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折

  (末扮太白金星上,雲)某令桃、柳、竹、石四仙女,與大羅仙煉丹已成,當正果朝元。奏知玉帝,先差三曹官把四個女子捉將來,問他漏泄天機罪犯,然後引大羅仙朝元玉京去。(下)(末扮三曹官上,雲)小聖三曹宮是也。奉玉帝敕旨,太白金星差委下方,捉拿四仙女去。不覺早到下方也。(唱)

  “正宮”“端正好”直向這采霞身,臨凡世來追究,展雙眸按落雲頭。到人間恰正黃昏後,大踏步衝鴛甕。

  (生引四仙女上,雲)大丹已成,你四人慢慢的遞幾杯酒我吃。(飲科)(生醉科)(末雲)早到他宅中也。(唱)

  “滾繡球”親蒙上帝差,疾將妖魅勾,對清風月華如晝,(做看科)(唱)把花園做了謝館秦樓。隻聽的品龍笛吹風笙,斟雲醪飲五甌,列金釵不離了左右,天生就皓齒明眸。三重幔幕高燒燭,十二簾櫳不上鉤,受用也莊周。

  “倘秀才”對寶砌磨拳擦手,挨綠窗將身退抽。怎禁他狐魅精靈潑鬼頭,挨亮桶,靠球樓,少走。

  (末雲)疾。(風起科)(四旦雲)好大風也。正然天色明朗,就昏暗了,唬殺人也。空中有神鬼之聲,咱且回避者。(生醉睡科)(四旦下)(末雲)小鬼頭那裏去!(唱)

  “滾繡球”銀台上吹滅了燈,金杯中漾撒了酒,都藏在繡幃之後,我奉玉帝敕旨親勾。你大膽休,吃劍頭,都是你不君子的喬竹,太湖石那些兒玲瓏剔透溫柔。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自攪這一場閑愁。

  (末拿住四女科)(四旦告,雲)上聖可憐見,俺初犯這遭。(末雲)說甚麽初犯,你這桃、柳、竹、石,罪犯多哩,你知也不知?桃精過來聽我說。(唱)

  “倘秀才”第一遍天台山與劉晨配偶,第二遍謁漿處把崔護等候。如今和莊子惜玉憐香,又不知甚日休。逐朝期會約,每日效綢繆,今日來強口,

  (雲)喚柳精過來。(唱)

  “滾繡球”灞陵橋任行人取決攀,章台街弄腰肢狂蕩遊。楚王宮餓的些美人纖瘦,汴河傍斜纜龍舟。你頑涎不肯收,舊病實是有。把一雙訴離情翠眉頻皺,休隻待絮沾泥燕侶鶯儔。春花秋月何時了,夜去明來早晚休,直等的葉落歸秋。

  (竹旦雲)上聖,我可是初犯。(末雲)全是你的不是。(唱)

  “呆骨朵”你虛心冷氣空儒愁,這罪犯怎肯幹休?辱沒殺竹林七賢,怎見的歲寒三友?娥皇淚君空灑,孟宗筍誰能勾?你無有化龍棲鳳的心,今日要生枝上接頭。

  (雲)石精過來。誌誠的是石頭,今日也不好了。(唱)

  “倘秀才”老石頭人難措手,喬孔竅玲瓏剔透,跟著他倚翠偎紅不識羞。三斧吹不就,一向去擋瘦,難容你陋醜。

  (生醒科)(跪雲)上聖,小生在此,不過修真,萬望可憐。(末雲)你是讀書人,這等負心。(生雲)那裏負心來?(末唱)

  “滾繡球”你把鶯鶯並不題,燕燕更不瞅,蜜蜂兒置之腦後,卻不道戀胡蝶一夢莊周。你有了桃共柳,更和這石與竹,做得個迎新忘舊。(生雲)他四個不知那裏去了,幹小生甚事?(末唱)他每躲是非及早歸休。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悔又何尤?

  “煞尾”飽諳世事慵開口,會盡人情隻點頭。陰騭綿綿若旨修,福祿重重無了休。四個妖精盡皆有,莊子先生胞胎後。遙指白雲天際頭,望著那十二瑤台路兒上走。(下)

  (生雲)不知甚麽神道,把四個仙女捉將去了?我在這裏,好悶人也。李府尹不知幾時回來,怎生是好?隻索寧奈則個。(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三)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