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趙匡胤陳橋兵變

  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出身於武官家庭,祖父當過營、薊(jì)、涿等州的刺史。父親趙弘殷,是後唐的一名禁軍軍官。趙匡胤生於洛陽,並在那裏度過了他的童年。

  公元948年,二十二歲的趙匡胤離家出走。起初,他曾去投奔與他父親有舊交的防禦使王彥超,但未被王彥超收留;後來,他又投奔隨州刺史董本,因為董本的兒子瞧不起他而離開隨州。這時,趙匡胤已身無分文,連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一天,趙匡胤投宿在一所廟中,廟中和尚見他如此貧困潦倒,但舉止談吐又頗具雄才大略,便開導他說:“我給你一點路費,你向北走,會有好運的。”傳說,當趙匡胤走到河南商丘的高辛廟時,見到一個占卜者,便湊上去,問訊自己的前程。他先問能否當一名小兵,卜顯示“不吉”;又問能否當一名刺史,卜又顯示“不吉”。他不解,再問能否當皇帝,卜上顯示:“吉”!於是,他向南投到後漢樞密史郭威的帳下,郭威見趙匡胤氣質不凡,便留在軍中。

  公元951年,趙匡胤與一批將領擁立郭威,奪取後漢政權,建立後周。在推翻後漢的過程中,趙匡胤因為作戰有功,後來被提拔為禁軍軍官,這激發了他繼續往上發展的勇氣。公元954年,周世宗柴榮即位,趙匡胤又因智勇雙全、連戰連勝,先後被提升為“殿前都禦侯”、“殿前都指揮使”,成為禁衛軍的高級將官。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春,周世宗柴榮親征淮南,趙匡胤隨駕南征,又立下大功,占領了南唐的滁(chú)州。在滁州,趙匡胤部下捉到一百多名百姓,指認他們為盜匪,準備斬首示眾。新來滁州上任的軍事判官趙普卻不同意全殺,他說:“你不審問清楚就一律處死,如有被誣陷者,豈不誤傷人命?”趙匡胤說:“這裏的百姓,都是俘虜,我將他們全都赦免無罪,已經夠仁義了。可他們這些人還要做盜匪,不動刑罰,就不能儆戒他人。”

  趙普不同意趙匡胤的說法,反駁道:“南唐雖屬敵國,但百姓有什麽錯?你既然想一統中原,為何要把這裏百姓看作俘虜?”趙匡胤無言爭辯,隻好說:“你若不怕辛苦,就煩請代為審理這些人吧!”趙普對這一百多平民認真查問,絕大多數沒有作盜匪的證據,除個別有物證定罪外,其餘無罪釋放。百姓們非常高興,稱讚趙普英明。趙匡胤由此對趙普格外信任,凡有大事,必同他商量。

  周兵攻占滁州,南唐國主李璟害怕了,向柴榮求和未果,便命齊王李景達為帥帶六萬兵馬直奔揚州。揚州當時的守將是韓令坤,忙向滁州求援。趙匡胤率兵來到六合,準備去支援揚州,但韓令坤已撤出揚州,趙匡胤聞訊,捎信批評了韓令坤。韓令坤立即下令回兵揚州,與唐將張孟俊遭遇。周兵各個勇敢善戰,唐兵大敗,張孟俊被活捉。

  過了幾天,唐兵主帥李景達發兵攻周。趙匡胤率兵迎戰。趙匡胤發現有幾位兵士畏懼不前,便用劍在他們的皮笠上砍出痕跡,作為記號。這一仗,雙方不分勝負。收兵後,趙匡胤將皮笠上有劍痕的兵士斬了,通報全軍。第二天再戰,周兵以一當十,殺得唐兵一敗塗地,最終平定南唐。

  周軍節節勝利,直逼幽州,但柴榮大病臥床,不能繼續指揮作戰,隻好撤軍。趙匡胤隨柴榮皇帝征遼有功,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禁衛軍,兼檢校太傅,不久又增加了歸德(今河南商丘)軍節度使一職,權力越來越大。

  公元959年,後周周世宗病亡,周恭帝柴宗訓年幼。這時的趙匡胤由於屢建戰功,聲望日高,他除了典掌禁軍外,還兼宋州歸德節度使(今河南商丘),負責防守京師。於是,當年占卜時得來的一顆當皇帝的心願,便開始萌發,並很快膨脹起來。

  此時,趙匡胤得到率兵出征的命令後,便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趙匡胤調兵遣將,大造聲勢,像是真要去抵禦大敵。其實,這是趙匡胤等人設下的圈套。當大隊人馬開進到大梁城北四十裏的陳橋驛時,天色已晚,便駐紮下來。夜裏,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謀士趙普,按照趙匡胤的預先部署,進行了緊張的活動。他們派人到將士中鼓動兵變,擁立趙匡胤當皇帝。將士們很快地議論開了。大家說:“現在皇上年幼力弱,未能親理政事,我們為國出生入死,有誰知道?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再北征不遲。”趙匡義和趙普見將士們行動起來,立即派飛騎回京,與留在汴梁的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秘密約定,待趙匡胤回師時作為內應。這天夜裏,在陳橋驛的將士們都沒有入睡,趙匡胤假裝酒醉不醒,躺在床上。黎明時分,趙匡義、趙普和諸將闖進臥室,個個手拿兵器說:“諸將無主,我們願立太尉(趙匡胤)做天子!”眾將士一邊叫喊著,一邊團團圍住正打著哈欠的趙匡胤,並把早準備好的龍袍強行披到趙匡胤身上,隨後叩頭便拜,高呼:“萬歲!”這就是曆史上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說的來由。這一年,趙匡胤三十四歲。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