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年前大約在新生代第三紀漸新世後期,出現了最早的猿類。他們雖為林棲動物,但身體已呈半直立狀態,手和腳已有某種分工,人類學稱他們為“正在形成的人”。在埃及法尤姆發現的原上猿、埃及猿和在法國等地發現的森林古猿為其代表。在新生代中新世(1200-2500萬年前)到上新世(300-1200萬年前)後期,東非、南亞一帶地形和氣候變化,森林麵積逐漸減少,出現了林間空地和稀樹草原,迫使古猿經常到地上尋覓食物,逐漸習慣於用腳直立行走,從而形成了從猿向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西瓦立克山地、肯尼亞的特南堡,中國雲南的開遠和祿豐等地發現的臘瑪古猿化石,可能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他們已經能夠用石塊和木棒等天然工具,並產生了最初的語言。直立行走促進了腦髓及頭部各種感覺器官的發展,在集體的勞動中人迫切地需要有一種交換思想和表達意見的工具,於是語言便逐漸形成和完善。經過千百萬年的勞動,手變得越來越靈巧,並且發展到能夠製造工具。人工製造工具的出現,標誌著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結束,從此開始了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