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折

  (駕上雲了)(高力士雲了)(太真雲了)(祿山上了)(外末宣住了)(正末扮上開)小生姓李名白,字太白。曾夢跨白鶴上升,吾非個中人也。

  “仙呂”“點絳唇”鶴夢翱翔,坦然獨向,蓬山上。引九曲滄浪,助我杯中況。

  “混江龍”忽地眼皮開放,似一竿風外酒旗忙。不向竹溪翠影,決戀著花市清香。我舞袖拂開三島路,醉魂飛上五雲鄉。甘心致仕,自願歸休,歐陽浩氣,澆灌吟懷,不求名,不求利,雖不一簞食一瓢飲,我比顏回隱跡隻爭個無深巷。歎人生碌碌,羨塵世蒼蒼。

  (見駕了)(雲了)小生卻則酒肆之中,飲了幾杯。

  “油葫蘆”常是不記蒙恩出建章,身踉蹌,把一領錦宮袍常惹禦爐香。臣覷得綠樽一點蒲萄釀,似禹門三月桃花浪。記當日設早朝,沒揣的見帝王。覺來時都汗盡江湖量,急卒著甚的潤枯腸。

  “天下樂”官裏禦手親調醒酒湯,聞香,不待嚐,量這筋頭酸怎揉我心上癢不能夠甕裏篤,鬥內量,那一回浮生空自忙。

  (駕雲了)(末雲)陛下休小覷這酒,有幾般好處。

  “那吒令”這酒,曾散漫卻雲煙浩蕩;這酒,曾眇小了風雷勢況;這酒曾混沌了乾坤氣象。想為人百歲中,得運則有十年旺,待有多少時光。

  (駕雲了)

  “鵲踏枝”欲要臣不顛狂,不荒唐,咫尺舞破中原禍起蕭牆。再整理乾坤紀綱,恁時節有個商量。

  (駕雲了)(末雲)陛下道微臣在長安市上,酒肆人家,土炕上便睡沙!那的是學士每好處。(做住了)

  “寄生草”休笑那通廳炕,闊矮床。臣便似玉仙高臥仙人掌,錦橙嫩擘銷金帳,便似醉鞭誤入平康巷。則這一席好灑百十觴,抵多少五陵豪氣三千丈。

  (駕雲了)

  “幺”舒開箋無皺,磨得墨有光。就霜毫寫出淩煙像,文場中立起定中軍帳,就兵床拜起元戎將。那裏是樽前誤草嚇蠻書,便是我醉中納了風魔狀。

  (駕雲了)(末雲)陛下問微臣直到幾時不吃酒?

  “六幺序”何時靜,盡日狂,但行處酒債尋常。典盡衣裳,知他在誰家裏也琴劍書箱!這酒似長江後浪催前浪,酒歌樓醉墨琳琅。筆尖兒鼓角聲悲壯,驅雷霆號令,煥星鬥文章。

  (駕雲了)

  “幺”直等蠻正,見了吾皇,恁時節酒態軒昂,詩興飄揚。割舍了金鑾殿上,微臣待醉一場。紫綬金章,法灑肥羊。幾時填還徹這臭肉皮囊?聖朝帝主合興旺,教這廝橫枝兒燮理陰陽。肚嵐耽吃得惹來胖,沒些君臣義分,隻有子母情腸!

  “金盞兒”繞一百二十行,三萬六千場。這酒似及時雨露從天降,寬洪海量勝汪洋。臣那裏燕鶯花月影,鷗鷺水雲鄉。□□□這裏鳳凰歌舞地,龍虎戰爭場。

  (駕央末寫詞了)

  “醉扶歸”見娘娘捧硯將入央,不如我看劍引杯長。生把個菱花鏡裏妝,做了個水墨觀音樣。這孩兒從懷抱裏看生見長,則一句道得他小鹿兒心頭撞。

  “金盞兒”則客裏開宴出紅妝,咫尺賦高唐。瑞雲重繞金雞帳,麝煙濃噴洗兒湯。不爭玉樓巢翡翠,便是錦屋閉鸞凰。如今宮牆圍野鹿,卻是金殿鎖鴛鴦。

  (正末做脫靴科,雲)力士,你休小覷此物!

  “後庭花”這靴曾朝踏輦路霜,暮登天子堂。軟趁殘紅片,輕沾落絮香。我若沾危邦,這的足脫身小樣,不合將足下央。

  (末出朝科)

  “尾”那廝主置定亂宮心,醞釀著漫天謊,倚仗著強耶壯娘。全不顧白玉階頭納表章,則信著被窩裏頓首誠惶。我繞著利名揚,佯做個瘋狂。指點銀瓶索酒嚐,盡教讒臣每數量。至尊把我屈央,休想楚三閭肯跳汨羅江。(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三)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