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即“玄武門之變”那一年,李淵主動傳位給李世民,自己當了太上皇。李世民當上皇帝,即唐太宗,改元貞觀,次年為貞觀元年。從此,唐朝開始了興旺發達的曆史。
唐太宗雖然出身於大貴族家庭,但是他親自參加了推翻隋朝的鬥爭,親眼看到強大的隋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的經過。他總結隋亡的原因是因為隋煬帝荒淫無度,違背君道。所以,他當了皇帝,總是不忘隋朝滅亡的教訓。這些教訓,他都銘刻於心。他經常對他的兒子說:“一個皇帝,要是按正道辦事,百姓就擁護他;如果他不行正道,百姓就推翻他,這實在可怕!”他又說:“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載船,也能翻船。”
建國之初,唐太宗就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地治理國政。古時候,把統治者聽取不同意見,判斷是非,然後采納正確的意見,叫做“納諫”。唐太宗很注意納諫。有一次,他問大臣魏徵,君王怎樣才能“明”,怎樣才是“暗”?魏徵回答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非常讚成這個見解。因為他知道,自己並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貞觀二年,一個叫李百藥的大臣對唐太宗說:“以前雖然釋放過宮女,但宮中無用的宮女仍然很多。宮裏陰氣太盛,也會招致天災。”唐太宗接受了李百藥的建議,下令釋放宮女,前後放出三千多人。
公元626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十八歲的男子,隻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徵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徵還是扣住不發。派人把魏徵叫來,訓斥道:“那些個頭高大的男子,自己說不到十八歲,其實可能是故意隱瞞年齡,逃避征兵。我已發布詔書,你為什麽扣住?”魏徵不慌不忙地說:“我聽說,把湖水弄幹捉魚,雖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無魚可撈了。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會捉到野獸,但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強力壯、不到十八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還從哪裏征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又由誰來負擔呢?”
唐太宗覺得魏徵說得有道理,可還是不服氣。魏徵接著說:“陛下的詔書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征召十八歲以上的男子當兵,現在不到十八歲的男子也得應征,這能算講信用嗎?”唐太宗吃驚地問:“我什麽時候不講信用?”魏徵說:“陛下剛即位的時候,曾經下詔:拖欠官府東西的,一律免除,可是官吏們照樣催收,這是不是說話不算數?陛下一向說要以誠信待人,為什麽征兵的時候懷疑百姓作假?無緣無故懷疑人,這能算講信用嗎?”魏徵的一席話,說得唐太宗啞口無言。於是,唐太宗又重新下了道詔書,免征不到十八歲的男子。這以後,唐太宗更加信任魏徵了。
貞觀四年,唐太宗準備到洛陽巡遊,於是下令修洛陽乾元殿。大臣張玄素上書反對,他說:“因巡遊東部,先修宮室,這不是當前的急務。關中是全國的要地,應千方百計設法使其保持穩定。當年平定王世充時,凡隋朝宏大奢侈的宮殿都拆毀了,取得了人民的擁護。現在還不到十年,又建豪華的宮殿,為什麽以前的壞事,又去學它呢?”唐太宗接受了張玄素的建議,說:“這是我考慮的不周。既然如此,就停建吧!”
唐太宗還鼓勵各級官吏有什麽說什麽,不要因為怕得罪皇帝而隱瞞真相。有一次,他詢問監修國史的房玄齡:“自古以來撰修國史都不讓本朝的君主看,這是為什麽呢?”房玄齡回答說:“一個正直的史官,他撰寫的國史一定會如實地記下君主的功過。君主看到裏麵記載著自己的過錯,一定會發怒,所以國史都不讓本朝的君主看。”唐太宗說:“有什麽寫什麽,怎麽會得罪君主呢?我很想看看國史上怎樣寫的,把以前的錯誤,作為今後的鑒戒,有什麽不好呢?”房玄齡把有關高祖、太宗的兩部分曆史材料整理好,送給唐太宗看。唐太宗看到六月四日下麵記載的玄武門之變有關殺死李建成、李元吉的情形敘述得十分含糊,便把編寫國史的史官叫來,細致地講了一遍當時的情況,並說誅殺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不必隱諱,因為這是安定國家、有利於百姓的事情。他還說:“史官寫曆史,應該去掉浮詞,直書其事,這樣才能起到懲惡勸善的作用。”
貞觀中期以後,唐朝經濟更加繁榮,政治也很安定,朝廷大臣都盡力歌頌太平盛世。隻有魏徵不忘過去的艱苦,給唐太宗上了一道奏章,指出他在十個方麵的缺點,希望他警惕,保持貞觀初年的好作風。唐太宗不僅能納諫,並且主動采取措施引導大臣評論朝政,提出改進意見。太宗登基不久,上朝的態度十分嚴肅,弄得大臣們戰戰兢兢,很長時間沒有人敢發表意見。唐太宗發現這個問題以後,主動改變作風,自己有意識找大臣交談,擺出一副和顏悅色的麵孔,以減少大臣的畏懼情緒。對敢於批評朝政的大臣,給予賞賜。
唐太宗為了給大臣創造批評朝政的條件,建立了一種製度,即允許諫官、吏官參加政事堂會議。實行這種製度以後,諫官能及時了解朝政內幕,宰相不敢謊報政績。軍國大政如果有錯誤,諫官有權當麵指責。同時,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可以及時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後根據第一手材料編寫起居注,對於封建統治者是一種監督。
唐太宗說過這樣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唐太宗的倡導下,大臣們都敢於直言,甚至連一個小地方官也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櫟(音lì)陽縣丞劉仁軌是個小小的八品官,他反對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節出去打獵,要求改在冬閑的時候進行。唐太宗不但采納了他的意見,還提升了他的官職,表示鼓勵。
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十分悲痛,親自為他撰寫了墓碑的碑文。以後他時常懷念魏徵,說:“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麵鏡子!”公元645年,也就是魏徵去世的第二年,唐太宗遠征高麗,勞民傷財,損失慘重。回來的時候,唐太宗想起了魏徵,十分感歎地說:“假如魏徵在世,他一定不會讓我有這番舉動的!”
正因為唐太宗能納諫,大臣們都敢於直言進諫,所以他在位期間,唐朝的政治比較開明,經濟繁榮,社會秩序比較安定,曆史上把這段時期稱作“貞觀之治”。