三)、臧氏、虺氏、沙氏、黑氏、圍龜氏(二四)、既氏、據氏、磚氏、己氏、成氏(二五)、邊氏(二六)、戎氏(二七)、買氏、尾氏、桓氏(二八)、戴氏(二九)、向氏(三0)、司馬氏(三一),皆子姓也。

  (一)史記宋世家。本名啟,漢人避諱作"開"。

  (二)注詳五德誌。

  (三)漢書地理誌雲:"周封微子於宋,今之睢陽是也。"

  (四)元和姓纂雲:"正考父生孔父嘉,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按孔父見桓元年左傳。孔氏詳下。

  (五)元和姓纂引風俗通雲:"宋戴公子祝其為司寇,因氏焉。見世本。"

  (六)"韓"當作"幹"。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宋司徒華定後為幹獻氏。"氏族略四、後紀十並作"幹"。按宋司徒華定見襄廿九年左傳。鐸按:張氏姓氏尋源十五翰亦雲:'潛夫論今本作"韓獻"者誤。'(七)後紀十以季老男為三字姓,又別有季老氏、老男氏。古今姓氏書辨證引世本雲:"宋華氏有華季老,其子氏焉。"成十五年左傳疏引世本雲:"華督生世子家,家生秀老。""秀"蓋即"季"之誤。

  (八)唐書宰相世係表雲:"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生季子來,來生南雍,以王父字為氏。"廣韻九麌"父"字注雲:'漢初有皇父鸞,自魯徙居茂陵,改"父"為"甫"。'按父、甫古通用,非改字也。皇父充石見文十一年左傳。鐸按:巨辰、經氏,秦氏世本輯補據姓氏急就篇訂作白馬氏、經氏。姓纂六至有事父氏,本此,而他書無見,疑即皇父氏之訛衍。

  (九)桓元年左傳宋華父督,疏引世本雲:"華父督,宋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二年傳雲:"會於稷,以成宋亂,為賂故,立華氏也。"杜注:"督未死而賜族,督之妄也。"按華父為督字,以字為氏。

  (一0)僖九年左傳雲:"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故魚氏世為左師。"按目夷字子魚,襄公庶兄。鐸按:姓氏急就篇引風俗通雲:"宋公子魚,賢而有謀,以字為氏。"

  (一一)文十一年左傳宋有耏班。"而"或當作"耏"。鐸按:氏族略三作耏氏。

  (一二)"鳩",氏族略四、古今姓氏書辨證、後紀十一注並引作"鴟"。鐸按:淮南子泛論訓:"昔齊簡公釋其國家之柄,而專任其大臣,故使陳成田常、鴟夷子皮得成其難。"是齊有鴟夷氏,"鳩"字訛。又艾、歲氏,秦嘉謨世本輯補作艾氏、雍氏,謂此誤作歲氏。

  (一三)後紀十有椒氏。"越"字疑衍。元和姓纂、氏族略並以越椒為楚姓。

  (一四)"第"舊作"弟",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氏族略五引改。元和姓纂引潛夫論不更氏,後紀十注雲:"不更、不茅見潛夫論",又別有不夷氏,雲:"見世本。姓纂以為不夷、甫須之後。"按本書無不更、不茅、不夷。第、夷聲相近,"第"誤為"茅","夷"誤為"更"。史記魯世家:"煬公築茅闕門",徐廣曰:'"茅"一作"第",一作"夷"。'正與此同。

  (一五)唐書宰相世係表雲:"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按司寇牛父見文十一年左傳。鐸按:姓纂十八尤、廣韻並同。

  (一六)元和姓纂引世本雲:"宋戴公生東鄉克,孫樂喜為司城氏。"按襄九年左傳雲:"樂喜為司城",杜注:"樂喜,子罕也。"禮記檀弓疏引世本雲:"戴公生樂甫術,術生石甫願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克,克生西鄉士曹,曹生子罕喜。"姓纂有脫文。鐸按:秦嘉謨改"生"為"孫",而不知有脫文。程本"司"作"月",訛。

  (一七)按""為"網"字之俗,見廣韻三十六養。鐸按:程本改"罔"。

  (一八)氏族略四氏引風俗通雲:"宋左師之後。"按左師,宋繆公子,見隱三年公羊傳。""與"勃"同。鐸按:程本訛"教"。又"近"當作"所"。所氏見姓纂八語、氏族略四引風俗通。

  (一九)元和姓纂右歸氏引此書。按"歸"蓋"師"之誤。姓纂有右師氏,引世本雲:"宋武公生公子中代為右師,因氏焉。"氏族略四武公、公子中作莊公、公子申。成十五年左傳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